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唐太宗风云上部(七)富足的夭折

百家讲坛 唐太宗风云上部(七)富足的夭折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唐朝建立。当唐朝的大军打开隋朝的国库时,惊喜地发现隋朝存储的粮食、布匹等,可以供应天下五六十年的开销。

      因此宋末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上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从古至今,要说哪个朝代最有钱,谁也比不上隋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富裕的王朝,但是我们看一下隋朝存在的时间,仅仅38年,二代而亡。历史的反差,让人们不禁反思,一个如此富足的王朝为什么会瞬间垮掉?富裕总比贫穷要好,但为什么富裕了还会夭折呢?

     复旦大学韩升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风云唐太宗》之《富足的夭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百家讲坛 唐太宗风云上部(七)富足的夭折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唐朝建立。当唐朝的大军打开隋朝的国库时,惊喜地发现隋朝存储的粮食、布匹等,可以供应天下五六十年的开销。

      因此宋末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上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从古至今,要说哪个朝代最有钱,谁也比不上隋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富裕的王朝,但是我们看一下隋朝存在的时间,仅仅38年,二代而亡。历史的反差,让人们不禁反思,一个如此富足的王朝为什么会瞬间垮掉?富裕总比贫穷要好,但为什么富裕了还会夭折呢?

     复旦大学韩升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风云唐太宗》之《富足的夭折》。

    从东汉崩溃后,关于如何建设国家,分歧就大。第一个政治家是曹操。号称乱世枭雄,治世之能臣。他怎么办?用军事体制来管理社会,管理军队的办法来管社会。在Ⅲ}政上,采取实用主义路线,屯田制。这最早是军队的垦田。军队屯扎的地方就垦田。现在推广到全社会。立竿见影,立即出了成果。这种管理体制下,租税怎么收?土地是国家的,种了国有的土地,就由政府来定,一人一半,一半归国家。许多农民生产工具不够,缺少耕牛,曹操也有,可以租用。租税就成了六比四,国家得六。这个税应该是高得吓人。汉时,刘邦定过规矩,把租税定在十五税一。具体执行时减半,就是三十税一。加上其他税,高也高不到哪里去。现在成了百分之五六十。这是非常高的。这个政策能推行下去,说明整个风潮变了。一是强国的思想占了上风。二是这转变有分裂动乱的背景。大家想着尽量占有资源。胜利是最根本的。因此富国的路线可以畅通无阻。这种屯田政策长期下去,弊端就来了。一是严重牺牲了劳动者的利益,税太重了。二是最容易产生腐败。屯田制的官员权力大,腐败就出来了。到了西晋,司马懿当政时,发现不能执行了,和平年代不能再这样了。改革了,把这个屯田制废掉,回到民间耕作的体制中去。可惜的是西晋根基浅。没多久,西晋崩溃了。西晋后,局势更乱。各种外来民族征服式的统治,掠夺更厉害。一百多年,中国民生是非常惨的。重税下,忍受着沉重的负担。一直延续到了隋的统一。

    隋朝建立税收加重:隋朝也有非常好的制度。后来被唐继承。法律也好。也被继承了。世界上影响都深远。隋朝让人看到了希望吗?没有。隋的毛病在说一套做一套。贞观二年,唐太宗时,清点一下隋的仓库,结果数字是,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库存可以供天下使用五六十年之多。隋总共只三十八年,做的事都无比巨大。花销极为巨大,要钱。38年里也有正常的Ⅲ}政支出。意味着一年至少要收三年的税。这个税最后都落在百姓身上。唐的统计数字可以从出土文物上佐证。l970年发掘了一座仓库,东西长612米,南北宽是710米,总面积是43万平。统计这个粮窖有四百多个,一个可以存粮一万石。光是这个仓库就储存几百万石粮食。从这里发掘出谷子数十万斤。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记载真切。这只是实物税。还有劳役。是人去国家无偿劳动。劳役有多少?隋历史上调的大型工程,记载表明的,达到三千万人次。意味着隋统一时,全国的户数只二百万户,人口两千万人。鼎盛时不过是九百万户。最多五千万人。这个过程中征调了三千万人次。负担的沉重可以感受到了。

    隋朝税收的三个措施:隋有三个办法。一是大索貌阅,二是析户,三是税hl,mn费。大索貌阅是指什么?古代收税统计基本点在人头税。有人就有税。编制户籍,为了把人一个个登记到官方户籍上。一直到清朝才有根本性转变。清摊丁入亩。整个古代基本是人头税。要登记家庭中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及健康,财产等。这都与税有关。一旦登记,就套上了绳索。要跑税,唯一办法就是从官方户籍上跑掉。这是脱籍。隐漏。逃户,流民。如果跑了,税就没了。古代严格控制人口迁徙。变成静态管理,想漏税就得做手脚。最好的办法是收买当官的。荒唐的是,有些县全是女人,这些是假的。人口的流动,动乱时拼命跑。五胡十六国时,往南跑的就有上百万户。这是官方与民间的博弈。隋文帝重要改革是,索去找,貌是相貌,阅是看。官员派到农村,把人找出来,登记到户口上,相貌都要记下来。当时没照相术。用文字记录特征。效果显现出来了,隋建立时,户口二百万户,人口两千万,建国后三年,记数上升到了七百万户,人口四千万了。这肯定不是自然繁衍出来的,是找出来的。接着还是快速增长。这都是查的结果。国家税就大幅增加了。这是第一个法宝。第二个是析户,拆户。大家族不允许了。孩子成年了,结婚就独立出去。

    隋朝税收之外的加征费:重税下,隋的百姓生活惨。官员拼政绩,大型工程纷纷上马,调动人力物力。正规的税不够用。于是税外加费。费比税还要命。税管理是清楚的。费是随便加的。往往打着为百姓的旗号来加。义仓用来储备防灾。丰收时出点粮食放在仓库中,荒年救灾。实行后,百姓踊跃。都交了。隋文帝就喜欢政绩。收进仓库了,就上报。灾荒时不报,变成产值报上去。成了政绩。隋朝规定义仓要开仓,就得上报才打开。到后来干脆变成了税。规定有钱人家一年交一石,没钱的交四斗。粮食与国家的正税差不多了。平空地加了一倍了。仓库老收,是费,管理必定混乱。一查,发现义仓被贪污了。报到朝中去,隋文帝大怒,管理不善,要改。于是收归朝廷直管。不去治官,变成自己占有了。隋劳役不断加重,社会一片哭声。古代税费支出,重要的是官俸与军费。官员得增加,官员要官俸,要待遇,要出政绩。这成了大支出。钱不够了,再加税加费。形成恶性循环。古代最后l彰胀到比例失调。严重到不课户比课户还多。三分之一纳税,三分之二的人不纳税。Ⅲ}政就要面临崩溃了。政府手中钱太多,不是好事。唐太宗手下官员说过,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唯在百姓苦乐。储蓄太多,遍地饥民。李渊看到隋大势已去,派小部队到长安,打进长安,占了国库,拿它来招兵,才有唐的崛起。瓦岗军也是攻下洛阳的仓库,开仓赈灾。百万的队伍就出来了。仓库养活了叛军的队伍。隋会赚钱不会花钱,出现了恶果。钱多还招心贼。隋开支多大?光是运河就有2700公里。隋用人力仅仅六年挖成功了。要多少人力呀?可以统计的五百万人。紧接着战争开始,打高丽,第一次就用了儿3万军队,是常规军队的二倍。这是沉痛的教训。百姓不足,国家怎么能富足呢?唐朝提出藏富于民。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