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二十三)以死杀人

  在西汉历史上,张汤被认为是酷吏的代表人物,也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大臣,位居三公之列,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武帝前期的每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几乎都有张汤的身影,可以说他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集内外朝身份于一身。张汤的出名不仅仅是武帝的宠信,还在于他执法的严酷和无情,可以说张汤生前杀人如麻。这个杀人魔王不但活着杀人,死后还用他的死换取了四个人的性命,那么张汤是在怎么死的?他又如何在死后杀人的?

  张汤原本出生在一个小吏之家,是一个很卑微的出身。因一次审老鼠被他的父亲撞见,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当狱吏的料,于是就培养儿子。长大后的张汤先长安县当一个小吏,丞相田蚡的弟弟田胜,因为犯罪被弄到长安县去审,张汤刚好在长安县做官,一看机会来了。在田胜受审期间,张汤是竭尽全部的本事巴结、逢迎田胜,跟田胜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

   所以田胜出了狱以后,张汤跟田胜就成了哥们儿。然后田胜就让他见了京城所有的权贵,而且把张汤介绍给他的哥哥丞相田蚡。结果在田胜、田蚡这两个汉武帝的舅舅的协助之下,他首先做了内史,然后升为御史,就是主管全国最高司法的官吏,后来张汤成为汉武帝最器重的大臣之一。

  根据《史记》的记载,张汤办案非常残酷,整个武帝朝的文武大臣们都很惧怕他,所以张汤接连被人诬告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张汤是汉武帝非常器重的大臣,武帝对他非常宠信,要想扳倒张汤是不容易的,但是这一次为什么能致张汤于死地呢?张汤之死的背后到底牵扯到了什么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以死杀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画外音:在西汉的历史上,张汤被认为是酷吏的代表人物,也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大臣,位居三公之列,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武帝前期的每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几乎都有张汤的身影,可以说他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集内外朝专宠于一身。张汤的出名不仅仅是武帝的宠信,还在于他执法的严酷和无情,可以说张汤生前杀人如麻,这个杀人魔王不但活着杀人,死后还用他的死换取了四个人的性命。那么张汤是如何死的,他又如何在死后杀人的呢?

张汤是怎么样被杀的呢?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汉武帝元翟二年,丞相庄青翟手下的三个长史、代理长史,长史就是丞相的秘书长,三个代理长史联名上书汉武帝告张汤,告的罪名是张汤把国家绝密的商业情报泄露给商人,然后跟商人合谋来获取利益。这是三长史的告状,这个告状汉武帝是将信将疑就问问张汤,探过张汤的口风问是怎么回事,汉武帝问他就说了,他说我颁布一些经济政策,但是总有一些商人能在我颁布经济政策之前猜到我的意图,他们事先把货物囤积起来,等我的政策一颁布他们把货物再抛出去,就赚了钱了,他们好像是得到了有人的泄密。

那汉武帝就顺着他的话说那可能是有人。这是三长史的告状,紧接着有一个叫减宣的酷吏也上了奏章告张汤,告张汤和他手下的一个下属的官员就是御史,他手下的一个官员叫鲁谒居,说他们两个合谋害死了一个御史中丞叫李文,连续两道奏章告的是张汤一个人。张汤是汉武帝非常信任的一个酷吏,所以第一次告状告的时候汉武帝是将信将疑,但是随着减宣的告状等于说是负面的新闻不断曝光,所以汉武帝就断定张汤这个人是伪忠,是个骗子,就派了八批使者拿着罪证去找张汤一件一件地对质,张汤拒绝承认自己有罪。

最后汉武帝派减宣亲自去处理张汤的案子,减宣来了以后就责备张汤,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君何不知分也?”说你啊,为什么太不知道利害了呢?他说这么多人告你,而且告你的人件件都有证据,这个证据是确凿无疑的,皇上派了那么多使者来询问这个案情,兴师动众,说明皇上很难于自己下手,想让你自裁,所以你还何必去一条一条地答辩呢?这个话说完以后,张汤就知道汉武帝是要他自杀了,所以张汤就要了纸和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临死之前写了一封信,他说我出身自一个刀笔小吏,就是我是一个司法官的小吏出身,能得到皇上的器重,一直做到位至三公,我做到九卿的高官,皇上的恩德我没有报完,我要先走一步了。但是我要声明一点,害死我的人是三长史,就是丞相庄青翟手下的那三个长史。

