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九)窦婴为相

汉武帝刘彻继位之后启用的第一个丞相就是窦婴。窦婴是窦太后的亲侄子,他虽然贵为皇亲国戚,但在文帝和景帝朝一直是不显山不露水,可以说是怀才不遇,但是等到汉武帝继位后,窦婴就马上受到重用,位极人臣。

    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才刚刚十六岁,就算他才智过人,但毕竟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做了被人操纵的傀儡皇帝。面对父亲的早逝,年少的汉武帝身后虽然有祖母窦太后和母亲王娡的支持,但是前有吕后乱国,大肆残害刘氏宗室的前车之鉴,汉武帝为什么还会重用外戚呢?他难道不怕外戚篡权的隐患吗?

  窦婴虽然并没有奉行窦太后认同的黄老之学,而是和汉武帝一样崇尚儒学,但是他毕竟还是窦太后的亲侄子,是属于窦太后势力范围内的。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窦婴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文帝在位时,他曾担任吴国的国相,后来因病辞官。景帝即位之后,他只是担当了一个詹事的小职务。詹事就是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的一个小官员。可见窦婴虽然贵为皇亲国戚,历经文帝,景帝两代明主,但是窦婴一直都未能得到重用,备受冷落。这似乎说明了窦婴不会有多少才华,只不过靠着窦太后的关系混个一官半职。

    但是窦婴还曾任过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很明显窦婴绝对不会是个庸才,而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那么这样一位有才华,又出身显赫的人,却历经文帝景帝两朝,直到汉武帝继位才出任丞相,在窦婴多年不得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窦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窦婴的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窦婴为相》。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画外音:汉武帝继位后,马上任命了两个重要的人物,其中一个就是窦婴,窦婴是汉武帝亲自任命的第二任丞相。在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里,他一共任命了十三位丞相,丞相的更换十分频繁,可见汉武帝对丞相人选的挑剔。但汉武帝为什么选择窦婴为丞相呢?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里记载了窦婴为相的过程,窦婴不但是窦太后的新侄子,还是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汉武帝选择了这么一个身份复杂的窦婴呢?

窦婴其实这一次做丞相原因非常复杂,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窦婴这次做丞相是田蚡运作的结果。窦婴跟田蚡是两代外戚,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田蚡是王太后王娡的弟弟,窦婴跟田蚡这一次的同时被任命,窦婴做丞相,田蚡做太尉。丞相跟太尉在西汉初年都是属于三公之一的重要官职,而这一次呢,窦婴他做丞相其实跟田蚡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田蚡他在他的姐姐王娡成为太后以后,就是田蚡特别想独揽朝政做丞相,所以武帝继位以后,田蚡就一直琢磨着想当这个丞相,但是田蚡手下的门客对他有一些告诫。他的门客告诫他什么呢?说窦婴的资历比你要长,他出道时间早,而且窦婴他做官的时候这个声望很高,假如皇上要让你做丞相,你一定要把这个位置让给窦婴。窦婴要是做了丞相,你肯定可以做太尉,丞相跟太尉的官阶是完全相等的,而且你让给窦婴以后你还有一个让贤的名,所以这样来说对你是最合适的。所以田蚡就接纳了这个门客的意见,田蚡这个时候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可以通过他的姐姐王娡就是王太后,他把他的意见告诉王太后,然后王太后再把田蚡的意见作为个人意见转告给汉武帝,所以这样一来窦婴就获得了一生中间唯一的一次做丞相的一个机会。所以窦婴这次做丞相应该说是首先是田蚡运作的一个结果,而这个田蚡的运作应该说是不怀好意的。他其实是想夺这个位置,他只是觉得他比窦婴年龄要低,辈分要低,窦婴做大将军的时候,田蚡只是一个皇帝身边的一个小侍从,那个时候,田蚡侍从窦婴的时候就像一个晚辈对长辈一样,所以现在猛地一下要越位,越到窦婴之前,他怕舆论不好。所以,他只是从策略上考虑,暂时把丞相的位置让给了窦婴。所以,在田蚡的这个运作之下,窦婴就被任命为了丞相。

