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27年,三十出头的徐悲鸿已经在欧洲留学了八年,艺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画坛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影响,此时的他正值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但徐悲鸿毅然回归祖国,成为二十世纪最早学成归国的“海归”之一。带着新思想新主张的徐悲鸿,开始了国内的新生活,在他归国之初,一个人的出现让徐悲鸿看到了中国画坛新的希望,并直接改变了之后数十年中国画的教育与人才培养,这是怎么回事呢?
徐悲鸿与蒋兆和先生所创立的“徐蒋体系”,把写实的方法融入意象文化理念之中,体现了以中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术主张,对后世中国美术特别是人物画的教育与创作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被中国学子奉为圭臬。徐悲鸿先生一生有众多弟子,其中有一位一生追随徐悲鸿的脚步,不仅在绘画上得到恩师的亲传,并最终继承了他的衣钵,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徐悲鸿与齐白石是近代中国画坛最为著名的两位画家,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画的形象与符号。两位艺术大师之间年龄相差三十余岁,而且各自的人生轨迹与艺术道路截然不同,但徐悲鸿与齐白石却是有着最真挚情谊的忘年之交,高山流水、谓为佳话,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作为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并没有醉心于功名成就,或是躲进书斋不问世事,而是肩负起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发现美术人才的重任,他积极奔走,数年间辗转于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有多位后来名扬海内外的大画家,最初就是经由徐悲鸿先生提携与推荐的,那么画坛伯乐徐悲鸿究竟发现了多少隐藏在民间的“千里马”呢?
书画鉴定专家吕立新做客《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写实徐悲鸿》第四集《画坛伯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