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蒙曼说唐》长恨歌之长恨悲歌(四)潼关失守

天宝十五载,鼎盛时代的大唐,突然爆发了改写历史的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势凶猛,兵锋直指唐朝的首都长安。在长安的防卫体系之中,潼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长安东边的唯一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叛军拿下潼关,长安就将无险可守。而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口,唐玄宗先前派去的两个将军高仙芝和封常清,由于唐玄宗的偏听偏信,致使这两位将军自杀,那么这一下,潼关就面临无人把守的险境,那么在这个紧急关头,唐玄宗会派谁去镇守呢?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潼关守军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

在唐玄宗万般无奈之下,他起用一个了老将军,名字叫哥舒翰。哥舒翰已经是年迈的老人,中过风。可见唐玄宗手头真的是无人可用。不过哥舒翰也不负众望,半年时间里,安禄山的军队始终徘徊在潼关以外,无法靠近长安。官军死守险关,已静制动,前景颇为乐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那边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一边是安禄山进退两难,一边是大唐官军拒险死守。守易攻难,唐军的前途颇为乐观。但是战争从来不都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一连串相当复杂的政治问题。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哥舒翰固然不难守住潼关,但是,他即将面临的,却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难题。那么政治上出了什么问题呢?

面对着一批又一批使者的催促,哥舒翰万般无奈,含泪离开了潼关。从老将军的表现可以看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凶多吉少。尽管如此,哥舒翰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能不能用军事经验来弥补决策方面的失误呢?冲出潼关的哥舒翰大军,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将带您走近大唐玄宗时代。敬请关注系列节目《长恨歌》之《长恨悲歌》第四集《潼关失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天宝十五载,鼎盛时代的大唐,突然爆发了改写历史的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势凶猛,兵锋直指唐朝的首都长安。在长安的防卫体系之中,潼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长安东边的唯一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叛军拿下潼关,长安就将无险可守。而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口,唐玄宗先前派去的两个将军高仙芝和封常清,由于唐玄宗的偏听偏信,致使这两位将军自杀,那么这一下,潼关就面临无人把守的险境,那么在这个紧急关头,唐玄宗会派谁去镇守呢?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潼关守军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

在唐玄宗万般无奈之下,他起用一个了老将军,名字叫哥舒翰。哥舒翰已经是年迈的老人,中过风。可见唐玄宗手头真的是无人可用。不过哥舒翰也不负众望,半年时间里,安禄山的军队始终徘徊在潼关以外,无法靠近长安。官军死守险关,已静制动,前景颇为乐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那边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一边是安禄山进退两难,一边是大唐官军拒险死守。守易攻难,唐军的前途颇为乐观。但是战争从来不都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一连串相当复杂的政治问题。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哥舒翰固然不难守住潼关,但是,他即将面临的,却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难题。那么政治上出了什么问题呢?

面对着一批又一批使者的催促,哥舒翰万般无奈,含泪离开了潼关。从老将军的表现可以看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凶多吉少。尽管如此,哥舒翰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能不能用军事经验来弥补决策方面的失误呢?冲出潼关的哥舒翰大军,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将带您走近大唐玄宗时代。敬请关注系列节目《长恨歌》之《长恨悲歌》第四集《潼关失守》。

天宝十五载六月,一个白发苍苍的将军对着一纸诏书痛哭失声,然后带着士兵冲出了潼关天险。这个将军是谁呢?他为什么如此不情愿出征?

这个老将军名叫哥舒翰,唐玄宗杀死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任命他接替了原来高仙芝的职位,担任兵马副元帅,同时还任命他为左仆射、同平章事,以宰相身份兼任最高军事首脑,驻守潼关。我们上集说过,潼关可是唐朝都城长安东边唯一的一道屏障了,军事地理价值和明清时代的山海关一样,哥舒翰是何许人啊?这么重要的关隘,唐玄宗为什么委派他驻守呢?

哥舒翰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军事将领。早年做过大将王忠嗣的部下,曾经担任过河西、陇右节度使,在西北威望很高。哥舒翰的威望是怎么来的呀?打出来的。他不仅军纪严明,而且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哥舒翰打仗,以擅长用枪知名。他每次追到敌人,都把枪搭到人的肩膀上,然后大喝一声,敌人一回头,哥舒翰就用枪直刺他的喉咙,一枪把敌人从马上挑起来,挑到五尺高,然后再摔下来,杀死。因为哥舒翰在西北地区战争中战功赫赫,好多诗人——象我们熟知的李白、杜甫、高适都写诗歌颂过他,但是,最著名的还是当地老百姓给他编的一首民歌,叫《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歌把哥舒翰的英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和《敕勒歌》一样,号称天籁之音。天宝年间,哥舒翰每次入朝,都骑一匹白骆驼,可以设想,须发皆白的老将军,骑在白骆驼上驰入长安,那是何等的浪漫啊,真是满城震动,偶像级将军。