说完以后张汤就自杀了,张汤死了以后他的兄弟还有他的孩子想厚葬张汤,想隆重地安葬张汤,但是张汤的母亲阻止了,他的母亲说汤为大臣,受诬而死,张汤是皇上的大臣,受了诬告被杀的,所以不能厚葬。结果给张汤用了一个很薄的棺材,而且这个棺材外面没有套一个大的棺材。汉代的棺材是双层,里面的那一个小棺材是盛殓尸体的,外面套的那个棺材叫椁,就是外棺,结果是有棺无椁,就在荒效野外简单地下葬了。而且最后去查了张汤的家,抄了他的家,家里只有五百金,这五百金是张汤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没有所谓的泄密给商人,跟商人分红分赃的事情。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汉武帝听说了以后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不是这样深明大义的母亲生不出来这样廉洁自律的儿子。

所以汉武帝就觉得张汤的死案一定另有隐情,然后就派人深入追查,一查水落石出,是三长史联名诬告,所以汉武帝一怒之下把三长史全杀了,而三长史被杀的事情还牵扯到三长史的上级丞相庄青翟,庄青翟也自杀了。这样张汤一命就换了四条命,这就是我们这集题目讲的“以死杀人”。

画外音:张汤之死有屈死的成分,而他也因此博得了皇帝的同情,致对方于死地,这说明张汤的确很厉害。据《史记》的记载,张汤办案非常残酷,整个武帝朝的文武大臣们都很惧怕他,所以张汤接连被人诬告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张汤是汉武帝非常器重的大臣,武帝对他非常宠信,要想扳倒张汤也不是容易的,但是这一次为什么能致张汤于死地呢?张汤之死的背后到底牵扯到什么呢?

张汤既然是被三长史诬陷而死的,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三长史为什么要诬陷张汤呢?还有那个减宣告他谋杀李文,那么谋杀李文又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所以张汤之死表面上看是三长史诬告他,但是张汤之死背后还牵扯到两个案子,所以张汤之死是一个案中案,案子之中还包含有其它的案子。我们先看这里面包含的第一个案子,就是陵园案。因为在三长史告张汤之前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人把汉文帝的陵园中间埋的一些陪葬钱给偷了,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当时的两个大臣,一个是丞相庄青翟,一个是御史大夫张汤,两个人就商量见了汉武帝以后要认错,请求汉武帝从轻发落。

两个人商量好了见了汉武帝的时候张汤临时变卦,张汤觉得丞相有一项职责是每一个季度去巡视一趟陵园,所以陵园的钱被盗是丞相的责任,不是我御史大夫的责任,所以张汤临时变卦,他就不去认错了。等到见了汉武帝以后庄青翟是认了一番错,张汤是拒不认错,汉武帝就把陵园这个案子交给御史去查,而御史的上级就是御史大夫张汤,这样张汤就开始审理丞相的这个案子了。张汤开始只是想不认罪,想减轻自己把自己洗涮干净就行了。但是后来他审这个案子他就发现,他可以借这个案子除掉丞相庄青翟,他就想告丞相知罪不报有意放人的这么一个罪名。

所以张汤就存了一个害人之心,而这个心理一下子就把丞相惹毛了,所以丞相感到心里很不平衡,而丞相手下有三个代理长史,这三个长史原来都是高官犯了罪降级使用,才做了丞相府的代理长史,所以张汤就有意地羞辱三长史,所以这三长就对张汤恨之入骨,就想找个机会出这一口恶气,刚好张汤要整丞相庄青翟,所以三长史就开始替丞相出气。所以三长史就告诉丞相说张汤这个人不地道,他想害你,他想害你的目的是为什么呢?他害你的目的是想夺你的位置。

他说我知道张汤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就告张汤跟商人勾结,张汤向商人泄露国家的商业机密,所以才出现了三长史的上告。这就是第一个案子,陵园案。由于这个陵园案导致了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矛盾,造成丞相手下的三长史联名上告张汤。这是第一个案子。第二个案子,李文案。李文是谁呢?李文是张汤手下的一个下属官员,担任御史中丞。张汤是御史大夫,李文是御史中丞,他两个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李文跟张汤有矛盾,李文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李文经常从御史台中间找那个文书,找张汤出现的过错,找那个文字记载的过错以后,他就把这些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告张汤,下级告上级,搞得张汤很被动。

