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三国十大英年早逝名人

第十位:钟会
  钟会(225-264年)三国后期一个优秀的年轻将领,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曹魏将领夏侯霸在被逼降蜀之后,一次和姜维讨论到曹魏的著名人物,他曾经预言钟会其终究成为吴蜀的大患。钟会20岁就随着司马兄弟东征西讨,并且多有出色的筹画。淮南毌丘俭叛乱后,钟会说服司马师亲征。司马师病死后,钟会又说明司马昭保住兵权。淮南诸葛诞叛乱期间,钟会多次献策助司马昭平叛。又画西蜀图本力劝司马昭伐蜀,并且亲自带兵伐蜀。可惜是少年得志害了他的前程。随着不断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灭亡了蜀国之后,他的野心也就膨胀了,加上当时手握重兵和蜀汉降将姜维不怀好意的挑唆,终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啊。他发动了反对司马兄弟的叛乱,准备依据占领的益州自己称王割据一方,可惜蜀汉政权刚刚灭亡,政局还很不稳定,麾下的军队和将领们又都是北方人,所有的家眷都在北方,所以不愿意参加叛乱,最后他和姜维都死在兵变之中了。


第九位:曹睿
  曹睿(205-239年)他是曹丕的儿子,曹睿几岁的时候就显得特别聪明,曹操就十分喜爱他,曾言:“我要让你作我的三世继承人”,经常让他跟在左右。他比司马懿小26岁,但他当时的政治能力还是可以镇得住司马懿的。其实他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并且错误的选择了一个年仅8岁的曹芳接班和政治能力低下的曹爽辅政,司马懿也是很难独大的。在他去世10年后的西元249年,司马懿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发动了政变,除掉了辅政的曹爽,西元254年他的儿子曹芳也被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废了。所以说司马懿的长寿(终年72岁)绝对是后来魏国的一大灾难啊。


第八位:曹丕
  曹丕(187-226年)他是曹操的次子,而且一开始他并不是很受曹操的重视,他能够即位要感谢曹操长子曹昂战死宛城和曹冲的英年早逝,结果他自己也是荒淫无度而英年早逝了。但他的英年早逝是枭雄司马懿未来能够出人头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他比司马懿还小8岁。曹操在世的时候曾经叮嘱过他司马懿这个人是不可大用的,但他远不如曹操的政治头脑,还是不经意的重用了司马懿,为后来发生的很多变故埋下了伏笔。他去世的时候托孤给了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四位大臣,结果曹真和曹休先后都早死,陈群只是一个文官,从此司马懿在抵抗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开始在军界独自掌权了,从而逐步掌握了曹魏的权力。刘备伐吴夷陵之战的时候,他没有听取谋士刘晔的计策去南下夹击东吴,失去了魏国最后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第七位:曹冲
  曹冲(196-208年)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曹冲称象”,曹冲是三国最著名的神童,是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可惜曹操最喜欢的这个孩子却在13岁时就不幸夭折了。他如果还正常的活着的话,曹丕和曹植恐怕都很难接班即位了。在这里讲几个曹冲去世之后的小插曲,曹丕在当上皇帝后曾发出感慨道:“要是我弟弟曹冲在,我很难说是否有今天这样,可以支配天下”。曹冲去世的时候曹操对其他假装哀伤的儿子们发出了“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的一声悲号。三国期间有个仅次于曹冲的神童叫周不疑,他也得到了曹操非比寻常的宠爱,本来想用他未来辅佐曹冲的。曹冲夭折之后曹操就杀了周不疑,曹丕不以为然,还跑去劝谏曹操。结果曹操把他训斥了一通:“如果是曹冲还活着倒还罢了,此人不是你所能驾御的。


第六位:庞统
  庞统(179-214年)他的叔父是东汉大名士庞德公。他是与诸葛亮、法正齐名的蜀国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他积极的参与和策划了刘备攻取益州的战争,可惜在攻打雒城(现今的四川德阳广汉一带)的战斗中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而战死。刘备对此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庞统只比诸葛亮大两岁,如果他的寿命能够再长一些,我相信他会在三国期间有更大的作为。当然他的去世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诸葛亮,否则诸葛亮就不会后来在蜀国有那么大的权力,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了。 


第五位:郭嘉
  郭嘉(170-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人。在曹操庞大的谋臣智囊集团中,郭嘉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也是曹操最信任的一个谋士。他先是投奔了袁绍,后来他发现袁绍不会用人,西元196年在荀彧的推荐下投奔了曹操。他在追随曹操的11年征战生涯中,曹操的事业就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在他去世之后第二年,也就是西元208年曹操就遭遇了著名的赤壁大败。曹操在赤壁败退之后不禁发出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和“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的感慨。他如果当时在世,曹操应该不会轻易冒进发动决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之战了,即使是发动了这场战争也不至于会败的这么惨。从某种意义上应该说他的英年早逝,也是刘备和孙权的运气啊,否则三国后来的局面就很难说了。历史上有记载说曹操觉得周围的谋士中郭嘉是最年轻最信任的一个,曾经是准备把他作为将来托孤之人,就如同刘备托孤给诸葛亮,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了。


第四位:周瑜
  周瑜(175-211年)他和孙策是同一年出生的挚友,20岁不到就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半壁江山,可谓是少年俊才,英姿勃发。然后在西元198年和孙策一起娶了著名的大小乔姐妹。西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战,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更加确立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地位。他和孙策一起都是东吴最具有进取心的将领,并且赤壁之战后乘胜又打下了荆州,还准备再进攻益州,可惜是英年早逝。此后的鲁肃、吕蒙、陆逊等先后担当主帅,虽然这些将领也都不是泛泛之辈,但东吴方面就再也没有进取中原之心了。刘备曾经不怀好意的向孙权进言要提防周瑜独大的局面,但孙权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予了周瑜极大的信任。


第三位:孙策
  孙策(175-200年)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他父亲战死的那一年,他才不到17岁,虎父无犬子人称小霸王,颇有当年楚王项羽的风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依仗着从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马,横扫江东,势如破竹。军阀袁术就经常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奸雄曹操听说孙策平定了江南,也曾经说过“狮儿难与争锋”的丧胆之语。西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僵持不下的时候,孙策很有远见的点选精锐兵马准备渡江北上攻取许都,包抄曹操的后方,可惜渡江前遇刺身亡,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啊。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历史真的很可能就要改写。最令人惋惜的是威镇江东的“小霸王”不是沙场染血、马革裹尸,却是死在几个匹夫刺客的手里,实在是身为一个武将的悲哀。他在临死之前为了江东的基业,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尚年幼的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也为江东能够延续80多年的基业打下了基础。


第二位:孙坚
  孙坚(155年-191年)他和奸雄曹操是同一年出生的,可惜他却比曹操早死了近30年啊。西元186年他和董卓一起参与镇压西北的叛乱,当时他高瞻远瞩很早就建议平叛军队的主帅车骑将军张温杀掉还远没有成气候的董卓,可惜张温性格仁厚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很多人都为之惋惜。最终在4年后汉灵帝驾崩,董卓专权,在京城横行跋扈,恣意妄为,张温也被董卓诬衊与袁术长期勾结,对抗朝廷而杀害了。我感觉他是一个最忠于汉朝的英勇善战的将领,在镇压黄巾起义攻打宛城的时候,他是第一个登上城墙。关东各路联军攻打董卓的时候,他的部队又是急先锋啊,并且把董卓从洛阳赶到了长安。他作战异常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一次他乘胜追敌,单骑深入,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丛中。当时各军众都分散了,不知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乘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随马找去,才在草丛中发现了孙坚。可惜在帮助袁术攻打刘表的时候不幸中流矢阵亡。当然他的早逝也为孙策将来开辟江东基业让路了,否则孙策在他的阴影下还能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很难说了。


第一位:刘宏
  汉灵帝刘宏(156-189年)西元168年他12岁即位成为东汉第11位皇帝。西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还没有完全摧毁虚弱腐朽的汉朝,但西元189年他去世之后董卓就马上率军进京作乱,华夏大地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大动乱,直到西元280年三国归晋为止。所以他虽然改变不了东汉王朝最终灭亡的命运,但他的英年早逝却加快这个进程啊。至少董卓作为西北的地方军阀是不能随便进京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三国十大死不瞑目风流人物

第十位: 陈登

    最后一位便是吕布的谋士陈登陈元龙。说起陈元龙,实在有点宿命,他曾经在中牟县救了曹操一命,但结果自己却命丧曹操之手,难怪他死不瞑目。


  应该说陈元龙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地位一般,虽然在曹操击败吕布的一战中此人出场很多,但始终因吕布不听良言而被曹操擒获。但是总给人感觉此人的计谋并不怎么样,才干上不了大雅之堂。不要说跟孔明、仲达这样的当代豪杰比较,就是跟郭嘉、程昱这样的二流人物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可是历史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实非也。


  《三国演义》中虽然没写,但在史书上有记载,刘备夸奖陈元龙的文武胆识,可以和古代的圣贤相比,当时的人物很少有能超过他的。不过刘备这么推许的一个人物,曹操却没当回事儿,剿灭了吕布后,曹操仅仅让陈登当了广陵太守。