第二个原因,是窦婴尊儒。窦婴是一个崇尚儒家学说的人,我们在上一集讲董生对策的时候特意讲到汉武帝是个尊儒的人。为什么要尊儒呢?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武帝想有作为,汉武帝虽然16岁登基,是个少年天子,但汉武帝就像班固在《武帝纪》中给他的评价一样,班固在《汉书》的《武帝纪》中对汉武帝有一个四个字的评价,一直到今天人们都一直在沿用,叫“雄才大略”。所以武帝继位以后就想有作为,而儒家学说这一套东西对他大有作为是完全符合的,武帝虽然没有重用董仲舒,但采纳了他尊儒这一套意见,同时任命了两个尊儒的人,因为窦婴也好,田蚡也好,都是尊儒的。这个应该说是汉武帝任命窦婴做他的第一任丞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政治观念上很一致,就是武帝尊儒,窦婴也尊儒,这应该说是窦婴能够被武帝重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画外音:翻开《史记》我们会发现从汉代初期到文景之治,许多非常杰出的人物出入朝堂,但是等到一代英主汉武帝亲自任命重臣的时候,却偏偏选了一个外戚担任丞相。窦婴并没有奉行窦太后认同的黄老之学,而是和汉武帝一样崇尚儒学,但是他毕竟还是窦太后的亲侄子,是属于窦太后势力范围内的,一心想要有所作为的汉武帝难道百分之百地信任窦婴吗?难道整个朝堂上下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第三个原因,就是相才的匮乏。就是在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能够在武帝的眼中,进入他的视野之中的这个丞相的人选非常少。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稍微展开讲一点,这个西汉开国的这个丞相我们可以掰着指头算一算,这个西汉开国的丞相他首先用的人是谁呢?是萧何,是曹参,是王陵,是陈平,下面还有周勃、灌婴,中间只有一个审食其是例外,他是吕后的幸臣,其他丞相毫无例外都是刘邦手下的功臣。所以,西汉开国从高祖刘邦、惠帝、吕后、文帝这一个时期,都是由开国功臣担任丞相。因为开国功臣他有一个天然的一个条件,开国功臣的话呢他不都是一个年龄段的,他们可以说是年龄有长有少,下世的时间有先有后,那么老的功臣去世,小的功臣可以补上来,实际上汉朝的丞相到什么时候功臣就基本上结束了呢?就是到灌婴。灌婴因为他参加刘邦的军队他的年龄比较小,所以,灌婴是在汉文帝四年去世,他去世以后就可以说开国的大功臣没有了。所以你看看文帝朝做丞相的人,第一任是陈平,陈平后是周勃,再往下就是灌婴,灌婴去世以后下面的两任丞相我说出来名字大家就不知道了,一个是张苍,一个是申屠嘉。这两个人就是,我们讲西汉开国史,这两个人就是属于那种名气很小的人,他们属于什么呢?他们属于大功臣死了以后,那个小功臣有机会了。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情况就麻烦了,汉景帝朝的第一任丞相是汉文帝给他留下的那个丞相申屠嘉,他是个小功臣,他后来被免职了。景帝一朝,他一共他自己任命了四个丞相,这四任丞相中间,第一任陶青和第四任卫绾,这两个人反秦没有参加,灭项他们也没有参加,等于说他们跟功臣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们前面讲过卫绾,卫绾是怎么做上官的?卫绾是个玩车的高手,赶车赶得很好,就是个车夫、司机,他就这样地在皇帝身边慢慢地提、提、提,最后当上丞相了。所以这些人跟功臣毫无关系。在汉景帝朝这四任丞相中间,跟功臣沾上一点儿边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周亚夫,一个是刘舍。周亚夫是功臣之子,他是周勃的儿子,刘舍也是功臣之子,他是刘襄之子。所以这两个人呢跟功臣他还有一点儿关系,我们以上回顾这段历史是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窦婴担任这个丞相的时候,西汉政府这个丞相的成员的构成已经怎么过渡呢?从大功臣到小功臣,再到功臣之子,再到最后跟功臣毫无关系了,是这么一个演变。所以从现实来看,相才非常匮乏。就是能够担任丞相,丞相的地位又重要,但是丞相的适合的人选又非常少。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到了汉武帝继位准备自己任命丞相的时候,朝堂上下已经没有可供他挑选的老将功臣了,汉武帝似乎也只能从外戚中寻找较为合适的丞相的人选,但是无论是功臣还是外戚,都有功高震主或者外戚篡权的隐患。放眼满朝文武百官,汉武帝为什么就不能在功臣和外戚之外挑选丞相的人选呢?

