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十七)秦赵之争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十七)秦赵之争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所面对的第二个目标赵国,但是赵国这块骨头并不好啃,因为在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国力迅速提升,这对秦国统一六国造成了巨大障碍。但是赵武灵王在壮盛之年,由于错误地传位给小儿子赵惠文王,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赵武灵王死后,赵国令人遗憾地停止了崛起之路,于是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利用这个机会,在外交和军事上向赵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其中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那么和氏璧究竟是哪里来的呢?和氏璧又是如何成为秦赵之间的争斗焦点呢?除了和氏璧之争秦赵两国之间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对抗呢?秦昭襄王为秦始皇最终统一赵国究竟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呢?

    蔺相如作为门客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完成完璧归赵的使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赵惠文王非常善于纳谏,在用人上唯才是举。这使得在秦赵之间的第一次外交争斗中,秦国没有占到半点便宜。但是秦昭襄王为了秦国的统一大业,并没有停止对赵国的攻击,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又在渑池向赵惠文王发起了第二轮外交攻势,那么这里面潜伏着怎样的危机呢?赵惠文王又是如何应对秦国的这次挑战的呢?

    在渑池之会上,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给人留下了胆怯和懦弱的印象,给人的感觉是,赵国是依靠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才没有在秦赵渑池之争中占下风,难道只凭义正言辞的蔺相如就能够镇住强大的秦国吗?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赵惠文王表现出来的胆怯是个性使然,还是赵国的实力不如秦国呢?

    赵惠文王虽然个性有些懦弱,但是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重用廉颇蔺相如这样有能力的大臣,再加上赵武灵王留下来的赵国基础实力雄厚,才使得赵国在秦赵之间的两次外交之争中保持了尊严。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性格懦弱的赵惠文王竟然向秦国发起了挑战,结果引来了秦赵之间的兵戎相见,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秦赵之间的军事之争最终结果如何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第十七集《秦始皇》之《秦赵之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十七)秦赵之争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所面对的第二个目标赵国,但是赵国这块骨头并不好啃,因为在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国力迅速提升,这对秦国统一六国造成了巨大障碍。但是赵武灵王在壮盛之年,由于错误地传位给小儿子赵惠文王,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赵武灵王死后,赵国令人遗憾地停止了崛起之路,于是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利用这个机会,在外交和军事上向赵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其中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那么和氏璧究竟是哪里来的呢?和氏璧又是如何成为秦赵之间的争斗焦点呢?除了和氏璧之争秦赵两国之间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对抗呢?秦昭襄王为秦始皇最终统一赵国究竟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呢?

    蔺相如作为门客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完成完璧归赵的使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赵惠文王非常善于纳谏,在用人上唯才是举。这使得在秦赵之间的第一次外交争斗中,秦国没有占到半点便宜。但是秦昭襄王为了秦国的统一大业,并没有停止对赵国的攻击,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又在渑池向赵惠文王发起了第二轮外交攻势,那么这里面潜伏着怎样的危机呢?赵惠文王又是如何应对秦国的这次挑战的呢?

    在渑池之会上,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给人留下了胆怯和懦弱的印象,给人的感觉是,赵国是依靠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才没有在秦赵渑池之争中占下风,难道只凭义正言辞的蔺相如就能够镇住强大的秦国吗?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赵惠文王表现出来的胆怯是个性使然,还是赵国的实力不如秦国呢?

    赵惠文王虽然个性有些懦弱,但是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重用廉颇蔺相如这样有能力的大臣,再加上赵武灵王留下来的赵国基础实力雄厚,才使得赵国在秦赵之间的两次外交之争中保持了尊严。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性格懦弱的赵惠文王竟然向秦国发起了挑战,结果引来了秦赵之间的兵戎相见,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秦赵之间的军事之争最终结果如何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第十七集《秦始皇》之《秦赵之争》。

     [画外音] 上一集讲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所面对的第二个目标是赵国,但是赵国这个骨头并不好啃。因为在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赵国国力迅速提升,这给秦国统一六国造成了巨大障碍。但是,赵武灵王在壮盛之年,由于错误地传位给小儿子赵惠文王,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赵武灵王死后,赵国令人遗憾地中止了崛起之路。于是秦王赢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利用这个机会,在外交和军事上向赵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其中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那么和氏璧究竟是哪里来的?和氏璧又是如何成为秦赵之间的争斗焦点呢?除了和氏璧之争,秦赵两国之间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对抗呢?秦昭襄王为秦始皇最终统一六国,究竟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呢?

