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论是沉浸于庄严肃穆,还是起源于纯粹的荒谬,世界各地的节日从未停止激发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惊奇,或者至少,也能娱乐大家。从古到今,世界各地的这些节日从表面和象征意义上都显示了其本土特色。这些节日多种多样,异乎寻常。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便对这些特别的节日进行了盘点。报道称,这些节日是很漫长的,这也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上街的最好理由。
胡里节
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早春节日,你需要带着愉悦的心情和一些旧衣服。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用五颜六色的颜色分泼洒对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冬天的结束,狂欢者们也会用带有香味的水来喷洒彼此。
胡里节,也叫洒红节,是印度人和印度教徒的重要节日,也是印度传统新年(新印度历新年于春分日)。在印度,尼泊尔,苏里南,圭亚那,特立尼达,英国,毛里求斯和斐济等地都是重要节日。在节日期间,大家互相投掷彩色粉末和有颜色的水,以示庆祝春天的到来。
胡里节,也叫“洒红节”、“色彩节”,是印度传统节日,印度传统新年(新印度历新年于春分日),也是印度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在印度,尼泊尔,苏里南,圭亚那,特立尼达,英国,毛里求斯和斐济等地都是重要节日。
参与者为印度人(主要是印度教徒,锡克人,佛教徒和耆那教徒)和大部分尼泊尔人(主要是印度教徒和佛教徒)。
时间为每年的2月底或3月初(即印度历12月的月圆之夜),持续时间一般为3—16天。
在节日期间,大家互相投掷彩色粉末和有颜色的水,以示庆祝春天的到来。男人将全身涂上鲜艳的色彩,妇女则会穿上五颜六色的服装,头上裹着彩色的头纱,手拿竹竿“棒打男人”。捉弄人和尽情欢乐是这一传统盛大节日精神所在。
“胡里节”原是庆祝春天,与创造和复始的行动有关,代表春分和谷物丰收。如今,胡里节已演变成人们消除误解和怨恨,捐弃前嫌,重归于好的节日。
关于胡里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印度人把春天当作爱欲之神的伴侣,每到春季,爱神降临,人们都要外出踏青,异性之间萌发爱慕之情,便以开玩笑的方式相互接近。
第二种说法是,春天营造了色彩绚丽、姹紫嫣红的缤纷世界,正是来年谷物长势旺盛的预兆,胡里节孕育着丰收和希望。
胡里节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传说,从前有一位国王暴虐无道,狂妄自大,连天神也不放在眼里。一天,暴君对国民宣布,不准人们再提天神的名字,举国上下只能崇拜他一个人,否则就严加惩处。王子是天神的忠实信徒。他公开反对父亲,对天神依然虔诚如初。因此,暴君对王子怀恨在心,千方百计要陷害他。暴君叫人把王子推下万丈悬崖,但王子没有摔死。后来,暴君又命大象踩死王子,也未得逞。暴君又指示自己的妹妹、女妖霍利卡在一个月圆之夜烧死王子。翌日清晨,当国中的百姓带着盛水的器具赶去救人时,却发现王子安然无恙,而霍利卡已化作灰烬。这是大神毗湿奴保佑的结果,人们便将7种颜色的水泼向王子以示庆祝。
印度地域广阔,各地庆祝胡里节的习俗不同。在北方邦马图拉过节,除了洒彩粉外,妇女还要手持木棒追打男子,男子不能还手。在拉贾斯坦邦,人们则将浸水的衣服拧成一股绳,用来打人。在印度教圣地瓦腊纳西,人们互相洒水,然后成群结队上街游行,放肆地大声骂人。在广大农村,胡里节更热闹,有时前后要庆祝一个多月。不少农民过节时手持涂有颜色的木棍跳集体舞。在比哈尔邦等地,农民们还唱歌颂春天、友谊的胡里歌,彼此甩泥巴、投牛粪。有淘气的孩子把装满颜料水的气球扔到毫无提防的路人的头上,有的则拿起盛满颜料的水枪向人喷射。人人都变成浓墨重彩的“大花脸”,衣服也都变得色彩斑斓。
在尼泊尔,庆典的开始是竖竹竿仪式。节日为期一周,人们互相抛洒红粉,投掷水球。第八天时,人们将竹竿烧掉,节日结束。
过去印度人过胡里节时,用的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颜料,对人没有伤害,沾在皮肤上的颜色两三天后会自然消失。如今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化学颜料,这些颜料沾在身上,容易造成皮肤红肿甚至灼伤。2012年3月6日,印度孟买市达拉维区在庆祝胡里节时发生颜料中毒事故,200多人被送进医院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