  陈登刚投降过来的时候就对曹操陈述过讨伐江南的战略,曹操没当回事儿。等到孙权在江东的势力逐渐稳固后,曹操巡视合肥,往着远处的长江,叹息良久。这时曹操才想起陈登的好处,后悔没有采用陈登的谋略。而此时陈登因怀才不遇而亡故许久。一代英才盛年早逝,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第九位:桓范

    第九位是魏国的大司农桓范。这个人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敌得过司马懿的诡计,却敌不过曹爽的昏庸。如果曹爽信得着他,天下也许根本就没有司马氏什么事儿了。司马氏渭桥兵变的时候,中外一片混乱,形式悔暗不明,大臣们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是清醒的,这就是大司农桓范。他当机立断,抢到了大司马印,斩关夺锁突围出了洛阳。司马懿听到他逃走的消息,跺着脚叹息:糟糕了,要坏事,智囊走脱了。


  蒋济对司马说:没事儿,他自然很可怕,不过我看曹爽那个胆小鬼未必敢听他的计谋呢。桓范到了乱成一团的曹爽军中,立刻清醒的分析了形势,并慷慨激昂的说到:这里到许昌,不到半宿,城中粮草足可以支撑好几年。调动天下兵马的大司马印现在就在我手里!阁下还怕什么呢?


  且如今天子在手中,打着皇帝的旗号号令天下,国中的将领一看就知道该跟随谁了!可是曹爽这个窝囊废还是不敢,说了一句窝囊至极的话:现在不指望再掌权了,回家守着几亩地当个富家翁总可以吧。桓范气的哭骂:你父亲曹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可是生下来的儿子怎么比猪还蠢啊!


第八位:魏延

    第八位是蜀国大将魏延。有人说活魏延斗不过死诸葛。这话也确实并非是空穴来风。魏延初投刘备的时候诸葛亮就不高兴,说魏延头后又反骨,是个祸害,要推出斩首。不过刘备还是看重魏延,收下了他。刘备讨伐平定了汉中以后,曾经考虑这么重要的地方一定要派一个经验丰富,作战勇猛的名将来镇守。当时人们都认为这个角色非张飞莫属了,刘备统共哥仨,自己守西川,关羽守荆州,汉中理所当然要给张飞。


  张飞就这样拉开架势准备上任了。没想到结果刘备宣布汉中太守是魏延!整个大军都惊呆了。在任命仪式上,刘备郑重的问魏打算怎么守汉中,魏脖子一梗,硬生生的回答:“曹操如果亲自带着全天下的兵马来进攻,那我就利用城池和险要来抗拒。如果只是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骚扰,我就打开城门迎战,全部歼灭了他!”刘备大乐。刘备死后,诸葛亮在南中一带作战回到成都,刚刚落下脚,兵马还没有来地及休整。魏国的大将郭淮和费耀就进攻凉州的羌人,破坏羌人和蜀汉的联盟。


  这个时候诸葛亮令魏延去解救,却不给他派兵,只让魏延调用原有的汉中兵力。魏延却表示:不动用国家的兵马干什么?带着一队亲兵,指挥着羌人就能完成任务。于是带着少量轻锐亲兵兵秘密的潜进了羌部,指挥着一帮排不上编制的少数民族兵马在阳溪一带大破魏兵。诸葛亮乐的合不龙嘴,立刻封他为征西大将军和南郑侯,职位高出了赵云一大块。


  可惜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魏延单独的领兵,在之后的六出其山过程中,魏都是作为偏将在诸葛亮手下听用。魏延常常感慨自己的才华并没有被充分挖掘,越来越有怨气。最后,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服诸葛亮的安排,想要夺取兵权,不过诸葛亮早已料到,在死前安排下了对付魏延的方法,安排了马岱杀了魏延,魏延的命运始终逃不出诸葛亮的手掌心,就连诸葛亮死后,也是这样。


第七位:华陀

    第七位是被世人尊为“中医外科鼻祖”的华陀。说起华佗,后人曾有诗曰:“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华陀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创用酒服“麻沸散”施行剖腹手术,还又创编“五禽戏”以为防生保健,始开我国体育医疗的先河。关于华陀的医术无须多说,因为一个“医仙”称号已经能说明一切,现在只说说华佗在三国中的命运。


  华佗在《三国演义》中出场并不多,但每次出场必是经典段落,比如挂骨疗毒的故事就是家喻户晓的,这段故事既突出了关羽的泰然自若,也突出了华佗的医术高明,但就是这次事件,为日后买下了祸根。后来,曹操犯头痛病,无人可以医治,于是找到华佗。华佗诊断后说要医此病,需用利斧见曹操头颅劈开,把脑中的毒瘤取出,曹操听完惊疑不定,华佗就讲出关羽的故事,讥讽曹操胆小。


  曹操却又犯起了疑心病,怕华佗和关羽有交情,来刺杀自己,于是把华佗关入大牢。华佗的医术再高,也治不了曹操的疑心病,医仙自知无幸,于是把沤心沥血写成的一部医书《青囊书》赠给一名带他不错的狱卒,希望此书可以流传后世,医救世人。狱卒答应了华佗。后来,华佗死在狱中,狱卒替华佗打理了后世,可回到家一看,妻子正在焚烧此书,狱卒连忙抢夺,可书已烧毁,只剩得一两页。


  狱卒之妻自有一番言论: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要他何用?《青囊书》只剩下一两页,记载了一些阉鸡删猪的方法可以流传于世。华佗地下有知必然死不瞑目。


第六位:曹植

    第六位便是享有“建安七子”之誉的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至今仍家喻户晓的的七步诗,说的就是这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三国魏晋才子的终生遗憾之事。


  魏晋风流数曹植,想来曹植的诗赋一直被后世的文人们所推崇。不过,曹植的才华如果仅仅是吟风弄月那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可是历史上却并非如此。曹操对子女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根据各人的才华悉心的加以培养。


  曹操原本最喜欢最看中的就是三儿子曹植,文采方面不用说肯定曹操是非常满意的,曹操就注意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开导和启发。比如曹操南征孙权的时候,就让年仅二十三岁的曹植率兵驻守刚刚平定的袁绍的都城邺郡,曹植接手邺郡后做事兢兢业业,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经验丰富的鲜于辅等人,把邺郡管理的非常好,曹操也非常满意,这个时候就已经动了立他为世子的念头。后来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带兵水淹了于禁率领的水陆三军,一时威震华夏。


  曹操的事业到了危机关头,如果关羽攻克樊城,黄河以南则无险可守,挥军直抵许昌,这个时候就会叛乱四起。在危机关头,必须要派一名亲信大将去解救樊城,曹操想到了曹植,任命他为南中郎将,作为统帅抵挡关羽。这个时候曹丕把曹植骗到府里,灌醉了他,耽误了发军,结果曹操大怒,一气之下罢免了曹植。使曹植失去了统帅精锐大军的机会。后来曹丕得以即位,然后立刻打压曹植,把他流放到山东一带看管。


  曹丕死后,曹睿即位,对曹植的看管逐渐放松,并且给了他相当大的自由。曹植就在这个时候上了名垂青史的《求自试表》,在这个表,曹植上面详细的陈述了三国的形势,并且结合曹操的用兵经验提出了一套对吴蜀作战的方略。文章感人至深,写到:愿意作为一个偏稗的校官,或者归属于西边的大将军曹真在陆地上冲锋陷阵;或者归属于东方的大司马曹休在江河上架舟驰骋;一定要擒住孙权抓获诸葛亮,完成先皇的遗愿,如果能够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就算死也没有遗憾。”可是曹睿又怎么会让他称心如意呢?只是写了不疼不痒的四个字:其志可嘉。最后一代宗师只能终老深山。


第五位:马超

    蜀中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应该是第五位抱憾终生、死不瞑目的风流人物。《三国志·蜀书·马超传》中说他:“羁旅归国,常怀危惧”。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应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部分就是在凉州起兵造反,攻打曹操。这时的马超年少得志,驰骋沙场,在正面战场上战无不胜,打得曹操狼狈不堪。不过在战场之外,马超就不是曹操的对手了,曹操用了反间计,使得马超的内部出现了分裂,马超的老婆和两个儿子被部将杀死,无奈之下,马超投靠了张鲁。马超的第二阶段开始了,张鲁这种货色自然无法使马超才尽其用,反而是猜忌重重。


  这时候张鲁派马超去救援刘璋,攻打刘备,马超碰到刘备,自然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了。刘备平定了西川后加封马超为平西将军,是刘备阵营里职位最高的武官了。马超表面上是常见天日了,其实是开始了另一段噩梦。马超自己也有问题,大大咧咧,据《三国志》记载马超见到刘备总是随随便便,不太尊重。后来被张飞和关羽看不过去,教训了他一顿,从那以后马超就变的谨慎小心了,夹着尾巴做人。一个武将要是没有了性格那么他的才华也就被泯灭了,在后来讨伐汉中的过程中,马超的表现让刘备相当不满意。完全不见了当初席卷关西的威风,磕磕绊绊的跟一个曹洪打了个互有胜负,甚至被一个老黄忠给抢了风头。之后,刘备也没有再给马超予以过重任。是书中还曾记载,马超的一个朋友彭羕有一次喝醉了,在马超的寓所发了几句刘备的牢骚,马超当时已经非常敏感,于是向刘备打了小报告,最后刘备把彭羕给杀了。这对于一名武将是很不光彩的,从这之后,马超更没有了朋友,在孤独和压抑中度过了后半生,章武二年,年仅四十七岁就早早的离开了人世。


