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南唐后主李煜》(九)囚徒生活

在上期节目中,赵晓岚教授介绍了公元975年十一月,南唐的首都金陵被攻破,历经三十九年、三代君主的南唐国灭亡。

一开始委曲求全,到后来扬言要以死相抗的李煜,终于还是被戴上了李后主的帽子,做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

那么,这位曾经声称宁死不降的人,究竟有没有准备过实践他的豪言壮语呢?

曾经“倔强不朝”的他,在投降以后又将会面临怎样的生活呢?

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继续作客《百家讲坛》,精彩解读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情人生。

系列节目《李煜》第九集《囚徒生活》,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在上期节目中,赵晓岚教授介绍了公元975年十一月,南唐的首都金陵被攻破,历经三十九年、三代君主的南唐国灭亡。一开始委曲求全,到后来扬言要以死相抗的李煜,终于还是被戴上了李后主的帽子,做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那么,这位曾经声称宁死不降的人,究竟有没有准备过实践他的豪言壮语呢?曾经“倔强不朝”的他,在投降以后又将会面临怎样的生活呢?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继续作客《百家讲坛》,精彩解读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情人生。系列节目《李煜》第九集《囚徒生活》,敬请关注。

  赵晓岚:

  我们以前曾提到,当李煜说出如果赵匡胤把他逼上绝路,他就带领亲属、族人们自焚的誓言时,赵匡胤态度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酸秀才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大约是为了要显示出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如何样地神武英明吧,在宋朝人所写的正史和野史里面,也很配合地把李煜写得像个贪生怕死的人。

  在马令的《南唐书》里,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插曲。李煜出城投降以后,宋军的统帅曹彬叫李煜回皇宫去准备行装,可是曹彬手下的将领不放心,认为这个李煜曾经说过要自焚的话,如果现在放他回去了,他要万一那么干了,谁能负责呢?这曹彬光是笑,不说话。手下的人再三说,曹彬这才笑着回答,他都已经投降了,怎么还会自杀呢?

  在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面也记载了这件事,不过把曹彬的理由说得更详细一些。他说:“煜素无断,今已降,必不能自引决,可无虑也。”意思是说,李煜素来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他现在既然已经投降了,就不用担心他再自杀了。

    而在王陶的《谈渊》里,关于这个插曲写得更富有戏剧性。曹彬叫李煜到船上去喝茶,在河岸和船之间架了一块独木板作为通道,曹彬和他的副将潘美先上去了,李煜却转来转去不敢上,怕掉到河里去。后来还是曹彬派了两个人从两边搀着他,才登上了船。底下的情节和正史里所记的差不多,曹彬叫李煜回宫里去准备行装,第二天到船上来报到,潘美担心出现意外,曹彬说他连独木板都不敢上,怕死得很,现在我们已经允许他活着到中原去了,他怎么会自杀呢。

    仔细分析以上的这些说法,我们会发现,其中还是有些问题的。在马令的《南唐书》里,曹彬推断李煜不会自杀的理由显然不太充分,投降的人未见得就不会自杀,何况这个人还放出过要自杀得狠话呢。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比马令的《南唐书》时间上要晚一点,可能他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加上一句李煜的性格没有主见的话。可是这句话一加,反倒让我们更加疑惑了,既然李煜没有主见,那么如果有那么一两个像陈乔那样的死硬派在他耳边吹吹风,激励一下他,难道他就不会改变主意自杀吗?比较起来,倒是王陶的《谈渊》里说这个曹彬从李煜不敢上独木板这件事推断他怕死,因此不会自杀,理由还算说得过去。但是《谈渊》它不是历史书,它所记载的主要是名人的八卦新闻,或者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当时的人是当做小说来读的,所以也是不大靠得住。

画外音:

    从一代帝王转变为阶下之囚,南唐后主李煜经历的是一种常人无法经历和理解的惨痛遭遇。宋代史书从维护统治者角度出发,对亡国之君进行贬损嘲弄,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那么李煜在金陵城破前后的真实表现到底如何呢?曾经声称宁死不降的他,为什么到了最后的关头却没有实践自己的诺言呢?