    我们上一集讲过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可以说给了赵惠文王两条生命,一个是自然生命,一个是政治生命。赵武灵王把他从一个十岁的孩子一步提拔到国君的位置上,为此赵武灵王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所以赵惠文王在赵武灵王之后,他是一个怎样的一个国君,能不能延续赵武灵王时期持续上升的势头,对赵国的存亡来说非常关键。而赵惠文王又对秦国,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影响非常之大。下面我们通过几件事情来看一看赵惠文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君。第一件事,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完璧归赵。赵惠文王在位期间,曾经得到一块珍贵的和氏璧,这个和氏璧相传是楚国一个叫卞和的人,在春秋时期在山中发现的一个玉璞。玉璞雕琢完以后就是玉了,卞和就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自己不认识,他找了一个收藏专家来鉴定,这个专家看走眼了,说这是石头,不是玉。这下子罪名大了,楚厉王就把卞和的左脚剁掉了。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觉得这真是一块宝玉,又献给了楚武王,楚武王又找那个收藏专家来鉴定,说还是石头,把卞和的左脚也砍了。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第三次献宝,献宝之前他捧着这块玉璞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都流出血了。楚文王就派人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说楚国国内被剁掉双脚的人很多,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了我的脚哭,我是为这块宝玉哭。这是一块真正的玉,但没有人认识它,一直把它当成石头,所以我很痛心。楚文王听了以后就拿过来,这次不找那个收藏专家了,直接把它雕琢了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稀世珍宝。这块宝玉后人就称之为和氏璧,由于它的经历很传奇,再加上这块宝玉的本身又是价值连城,所以这个和氏璧就成了中国自古以来非常有名的一块玉璧。秦昭襄王听说以后就放出话来,说我愿意拿秦国的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赵惠文王得到这个信息后,就和包括廉颇在内的一些大臣商量要不要交换,说要是不交换,秦国可能出兵打我们,如果交换,你把和氏璧给了他,他不给你城,岂不是白白让秦国骗了一次。君臣之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就想找一个使臣到秦国去交涉一下,但又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时候,赵惠文王手下一个管宦官的人叫缪贤,说我有一个门客叫蔺相如,这个人有勇有谋,可以担任使者。赵惠文王说,你怎么知道蔺相如可以担此大任呢?缪贤就说,我给你说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我曾经犯过法,当时我就想畏罪潜逃,和蔺相如商量跑到哪里。我说跑到燕国去,他说你为什么去燕国?我说有一次赵王和燕王相会,燕王曾经在私下里拉着我的手,说愿和我交朋友。所以我知道燕王对我好,这一次我犯事就想去燕国。蔺相如一听,说你绝对不能去,去了人家肯定不会接收你。缪贤就问为什么,蔺相如说这很清楚,燕王之所以要和你交朋友,是因为赵强燕弱,你又是赵王最信任的人,所以燕国的国君要和你交朋友。而你现在是弃强赵去弱燕,你又是赵国逃跑的一个罪犯,燕国国君还敢收留你吗?肯定会把你送回来,那你就完了。你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负荆请罪,还能有一条活路。缪贤说我后来负荆请罪,大王就把我赦免了。我通过这件事,知道蔺相如这个人对很多事情看得很透,而且有勇有谋,派他出使非常合适。赵惠文王一听就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这个时候身份很低,只是缪贤的一个门客。赵惠文王就问蔺相如,秦国要拿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你说能不能交换?蔺相如说,必须得给,如果秦国拿城和你换你不给,明显理亏;如果给了他,他不给城,那是秦国理亏。在外交事务中,宁可让秦国理亏,赵国不能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大王手下如果没有使者,我愿意去当这个使者。这样一来,蔺相如就奉命出使,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这个时期,秦国的国君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章台,就是一个普通的台观上接见蔺相如。秦昭襄王见到和氏璧以后很激动,不但自己看,还把和氏璧传给身边的侍从、嫔妃看。他只顾着看,不说城的事了。蔺相如一看就知道,秦昭襄王没有以城换璧的意思,就对秦昭襄王说了一句话,说你看这个和氏璧很漂亮,其实上面有一块瑕疵,你们看不出来,我来指给你看。秦昭襄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就向后退了几步。秦国的宫廷上有大柱子,蔺相如就靠着柱子斜着眼看了一眼,对秦王讲,和氏璧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你秦昭襄王一封信我们就把它送过来了,你说拿十五座城池换,可是你现在毫无诚意。既然你没有诚意,和氏璧就不能给你。我答应了赵王要完璧归赵,要么就是以城换璧。你今天要是逼我,我的人头就和这块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秦王一看就害怕了,他担心的倒不是蔺相如的头,而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他说你不要这样做,城我肯定给你。于是马上叫来一个主管官员把地图打开,说这十五座城就是给赵国的。蔺相如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想给,他就用了一个缓兵之计,说赵王在献璧之前曾经斋戒,先沐浴,再斋戒了五天,然后恭恭敬敬的把和氏璧送过来。你要想拿这块壁也要斋戒五天,五天以后用九宾大礼,就是由九个使者引领我的大礼,我才会献璧,这样秦、赵两国献璧和接璧的礼仪才能对等。秦昭襄王想了想,蔺相如说的也有道理,再加上现在和氏璧在蔺相如手里,稍不留神,他不撞柱子摔在地上,璧也就完了。所以答应了五天之后举行一个盛大的交接仪式。蔺相如就带着和氏璧回到了旅馆。回旅馆后,蔺相如判断秦昭襄王决不会轻易的拿城换这个和氏璧,他就派了一个随从悄悄把和氏璧揣在身上,走小路出关回赵国去了。到了交接仪式这一天蔺相如来了,他告诉秦昭襄王说我知道大王没有诚意,秦国的国君从秦穆公开始,二十多代国君没有一位信守盟约的。他说秦国的实力现在比赵国强,我已经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大王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敢不送回和氏璧来吗?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我确实犯了欺骗大王的罪,愿意现在接受死刑。秦昭襄王没想到蔺相如会来这一手,他身边的人就想杀蔺相如,唯独秦昭襄王头脑很冷静,说不能杀。你杀他是为了得璧,问题不在这个人的生死,关键在能不能得到和氏璧。和氏璧既然送回去了,把他杀了只会和赵国结怨,没什么意思。好好招待蔺相如一番,打发他回去吧。就这样,蔺相如完璧归赵。到后来,秦国还是没有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画外音] 蔺相如作为门客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完成完璧归赵的使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赵惠文王非常善于纳谏,在用人上唯才是举,这使得在秦赵之间的第一次外交争斗中,秦国没有占到半点便宜。但是秦昭襄王为了秦国的统一大业并没有停止对赵国的攻击,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又在渑池向赵惠文王发起了第二轮外交攻势,那么这里面潜伏着怎样的危机呢?赵惠文王又是如何应对秦国的这次挑战的呢?

