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古今历史] 安史叛军为何战斗力如此之强?



天宝十年的秋天,安禄山再起战端,调集三镇六万精兵,并以两千奚族士兵为向导,大举进攻契丹。

时人都以为安禄山此举是为了削平外番,巩固大唐的东北边疆。然而实际上,安禄山却在打着自个儿的小算盘。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就知道安禄山为什么要收拾契丹了。首先,从位置的角度而言,契丹诸部散居在范阳、平卢以北的广大地区,也就是说他们在安禄山的前方。当然,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安禄山举兵外向。

可是,如果安禄山调转兵锋,那契丹所处的位置可就是老安的后方了;其次,从交情方面来看,契丹和安禄山可以说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属于那种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天敌。离得这么近,交情还不好,所以安禄山要想放心地南下,必须首先摆平这个桀骜不驯的契丹。否则的话,你前脚南下,契丹后脚就在你的后院放起火来。到那个时候,腹背受敌,首尾难顾,可就不好办了。

老安想得很美,大军刚刚走到土护真河(在今内蒙赤峰东),他就踌躇满志地对部下说:“道虽远,我疾趋贼,乘其不备,破之固矣。”不仅如此,他甚至还给每名士兵发了一条绳子,说是捆契丹人用的,真够狂妄的。

可惜啊,老天爷偏偏不买他的面子。为了实现“疾趋贼,乘其不备,破之”的战略目标,老安让大军昼夜不停地行军,平均每日要行三百里之遥,军士苦不堪言。好容易抵达了平卢,却又突然遭遇了暴雨,弓箭和弩机全都被雨水给淋透了,上面的胶软化之后又凝结,导致扳机完全拉不开。大将何思德见此情况,就向安禄山多嘴道:“我军远道而来,遭遇大雨,众军疲劳不堪,战斗力严重下降。不如这样,我们暂时休兵,大张旗鼓地恐吓敌人。不出三天,契丹一定主动请降。”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可是,安禄山一点儿都听不进去:“好啊,老子刚刚出兵,你就来动摇军心,这还了得。来人呐,给我推出去砍了,号令三军。”何思德万般无奈,只好恳请安禄山让自己担任先锋,戴罪立功。罪是戴定了,但是立功却是无从谈起了。何思德与安禄山外形极为相似,他率领的前军遭遇了契丹人。契丹人一看是安禄山来了,恨得牙根儿都痒痒,蜂拥而上,不一会儿就把假安禄山——何思德给肢解成七零八碎了。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这边儿何思德刚刚被杀,那边儿的奚族兵丁临阵倒戈,反倒与契丹人合兵一处,向唐军杀来。混战当中,安禄山的马鞍吃了一记冷箭,他的马鞭和弓箭全都丢了,甚至连脑袋上的发夹和脚上的鞋子都跑丢了。这情形,想想真是狼狈到了极点。安禄山身体肥硕,腿脚不利索,竟然在匆忙之中,掉进了深泥坑。好在有亲儿子安庆绪和干儿子孙孝哲,这两人合力才把安胖子给拉了出来。

也是此贼命不该绝,眼看着契丹的追兵就要上来了,天色偏偏就黑了。契丹骑兵担心安禄山设伏,就停止了追击,回营去了。安禄山这才捡了一条命(这帮契丹人,追得好好的,干嘛不追)。奔入师州城回头这么一看,老安才发现身边只剩下二十骑了。唉,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此仇不报,情何以堪?