赵晓岚:

    那么,李煜在城破前后,他的真实表现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当我们把分散在各处的史料集中起来,我们会发现,第一,在城破之前,李煜对履行他的誓言是做了认真的准备的。马令的《南唐书》和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都记载着,李煜曾经在城破之前,在宫中积薪。也就是堆满柴草,随时准备把皇宫变成火葬场的。另外,李煜的自杀动员令对他的亲属也产生了影响。在皇宫附近,有一个净德尼院,里面有八十多个尼姑。基本上都是皇宫里出去的人,或者是出身于王公贵族。她们担心城破以后受到敌人的侮辱,所以李煜一说出要自焚的话,她们就成了积极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并且也在院子里堆满了柴草。李煜跟她们相约,如果看到皇宫里起了火,她们这边也同时点火,大家一块升天。

    另外,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李煜确实打算和人世告别了。我们知道,李煜的最爱除了美女,大概就是从小时候就可是陪伴他的那些图书了。但是一个人如果要死了,他总会变得有些疯狂。于是,李煜吩咐他的私人图书保管员,那个美女黄保仪,他说如果城被攻破的话,就一把火把他的宝贝图书全部烧掉,不能让它落在别人手里。我们看,他连自己的殉葬品都选好了。

    那为什么李煜到最后关头没有实践他的诺言呢?是他没有勇气吗?关于这一点,宋朝人的正史里面没有回答。倒是在一部叫做《江南别录》的野史里面简单地记载了这么一句话:

    城破,后主欲自杀,左右泣涕固谏,得止。

    也就是说在城破的时候,李煜确实是有过有自杀的反应的,可是被身边的那些随从、大臣们哭着喊着给坚决地拦住了。从这一条记载,我们倒是理解为什么《续资治通鉴长编》要加上一句李煜没有主见的话作为理由了。在“没有主见”的下面,其实还应该加上一句“李煜的手下不支持他死”,所以李煜肯定自杀不成。

    不过,李煜虽然因为没有主见而自杀未遂,他的美女图书保管员却是忠实地执行了他的命令。在宋军入城的时候,她真的一把火把李煜的私人图书给全烧掉了。这个事件对我们现在的影响是,少了许多国宝级的文物。特别是他收藏很多的古代著名书法家,比如王羲之等人的真迹。而在当时却直接地造成了一桩惨案,净德尼院的尼姑一看皇宫这边浓烟滚滚,以为李煜是在点火自焚了。于是就按照约定,点燃了柴草,八十多个人,就这样葬身在火海中。

    这个没有主见的李煜在投降以后,是不是像曹彬所断定的那样,再也不想自杀了呢?事实也不是这样,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李煜在投降后,到汴京去的途中,又犹豫起来,动了自杀的心思。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说,煜初以拒命,颇怀忧恚,不欲生见上。意思是开始的时候,李煜因为自己曾经梗着脖子和领导顶牛,怕没有好果子吃,心里忧虑、怨恨,不想活着去见赵匡胤。

    这一回,他的手下是没办法医治他的心病了,好在护送他北上的,一个叫郭守文的宋朝官员,做心理医生也是把好手。郭守文安慰李煜说,我们领导的理想是想恢复南北统一、天下一统的局面,建设太平盛世,你虽然觉悟低了一点,加入我们大宋的时间晚了一点,但来了就是好人嘛,领导怎么会责怪你呢。

    关键时刻,李煜没有主见的特点又发挥了作用,他一听他说得在理,于是就轻装上阵,继续安心地做他的俘虏。他这么一安心,也就有了闲心。船队行进到汴口的时候,李煜就提出要道附近的普光寺去拜拜菩萨。他的手下劝他不要去,李煜火了,十分少见地发了一回飙,他说,我从小到大就被你们管着,一点自由都没有,现在都国破家亡了,你们还想管我吗,不行,我不听,一定要去。就这样,这位亡了国的君主,佛教的忠诚信徒就把他在南方对佛祖的热情又带到了北方,恭恭敬敬地去拜了一回北方的菩萨。

画外音:

    当历史的洪流浩浩荡荡走向统一的时候,像李煜这样的弱国君主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时代祭坛上的牺牲品,成为跪倒在强者脚下的囚徒。在国破家亡的最后时刻,性情软弱、缺乏主见的李煜最终没有以身殉国,而是选择了忍辱北上。他怀着生的希望来到了汴京。那么面对着昔日曾俯首称臣,现在又甘心为俘的李煜,赵匡胤将会如何处置他呢?