    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襄王主动邀请赵惠文王到渑池相会。赵惠文王接到邀请后,心里非常胆怯,他怕去渑池相会有不测之灾,所以他不敢去。他就和廉颇、蔺相如商量。这一点赵惠文王做得非常聪明,说明他善于识别人才。商量的结果是,如果不去显得赵国太胆怯,那是示弱。要去,但是要保证赵惠文王的安全。赵惠文王在两个大臣的极力劝说下,勉强敢于成行,而且是由蔺相如陪着他去,又有廉颇带领重兵驻扎在赵、秦两国的边境上,这样他才敢去。到了那儿以后,秦王和赵王一起喝酒,喝了一会秦昭襄王就提了一个动议,说我听说赵惠文王多才多艺会弹瑟,能不能弹一曲让我听听?赵惠文王反应不过来,就拿了一个瑟弹了一下,弹完以后,没想到秦国的史官立即上来做了个记录,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鼓瑟,为秦王助兴。这个记录一旦记下来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演奏器乐的乐工,我们现在叫音乐家,古代叫乐工,地位是很低的。蔺相如一看,这个亏不能吃,就走上前去,说听说秦王非常善于打击乐,敲那个瓦盆,你现在能不能敲一下瓦盆,也来助助兴?秦昭襄王当然知道这个事不能干,坚决不答应。蔺相如就捧着瓦盆向前走了几步再请,秦王还是不答应。蔺相如就火了,说五步之内我能取你的性命。这话一说出口,秦昭襄王身边的侍从就想围过来。蔺相如圆睁二目,大吼一声吓退了侍从。秦昭襄王无奈,勉强拿着瓦盆敲了几下。蔺相如马上叫赵国来的史官就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相会,赵王让秦王击缶,秦王就敲了一下。做了这个记录以后,等于两国扯平了。中国古代有很严格的史官制度,这个史官负责记录国君每一天的活动。然后秦国的大臣很不服气,说要让赵国拿出十五座城池献给秦王祝寿。蔺相如就说请秦王拿出秦国的国都咸阳给赵王祝寿,两家就这样对上了。到了最后谁也没占上便宜,又一次扯平。