  马超死的时候给刘备写了一篇非常简短凄苦的奏折说:全家都被曹操杀了,没什么亲人,连个后代都没有,只有个弟弟马岱请您好好帮我照料,在地下也就感恩了。当年,这个十七岁从军,二十岁就大破郭援威镇河东的一代名将却死得如此凄凉。


第四位:姜维

    第四位不用说当属诸葛亮的继任者蜀将姜维。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相比之下,姜维还是比较幸运的,刚刚二十七岁就做到了征西将军一职。诸葛亮曾夸奖他文武双全,胆略过人,而且忠于汉王朝。诸葛亮这样看重的人才在费祎手下遭殃了,费祎这个人虽然有些才华,但是比较散漫,没有什么大志向。


  姜维多次向他陈述讨伐魏国,费祎却说咱们跟丞相比都差远了,丞相没办成的事儿,咱们能办成?有时候实在架不住姜的唠叨,就给他几千人,让他去骚扰魏国边境。后来费死了后,姜维才象出了笼子的猛虎,带着几万人讨伐凉州,在桃西一带大败魏国,歼灭了几万人,这是从刘备汉中战役后,蜀汉在西线获得的最大的战果。魏国如果不是陈泰傻大胆儿当机立断迎风直上打了个出其不意的话,整个凉州都要被蜀汉吞并了,因为当时连邓艾这样的猛人当时都说姜维太厉害,应该避一下,还是放弃凉州的好。后来姜在蜀汉被排挤,到踏中去屯田。后来果然钟会攻克阳平夺了汉中,邓艾偷渡阴平直达成都。


  这个时候姜转战到了剑阁,听说邓到了成都城下,建议诸葛瞻不要出去和邓硬碰,守住绵阳一带的险要就好了,邓悬军深入粮草不够,自然就完蛋了。可是诸葛瞻不听,出师迎战,果然被邓打败了。姜维这个时候还没有放弃,让刘蝉组织成都防御战,等待自己回师。可是刘蝉却投降了,姜维听到这个消息后,恨的拔出了配刀猛砍路边的石头!后来在成都的庆功宴上,邓艾挠着花白的脑袋醉醺醺的表示:姜伯约也不愧是当代的一个英雄,可惜他遇到了这样的主子,也加上遇到了自己,才走投无路了。


第三位:周瑜

    说起第三位风流人物便是东吴的兵马大都督周瑜周公瑾。史说,“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而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阙《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使周瑜的风采流传了千古。“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写的就是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率领东吴将士,大破曹军八十三万兵马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神态。周瑜是这时候的焦点人物,是他成就了赤壁之战,也是赤壁之战成就了他。一时间不可一世,但是却很短暂,因为很快,诸葛亮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赤壁之战的后,周瑜顺势进攻荆州,与曹仁数番大战,自己还受了箭伤,然后又上演了苦肉计,才取得优势,可是诸葛亮却顺势不费吹灰之力取了荆州,气的周瑜箭伤复发,金疮迸裂,这就是著名的三气周瑜的第一气,是日后周瑜之死的预兆。后来,周瑜几次三番的和诸葛亮斗志,都处于下风,其中还引出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历史典故。


  就这样,一代名帅周瑜,竟然被诸葛亮活生生的气死。所谓“气死人不偿命”,三气周瑜后,周瑜自知死期将近,却也没有办法,只是在临死前大叫“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从周瑜临死前的话可以轻易看出,周瑜是闭不上眼的。


第二位:庞统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第一位抱憾终生、死不瞑目的风流人物是诸葛亮,那么第二位便是号称“凤雏”的庞统了。《三国演义》中,雏凤始终不过是卧龙的陪衬。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是《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和庞统的定位,不过在《三国演义》中两个人却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诸葛亮被神化了,无所不通,言无不中;而庞统却被弱化,出场机会不多,而且莫名其妙的死于非命。庞统因为相貌的原因和脾气个性,先后与孙权、曹操、刘备三巨头谋面,都不被赏识。


  最后,在诸葛亮的力主下,庞统才可以成为刘备的二号军师,刘备入川以后的策略基本是庞统所定,在刘备入川以后,刘彰和刘备之间的微妙关系一天一个变化,庞统总能制定出最合适的应变策略。最终二刘在涪水反目,刘彰已经开始着手布置对付刘备。这个时候庞统制定了三个计策:上策轻骑直取成都;中策立刻攻克涪关,下策返回。


  在危机时刻化解了刘备的窘境,刘备从此更加倚重庞统了。不过,随后庞统就死于落凤坡。话说,选择了庞统所说的中级,在发兵时庞统的马忽失前踢,刘备于是把自己的白马给庞统,这匹白马名为的卢,传说会妨主,刘备骑着没有事儿,而庞统骑上却丢了性命。庞统驾着的卢来到落凤坡,中了川军的埋伏,川军指着这骑白马的人道:“骑白马者必是刘备”,于是万箭齐发,连人代马一起射死。此时,庞统年仅三十六岁。伏龙、凤雏,一个赶出了惊天动地大事业,一个却在刚刚获得主公信任时就死于乱军之中。庞统生前曾多次和诸葛亮争宠,却得了这么一个死法,凤雏定然是比不上眼的。


第一位: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抱憾终生、死不瞑目的风流人物的第一位当属诸葛亮。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七律《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不仅把诸葛亮一生的戎马生活写得淋漓尽致,而且也将他死不瞑目的憾事写得清清楚楚。


  这部小说全力制造了一位智慧之神,那就是诸葛亮,之后诸葛亮几乎变成了中国人心中忠诚,廉洁,智慧的化身,不过就是这位被《三国演义》造就的神,却也只能悲剧收场。诸葛亮本是卧龙岗上一闲散人,本来可以过着每天抚琴下棋,煮酒论诗的自在生活,因为感激刘备的三顾草庐之情,于是卷进了江山社稷的战乱之中。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凤雏庞统,早早死于非命,没有显出真本事,而诸葛亮显出经天纬地的才学,帮助前半生一直狼狈不堪的刘备三分天下,建立了西蜀的江山。到此为止,诸葛亮都是成功的,可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开始向悲剧英雄转变。刘备白帝托孤,留下的是收复中原的遗命,还有一个烂泥扶不上墻的刘禅。这是一对矛盾,因为有刘禅在,诸葛亮就不可能收复中原。诸葛亮六出祁山,打的省长不少,却未能夺取一寸土地,除去失街亭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其他几次都是因为后方的问题,不得不退兵还巢。


  到了第六次出兵,诸葛亮已经积劳成疾,可仍然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处理,不用魏兵来打,自己就把自己打倒了,最后将星陨落五丈原。诸葛亮一身的本领,战场指挥,从未输过半点便宜,但是一代智慧之神,还是敌不过一个昏庸的年代。诸葛亮死前,已经说不出话来,昏死过去,片刻有转醒回来,安排继承人的继承人,由此看见西蜀诸人的无能。也有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诸葛亮死前,除了恢复汉朝大业以外,没有其他想法,后来西蜀的命运大家都知道了,诸葛亮在地下有知,肯定死不瞑目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三国专题之 风流人物

彷徨的书生——陆逊

作者:龙啸9天

    “议”,一个极为普通的字眼。然而,这却是他当初用过的名字。于是,平凡瞬间成为了高贵。


    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国家的辉煌会随着那个喜欢弹剑作歌的周瑜一同消失。但是,他的出现,却使的这份辉煌得以延续。纤尘不染的白袍,俊朗清秀的面容,忧郁深邃的眼神,这就是他在我们记忆中留下的那近乎完美的印象。


    彷徨的年代,所有人始终无法预知故事的凄凉和悲壮。一切,从那一刻开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将蜀汉将领关羽的生涯送上了颠峰时刻。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跟随这一系列傲人的战绩,“关二爷”的名号开始威震华夏。与此同时,面对着久攻难下的荆州之地,镇守夏口的吕蒙却突然旧病复发,无奈之下只得返回建业医治。荆州的归属,随着吕蒙的离去,成为了一段扑朔迷离的故事。


    一声号令,吕蒙带着自己的随从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不久,他们便来到了芜湖。为了迎接吕蒙的大驾光临,在芜湖这个美丽的地方,历史上那位温文尔雅的书生也在时代的召唤下缓缓的登场了。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人,出身于江东大族。当然,比起那时“江东四大家族”的背景来说,陆逊还有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孙策的女婿。