赵晓岚:

    李煜一行人被押到汴京的时间是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正月初四。在这一天,赵匡胤登上了明德门城楼,举行了接受献俘的仪式。让李煜这些人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纱制的帽子,在城楼下听候宣判。郭守文安慰李煜的话并没有错,李煜的末日在这一天没有到来。这一方面是因为赵匡胤的肚量确实够大,另一方面,李煜这么多年来,把赵匡胤恭恭敬敬地像个老子似的侍奉着这个态度也起了不少作用。所以当赵匡胤的手下准备当众宣读李煜的罪状时,赵匡胤说,算了,李煜毕竟还使用过我们北宋的年号,至少在形式上是接受了我的领导,还是把他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吧。于是,就给了李煜一个免予起诉的待遇,当场释放。当然不可能把他放跑了,只是说不追究他的罪行了。

    过了几天,赵匡胤又下令封李煜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千牛卫是负责保护皇帝王公贵族的侍卫,李煜是个文人,这个封号其实是有名无实,也就是赵匡胤想起来的时候,把他叫过去陪他玩玩。不可能真的叫他去做带兵的将军。至于这违命侯,那就更是一种黑色幽默了,你不是不听话吗?我就用这个不听话作为你爵位的封号,让你整天戴着这个纸糊的高帽子反省错误。

    李煜素来心思敏感细腻,虽然赵匡胤开恩没有杀他,但是让他整天戴着这个纸高帽晃来晃去,心里自然是别扭得很。而更让他尴尬的是,赵匡胤有时候还以一种胜利者的口气对我们李大作家的作品指手画脚。有一次,宫里聚会,赵匡胤就问李煜,他说,听说你在江南挺喜欢写诗的,试念两句你最得意的作品给我听听。李煜想了一会儿,就念了一首他的《咏扇》诗中的两句: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古代文人喜欢拿一把纸扇在手里,见了面以后,互相地作揖敬让,让来让去,那个纸扇散开来,就像半个月亮。一摇动,就有满怀的清风。

    这两句诗对得非常工整,而且写得场面也是有风有月,很有品味的。可是赵匡胤他却不吃这一套,哈哈一笑说,满怀的风能有多少风。他这个批评不仅是断章取义,揪住“风满怀”这几个字不放,而且还政治挂帅,用政治标准代替艺术标准。可是领导的话一出口,他左右的人当然都要齐声高喊“领导英明”、“佩服佩服”。那李煜当然是更不敢发表任何意见了。好在赵匡胤虽然是一个武将出身,但是当了皇帝之后和这些文化人接触多了,多少也沾了些墨水。他心里其实知道,李煜的这两句诗还是写得很好的,所以过了几天,又把李煜叫到宫中去喝酒,并且给他当众发了一个安慰奖,说他是“好一个翰林学士”。这翰林学士是古代皇帝的秘书,笔杆子都是非常过硬的。像我们大家说熟悉的李白,就曾经做过唐玄宗的翰林供奉。

    赵匡胤的这个评价按说是非常地恰如其分,可是李煜听在耳朵里面,恐怕还是想哭。为什么呢?因为他本来是一个皇帝,现在赵匡胤说他做一个翰林学士可以翘大拇指,那么暗地里不就是讽刺他不够做一个皇帝的资格吗。

    李煜性格的一大特点是没有主见,但是没有主见不等于他没有自尊心。甚至我们可以说,李煜的自尊心是相当地强。这也是当他被赵匡胤逼迫到超过他的底线后,他要誓死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他到了赵匡胤的屋檐下,当然只有低头的份,可是心里的痛苦和郁闷就更深了。

    于是,中国人最喜欢用来消愁解闷的酒就成了他最密切的伴侣。据《翰府名谈》记载,李煜到了汴京之后,每天都是要喝酒,就是郁闷的酒是每天都要喝,而且是“务长夜之饮”,就是专门通宵达旦地喝。直喝得白天不知道夜的黑,夜里又不知道天的白。他在一首叫《乌夜啼》的词里说: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意思就是说,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随着流水悄悄地流逝了。算起来,我的这一生就像在一场梦里飘泊,无依无靠,变化无端。只有那醉乡的路还算平稳,我应该经常到那里去遛遛,其他的地方的路都没办法可走。从这几句词,我们就可以知道,醉酒已经成了李煜医治现实中的绝望和痛苦的惟一办法。

    像李煜这样的喝法,对酒的需求量肯定就不会少。据说,当时宋朝的后勤机关每天都要供应李煜府中三石酒。赵匡胤大概是担心李煜会醉死,所以曾经下令停止供应。李煜就打报告说,没有酒,我这日子怎么打发呀。赵匡胤一听,心想也是啊,自己把人家的江山都拿过来了,人家有点情绪也属正常。于是,又恢复了供应。

画外音:

    对于现在的李煜来说,酒已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遣品了,而是必不可少的止痛药。他只有依靠酒精的麻醉作用,才能够暂时忘却锥心刺骨的痛苦。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李煜没有因为过量饮酒而醉死,那个总是伤害李煜自尊心的宋太祖赵匡胤却在李煜投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76年的十月,突然死亡。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登上了帝位,史称宋太宗。

    史书记载,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皇帝,因此他无疑比宋太祖更能赏识李煜的文艺才能。那么,新皇帝赵光义将会如何对待李煜呢?李煜的生活是否会由此拨云见日,出现转机呢?