这件事被张汤的一个亲信知道了,张汤这个亲信姓鲁,鲁国的鲁,叫鲁谒居,这个人知道御史中丞李文和御史大夫张汤有矛盾,他就想帮张汤,然后这个鲁谒居就给汉武帝上了一封匿名信,这个匿名信就是告李文有不法之事,然后汉武帝就把这个案子批给张汤审理,张汤就借审理案子的机会把李文给谋杀了,判了一个罪就把李文杀了。但是杀了李文,张汤等于除了一个政敌,但是张汤知道告李文的是他手下那个最信任的臣子鲁谒居干的,后来鲁谒居有病,张汤去鲁谒居家里去看他,而且亲自为鲁谒居做足疗。大家看到“足疗”这个词觉得很现代,其实古代就有,那个原话叫摩足。张汤是到鲁谒居的家里去看望他,亲自为他做足疗,但是这件事情又被另一个人知道了。被谁知道了呢?被汉武帝的哥哥赵王刘彭祖知道了。

刘彭祖为什么关心张汤为人家做足疗呢?这里面也有一个背景,赵国是一个盛产铁矿的地方,所以赵国炼铁是他的支柱产业,但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增加国家的税收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其中有一条就是盐铁官营,卖盐、冶炼钢铁由国家控制,地方诸侯不能够从事炼铁。这样一来,等于把赵王刘彭祖的一个摇钱树给拔了,所以赵王就很不高兴,所以就专门找茬儿,不断地跟在赵国监督炼铁的中央的官员发生矛盾,这个矛盾一告状告到中央政府,这个时候御史大夫张汤总是袒护中央官员,批评赵王刘彭祖,所以刘彭祖对张汤很恨,而那个鲁谒居还曾经被派到赵王的身边查赵王的案子,所以赵王连鲁谒居也盯上了。

结果在蹲点盯的过程中间发现张汤跑到鲁谒居家为他做足疗,司马迁在《史记》中间记载了这么几句话,赵王就告状了,“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大奸。”说张汤是个大臣,御史谒居有病,张汤亲自去为他摩足,就是做足疗,我怀疑他们之间一定做了非常见不得人的事情。赵王是汉武帝的哥哥,一告状,汉武帝就把这个案子批给谁来审理呢,批给减宣。就是最后张汤死去审张汤的那个减宣,叫减宣去审这个案子,而恰巧在这个时候在查鲁谒居的时候鲁谒居病死了。这个案子牵扯到鲁谒居的弟弟,鲁谒居的弟弟也被关到监狱里去了。

张汤到监狱里去提犯人见到了鲁谒居的弟弟,鲁谒居的弟弟就想向张汤诉说自己的冤情。但张汤心里想我不能认他,认他以后怕别人说闲话,但是张汤心里面是想救鲁谒居的弟弟,他想救他,但是呢,他又不愿意当面认他,他想私下里去帮助他。但是鲁谒居的弟弟并不了解这个情况,以为张汤是翻脸不认人,所以鲁谒居的弟弟一怒之下就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把张汤如何跟鲁谒居勾结害死李文的事全抖擞出来了。这一抖擞出来,叫减宣审案子,减宣本来就对张汤有仇恨,就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查完以后,在三长史上告以后,鲁谒居(弟弟)的告状信也到了,两个告状信一到,汉武帝才认定张汤是个奸诈的人,所以才逼得张汤自杀。所以张汤之死它是一个案中案造成的。

画外音:张汤之死不但说明他生前树敌过多,还让人觉得张汤为人也非常狠毒阴险,本想借案子除掉庄青翟,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而纵观西汉一朝的酷吏都有心狠手辣的特征。无论是景帝朝的郅都,还是武帝朝的张汤,他们的经历非常相似,张汤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那么张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

张汤这个人啊,他的家境出身是很卑微的。据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的记载,张汤是杜人,所谓杜人就是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当时的杜县,现在已经划到西安市了。他的父亲是长安县的县丞,也就是主管司法的一个小官。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还记载了张汤幼年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张汤小的时候,有一天他父亲外出让张汤在家看家,结果他父亲办完事一回来,发现家里的肉被老鼠给偷吃了,所以他父亲一看肉被老鼠偷吃了误以为是张汤偷吃了,就把张汤狠狠地揍了一顿。