    [画外音] 在渑池之会上,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给人留下了胆怯和懦弱的印象,给人们的感觉是,赵国是依靠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才没有在秦赵渑池之争中落下风,难道只凭义正言辞的蔺相如就能够镇住强大的秦国吗?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呢?赵惠文王表现出来的怯懦是个性使然,还是赵国的实力不如秦国呢?

    很多人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都有一个认识,觉得蔺相如大智大勇,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对蔺相如个人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我要补充这么几点:第一,渑池之会、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的这个时期,赵国和秦国几乎是实力相当的国家。赵武灵王时期赵国的国力是非常强盛的,而赵惠文王时期是紧跟在赵武灵王之后。赵武灵王自己就想从北面灭秦,在战国所有国君中是唯一的一个想要灭秦的。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的实力并没有损失,秦、赵两国实力相当,如果说要比较的话,秦国稍比赵国强一点点。再一点,渑池之会的前一年(公元前280年),秦国分兵两路攻打楚国很顺利,发生渑池之会的时候秦军的主力正在楚国作战。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这次会盟是秦昭襄王邀请的,秦昭襄王最怕赵国趁着秦国军队在楚国作战的时候突然进攻秦国,那么秦国就要陷入两面作战的非常不利境况。所以渑池之会实际上是秦昭襄王想稳住赵惠文王的一次会盟。在这个意义上,秦昭襄王绝对不会因为口水,因为意气和赵国闹翻。一旦激怒了赵国,引起赵国出兵攻打秦国,就等于楚国和赵国联合起来,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秦国作战,秦国的局面就危险了。所以应当看到,渑池之会蔺相如表现的确实好,这叫外交,而外交斗争的胜利是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我们历来说弱国无外交,就是因为弱国没有力量。现在赵国很强大,所以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才那么理直气壮。秦昭襄王不敢动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国此时很强,这是我们一般单独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看不到的一面。如果你统观整个《史记》就会知道,这个时候其实是秦昭襄王不敢惹赵惠文王。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赵惠文王还是有点儿胆怯。所以我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赵惠文王和他的父亲赵武灵王差别很大。赵武灵王非常有胆量,上一集讲的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第一,他敢把一个十岁的儿子一步提拔到国君的位置。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敢这样做,说明他很有魄力。第二,赵武灵王曾经化装成赵国的使者直接出使秦国,在秦国的宫廷中面见秦昭襄王。当然这个未必可取,因为一个国君冒充使者进入秦廷,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讲到这里可以看出来赵武灵王是个很有冒险精神的人。而赵惠文王依仗着父亲留下来的基业,赵国这么强大,去和秦王做一个会盟,这次会盟又是秦国害怕赵国进攻他,自己还吓得不得了。父子二人比较起来,一个如此勇敢,一个如此胆怯,两个人性格差别竟然就有这么大。