    按照吕蒙的说法,当时的他已近乎“病笃之人”。然而,这在陆逊那双足以洞悉一切的目光下,俨然成为了如小儿科般的伎俩。简单的几句分析,陆逊便识破了吕蒙的麻痹之计,二人的想法一拍即合。很快,吕蒙返回了建业,面对着此时早已焦头烂额的孙权,不假思索的吕蒙向自己的主子搁下了这样一句话——“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同年间,已接替吕蒙统率东吴西线军队的陆逊继续着麻痹敌人的计划。一封极其谦逊的书信,这就是陆逊送给敌人的第一份见面礼。那位向来喜欢自我膨胀的关羽在收到陆逊送来的这顶高帽后很是得意,以为东吴无人,彻底的放弃了对东吴的警惕。不久,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糜芳、傅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受到了关羽的惩治。随着敌人后院的渐渐起火,目光敏锐的陆逊感到了战机的成熟。于是,他开始了最后一击……


    吕蒙、陆逊二人兵分两路,直扑关羽的后方。很快,关羽退回西蜀的大门便被势如破竹的吴军堵住了。当关羽得知消息后,匆忙从樊城撤军。然而,当关羽返回公安、江陵时,一切终究晚了,糜芳、傅士仁的投降给了蜀军致命的一击。军心的动摇,使的关羽只得退守麦城,但这依旧没能延缓战事的脚步。不久,这位刚愎自用的“关二爷”在愤怒的大骂了几声“吴狗”后,最终还是同自己的儿子一起倒在了血泊之中。自此,这场一波三折荆州争夺战,在陆逊的完美导演下画上了句号。收复荆州的孙权自然十分高兴,于是,陆逊被拜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公元220年,刘备在在蜀中称帝。次年,为了报荆州的一箭之仇,刘备决定亲自领兵伐吴,赵云、黄权等人的苦苦相谏没能阻挡住刘备那魔鬼附体般的执着。刘备,这位桃园结义中仅存的一枝,带着满腔的愤怒率领着数四万蜀军浩浩荡荡的开往了战场。于是,历史上有名的那场彝陵之战缓缓的拉开了序幕。


    建业,一脸迷茫的孙权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战前,孙权曾派人求和,而吴南郡太守诸葛瑾也曾亲笔书信,但这些终究无法化解刘备心中的怨恨。蜀军已经攻占了秭归,战事已经迫在眉睫。无奈的孙权看看帐下的诸将士,此时,那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吕蒙早已不能再为他分忧解难了。然而,就在那一刹那间,吕蒙生前的一句话却成为了孙权的救命稻草。


    提着孙权赐予的尚方宝剑,被封为大都督的陆逊率领着朱然、潘璋、韩当等五万余人前去御敌。战事很快打响了,吴、蜀两方兵力相差无几,但在气势上蜀军要远远强于吴军。面对着刘备的一次次的引诱和挑衅,沉着冷静的陆逊始终没有在意将士们那些斥责甚至略带侮辱的声音。陆逊知道,他现在需要做的只是静静等待时机的降临……


    陆逊的钝兵,让身经百战的刘备误认为是惧战。为了显示和东吴决一死战的雄心,愚蠢的刘备大方的在巫峡到夷陵摆下了自己的军营。“连营数百里”,这个毁灭性的错误成为了陆逊的胜利的契机。一场大火,将战事直接送入了尾声。“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这就是历史的记录,当然,这也是陆逊给送给那些曾经诋毁他的人最有力的还击。不久,损失惨重的刘备侥幸逃到了白帝城,自知劫数难逃的他在留下了那段凄凉的“白帝托孤”后,很快便在仓皇之中随着关、张二人的召唤离开了众人的视线。


    结束了,短短数年之间的两场吴、蜀大规模战争在陆逊那无与伦比的智慧下完美的画上了休止符。得到胜利的孙权十分欣喜,抬起头,仔细仰望眼前这位喜欢韬光养晦的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入了心头。“周郎?是你吗……”孙权笑了,那是一种欣慰和信任的笑容。于是,陆逊拥有了一枚象征着最高权利的图章。


    黄武七年(公元228年),陆逊被授予假黄钺、大都督。不久,作为元帅的陆逊指挥九万吴军迎击魏大司马曹休,魏军被斩获万余人,曹休只得大败而归。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带着最诚挚的信任与依赖,陆逊被孙权封为大将军、右都护。然而,善良的陆逊始终没有察觉,当他一步一步登上拜将台时,他同样把自己送上了国家的祭坛……


    当上丞相的陆逊已经六十二岁,时间的推移,让世人逐渐淡忘了那副曾经清秀的面容。赤乌七年(公元244年),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皇宫中的大臣开始分成两派,每天,他们总会兴奋的涌进太子或者鲁王的宫中。那里的美酒佳肴很吸引他们,当然,还有那锦绣的前程。


    作为太子的辅佐人,喜欢平淡的陆逊始终没有淌这滩混水。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同样,他也相信那个碧眼紫髯的孙权不会让鲁王逾越了太子的位置。然而……


    那一年,一个叫司马懿的魏国臣子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司马懿对曹魏的忠诚,让人根本无法预知他那两个居心叵测的儿子所做的一切。此时,早已年迈的孙权似乎感到了一丝不安,为了不要将这样的故事在自己身上重蹈覆辙,于是,糊涂的孙权开始一种多余的忌惮。


    四十年,这就是孙权与陆逊相知的日子。从荆州到彝陵,孙权亲眼见证了陆逊从沉默中走向辉煌。在孙权的眼中,陆逊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当战争来临时,这把利剑会随着主人的意愿毫不犹豫的刺向敌人要害。然而,当战争结束时,宝剑是否依旧会服从主人的意愿。孙权,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风雨交加的夜,这是陆逊离开时的夜晚。在那个远远不配属于丞相的宅子中,面对着孙权送来的诏书,陆逊吐出了最后一口鲜血。一双清澈的眼睛,一脸温和的笑容,此时的陆逊依旧是平静的。命运的束缚,终究没有让善良的陆逊学会抱怨,他原谅了孙权那份多余的猜忌。一颗刻着“忠诚”二字的心,成为了陆逊送给孙权临别时最完美的礼物。


    那一夜,孙权在宫中在空中无意看到了天边的流星陨落。此时,他突然想起陆逊那阳光般的笑容。于是,他开始忍不住的叹息。一阵凄凉的寒风吹过,飘落的树叶挡住了孙权那布满皱纹的脸。故事结束了,没有人看清孙权的眼角是否有过悔恨的泪水……


    明亮的目光,自信的笑容,此时,我们再也无法在那个充满血色的年代中看见如此别样美丽的风景。当然,偶然之间还是会有人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但是,他们却终究不愿意再想起那个曾经站在江边的书生……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天生郭奉孝——郭嘉

作者:周泽雄

  这个人有一双望穿秋水的眼睛。  

  这个人有一道洞穿人心的目光。  

  世上自古就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天才,他们的功业,即使不是高入云霄,改天换地,却至少是不可理喻的,他们以自己拗转正常生命成长链的成就,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常识猛不丁受到沉重打击。读过俄国诗人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的人,肯定会被诗人画影图形、直指心源的惊世笔墨弄得目瞪口呆。凭区区二十二岁的经历,他哪来如此深刻练达的人世见解呢?他对毕巧林多重性格的准确把握,曾使得俄国公认的小说大家契诃夫叹气不已。韩国神童李昌镐的成就同样令人不可思议:他的天才最神奇之处在于他在棋盘上完全无意卖弄天才。如此纯青的炉火,如此宠辱不惊、渊停岳峙的棋枰风格,究竟是如何与少年心性结合在一起的呢?在他那老僧入定般的镇定从容之下,我们发现擅长在棋盘上下出最为灵动不羁的着手的中国天才棋士马晓春,竟常常显得不知所措。我们能理解法国诗人兰波十九岁前已完成全部的杰作,也能理解吴清源当年以神乎其技的天才把整个日本棋界打趴在地,但莱蒙托夫和李昌镐,他们的成就却分明逸出常理,使我们赞叹之余只能再忙着感叹:世界的确是诡谲多变的,难道李昌镐像传说中的老子那样生来就长有一头白发?难道莱蒙托夫未出娘胎已经历过惨痛的失恋?  

  回到本篇的主人公,我想知道那位曹操手下最年轻、最诡奇的谋士郭嘉,究竟是如何炼就那一双惊世的目光,能够一瞥之下就看出他人的肺腑?  