天宝十一年的(公元752年)的三月,安禄山再次出击契丹。这次他可再也不敢轻敌了,一口气调集了二十万步骑兵。不仅如此,他还向玄宗提了一个要求,请求朝廷派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协助他攻打两番。这里面可就有疑问了,大家想啊,难道二十万雄师都对付不了契丹,非得再加上一个李献忠吗?很明显,这里面是有猫腻的。

李献忠不是汉人,他是一个突厥人,原名阿布思,是九姓胡人的首领。开元初年,阿布思为后突厥默啜可汗击败,就投降了唐朝。后来,玄宗赐给他一个汉名李献忠。阿布思表里如一,不仅人长得帅,而且十分耿直,不屑于同老安这样的马屁精来往,因此就得罪了安禄山。

此外,这阿布思的麾下还有一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骑兵部队——同罗精骑。这彪人马有数万之众,而且人人都是饱战之士。安禄山对这支部队早就是垂涎三尺了,一直都挖空心思想着怎么收为己用呢。所以,这次他表面上打出了联合作战的旗号,实际上就是想借此机会,除掉阿布思,收编同罗精骑。

阿布思也不是个易于之辈,他当然识出了安禄山的祸心。可是,看出来了又能怎么办啊?向朝廷告状?没戏,皇帝是安禄山的爹,贵妃是安禄山的娘,他们是不会相信自己的,到时候一道圣旨下来,还是得去。可以一旦去了,能不能回得来就是个大大的未知数了。

一个想不开之下,阿布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精兵叛逃突厥。可惜啊,天不与之,半路上碰到了回纥人,队伍被打散了,阿布思单人单马跑到了葛逻禄部。葛逻禄的叶护(首领的意思)相当不仗义,又把阿布思送回了长安。不用说,脑袋肯定是没了。攻打两番得胜的安禄山乘机用重金诱降了群龙无首的同罗精骑,“由是禄山精兵,天下莫及”。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网友评论:

安禄山也算是一代枭雄。可惜太过残暴。

突厥人这个时候怎么不再出现了吗?估计早叫唐朝的军马赶跑了,不过后来的回鹘人倒是被请过来反击安禄山等反叛的军队,很惨啊,根据协定回鹘人(突厥人的后裔部族)在京城长安大肆奸淫掠夺3日,而后离开,代价还真高啊,哈哈,所谓汉人。少数民族部落的军队比唐朝后来的厉害多了,李姓皇帝重用安禄山的结局,不过那个时代也说不清楚谁是汉人谁是胡人了,连李世民的老妈都是北周的胡人后裔。跟突厥有点血缘关系。

不是叛军战力强,是唐军战力弱,天下久平,内地军队耽于安逸,当然不及边军

回纥属于高车部落,和突厥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唐政府军实力太弱了,前有20万军队被武则天打没了,有能力的将领如郭子仪又陷于政治斗争不得久任。其实安史之乱的叛军实力并不强,唐朝从回鹘(回纥)两次搬救兵,都把叛军打败了。安史之乱平定后,肃宗也不敢强压地方势力,致使唐后期藩镇坐大,足见当时政府军的力量有多式微。

不是唐朝军队太弱小~
安史之乱的军队本来就是唐朝的军队~
而且是精锐~
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过度军事化的结果~


一回鹘劫掠的不是长安是洛阳。
二阿布思部下后来是安军骑兵的骨干成分,但因屡次败于回鹘,所以畏回鹘如虎。后来在关键几次战役中都是见到回鹘骑兵就逃。
三安禄山本人父胡母突厥,招纳突厥部众顺理成章

唐王朝最强悍的骑兵部队在老安的手里 能不强吗。不过如果跟安西的陌刀阵公平的干一仗,估计会很有意思的。

唐政府腐败无能,军队岂有战斗力,失败是里所当然

可以这么说,后来的回纥就是唐朝的救星.与这合作可存,反抗必亡.

回纥还是很强的.吐蕃在当时都不是它的对手.

长年在边疆与异族征战怎能不强,况且唐军本来就有招募蛮族当兵的习惯(尤其是骑兵),那些都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

盛唐之时,财富赢库,重赏之下,必有死仕!

,一、天下承平已久,大唐上下一片沉溺于安乐中
二、安禄山准备充分,从天宝十年到十四年之间,网罗人才,训练士卒
三、玄宗皇帝李隆基高估自己,认为自己在时安禄山不敢反。。。大肆放纵安禄山羽翼渐丰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