    [画外音] 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赵惠文王虽然个性有些懦弱,但是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重用廉颇、蔺相如这样有能力的大臣,再加上赵武灵王留下来的赵国基础实力雄厚,才使赵国在两次秦、赵之间的外交之争中保持了尊严。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性格懦弱的赵惠文王竟然向秦国发起了挑战,结果引来了秦、赵之间兵戎相见,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秦、赵之间的军事之争最终结果如何呢?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赵国派了一个公子到秦国做人质。两国之间交换人质是很正常的,秦国不是也把赢政的父亲异人派到赵国做人质嘛。人质去了以后,赵惠文王就提出一个要求,说赵国占了一部分秦国的土地,秦国也占了赵国一部分土地,能不能交换一下,主要是便于就近管理。秦昭襄王倒是很痛快就答应了,他先把应当还给赵国的土地给了赵惠文王,没想到赵惠文王把应当还给秦国的土地不给了。理由有两条:第一,你还给我的土地太远,我难于管理,那虽然是先祖留下来的土地,但是先祖的能力很强他管理得了,我能力弱管理不了。第二,这个事是我手底下大臣办的,我不知道。这个道理说不通,但至少赵惠文王敢于去耍这个赖,说明赵国这个时候还是有实力的。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就派重兵进攻赵国的一个叫阏与的重要地方,就是今天山西的和顺县。这样一来,秦、赵之间就面临着阏与之战。赵惠文王就召见廉颇,问阏与这个地方能不能救?廉颇说不能救,道路又太远,路面又很窄,战车过不去。他又召见第二个将军乐胜问,乐胜也说不能救,理由同廉颇一样。第三个召见的是赵奢,赵奢说可以救,他说虽然路远、路险、路狭,这一次救阏与就像老鼠洞里面两个老鼠打架,谁勇敢谁胜。赵惠文王就决定派赵奢带兵。赵奢出了赵国都城邯郸三十里就安营下寨,然后下令,任何人不能以战争的事情向我提意见。因为阏与是比较远的地方,出邯郸三十里就不走了。赵奢就增修营垒,整整停了二十八天不发兵,手下提建议的一个人也被杀掉了。秦国派一个间谍过来察看情况,赵奢装作不知道,好酒好肉款待他,继续增修营垒。间谍回去就和秦国的主将说,赵奢非常胆怯,离邯郸三十里就不敢走了,还加筑营垒。而赵奢在秦国间谍走了以后,就下令叫军士们把所有铠甲都脱下来,急行军两天一夜,很快就赶到了阏与。赵奢前面所做的一切其实是在蒙蔽秦军,他要的就是秦军认为他胆怯,不敢救阏与的错觉。赵奢赶到阏与以后,他采纳手下人的意见,首先严密防守秦军主力的进攻,然后抢占了当地北山的一个制高点。秦军攻这个制高点一直攻不下来,伤亡十分惨重。接着赵奢就指挥了一个大反攻,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阏与之战是赵军大胜秦军非常重要的一场战斗,赵奢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和廉颇相媲美的赵国名将。

    阏与之战结束后,秦昭襄王又派秦军去攻赵国一个叫几的地方,就是现在河北的大名。赵惠文王又派廉颇带兵迎战,廉颇在几地又第二次大败秦军。这就是在赵惠文王任上两次大败秦军的经历,这给了秦昭襄王很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十几年间秦、赵两国没有大的战争。这里我们讲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阏与之战。主要想说明赵惠文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君。赵惠文王确实没有他父亲的胆识和魄力,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识人之明。是他发现了蔺相如,发现了赵奢,重用蔺相如、廉颇、赵奢,这才两次大败秦军,使两次外交斗争没有吃亏,基本上维持了赵国的强势,这是赵惠文王的贡献。然而秦、赵两强这种平衡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随时都可能会被打破。结果在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继位时期又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两强的地位。那么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为什么能改变秦、赵两国相持不下的均势?它对秦始皇统一中国有什么重大影响?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大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