  在郭嘉追随曹操十一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为曹操东征西讨贡献了相当多的谋略,通过这些谋略我们无法肯定他是否饱读兵书,他似乎也很少将自己的计谋归纳成一句现成的兵法术语,不像荀彧时而玩一招"二虎竞食",时而又一招"驱虎吞狼"。我们能肯定的只是,他所贡献的计策,每一条都出人意外,每一条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危险,每一条都取决于敌手的心理状态是否严格遵循他的调度。我们且看下面几个典型的郭嘉式谋略:曹操大军正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敌强我弱,形势堪虞。与此同时,曹操又颇为担心身后那个不安分的枭雄刘备,怕他突然发难,在背后捅上一刀。但正面的强敌已不克应付,曹军又怎能分出兵马,实施两面作战呢?郭嘉说"可以",而且事不宜迟,必须趁刘备目前根基未稳,民心未附之机,急出重拳,把刘备一举打败。至于袁绍,郭嘉料定他不会有何动作。"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这段时间差,正可用来消灭刘备。----这难道不是一个规模更大的"空城计"吗?使这项大胆计划得以成立的唯一条件,就是袁绍在该出手时不出手,不然,曹操将遭灭顶之灾。  

也是曹操与袁绍相持在官渡之时,又一个不安的消息传遍曹营:江东豪杰孙策,准备尽起大军,偷袭曹操位于许都的根据地。孙策骁勇的名声当时正在中原大地上铛铛作响,这位艺高人胆大的将门虎子完全继承了其父孙坚的好斗气质,此前曾以所向披靡之势,在富饶的江东四面作战,并一举奠定了相当雄厚的基业。孙策是令人恐怖的,曹营中人人胆寒,就像他的父亲当年也是关东诸豪中唯一令董卓感到胆怯的一样。曹操的智囊团知道,与袁绍相持中已经明显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而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瓦解。值此人人自危,曹营中不少人已经开始暗中向袁绍献媚,准备为自己留条后路的时候,体弱多病的郭嘉居然提出这样一个云开日出的见解:主公根本没必要抽出兵力去保卫许都,因为孙策来不了。根据他对孙策的透彻了解,郭嘉断言孙策必定会在半路上死于刺客之手。----与其说这条计谋大胆,不如说它荒诞,难道能将曹操大军的命运,能将曹操"天下归心"的雄心寄托在那几个天知道会是谁的刺客身上吗?难道能保证这些刺客不仅能够得手,而且一定会在孙策赶到许都前得手吗?当年为陈寿《三国志》添注的裴松之先生,读到上述记载显然也被弄傻了,他的大脑想必只能理解所谓"上智",对于郭嘉在这里体现出的"神智",则无能为力,因此,他断言孙策后来死于许贡家族的刺客之手,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真是巧合吗?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不久咯血而死,兵权落入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之手。曹操很想乘胜追击,安定北方,但有一点又不能不防。刘备自上次失败后,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在荆州牧刘表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根据曹操此时对刘备志向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这时,郭嘉明月清风般的笑声再次在曹操军机会议堂上回响起来:主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不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主公加以阻止。谁?荆州牧刘表。郭嘉的原话是这样的:"(刘)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刘)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何其言简意赅,又何其潇洒从容。--问题是,曹操再次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事实也再次证明了郭嘉的预见。曹操一支大军,完全以一派无后顾之忧的态势,远离都城,"孤军远征"去了。  
曹操在对袁绍两个宝贝儿子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恐怕还要费点周折,士卒也将伤亡不小。郭嘉再次以自己玩人心于股掌之间的洞察力,劝曹操暂且收兵,先看一场兄弟阋墙的好戏,待两兄弟两败俱伤之后,再坐收渔利不迟。郭嘉凭什么认为这两个刚才还一致对敌的兄弟,只要曹操一退兵,便立刻会自相煎食起来呢?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只是,郭嘉预料的丝毫不差。  

  这种独一无二的谋略术,在郭嘉死后,也被善于学习的曹操玩了一手。后来当袁尚、袁熙二人投奔辽东时,曹操再次勒兵不前,停止追击,静候辽东太守公孙康将二人的首级送来。----也许罗贯中不相信曹操也会有这种谋略,也许他出于对郭嘉的敬意,结果在小说中,罗氏仍然以一回"郭嘉遗计定辽东",将这个计谋算到了郭嘉头上有一段话经常被人提到,并以此作为郭嘉才智的明证。当曹操正为自己是否具备与袁绍对抗的能力而委决不下时,郭嘉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地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我曾多次对郭嘉这番陈辞犯过疑,我觉得正如孟子、贾谊的雄辩中往往藏着某种大而无当的内容一样,郭嘉的这段分析似乎也搀杂着不少水份,其中重复冗沓之处正亦不少。"度胜"、"谋胜"无甚区别,"德胜"、"仁胜"、"明胜"、"文胜"等,分类亦不甚科学,有凑数之嫌。按此段大话陈寿不载,见裴松之注引的《传子》一书。我的观点是:郭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若去除话中对袁绍的藐视,则其余种种均可见出传统儒士的迂阔诞夸习气,与郭嘉擅长的一针见血风格完全背道而驰。郭嘉并非不具备口若悬河之才,否则曹操也不会作出"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的评价,但郭嘉的发言应该更具针对性才是,应该更为简洁、干练才是,他感兴趣的首先在于可操作性,在于其中智慧的含量,而不是侈言行动的理论依据。我们知道曹操之所以与郭嘉最谈得来(所谓"惟奉孝最能知孤意"),正在于两人有着相近的务实风格,试着感受一下曹操诗文的实在风格,亦可知大言炎炎的风格(即使其中颇含哲理)不太可能得到曹操的激赏。  
   
    将曹操与他对手的关系看成战国时代秦与六国的格局,也许会有助于我们认清当时的形势。由于其余诸侯大多仅为割据之雄,他们习惯于偏安一隅,并无鲸吞四海之志。他们的用兵行动往往更像一种不够光明磊落的冷拳,只在有利可图之时实施偷袭,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这样,独以"六王毕、四海一"为己任的曹操,便正可效"连横"之法,利用别路军事集团的弱视短见,予以各个击破。事实上曹操曾大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王牌,交错使用恐吓和安抚之法(如遣钟繇安抚西北,不断地给暂时无力顾及的人物封官许愿等),以便在中原集中优势兵力,对强敌逐一击溃。这与当年出函谷关的秦军,利用六国间的利害关系最终一统天下的做法,确也不无相似之处。这里,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  

  这个弱不禁风的青年,有着惊人的胆略。他的作战计划总是最大程度地追求效率,为此不惜将风险系数每次都置于高危点上,他对对手心理的揣摩已经到了神而化之的程度,以致我们难免会想:总不见得郭嘉正好算度到袁绍的爱子会在曹操进攻刘备时生出一屁股的疥疮,导致袁绍方寸大乱,从而放弃了一举击败曹操的绝佳时机?中外战争史上,恕我孤陋寡闻,我的确没有看到这种先例,而郭嘉竟屡试不爽,曹操竟言听计从  
郭嘉的谋略当然也非全然寄托在对对手心理的把握上,但却无一不是寄托在甘冒奇险的胆量上。他说服曹操放弃辎重,突袭乌丸的那一仗,不仅打得极为漂亮,在曹操军旅生涯中也最为凶险。建安十一年夏天,北方多雨,道路难通,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的带领下,"堑山堙谷五百余里,"来到早已废弃的西汉右北平郡治的废墟,经过被乌丸毁坏得破败不堪的辽西大道,突然出现在蹋顿王的背后。乌丸军措手不及,首领蹋顿也被张辽击杀,同年秋天,袁尚终于被彻底消灭。这次行军由于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须掘地三十多丈才能见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并一举救出不少沦陷敌手的汉人。且不去争论这一仗是否属于反侵略的正义之战,仅从兵家权谋的角度看,它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郭嘉虽然没有参加这次行军,但他年轻的生命正是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征途上,不支倒下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将曹操的戎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为前后两部分,也许更能看出一些问题。郭嘉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在曹操先后剿灭吕布、袁绍和袁绍余部的战斗中,郭嘉居功至伟。用曹操自己的话说则是:"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郭嘉死后,曹操除在西北面与马腾、韩遂等草寇型军阀的战争中取得一些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天下三分的无奈结局。对此曹操本人亦深有体会,不然他不会选择"毒恨"这个强烈的字眼来概括失去郭嘉的心情,不然他不会在赤壁战败后的退却路上,发出这样一声孤猿泣血般的哀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虽然中国史籍在刻画人物细微举止方面常显得粗率和语焉不详,但我们仍能从中捕捉出曹操在郭嘉临死前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这是一代雄主曹阿瞒最为无助、最为软弱的时刻,他像一个慈祥的外婆,不断地去郭嘉病榻前探视,刚刚摸了摸他发烫的额头,刚刚出得院子,突然又神智昏昏地折返回来,看看为郭嘉配的汤药,熬好了没有,结果,惊慌失措中,反而不小心把汤药泼了一地。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反正郭嘉死了,曹操坚强的神经暂时有点失常。一连几天他都给荀彧写信,里面充斥着绵绵无尽的哀痛之情:"追思奉孝,不能去心。此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何得使人忘之!"在"时事兵事"上被曹操称许为"过绝于人",正好像在智谋上得到诸葛亮的嘉许,都可说是最高的褒奖。有曹操为郭嘉流的大把大把眼泪作证,我们也可相信曹操说此话时的绝对真诚。  

