 
|
上一讲我们讲到,林冲在刺配沧州出发前,在开封府前和家人告别。告别之时他突然提出一个令家人措手不及也令邻居们非常吃惊的要求:要明白立下休书休妻。在他的决意坚持下,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不得已同意他立下休书,但也表示,决不把女儿嫁人,而是等他回来,依旧夫妻团聚。张教头既这样说了,林冲就叫酒保寻了一个写文书的人来,由林冲口授了一份休妻书: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并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
这份休书写得有些特别,特别在哪里呢?特别在两点——一,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二,又有一个地方很没有意思。哪个地方很有意思呢?这个地方就是第一句话,林冲对自己身份的介绍。本来完全可以直书林冲如何如何即可,他偏要在林冲前加上“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头衔,这就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有意思在哪里呢?要知道写此休书之时,他已不是什么教头,他是一个罪犯,但他念念不忘他的这个已然失去的头衔,我前面还说过,就文学形象而言,林冲这个人物形象要比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更有内涵,更有价值,更有一种认知上的意义,因为他更加典型。
在封建权力社会里,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一些影子,从人性的缺点这方面来看,大多数人都是部分的林冲,全部的林冲,甚至比林冲还要林冲!大多数人极可能没有鲁智深的优点,但全部一定或多或少地有着和林冲一样的缺点。那么,这份休书里,哪个地方又很没有意思呢?就是这样的几句:“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金圣叹批曰:“句句出脱衙内”,到了此时,已决定把妻子让出,还要为衙内着想,担心衙内担上逼人休妻再占有的恶名,所以特别申明“自行情愿,即非相逼”,而且还要加上“委是”——确实是——以加强调,这种腔调,哪里像一个英雄,哪里像一个豪杰!休书写完,正要交给泰山张教头收下,林冲娘子和锦儿抱着一包衣服,号哭着寻到酒店里。娘子如此,林冲本该好言安慰,但是他却告诉她,已写好了休书,并说: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什么人是“好头脑”呢?“好头脑”是指谁呢?金圣叹批曰:“高衙内也。”高衙内是“好头脑”吗?他哪里好呢?品性好?才华高?只有一点:高干子弟。家庭好,有势力。金圣叹接着说:“却不直说高衙内,盖恐其伤心也”,这是金圣叹以仁人之心测度林冲了,林冲若担心娘子伤心,此时就不该说休妻并劝其另嫁的话。何况这地方虽不明说要妻子嫁与高衙内,娘子岂能不明白?要娘子嫁给纠缠她的人,侮辱她的人,想诱奸她的人,嫁给东京人都知道的专一淫垢人家妻女的花花太岁,亏他想得出说得出!林娘子听罢,当然又是大哭,说:“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还是丈人张教头真英雄,他说:我儿放心。虽是女婿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费,只教你守志便了。这张教头,真是好丈人,好父亲,真好汉!
就在林冲当着众位高邻的面,公开宣布休妻,任从改嫁,永无争执之时,另一边的阴谋却也在悄悄进行。当林冲步步退让之时,他的对手们却步步紧逼而来。那么,这个正在逼近的阴谋究竟是什么?林冲能够躲过这一次劫难吗?
敬请收看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系列(八)阴谋逼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