那么,玄宗为什么派他驻守潼关呢?除了看中他的军事才能和威望之外,还因为哥舒翰是安禄山的死对头。哥舒翰为什么跟安禄山合不来呢?因为他们两个太像,实力也太相当了。从出身上说,哥舒翰和安禄山一样,都是所谓杂胡,安禄山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哥舒翰和他刚好相反,他父亲是突厥哥舒部落的首领,母亲是于阗国的公主。再从实力上说,安禄山是东北王,哥舒翰则是西北王,算是玄宗手下降妖镇魔的黑风双煞。朝廷给安禄山封爵东平郡王,哥舒翰则封爵西平郡王,正反映出他们俩的实力相当。但是正因为如此,两个人就像周瑜和诸葛亮一样,彼此很不服气。唐玄宗看在眼里,很想找个机会帮他们和解一下,正好天宝十一载的时候,两个人同时入朝,唐玄宗就让高力士做东,请两个人吃饭,想让他们约为兄弟。皇帝一番好意,将军也得领情啊。席间,安禄山主动对哥舒翰说:“我父胡,母突厥,公父突厥,母胡,族类颇同,何得不相亲?”哥舒翰回答说:‘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兄苟见亲,翰敢不尽心!”这句话像是顺着安禄山说的,但其实话里也带着刺呢。安禄山一下子就敏感了,他想,你凭什么就把我比成狐狸呀,难道你突厥人就比我胡人强!马上勃然大怒,骂道:“突厥敢尔!”哥舒翰也不示弱啊,马上要起身回骂,眼看一场兄弟宴要演成全武行了,高力士赶紧给哥舒翰使眼色,高力士威望高,又代表皇帝,看他的面子,哥舒翰只好强压怒火,假装喝醉,走了。但是从此之后,两个人的矛盾也就更深了。现在安禄山反了,让哥舒翰去对付他,不是最合理的人选吗!

是不是真的这么合理呀?如果是,唐玄宗早就派哥舒翰去了。为什么这时候才想起哥舒翰来呢?是因为哥舒翰虽然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但是此刻已经中风了。天宝十四载的时候,哥舒翰入朝,在路上洗澡的时候得了风疾,一直在长安养病。现在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死了,唐玄宗手里实在没人,只好重新起用哥舒翰。哥舒翰接到命令,苦苦推辞,可是,唐玄宗没别人可用,就是不同意,没办法,上任吧。但是,一个中风的将军指挥战争当然有诸多不便,怎么办呢?只好委政于手下的两个大将,一个是主管马军的王思礼,一个是主管步兵的李承光,这两个人又互相不服气。这下可就糟了,要知道,打仗讲究的就是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现在主帅哥舒翰不管事,手下的将军又不和谐,所以,要从指挥力度来说,还不如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呢。让他们守潼关行不行啊?

其实还是可以的。为什么呢?首先,潼关地势太险峻了,易守难攻。这里南靠秦岭,北临黄河,只有一条小道通过。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两次兵临潼关,但是都没有攻破,其难攻的程度可见一斑。第二、这次朝廷调拨给哥舒翰的兵也不错。哥舒翰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带了八万人,这八万人里颇有一些是河西和陇右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兵,战斗力很强。另外,潼关本来还有高仙芝和封常清留下的人马,所以,号称守军二十万,比高仙芝时代阔气多了。这支大军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旌旗飘荡,绵延二百里,场面非常壮观。以潼关之险,再加上将士之众,守住潼关应该不成问题。事实上,哥舒翰守关也确实不错,他是在天宝十四载的年底到达潼关,一直到天宝十五载的六月份,半年的时间里,唐军牢牢驻扎潼关,先后打退了安禄山叛军的三次进攻,一点没出差错。