  根据零碎不全的资料,我且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对郭嘉再做一番还原性的努力  
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样,但我们可依据对所谓魏晋风度的一般理解,想象他有一种风神俊朗的气度,一条清瘦的身影,和一双波光粼粼的眼睛。如果他也有抟丹服药的习性,我们也可假设他穿着一件非常宽敞的大袍,假设他经常衣冠不整,服装像孔乙己那样可以连穿一季而不换,虽然,据鲁迅先生的意见,魏晋人的服药习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丹药),始于稍后何晏先生的提倡。郭嘉的出生地颍川(今河南登封、宝丰一带),虽然战乱频仍,但同时也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人才库,当时为各路英豪出谋划策的谋士,十之六七倒出于此地。躬逢其盛,浸染其中,我们自可想象他那逸兴遄飞的求学环境。然而弱冠之年,郭嘉即已养成"不与俗接"的清高脾性,和后来的诸葛亮一样,他好像也更热衷于当一个向社会大翻白眼的隐士,除了二三知己或个别慧眼独具的高明人物(如曹操手下最具总理之才的谋士荀彧),人们对他的了解非常有限,他当隐士的年龄看来比诸葛亮还要年轻些。在他二十一岁左右的时候,也许拗不过几位游学同年的坚邀,郭嘉一度也曾在袁绍的宫墙里出入过几天,仅仅几天的时间,他便对袁绍(包括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看得一清二楚。他离开得非常坚决,顺便扔下这样几句把袁绍看到骨子里的判语,供袁绍手下那两个著名谋士辛评、郭图参考:"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如此时光荏苒,又过了四五年,在高贵、儒雅的荀彧的推荐下,郭嘉来到了曹操面前。两人立刻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在这位小自己十六岁的天才青年面前,曹操与后来刘备在小自己二十岁的诸葛亮面前一样,顿生一股如鱼得水的欣悦感。曹操性格中最为人称道的通脱和不拘成见,眼前这位小老弟竟也表现得那么充分。他的思维里有一种1000年后才为中国士大夫中的精英逐渐把握的禅宗式的能力,能够在纷扰繁冗的万机中一举把握要害。曹操与郭嘉初次接谈的内容已全然无考,但我相信其中有某种"隆中对"般的智慧,郭嘉肯定以自己明晰的直觉和一语道破天机的颖悟力,让曹操一下看到了未来,就像诸葛亮为刘备画的那张三分图一样。

    不然,我们将无法理解曹操那一声由衷的感叹:"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事实上也正是这一次谈话,使郭嘉坚定了辅佐曹操的意念,这以后曹操的仗便越打越漂亮,甚至从每一次失败中,他都能立刻找到反败为胜的契机,结果,失败倒成了某种战术上的抛砖引玉,或两将相斗时的所谓"拖刀计"。  

  "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见人心"(季札),这句曾得到鲁迅先生肯定的判断,不知是否也能反之成理,即中国之君子,若明于见人心,通常便会陋于知礼义。至少,郭嘉属于这种人,在严于治军的曹操营帐里,他也许有着最为落拓不羁的步态,最为不拘常理的行为,虽然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郭嘉仍然有着种种嘉言懿行。他的死因显然与水土不服有关,但他会不会是曹营中的阮籍,平素手上总也离不开杯中物呢?曹操手下的纪律检查官员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的不够检点打过他的小报告。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年设五色棒时的严刑峻法精神。不仅如此,他暗地里还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呢。曹操多半是这样譬解的: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我们所看到的郭嘉,是一个不拘成见,思路诡奇大胆的天才谋士,这一点他和后来蜀国的治国大师诸葛亮构成了鲜明的区别。拨开后人在诸葛亮头上人为添加的神奇光环,今人已越来越能认可陈寿当年对诸葛亮的这句评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一生谨慎、严于律己的诸葛孔明先生,事实上从来不曾打过一个值得被人写入教科书的经典战例,虽然他宏观把握时势的能力,可说并世无俦。在长年带兵在外的军旅生涯中,曹操习惯于将管理后方的重任,托付给尚书令荀彧,而总是把郭嘉带在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因此,郭嘉并没有多少机会体现自己的治国才能。然而,曹操无疑认为郭嘉是具备治国才能的,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百年之后,愿意将天下事托付给郭嘉,就像刘备后来在白帝城里把天下事托付给了诸葛亮一样。总体上看来,对谋士的建议极为重视、较少独断专行的曹操,偶尔的力排众议,往往也因为这样一个前提:"此郭奉孝与我有同见也。"如曹操坚持不杀刘备的主张,就只有郭嘉附议。遗憾的是,曹操对郭嘉意见的领会不深,致使后来放虎归山,铸成大错。郭嘉的本意是对刘备实施软禁,虽不必杀,但绝不可纵,"一日之纵,数世之患。"后来曹操让刘备带兵打袁术时,郭嘉恰巧不在,这便留下了无穷后患。这大概也是曹操唯一一次没有听从郭嘉的意见,竟从此种下了不可弥补的后果,难怪他要感叹"恨不用嘉之言"了。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十八岁的郭嘉病亡。同年,刘备从卧龙岗里请出了诸葛亮。没能看到这两个不世出的天才彼此斗智,作为历史的看客,我深感遗憾。  

  某晚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专题片《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意外地听说,在1958年大跃进失败的时候,这位世纪巨人曾在好几个场合提到郭嘉,还向自己的下属郑重讲述郭嘉的"多谋善断"。——缀上这一笔,当然不等于我从中看出了什么,不,我只是觉得有点意思。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虚怀远志毋当归——姜维

作者:布衣

    他的故事,要从母亲寄给自己的那封家书讲起。

    家乡在甘肃天水,那里出产一种药材,名字叫当归。然而在这封信里,母亲却舍近求远,要他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寄这种药材给自己,其中的含义,他自然明白。
    
    ——归去来兮,胡不归?
    
    信纸在手中微微颤抖着,犹豫,踌躇,彷徨。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那边是自己的老母,家乡,故国;然而这一边,这一边却如何能令自己割舍?
    
  反复思量了不知多久,他终于提起笔,缓缓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了给母亲的回信: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为了百顷良田,自己顾不得一亩(母);孩儿在蜀中唯有远志,并无当归可寄。
    
  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选择。他其实本可选择如徐庶那样归乡侍母,对蜀汉一方可以借口说要回家尽自己的孝道,对曹魏一方则可以辩解说势不得已才投降,自己是“身在汉营心在曹”。然而他没有,尽管他也知道等待自己的是茫然未知的将来,但却还是留了下来。结果此后的三十年,曹魏一方一直把他看成叛国之将,必欲除之而后快;蜀汉一方却计较他魏人的身份,始终也没能真正接纳他,他的地位就像《伊索寓言》中徘徊在飞禽与走兽之间的蝙蝠一样尴尬。
    
  但这些,他都不在乎了。继卧龙,凤雏后,天水麒麟儿也降临到蜀地。至此,传说中的三大瑞兽皆为蜀汉所得;而三国时代最后一位能称得上英雄的人物,也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姜维,从此不归。
    
  “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 维曰: 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孙盛《杂记》
    
  那一年他二十七岁,正是当年他的老师初出茅庐时的年龄。
    
  我相信,面对眼前这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诸葛亮应当会百感交集,他不可能不回忆起二十年前刘备的三顾茅庐;而二十年后的天水,仿佛是历史惊人的巧合,仿佛是冥冥之中的轮回,这一幕竟又重现在眼前,唯一的不同是,这次由诸葛亮扮演起了刘备的角色,而眼前这个青年,却成为了自己当年的化身。如今的姜维与曾经的诸葛亮何其相似,同样的青春,同样的热血,同样的踌躇满志,同样的意气风发,还有后来同样的锲而不舍、百折不回。更令人错愕的是,这一对师徒连最终的结局都颇有些相似——同样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为了知己而死。
    
  这些,未卜先知的诸葛亮没能预见到,或者说不愿去预见。他只是欣慰地笑着,对姜维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姜维对此的回答,则是无言的深深一拜。我不知道诸葛亮说这句话时,是否想到了刘备的那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但我相信,那一句在诸葛亮心中的分量,与这一句在姜维心中的分量,完全相同。
    
  记挂着战乱中失散的母亲,姜维追随诸葛亮离开了自幼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背弃了待他并不薄的故国,来到了完全陌生的蜀地,为一个几乎等同于痴人说梦的渺茫目标——光复汉室——而奋斗终身。从此以后,他的命运便与诸葛亮,与这个弱小的王朝,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光复汉室的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不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士为知己者死”最忠实的注脚。当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之所以贡献出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为的不是光复汉室的壮丽事业,而是——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然而,这对师徒并肩战斗的时光,只有短短六年。
    
  建兴十二年秋的五丈原,将星坠地,英灵归天。老师走了,带着无尽的遗憾,留下未竟的事业。昨天还英姿飒爽的姜维,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许多,可他甚至不敢放声恸哭——他还肩负着断后的任务,要掩护全军安然撤退,决不能让魏军看到自己脸上的悲戚;他也不能只一味哭泣——他还要继承老师的遗志,继承守护蜀汉的重任,至死方休。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使他看到了前方等待自己的命运,但在这条他与诸葛亮共同的人生道路上,他没有停留、没有回首,而是揩干泪水,接过老师的兵书、连弩,连同北伐中原的远志,依然循着他的足迹,向着那个悲壮的宿命,向着那个已知的结局,继续跋涉下去。
    
  这是老师的宿命,也是他自己的宿命。
    
  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二次选择。他其实本可选择与蒋琬、费祎一起守成,无论从大局还是从个人的角度看,这都顺理成章:于公来讲,诸葛亮的连年北伐并未挫动曹魏根本,反而使弱小的蜀汉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如今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便是据险而守;于私来讲,姜维既不像刘备父子那样非得要继承前朝的命祚,也不像诸葛亮那样肩负着三顾茅庐、白帝托孤的重托。守住国土便足以对朝廷、对丞相给出一个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的交待——上至天子,下至群臣,这几乎是整个朝廷一致的看法,他何必固执己见?何必自寻烦恼?
    