赵晓岚:

    关于赵匡胤的死因,是一个千古疑案。有种种迹象表明,他是被赵光义谋杀的。可是历史有时候就像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经过宋太宗和他的子孙后代的精心打扮,这一段历史的真相已经模糊不清。在这里,我们不作深究,我们要讲一讲的是,这个事件对李煜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光义登基之后,李煜首先感到的是来自领导的“亲切关怀”。十一月份,赵光义下令摘掉李煜头上那顶“违命侯”的帽子。这不仅是提高了他的政治待遇,更重要的是去掉了那个“违命”的这一带惩罚性的称呼。就等于宣布说,对他的改造已经完成了。

    可是,就在李煜的政治状况似乎有所好转的时候,他的经济状况又出现问题了。李煜从小是在皇宫里长大,钱对他来说,从来不成问题,他大概也从来没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受穷。就在金陵城破之后,宋军的统帅曹彬叫李煜回皇宫去准备行装,并且善意地提醒他,北上以后的工资待遇是有限的,所以趁现在皇宫里的东西还没有造册充公之前,你可以尽量地拿,随意地拿。并且特意抽调了五百个士兵来帮李煜搬运东西。可当时李煜正沉浸在亡国的巨大痛苦之中,他连想死的心都有,哪里还有心思顾及到这些呢。所以只是匆匆地收拾了一番,另外,分了一些黄金给他的几个亲信大臣,就匆匆地上船走了。结果到了汴京之后,他从来几个投降的小朝廷中的皇帝中间最穷的一个。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位花钱大手大脚,花惯了的主,很快就把从金陵带的拿一份家底给用了个尽光。可怜的他在这种状况下,还不忘关照自己的老部下。有一回,他在南唐最宠信的大臣张洎来看他,这个张洎凭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已经在宋朝混了个官当。但是他还经常到李煜这里来打秋风,刮油水。这一回,李煜他的家底已经空了,实在拿不出什么宝贝可以送他了,于是就把自己常用的一个白金脸盆送给了他。可笑的是,这个张洎居然接受了,不仅是接受了,他还嫌李煜这回打发得太小气,不符合他一贯得风格。于是,他就怀疑是当时在李煜身边做秘书的,一个原来南唐的同事搞的鬼,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理那个同事。

    眼看就要穷的过不了日子了,李煜只好对赵光义打了一个哭穷的报告,请求经济补助。很快,领导的关怀就来了,赵光义不仅给他加了工资,还特意给他发了三百万钱的特困补助。

画外音:

    喜爱诗书的新皇帝赵光义的登基,一开始在表面上确实让李煜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有了这样一个对文艺内行的皇帝,文采过人的李煜,他阴暗的囚徒生活真的会因此而多一些阳光吗?

赵晓岚:

    事实是恰恰相反,这个赵光义比起他的哥哥来,虽然表面上显得更为宽宏大量,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小肚鸡肠,爱玩而阴招,甚至可以说是卑鄙无耻的小人。《十国春秋》上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一回,赵光义领着李煜到宋朝的皇家图书馆崇文院去看书,赵光义就装模作样地对李煜表示关心说,听说你在江南是很喜欢读书的,这里有不少东西是你原来的宝贝呀,你到这里来以后还读书吗?这几句话明显地是用刀子去剜滴血的心,让李煜去重温亡国的痛苦。搞得李煜除了磕头感谢领导的关心之外,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光是这样的精神打击也就算了,可这赵光义偏偏还是一个好色之徒。而李煜的夫人小周后又是一个绝色美女,于是李煜在头顶上的那顶违命侯的白帽子被摘去以后,又让赵光义给他戴上了一顶绿帽子。小周后跟着李煜到汴京来以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古时候的礼节,是有封号的官太太搁一段时间就要到宫里去参拜。一般情况下,很快就会回来。可是小周后每次进宫,都要在宫里留好几天,这其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大家不用想也知道。

    传说赵光义这个人相当地变态,他每次对小周后施暴的时候,还叫人来参观,并且叫画师把当时的场面给画下来。这要用现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来说,那是很黄很暴力。受到这样侮辱的小周后回来以后当然是心情极度地差,每次都要哭得昏天黑地,把李煜一顿臭骂,隔几重屋都可以听见。可是你叫李煜怎么办,难道让他带把杀猪刀去找赵光义拼命吗?可怜我们这位保护不了自己爱妻的李煜,每次碰到这种状况,都只能够默不做声地躲到一边。有时候见小周后骂得实在太凶了,就低声下气地劝她说,你轻点好吗,这又不是在我们自己的家里。