唐军死守潼关,安禄山那边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可以说是四面受敌。怎么叫四面受敌呢?安禄山当时不是在洛阳吗?西面是潼关,有哥舒翰把守,无法推进;东面是山东,再往东就是大海,且不要说过不去,就是过去也没用。南面,在河南的南部,地方官带领老百姓和叛军展开生死搏斗,把叛军牢牢地拖在了河南,不能向江淮地区前进一步。北面本来是安禄山的占领区,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当时河北地区在颜真卿兄弟的领导下,到处都组织了民团奋起反抗,让安禄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更重要的是,一代名将,新任命的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这个时候也从西面攻入河北,收复了常山、赵郡等等重要城市。要知道,常山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这可是安禄山叛军从老巢范阳到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大唐军队收复常山,等于把叛军和老巢之间的联系切断了,这样一来,叛军可就人心惶惶了。到了这一步,连安禄山都后悔了,原来造反没这么容易啊!当年,高尚等等一班谋士不是整天撺掇他造反吗?他把这些人叫来,对着他们就是一通大骂,说:“多年来,你们一直教我反叛,说是万无一失。现在大军进逼潼关,几个月过去了,不能前进一步。北归的路已经断绝,唐军四面包围,我所有的只是汴州、郑州等数州而已,你们所说的万无一失又在哪里呢?”万般无奈之下,安禄山连退路都想好了,实在不行,就干脆打回范阳去算了!这样看来,潼关就成了交战双方的命门了。对于安禄山来讲,只有攻下潼关,才有出路;而对唐军来讲,只要守住潼关,就能掌握主动,甚者可以静观其变。换言之,唐军利守,叛军利攻。那么,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是攻难还是守难?当然是攻难。所以说,唐朝的前途还是相当光明的。

但是,我们也知道,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复杂的政治问题。从军事角度讲,哥舒翰可以守住潼关,但是,非常不幸,哥舒翰遇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有人不让他守潼关了。谁呢?

唐玄宗。唐玄宗为什么不让哥舒翰守潼关了?因为天宝十五载六月,他得到一个情报,说就在潼关的东边,陕郡,当年高仙芝驻军的地方,安禄山的前锋崔乾祐驻扎在那里,他的兵非常少,才四千人,而且没什么防备。如果派兵攻打,可以一举收复陕郡。唐玄宗对这个情报是什么反应啊?那我们就得先分析一下唐玄宗当时的心境了。要知道,唐玄宗当时已经当了四十多年太平天子了,一贯骄傲自负,临到晚年,忽然闹出一个安史之乱,连东都洛阳都丢了,这对他可是的巨大的打击。正因为如此,他特别急于赶快结束战争,找回自己的威望和尊严。上集讲他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不就是如此吗?这时候,唐玄宗的急躁病又犯了,他又沉不住气了,马上给哥舒翰发布命令说,我让你当兵马副元帅,可不是让你守关的,是让你消灭敌人的!根据可靠情报,现在敌人兵少无备,正是我们的取胜之机,所以,别再死守潼关了,赶快出兵,收复失地!然后一鼓作气,打到东都去!

唐玄宗的命令到了潼关,主帅哥舒翰是什么反应啊?哥舒翰真是郁闷啊。心想,皇帝也太没有经验了吧,这不明摆着是安禄山的诱敌之计吗,怎么能上这个当呢!怎么办呢?哥舒翰上奏玄宗,说:“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羸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且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扼之,利在坚守。况贼残虐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不战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务速!今诸道征兵尚多未集,请且待之。”安禄山也是个老兵骨了,经验丰富。再说,他如今刚刚开始反叛,正是最慎重的时候,怎么可能全无防备呢!这一定是他的诱敌之计呀。如果我们真的出兵,不就中了他的圈套了吗?况且敌兵远来,利在速战速决;而我们官军据险,则利在坚守。况且敌人残暴,早已失去民心,兵力也在衰落之中,可能马上就有内讧了。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不战而胜了,何必争这一朝一夕呢!总之一句话,不同意出兵。不光哥舒翰不同意出兵,这时候,远在河北前线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听说玄宗想让哥舒翰出关,也赶紧上表劝阻。他们说:哥舒翰已经年老昏聩了,让他驻守潼关还可以,让他出征,可绝对不行。只要他能守住潼关,我们很快就能直捣范阳,胜利指日可待,陛下千万不要着急!

皇帝想攻,将军想守,现在关键就看第三方的意见了。这关键的第三方是谁呢?宰相杨国忠。一看前方将士和自己意见相左,唐玄宗马上来征求杨国忠的意见了。杨国忠对此是什么态度啊?杨国忠此刻倒是相当清醒。他知道,潼关利守不利攻,他也知道,唐军只要一出关,就凶多吉少。但是,正因为如此,他决定,一定鼓动唐玄宗,让哥舒翰出关作战!为什么呀?因为他想借机除掉哥舒翰。