  可他偏不。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他走了,随着北伐队伍的班师。入蜀前,他在车辚辚马啸啸中回望北方,回望故乡陇西的土地,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定要回到那里,以征服者的身份。
    
  然而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此后的三十年,他再也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姜维出兵了,第一次担负起了统帅的重任。他面临的是比诸葛亮时代更加严峻的形势,“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死。入其朝,不闻直言;径其野,民皆莱色”。没有天时——曹魏在中原几十年的统治大大削弱了前朝号召力,蜀汉最大的政治资本已渐趋式微;没有地利——隐蔽在崇山峻岭中的蜀道虽然起到了最大的保护作用,却也同时成了进攻的最大障碍,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曾因运粮困难半途而废;更没有人和——一个醉生梦死的庸君刘禅,一个上蹿下跳的佞臣黄皓,两个掣肘难书的循吏蒋琬、费祎,一班谨小慎微的朝臣谯周、郤正……这就是蜀汉的全部菁华,肯追随姜维的只有一个同样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难兄难弟夏侯霸,一个被讥笑因蜀营无大将才当上了先锋的廖化,勉强再加上张翼、张嶷等几个空有热血却才干平平的将领。就凭这样一群乌合之众,连自保都颇有些捉襟见肘,遑论北上?
    
  然而他还是一次次出兵,一次次撤退,再一次次出兵。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弱小的国家反而最热衷战争,也真算是史上罕见的一幕。
    
  延熙十二年,姜维攻雍州,兵败曲城牛头山;
    
  延熙十六年,姜维出阳平关,刺徐质、射郭淮,却仍兵败铁笼山;
    
  延熙十八年,姜维出枹罕,洮水一战大胜王经,但终被邓艾击退于狄道;
    
  ……
    
  九伐中原(正史上又岂止九次),三胜三负三平,以偏安一隅的蕞尔小国,以手中极有限的兵力,去对抗各方面实力都数倍强于己的曹魏,对抗那位三国后期首屈一指的军事天才邓艾,取得这样的战果已殊为不易。然而没用,什么用也没有。国力单薄的蜀汉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战,这样长年累月用兵的唯一结果,只能是加快衰落,加快灭亡。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罗贯中《三国演义》
    
  “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陈寿《三国志?姜维传》
    
  姜维错了吗?错了,事实已经证明他错了。纯军事上的胜利,弥补不了政治上的失败,何况他也没取得什么重大胜利。可他不肯承认,他只是牢牢记住诸葛亮的那句话:“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也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坐等亡国和奋力一搏,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自认为明智地选了后者,正如战国末期秦灭六国时,燕太子丹与荆轲那样的孤注一掷。可是没多少人会认同他,反对北伐的人越来越多,举国百姓对他怨声载道,朝廷上下对他冷眼相加。费祎振振有词地说:“我等皆不如丞相远甚,丞相尚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等”;谯周忧心忡忡地在《仇国论》中指责他“极武黩征”;一向忠心耿耿的部下廖化居然拒绝跟他一道出战,就连黄皓那样的跳梁小丑都在落井下石……面对这一切,他无奈,他委屈,他苦闷,他恼火。
    
  “昔丞相六出祁山,亦为国也,吾今八次伐魏,岂为一己之私哉?”他多少有些恼羞成怒地吼道。
    
  这话也对,也不对。他确实是为了蜀汉,却也同样有私心。他呕心沥血,他苦心孤诣,他惨淡经营,他殚精竭虑,他使尽浑身解数……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诸葛亮的遗愿,那是他的第二个父亲,他的老师,他的知己,他的恩人,他的榜样,他的卡里斯玛。尽管五丈原的那个夜晚早已渐行渐远,但姜维却仍然生活在过去,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六出祁山的那些日子里。诸葛亮人不在了,北伐便成了他怀念诸葛亮的载体,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一次次出征,一次次撤兵,一而再,再而三,目的已经不重要了,甚至已经不存在了,九伐中原的过程本身便是全部意义所在,就像希腊神话里永远在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为的不是把石头推到山顶,而纯粹是在享受这过程本身。
    
  然而,客观形势已不容他继续下去了,不知这是他的不幸还是大幸。第八次北伐,副将夏侯霸战死沙场,两军相持不下之际,成都却传来了后主强令退兵的诏书,这道命令,与其说是因为黄皓的煽动,倒不如说暗含着满朝文武对他的不满。他当然明白这一点,为了避祸,为了休整以后继续远图中原,也许还为了眼不见为净——他不愿眼睁睁地望着这个王朝一天天走向灭亡却徒唤奈何,他选择了屯田。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三次选择,他其实本可选择如司马昭、诸葛恪般大权在握、拥兵自重。刘备临终前曾嘱托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既然这是对诸葛亮的庄严承诺,为什么不能同样适用于继承了诸葛亮衣钵的他?扶不起的阿斗纯粹是龙榻上的一个摆设,而放眼朝野,论名望,论才能,论地位,论兵权,诸葛亮之后,还有谁能出姜维右者?进可取后主而代之,退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远有董卓、曹操,近有司马昭、诸葛恪,都是他的榜样,退一万步讲,哪怕是一次逼宫、一次清君侧,对他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他又何必一味忍受这昏君和佞臣的鸟气?可他没有这样做,他的良心不允许,他还是放弃了这个选择,也放弃了最后一丝希望。
    
  姜维出走了,屯田去了。他屯田的地方叫沓中,据说位于甘肃舟曲的西北、岷县以南。翻开甘肃的地图,找到那块土地,我们可以发现,那里已经离他的故乡天水不远了。我没有仔细研究过九伐中原的路线,不能确定姜维此前的历次进兵是否打到了更北的地方;如果不是,那么这便是三十年来,他离自己的故乡最近的一次。不知姜维在沓中的那些日子里,是否会眺望着东北方,眺望他的故乡。三十年了,昔日而立之年风华正茂的年轻参军,已是面容黝黑、须发斑白,年近花甲。三十年的戎马倥傯,三十年的宵衣旰食,三十年的风餐露宿,三十年的出生入死。三十年间,他竟从未离自己的故乡这么近过;然而,却也从未这么远过。
    
  地理上的接近,比不上心理上的遥远。他应该可以预感到,自己的今生,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曹魏出兵了,不再是拉锯战中的小股人马,这次是真真正正的灭国之战。老对手邓艾从阴平小道绕过了姜维驻守的剑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狂飚突进直捣黄龙,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杀到成都郊外,而刘禅则以更不可思议的速度率领着满朝文武献城投降,和喜剧电影里的龙套跪地大呼好汉饶命一样爽快干脆,一切都那样自然而然,皇帝投降了,首都沦陷了,蜀汉闪电般的灭亡了,至少是在名义上。
    
  但在一个人心里,蜀汉还没有完全灭亡。这个人,当然是姜维。
    
  接到刘禅要他也投降的诏书后,姜维迎来了人生中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选择。他本可以选择像郤正那样跟着刘禅投降,或是像北地王刘谌一样自杀,他可以选择和其他大臣一起归顺,面对着满庭的蜀乐舞落一番感伤的泪水,并不妨碍自己累官不失州郡——皇帝都降了,他为什么不能降?他也可以选择在昭烈庙前祭拜先祖,痛哭流涕后轰轰烈烈地杀身成仁——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死个痛快,再顺手捡个忠贞牌坊?最不济他也可以像自己劝钟会时说的那样,“泛舟绝迹,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子游”,可他都没有。放弃很容易,逃避很容易,难的是坚持,难的是面对。他没有投降,没有自杀,也没有退隐,他要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于是他做出了最凶险的选择,成则绝处逢生,败则万劫不复。
    
  结果这次,还是败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以最惨烈的方式为这个覆灭的王朝,也为自己破灭的理想,殉了葬。
    
  “……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众将又尽取姜维家属杀之。……”
    
  “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郁积了三十年的悲愤,统统在这句声嘶力竭的长啸中爆发,他的心碎了。三十年来,无数的辛劳、挫折、危险,他统统都咬紧牙关硬撑了下来,无论多么艰难也不肯放弃,明知自己是逆天而为,却始终拒绝承认这个事实,然而此刻,他终于彻底绝望了。三十年的夸父逐日,三十年的精卫填海,三十年的螳臂当车,三十年的蚍蜉撼树,老师、自己和无数将士的鲜血与忠诚换来的,还是这早已命中注定的结局,他能不痛心疾首么?
    