张汤无缘无故挨了一顿打感到很窝囊,他父亲又出去办事了,他就在家到处挖老鼠洞,最后找到了,是鼠赃并获,连老鼠带赃物没被吃完的肉都给抓获了。然后张汤就把老鼠绑起来了,把那个肉往那儿一放,这个时候张汤还是一个小孩,他就坐那儿审老鼠。他那个审老鼠的过程,拷打,审问,记录,问询,判决,到最后分尸,把那个老鼠整个给它剁成肉酱分尸,那个处理的过程简直就像是一个十分老道的狱吏所为。刚好张汤的父亲出去一圈回来,看见儿子审老鼠,他就在旁边看,看完以后他就觉得他这个儿子将来是个当狱吏的料。所以啊,三岁看老啊,他就断定他儿子将来肯定是有出息的,他就不让张汤学别的,就专门学判决案子的文书,就这样张汤被他父亲选定要以后走上狱吏之路。

画外音:张汤按照父亲的安排走上了狱吏之路,最早在长安县做一个小吏,然而几年以后,张汤一步步走上了他的星光大道,一直做到官达九卿的职位,并觉得汉武帝的赏识,成为武帝有名的酷吏。可以说张汤的发迹速度之快很令人吃惊,而张汤卑微的出身根本不能给他提供什么发迹的资本,那么张汤的迅速发迹到底凭借的是什么呢?

主要靠三条。第一条,投靠权门,就是投靠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张汤的发迹第一件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她的弟弟叫田胜,也就是丞相田蚡他的弟弟叫田胜,因为犯罪被弄到长安县去审理,张汤刚好在长安县做官,是个小吏。张汤一看机会来了,所以田胜在长安县受审期间,张汤是竭尽全部的本事巴结逢迎田胜,给田胜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所以田胜出了狱以后,张汤跟田胜就成了哥们儿了。然后田胜就让他见了京城的所有的权贵,而且把张汤介绍给他的哥哥丞相田蚡。结果在田胜、田蚡这两个汉武帝的舅舅的协助之下,他首先做了内史,内史就是首都的公安局长啊。然后再升,升为御史。第二条,严刑峻法。张汤的为官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人,他上任以后做的最有名的一件事是处理陈阿娇的事情。大家知道陈皇后陈阿娇的被废是因为巫蛊事件,审这个案子的人就是张汤。张汤在审阿娇的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放过了阿娇一个人,对其他的人是深挖党羽,株连了一大批的人,杀了非常多的人,结果汉武帝认为他很能干,他得到了提拔。其实张汤在审鼠的时候,他审理老鼠的时候他心里的那个魔鬼已经开始出现了,他心里的那个残忍那个狭隘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没有人教他去爱,他当时只是个孩子啊,他也不知道去爱,所以他心里的那个魔鬼一直存在着。到了他处理陈阿娇事情的时候,这个魔鬼已经占据了他整个的心灵。张汤魔鬼三法的第三条,叫全面迎合汉武帝。大家特别注意“全面”这两个字,张汤的发迹不是一般地迎合汉武帝,他是全面地迎合汉武帝,汉武帝所有的一切他都要逢迎。我们下面来分别讲一下,因为张汤得到重用最根本的是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他对汉武帝哪些方面逢迎呢?第一,逢迎汉武帝的尊儒。

汉武帝是尊儒的,张汤是怎么迎合呢?张汤是引用《尚书》、《春秋》的经文来断案子,甚至于张汤在他的廷尉府他专门从博士的弟子中间,找学习《尚书》、学习《春秋》的博士的弟子来当文秘,就是他的那些司法文书一定要学过经书的人,就是用经书来附会法律。这样一来,就是在严酷的法律的外表披上了一套经学的外衣,汉武帝非常欣赏。第二条,迎合武帝的自尊。尊儒示人,自尊悦己,尊儒是让别人看的,自尊才会让自己感到高兴啊。张汤对汉武帝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地逢迎,他怎么逢迎呢?张汤审案子有四种模式,他审案子他区别对待。汉武帝要严办的,如果他发现汉武帝想严办这个人,他就把这个案子交给那个执法最严酷的人去审;汉武帝想宽恕的人,他就交给执法比较公平的人去审;如果审案的对象是个豪强,他一定要设法严办;如果审案的对象是个百姓,张汤就要想办法宽恕。不过这一点我要说明一下,如果这样一看张汤岂不是有点草要情结吗?确实有,张汤确实有一点儿草根情结,但是张汤的草根情结他其实是迎合汉武帝的。第三点,迎合汉武帝对匈奴用兵。汉武帝对匈奴用兵一直是争议很大,朝中争议不断,张汤是汉武帝对匈用兵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而且发生过一件很有名的事情,有一次匈奴的使者来求和亲,汉武帝就交给大臣们商议。