汉武帝继位时才刚刚十六岁,就算他才智过人,但毕竟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做了被别人操纵的傀儡皇帝。面对父亲的早逝,年少的汉武帝身后虽然有祖母窦太后和母亲王娡的支持,但是前有吕后乱国大肆残害刘氏宗室的前车之鉴。堂堂的大汉王朝难道除了功臣和外戚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优秀人才入朝辅佐皇帝吗?

另一个原因,跟西汉初年这个人才的匮乏有关。因为你选丞相,必须要选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我们知道,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他就没有一整套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这种制度。比如说汉高祖,他当上皇帝以后,五十五岁当皇帝,六十二岁去世,这八年中间他就忙了两件事,一是不停地平叛,一直平叛平到高祖十一年。他做这八年皇帝,日子很不好过,整天忙着平叛。再一个就是他家庭内部的矛盾一大堆,他那个大老婆吕后,还有那个戚夫人,中间争,皇子争,外面平叛,家里面是太子的事,他哪里顾得上是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他啥也顾不上。他想都想不起来。就这样稀里糊涂八年皇帝他完了。他完了之后,大家知道是惠帝。惠帝哪有心思去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惠帝继位的当年就搞了个人彘事件,人彘事件后惠帝就是个半疯半傻的人了,基本上就不理朝政了,他也不可能去培养人才,惠帝倒是待了七年,实际上在选拔人才上没做什么贡献。下面惠帝就死了,转到吕后,吕后忙的事就更多了。吕后忙的事就是怎么样杀刘姓的诸侯王,怎么样封吕姓的王,光这个事她就照顾不过来了,再说她是这样一个也没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你叫吕后去什么培养人才、选拔人才那是开玩笑。所以她这稀里糊涂又是八年,又过去了,再往下汉文帝。文帝顶多能够做的就是减轻一些赋税啊,减轻一些刑罚啊,做这些事情,人才培养谈不上。景帝想做点事,又赶上七国之乱,把景帝折腾得也是顾不上。所以历史给汉武帝留下来的遗产,就是从高祖皇帝开始到武帝这个时期,没有一个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没有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所以你叫汉武帝上哪儿选人?大功臣没有了,小功臣没有了,功臣之子没有了,他选来选去,汉武帝这个时候选丞相的视野非常小,他只能在他熟悉的人群中间选。你看我们上一集讲董生献策,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间讲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兴太学来培养人才,举贤良来提拔人才,但是董仲舒这一套他从提出来到产生效果他得有个过程,那不是说一入太学马上这个人就出来了,它得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未完成之前,汉武帝选拔人才视野非常小,选才的范围非常窄,他也只能在他身边所熟悉的人来选,选来选去,一个是他的祖母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一个是他的母亲王太后的弟弟也就是他的舅舅田蚡,所以这么一个现实状况也是造成窦婴能够担任丞相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这么多条件的作用之下,窦婴最终做了汉武帝手下第二任丞相。所以对窦婴来说,这是他一生中间权力的一个顶峰。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窦婴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文帝在位时他曾担任吴国的国相,后来因病辞官,景帝即位后他只是担当了一个詹事的小职务,詹事就是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的一个小官员。可见窦婴虽然贵为皇亲国戚,历经文帝景帝两代明主,但窦婴一直都未能得到重用,备受冷落,这似乎说明了窦婴不会有多少才华,只不过靠着窦太后的关系混个一官半职,那么窦婴如果真的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贵族公子,汉武帝就算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也不会任命窦婴做丞相的,那么,窦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我们前面讲的有关窦婴的事件,第一个事情就是太后家宴。就是窦太后曾经举行过一个家宴,就是窦太后有两个儿子,她的大儿子做了皇帝,汉景帝,她的小儿子就是封了梁王,窦太后想让她的小儿子做皇帝。就是在一次家宴中间,窦婴参加了,这个家宴是规模小,但是规格高,参加的有窦太后,有汉景帝,有窦太后的小儿子梁孝王,还有窦太后的侄子窦婴。这个家宴中间汉景帝就说了一句话,说千秋之后传位梁王,说我死了以后把位置传给我弟弟。这个话一说出来,当然窦太后很高兴,窦婴马上出来纠正,这一纠正,汉景帝是不吭了,窦太后是本来正“欢”,后来《史记》就写了一个字,从“欢”变成“憎”,非常憎恨窦婴,这个事情我们要看窦婴在事件中的表现有这么几点:

第一,窦婴非常耿直。他是想什么就说什么,他是属于我们上一次讲到的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那一号大臣,是个琢磨事的人,这是我们看的第一点。

第二点,窦婴这个人是个有信仰的人。他有一个判断是非的价值观念,就是他认为汉景帝说的这个话不对,他判断汉景帝说话对与不对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祖制,就是祖宗上留下来的成法。所以窦婴就提出来了,汉朝的天下历来是父子相传,皇上怎么能够擅自传位给你的弟弟呢?可见他判断是非有一个标准,我们在上一集讲董生献策时特意提到过,为官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个价值系统,有一个价值标准。因为他有了一个标准,他就有了判断是非的准绳,窦婴的这个标准就是祖制。祖宗的家法留下来是父子相传,你传给你弟弟不合法,这说明他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立判断的人。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分析,可以看出来窦婴虽然贵为国戚,但是他却非常耿直,有原则,不是那种善于献媚的小人,而且他还担任过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很明显,窦婴决不会是一个庸才,而是一个有才华的人,那么这样一个有才华又出身显赫的人历经文帝景帝两朝,一直到汉武帝继位才出任丞相。在窦婴多年不得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在家宴上窦婴不惜得罪姑母窦太后,对汉景帝的失言及时纠正,是否真的替汉景帝挽回一个弥天大错呢?

窦婴是个不懂权术的人,其实汉景帝说这个话要叫我来看,窦婴认为汉景帝是失言,就是话说错了,其实要叫我来看呢,汉景帝是戏言,汉景帝根本不把它当回事。汉景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见了他老娘,他专捡好听的说,怎么哄着窦太后高兴他怎么说,但是他做事他另外有他自己一套标准,他是说一套做一套,该哄的哄该骗的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是这么一个人。窦婴他是个傻冒,窦婴他傻在什么地方呢?他把汉景帝的戏言误以为是失言,所以窦婴这个他是一个不董权术的人。其实汉景帝在那儿是哄着他娘,逗着他娘高兴,高兴完了他该任命谁任命谁,他决不会传位给梁王,他一定要传给他的儿子,我们在前面有过分析,讲过这个问题,他绝不会传的。但是这会儿他需要他娘高兴,他就哄着他娘高兴,完了他该传他儿子就传他儿子,他这个戏言窦婴把它当真了。所以窦婴是个不董权术的人,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事情,就是七国之乱。这个七国这乱跟太后家宴是在同年发生的,七国之乱的时候我们知道汉景帝在七国之乱初期是非常反常,惊恐失措,结果呢他误信了袁盎的话,错杀了晁错。杀了晁错以后七国不退兵,这才促使景帝决定使用武力平叛,武力平叛他用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父亲汉文帝交待给他有大事要找周亚夫,他用了周亚夫。再一个,他就在刘姓宗室跟窦姓外戚中间选人,选来选去没有一个人比窦婴合适,他选了窦婴。但是他用窦婴,窦婴不干。窦婴不干反应了窦婴性格中间有一个弱点,任性。在我们上面讲太后家宴中间窦婴也很任性,太后家宴以后,窦太后就是他的姑姑啊就是对窦婴很不高兴,窦婴一发现他姑姑对他不理不睬,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官太小了,干脆就把子个官给辞了,他一辞官,窦太后就把他自由出入皇宫的确良个门籍给解除了,就是从此以后窦婴不能随便进入皇宫了。所以窦婴这个人的话呢他很耿直,他也不董权术,他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他也很有才华,但这个人有一个弱点,就是任性。他觉得自己官小了,他就不干,窦太后把他的门籍解除了不叫他进宫了,不能进皇宫去参拜她了,等到过了几个朋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了,等到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叫他出任大将军的时候,窦婴不干,这点窦婴做得不好,个人意气,个人的私怨是个人的私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是国家大事啊,他不干,就是我借口有病不干,最后就是汉景帝好一番劝说他才出来干的。而且后来是立了功,立了功封了侯。

画外音: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可以说是窦婴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汉景帝赏赐给他的黄金,窦婴没有中饱私囊,而是全部放在走廊下,让平叛的将领随意拿取,司马迁在《史记》中间的记载是“金无入家者”,可见窦婴还是很正直的,那么对于这么一位既正直又任性的窦婴,汉景帝是如何看待他的?