    此刻,远在江南的家,对于挣扎在痛苦的深渊里的李煜来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啊。他写了一系列怀念江南的词,怀念金陵城里“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繁花热闹,怀念“忙杀看花人”的春天,也怀念“笛在月明楼”的秋景,他更怀念这片土地上的亲人、情人,怀念那一去不复返的皇家的豪华奢侈的生活。可是“往事已成空,还如已梦中”,梦醒之后,有着一颗诗人敏感心灵的他,仍然要面对那种无情的现实。

    在《乌夜啼》这首词里,他这样唱他的痛苦、无奈、思念和怨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首词的开头一句就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林花,不是一朵两朵花,而是大片大片成林的花。而且这个花还是鲜艳的红色,这就更让我们想到它开放的时候,它盛开的时候该是多么地鲜艳和热闹。而当它“谢了春红”以后,又是怎样地凄凉和触目惊心。所以,作者忍不住要感叹埋怨说“太匆匆”,实在太快了,我还没有欣赏够呢。

    下面一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可以看做林花对作者“太匆匆”感叹的回答。它说我也不想走得这么快呀,可是一天到晚冰冷的风雨,逼得我这样。我实在没有办法的。当然,这句词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在解释林花为什么凋谢得如此之快的原因。所以上半首词,既是写自然界的变化,也是写李煜生活的变化。

    下半首的开头“胭脂泪,相留醉”,描绘得是一个送别的场面。“胭脂泪”是说美女哭得凄凄惨惨,眼泪从脸上滑落下来染上了胭脂的红色。“相留醉”是说这个美女挽留我,不让我走,不断地劝我喝酒,希望一醉方休,她是用这种方法想多留我一会儿。因为一去之后“几时重”,什么时候能够再见面呢?也许一去之后,就永不相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从此,人生里面只有绵绵无尽的怨恨和悲伤,就像水永远只朝东流一样。

画外音:
                       朗诵: 乌夜啼.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赵晓岚:

    这首词也许是李煜为留在金陵的某位妃子或情人所写的。据宋代的王??的《墨记》这本书记载,李煜到汴京以后,曾经给留在金陵皇宫里的某一个美女写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现在被赵光义逼狠了的,被老婆骂得做不了声的李煜,向江南某个旧情人诉苦的意味也是很浓的。

画外音:

    与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宋太宗赵光义虽然在表面上故意显示自己的宽大,但实际上却十分地阴险狠辣。他不仅没有为李煜带来阳光,而且还对他施加了更大的精神打击和折磨,将这个亡国的君主进一步地推向了屈辱的深渊。

    那么,面对这种种生命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和耻辱,无比敏感的李煜会怎样用他那支写惯了春花秋月、欢乐往事的词笔来书写他血泪斑斑的惨淡人生呢?

赵晓岚:

    就这样,李煜在以眼泪洗面的生活中苦苦地熬着日子。在这段时间里,能够让他暂时忘却痛苦的地方,除了醉乡就是梦乡。在《浪淘沙令》这首词里,他写道: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qin)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也是李煜在痛苦中怀念他的江南故国和在南国的嫔妃时的作品。他从帘外潺潺的雨声中惊醒过来,根本感觉不到春天的温暖,丝绸薄被抵挡不住快要天亮时一种一种的寒意,而他的内心也是一片冰冷,他是多么不愿意醒来啊。因为就在刚才梦里那一会儿的时间,他已经忘记了身处何方,正在江南自己的国土上尽情地欢乐呢。而现在醒过来了,在现实中他又还剩下什么呢?我们可别忽略了“一晌贪欢”这句话。一个人如果到了连梦中片刻的欢乐都贪恋不舍的地步的话,那么他在现实世界中的无欢可贪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是在这样的索然寡欢的苦闷中,李煜对自己发出了警告,独自一个人就不要走出去凭着栏杆,眺望故乡了吧,因为那么美好的江山离别的时候容易,要再见面可就难了。看着一去不回的流水,看着纷纷凋谢的鲜花,看着正在离去的春天,李煜发出了一声长叹,“天上人间”。我跟这些美好的事物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地遥远啊!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画外音:
                朗诵: 浪淘沙令.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赵晓岚:

    沉浸在亡国的巨大痛苦和耻辱里的李煜不会知道,他的这些怀念江南故国,用血泪写成的词,一方面在词的世界里引起了一场重要的转变,将为他赢得无上的光荣;另外一方面也给他带来现实的危险。

    对于身处于人间苦难中的李煜来说,天上的距离其实已不再遥远,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下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