杨国忠为什么要除掉哥舒翰呢?本来,因为哥舒翰和安禄山不和,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这一原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国忠都相当看好哥舒翰。但是,自从哥舒翰率领大军驻守潼关,杨国忠就开始怕他了。为什么呀?这还得一个叫安思顺的人说起。安思顺是安禄山的继父的侄子,因此也算安禄山名义上的堂兄。虽然有这么点关系,但是,安思顺并不是安禄山的同党,安禄山起兵之前,安思顺就曾经上书朝廷,提醒玄宗要防备安禄山。正因为他提醒在先,所以安禄山叛乱后,玄宗并没有治安思顺的罪。还让他在长安当了一个官。可是,虽然唐玄宗饶了安思顺,哥舒翰可不想饶他。因为哥舒翰和安思顺早有矛盾,现在大权在握,他就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假装在潼关抓住了信使。然后上书朝廷,说安思顺通敌,要求处死。唐玄宗当时正倚重哥舒翰,虽然觉得事情不靠谱,但还是把安思顺给杀了。安思顺一杀,杨国忠可害怕了。原来哥舒翰现在能量这么大,想杀谁就杀谁呀。万一他哪天看我不顺眼,也上书朝廷把我杀了怎么办呀?心里就开始顾忌哥舒翰了。

那哥舒翰到底想不想杀杨国忠呢?他也确实想杀。我们说过,自从杨国忠当政之后,就没办过什么好事,天下人早就对他恨之入骨了。特别是他一次次地激怒安禄山,逼安禄山造反,更是让世人痛恨。正因为如此,安禄山打出杀杨国忠、清君侧的旗号,好多人都挺认可的。就在哥舒翰的部队里,这样的情绪也相当普遍。当时,哥舒翰手下的马军指挥王思礼就曾经秘密游说哥舒翰,劝他上表朝廷,逼迫玄宗杀掉杨国忠,但是哥舒翰没有答应。后来,王思礼又请求哥舒翰派三十个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又拒绝了。他说:我真要是劫持杀害宰相,那造反的就是我哥舒翰,而不是安禄山了。虽然哥舒翰屡屡拒绝将士们的请求,但是,消息传到杨国忠耳朵里,可把他吓坏了。要知道,哥舒翰手握重兵,万一哪天真想杀他,岂不是像碾死蚂蚁一样容易!怎么办呢?杨国忠就开始想办法了。他对玄宗说:“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于苑中训练。”玄宗一听有道理,就同意了。可是,这三千人的武装还是不够啊,怎么办呢?杨国忠又构筑了第二道防线,他招募了一万人,让自己的一个亲信杜乾运率领,屯驻在灞上,名义上是再构筑御敌防线,其实还是防范哥舒翰。

杨国忠在那儿招兵买马,哥舒翰是什么反应啊?哥舒翰气呀!他是个军人,最看不得背后玩这些阴损的把戏了。心想别人都想杀你,我还拦着,没想到你倒来防范我!我在前方辛辛苦苦地守关,你倒玩这个心眼!哥舒翰也不是好惹的啊,马上上表朝廷,说为了统一指挥起见,请求把灞上的一万士兵也划归他的统帅之下。唐玄宗不明就里,当然没有意见。等到朝廷的批复一下来,哥舒翰马上就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把杜乾运给叫到潼关去了。杜乾运一到潼关,哥舒翰就给他安了一个治军不力的罪名,杀了,把他那一万人的军队也给吞并了。这样一来,杨国忠可就更慌了。整天担心哥舒翰杀他。怎么办呢?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要想不被哥舒翰杀掉,就得先杀哥舒翰。可是,老将军没犯错误,朝廷正倚仗他呢,怎么杀呢?正在杨国忠着急的时候,玄宗居然向他征求意见,问要不要让哥舒翰出兵,这不是机会吗!杨国忠心里真是乐开了花,一定要撺掇皇帝,让哥舒翰出兵!他知道,只要出兵,就必败无疑,这样,哥舒翰不是战死疆场,就是被玄宗砍头,反正不管怎样,不都把他除掉了吗!这就叫借刀杀人啊。至于说哥舒翰兵败,国家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那就不在杨国忠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这样一来,杨国忠就对玄宗说了,现在敌人没有防备,正是反攻的大好时机,而哥舒翰手握重兵,逗留不进,别是有其他的想法吧?朝廷得严加敦促,一定让他出征!唐玄宗一看,二比一,少数服从多数吧。派了一批又一批的宦官去催哥舒翰出兵,频率高到什么程度?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是“项背相望”。君命难违啊!哥舒翰痛哭失声。终于在天宝十四载六月七这天,率领大军,离开了潼关,向东进发了!

面对着一批又一批使者的催促,哥舒翰万般无奈,含泪离开了潼关。从老将军的表现可以看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凶多吉少。尽管如此,哥舒翰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能不能用军事经验来弥补决策方面的失误呢?冲出潼关的哥舒翰大军,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