窦婴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了大功,这是窦婴一生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也说明了窦婴是景帝朝刘姓宗室和窦姓外戚中的一代人才,窦婴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才,他正直廉洁,汉景帝赏赐的千金他全部用于国事,他又意气用事,国难当头时他却只计私怨,不愿出山。那么城府极深的汉景帝是如何对待有才又任性的窦婴呢?

因为窦婴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以后受到景帝信任,景帝就任命他做了太子的老师,就是太子太傅。我们讲武帝继位的时候讲过,有一段很复杂的宫廷斗争,五个女人之间的搅和,搅和来搅和去最后把太子的位置给搅和黄了,太子被废了。太子被废的时候,作为太子太傅的窦婴是坚决反对废太子的,反对得很激烈,但是他反对无效。反对无效之后他就又一次任性,不干了,泡病假,回到长安附近找了一个南山就住下来了,住了好几个月,谁劝他也不上朝。后来有一个门客,这个人把他的理给他讲透了,他说能够让你升官发财的人,就是能够提拔你的人是谁啊?皇上。他有权,他能够提拔你。那么能够亲信你亲近你的人是谁啊?太后。因为太后是你姑姑。他说,现在太子被废了你去争,争了以后争不成了,你就退下来说你不干了,你整天在长安附近你就休息起来了,你这样一个做法,跟景帝的关系就搞僵了,你这样一来让汉景帝怎么看待你啊?如果说要让太后跟皇上都恨你的话,你恐怕就麻烦大了,这一说,这才让窦婴恍然大悟,窦婴又去正常上班了。汉景帝啥也没说,但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过,汉景帝跟汉文帝虽然历史号称文景之治,这两个人都是极有城府的人,而且汉景帝还有一个特点,汉景帝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人,光心里做事嘴上不说。所以当他再去上朝做官的时候,汉景帝什么也没说,但是窦婴的背运啊,他的失势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因为他跟景帝的这么一个关系,后来就发生了一件事情,日食。汉景帝的时候又出现日食,这个日食一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我们上一集讲到,一旦出现日食,古人认为太阳象征的是皇帝,所以一旦出现日食人们就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进行警告了,敲警钟了。这个时候皇帝要么就是检讨自己,后来皇帝发现老检讨自己的话挺不是味儿的,皇帝后来就发明一种办法,什么办法呢?一旦出现日食就是警告皇帝了,警告皇帝,皇帝不能罚自己啊,就罢免丞相,皇帝就发明了罢免丞相。因为你是辅佐我的,既然上天谴责我了,警告我了,那怎么办呢?那你权当代我受过吧。就罢免丞相,这个很像曹操割他的头发,有了错了不能杀头啊,曹操不能杀头他就割发代头了。汉景帝就免丞相代替自己受罚,免了这个丞相,本来把这个丞相刘舍免的时候窦婴是可以做这个丞相的,窦婴有机会,而且窦太后在汉景帝面前多次提到要用窦婴,但是汉景帝不用。窦婴他在废太子过程中间,他这个泡病假给汉景帝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汉景帝到这个时候,汉景帝的秋后算帐就出来了。汉景帝你看,你这个泡病假不干我也不批评你,你再来上班我全当没这回事,但是不是没有这回事,而是心里深深地划了一道。这一道什么时候用呢?桃侯免相。桃侯刘舍因日食免相的时候该窦婴当丞相,窦太后多次在汉景帝面前提到要用窦婴,这时候汉景帝就对窦太后说窦婴这个人不稳重,窦婴这个人一弄就闹个意气,太任性。就任命了他最欣赏的卫绾做丞相,没有任命窦婴。所以窦婴这个人他即使在景帝朝立了很大的功,但是一直不得志,到了武帝初年,武帝继位以后,才任命他做了丞相。那么,窦婴上台以后他做了点儿什么事情呢?窦婴上台以后当然是辅佐汉武帝大张旗鼓地尊儒,但是我们知道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他的上面有一个皇太后,就是王娡,王娡肯定是偏袒他的,那是他娘,在王娡的上面还有一个太皇太后窦太后,窦太后是尊奉黄老之学的。一个尊奉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另一个是一个大张旗鼓尊儒的汉武帝,所以汉武帝搞了怎么多措施能够贯彻得下来吗?太皇太后对汉武帝这些尊儒的举动会是一个什么反应呢?请看下集《太后干政》。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