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二)秦灭燕国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二)秦灭燕国
秦军攻下赵国这个强敌之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路可以说是势如破竹,秦军很快北上逼近燕国,燕国的命运岌岌可危。燕国的太子丹曾经作为人质待在秦国,并遭受过秦王嬴政的冷遇,所以无论是国仇还是私恨,太子丹都要想方设法阻挡秦王嬴政的进攻。最终燕国的太子丹谋划了千古传颂的荆轲刺秦事件,结果是荆轲这个壮士一去不复返,刺杀失败,之后秦王嬴政命大军进攻燕国,燕国一年后灭亡,因此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在《六国论》里就认为荆轲刺秦是祸事,这一刺杀事件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然而王立群教授认为秦王嬴政之所以能够消灭燕国,还另有深层原因,那么谁将为燕国的灭亡负责呢?燕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呢?
从荆轲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中"士为知己者死"那种侠义情操,可是荆轲承担起刺秦的任务,固然有对太子丹知遇之恩的回报,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已经势不可挡的情况下,荆轲承担起了为解救燕国之困,更是为解救六国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可是当太子丹一再敦促荆轲尽快行动的时候,荆轲却迟迟不肯上路,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荆轲和太子丹在刺秦行动上为什么会出现分歧呢?
燕国是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封地在今天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地区,都城是"蓟",位于现在北京房山区琉璃河。燕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比较弱小,所以在很长的时期里默默无闻,没有参与逐鹿中原的争斗,对于别国也没有什么大的威胁。因此有人认为,导致燕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荆轲刺秦这一事件惹怒了秦王嬴政,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那么,燕国的灭亡是这么简单的吗?今天王立群先生将从燕国的历史入手,为您剖析燕国灭亡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表面上看,秦王嬴政因为荆轲刺秦事件而消灭了燕国,实际上,历史上燕王哙的禅让乱国早为燕国种下了灭亡的种子。燕王哙由于听信他人的蛊惑,贪图让贤的虚名,稀里糊涂地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把燕国搞得"大乱"。燕昭王就是在这种国家残破、民心离散的形势下登上君位的。为了使燕国振兴,燕昭王四处寻找治国的良才,那么燕昭王究竟有何妙招来招揽人才呢?当燕国由于招揽人才逐步走向强盛,使得强大的齐国也臣服于燕国的时候,王立群先生却认为这是致使燕国灭亡的第二个原因,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之秦灭燕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