有一个博士叫做狄山,这个博士首先提出来不能够对匈作战,要和亲,汉武帝就问他为什么和亲,和亲有什么好处。这个博士就说了,你现在对匈作战是两大恶果,一个是国库空虚,再一个是边地的百姓受苦,所以和亲好。汉武帝问完这个博士以后就问张汤,问张汤什么看法,张汤就指着狄山说,是愚儒之见,这是个愚蠢的儒生的之言,这个博士狄山就反过来对着张汤干,如果我是愚忠,那么张汤就是伪忠,张汤这个时候是最得汉武帝信任的时候,所以狄山就犯了一个大忌,因为狄山这个时候直接面对的是皇帝的红人,你批评皇帝的红人是儿忌的,所以汉武帝的脸就变了。汉武帝就问狄山,我给你一个郡你能不能阻挡匈奴不去骚扰它,狄山说我不能。汉武帝就说我给你一个县你能不能阻挡匈奴不去抢劫它狄山说我不能。汉武帝的脸色就更难看了,那么我给你边地的一个要塞,你能不能阻挡匈奴的骚扰,狄山看汉武帝一直追问,他要再说不能他可能就要被关到监狱里了,狄山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说能。

好,能我就派你去,汉武帝就把文官博士狄山派到边地守要塞,不到一个月,匈奴把要塞攻破把狄山的头给砍了。杀了狄山以后,朝中就再没有人敢反对汉武帝对匈奴用兵,而张汤是直接支持的,张汤是借了狄山的头染红了自己的顶子。所以他是支持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第四,他逢迎汉武帝的财政改革。汉武帝对匈奴打仗,大家知道打仗打的什么?打仗就是烧钱啊,简单来说打仗就是烧钱,打仗打到最后没有钱了,汉武帝就要改革财政。改革财政的时候,改革财政的方法不是张汤提出来的,但是张汤是坚守的支持者,而且张汤一上朝就给汉武帝谈财政改革,谈到什么程度呢,谈到太阳都偏西了皇帝都不知道饿。所以司马迁当时就写了这么几句话,“汤每朝奏事,每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丞相成了摆设了,全部是张汤说了算。第五,以顶撞相迎合。张汤在迎合汉武帝中还有一手,我们前面讲过,琢磨事,琢磨人,琢磨钱,讲过很多事,大家知道张汤这个人是个琢磨人的人。他把汉武帝给琢磨透了,他知道汉武帝这个人不能一个劲儿地顺从,也不能一根筋地顶撞。一根筋地顶撞就跟那个狄山一样弄到边地很快就被杀了,一个劲儿地顺从汉武帝也不高兴,张汤觉得汉武帝这个人要时不时地挑战一下。

比如说张汤在审理诸侯王谋反案的时候,涉及到两个人,其中一个叫伍被,还有一个人叫严助,这两个人要不要杀汉武帝是有犹豫的。汉武帝的原意是说这两个参与谋反的人汉武帝想宽恕,但是张汤是坚决反对,张汤说伍被是淮南王谋反的主要参与者,严助是朝中的大臣去跟诸侯相勾结,如果这两个人不杀今后的人就没法管了。一直跟汉武帝顶,最后顶到汉武帝让步,只好把这两个人杀了。这个表面上看张汤是顶撞了汉武帝,但是张汤是越顶撞,汉武帝对他是越喜欢。这就奇了怪了,为什么他越顶撞他越喜欢呢?张汤把汉武帝琢磨透了,这叫小骂大帮忙,因为他主张杀这两个人实际上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在这一点上他跟汉武帝根本利益一致。所以他有时候顶撞一下,汉武帝反而觉得这个人正直,而且这个人敢于说话,可靠,反而更信任他。所以张汤后期发展到什么程度?张汤有病汉武帝亲自到他家去看望他,就差一点为他做足疗,就差这么一点,你可见张汤到后来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张汤是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一听说是三长史诬告他,让他诬害而死,所以才有了我们的开头,汉武帝一听说他被冤杀了以后,一口气杀了三长史,逼死了丞相庄青翟,用一命换了四命。所以我们从表面看起来张汤是一个很能够顶撞汉武帝的人,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在武帝一朝顶撞汉武帝的并不是张汤,是另外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对汉武帝的顶撞要比张汤严肃得多。那么这个人是谁?他是怎么样顶撞汉武帝的?汉武帝会不会也像对待张汤一样来对待他呢?请看下集《童言无忌》。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