  “斗胆尽储亡国恨,九泉应诉武乡侯。”——江怀庭《剑门平襄侯祠》
    
  鲜血飞溅。蜀汉王朝最后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三国时代最后的英雄,颓然倒地。愤怒的魏国士兵一拥而上,剖开了他的肚腹。这一刻,宣告了由刘备、诸葛亮和姜维三代人几十年开创和守护的这个王朝的正式灭亡;而随姜维的生命同时终结的,还有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尽管魏、吴都还没有灭亡,但三国时代,已经随着他的死画上了事实上的句号。
    
  死去的姜维究竟被埋在哪里,始终是个谜团。故乡天水有他的衣冠冢,据说几个蜀人从魏军眼皮底下偷出他的衣服和靴子埋在了那里,芦山的那一处则据说埋着他那颗大如斗的胆,剑阁、江油、汶川等地也各有姜维墓,说法当然各不相同,然而究竟哪个是真的,谁也说不清,也许全都不是——据说他死时是被暴尸荒野,根本就没有妥善安葬。但我想,如果让姜维自己选择,恐怕他还是会选择天水,那是他生前日夜魂牵梦萦,却再也没能回去的故乡,那是他最终的归宿。在那陇西的土地上,始终回荡着三十年前母亲要他回来的呼唤,日日夜夜。
    
    ——归去来兮,胡不归?
    
    ——娘,孩儿归来了。
    
    ……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遥想公瑾当年——周瑜

作者:大汉之张良

    周瑜在东吴到底是什么地位,如今也成了很多人的谈资,原因可能是周瑜一生可见记载的官职只到了偏将军。那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周瑜是否真的因为三国演义才名传于世,还是确实真为东吴一朝大员呢?周瑜到底做过些什么,为什么之领到偏将军的官职,却被孙权推崇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的人物呢?

    带着这些问题,本人再次详读了一遍三国志与周瑜相关的一些传记,由此看出了一点答案:

1)周瑜的出身如何?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虽然周瑜不是四代三公的贵族,但祖上2代位居三公,掌管汉朝的军事,可谓名门望族。

2)周瑜真的才貌双全吗?
是的。“瑜长壮有姿貌。”“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形象出众,身材高大的周瑜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如果放到今天,也是偶像派+实力派的音乐人,必然拥有众多拥趸,组建自己的歌友会,然后办上一系列的巡回演出。

3)周瑜的人脉如何?
“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首先周瑜和孙策是关系极好的哥们,而孙权的母亲又让孙权用对待兄长的态度对待周瑜,其次孙权对待宾客的礼仪比较简单,唯独周瑜除外。周瑜自己也很大度,性格也很好,很得人心,唯独和程普的关系不大好,但在江表传中提到一节,就是后来周瑜屡次谦让程普,不与之计较,从而让程普非常敬服,最终程普评价周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于是“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由此可见,周瑜不仅不象意义里说的那样小肚鸡肠,相反,为人谦逊大度,颇有国士之风。

4)周瑜在东吴的权利与身份如何?
这个可能是大家争论的关键了。其实也很简单,几个地方的细节描述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建安三年,这时候的孙策是什么职位呢?“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事实上此时的孙策也只是一个杂号将军,能封周瑜这样一个职位已经不容易了,所以后面裴松之引的江表传里提到“策又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可见孙策对于周瑜的重视性。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中护军是什么位置呢?护,督统之意。秦有护军都尉。刘邦任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另有护军将军。始设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马邑之谋时。韩安国以护军将军,护诸将军,既为领兵长官,又有监督诸将之权。可见,当时以孙策的官衔要封周瑜为护军将军是不能的,所以封的是中护军,但权利一样是统领兵权,都统诸军。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孙策死后,周瑜以护军的身份同张昭共掌东吴的所有事宜。而同期的程普——当年孙坚手下的老将,东吴元老级的人物,也只是“与张昭等共辅孙权”,而不能达到“共掌众事”的程度。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以外姓都统孙瑜(孙氏本家),虽不能说官职高低,但权利以及孙氏对其的信任可谓不一般。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估计这个就是演义里周瑜水军大都督的原型。实际上看程普传,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周瑜与程普同级“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昬,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重头戏来了,孙权只封了周瑜一个偏将军,这个是很多认为周瑜不过如此的人的一个口实——“周瑜既然这么厉害,孙权怎么之封了他一个量产的偏将军呢?”——不好意思,谈到这个问题,就要说说孙权和刘备在封将这个问题上的不同了。当时孙权自己也是个杂号将军——“讨虏将军”,而刘备是“左将军”。孙权对手下人的封赏权是有限的,而且孙权历来在这个问题上谨慎,不象刘备可以封一堆类似牙门将军,军师将军,翊军将军等等的杂号出来。看看赤壁之战后东吴主要将领的封赏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程普拜裨将军,黄盖拜武锋中郎将,韩当是直到与吕蒙袭击南郡后才迁的偏将军,吕范拜拜裨将军。似乎当时还就周瑜这个偏将军官职最高,孙策死后周瑜,程普,吕范是统领东吴兵权的几个重要人物,周瑜前期在军中的位置与程普持平——“左右督”,但赤壁后一个是偏将军,另两个是裨将军,应该可以看出周瑜此时的身份地位了吧。

5)周瑜为东吴出过多少力?
有些人说周瑜除了赤壁有点运气以外,就是被曹仁那点兵耗了许久,所以没什么功劳,是这样吗?显然不是!
“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同孙策合流,攻下横江,当利;
“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还是作为孙策的一部,攻下秣陵,击破笮融、薛礼,攻陷湖孰、江乘,进入曲阿,赶跑了刘繇;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协同孙策攻占皖;
“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以孙策一部,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平定豫章、庐陵。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都统孙瑜平【】乱。
“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周瑜本部平定柴桑。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以孙权前部大都督身份讨江夏。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赤壁战前实际上发生过水战,并非只靠一把火烧走的曹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火烧赤壁。
“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救助甘宁。
“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死于征讨蜀中的途中,英年早逝,时三十六岁,天妒英才。

6)赤壁之战到底是谁统帅的?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孙权传》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周瑜传》
“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程普传》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刘备传》
其实说谁是总帅都不对,这次战役是周瑜、程普、刘备各领一部完成的,但赤壁的大火确实是周瑜部下黄盖放的。而且江表传里提到:“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既然曹操反驳说赤壁不是输在周瑜身上,反让周瑜声望大振,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赤壁一战后,最出名的就是周瑜了,否则曹操不会提周瑜而是程普等人。

7)当世人对周瑜的评价如何呢?
“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陈寿——这话是孙权说的,但我100%认可。
“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对陆逊说的)”——孙权——没有你我怎么办。
“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蒋干——他就一文化人的典范。
“吾得卿,谐也。”“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孙策——有你周瑜在O了。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酒不醉人,周瑜醉人。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曹操——很生气,那串葡萄非常酸。
“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刘备——小周,其实我给你的这双鞋不算小了。
“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诸葛瑾、步骘——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向周瑜筒子学习。
“曲有误,周郎顾。”——当世人——我们是瑜迷!

8)总结,为人不能太完美,聪明就不要再帅气,帅气了就不要太有才华,有才华就不要文韬武略,文韬武略了就不要再人缘好,人缘好就不该再娶了好老婆,娶了好老婆就不要再身份显赫……如果都占了,那么……周瑜终年36岁……似乎太完美的人都死的比较早,周瑜也没逃脱这个规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一个沉默战士的历史——赵云

作者:custer7572   

    从历史的很多角度来看,这个沉默的战士——赵云,都存在着被美化的价值,我理解老罗对赵云进行艺术加工的合理性,他并没有改变赵云的原形,并没有凭空乱吹,我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赵云能成为人们心中最完美的英雄,在三国甚至所有古书中拥有最多的崇拜者。  

    他确实是一个沉默的男人,在历史上,他可以说是一个很不为人注意的普通将领。陈寿对他的描写不是很多,只是将他和关张马黄并列一起,算做刘氏军团里称得上栋梁的五人。经罗贯中艺术加工后,成为五虎大将之一,而且他在演义中的实际表现,甚至要超过名列他之前的关张,虽然他没有和任何一名超级武将打得个你死我活,但是其在长坂的表现却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演义中的描写,长坂的曹氏兵力绝不止五千,而是曹操全军。证据就是:曹操起五路军下江南,每路军十万,其中的曹洪是第一路主帅、张郃是第二路主帅,曹操自统第五路,后又接管荆州兵二十八万。赵云在长坂中遇到了这三个人,也就证明了他们所带领的数十万大军已分别到达。更能证明曹氏几乎全军出动的是此句:“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敦、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诸等都近前”。曹氏精英除徐晃、于禁外全都在此,(估计他们是守荆州去了),赵云所遇到的敌人是空前强大的,而他的表现也是空前出色的。他所面对的不仅仅只是那五十余名“名将”,而是更多更多杀不完的敌人,是人山人海,任何人面对人山人海,也会起了恐惧之心,没有谁会认为自己会活着离开,正所谓“强努之末,不能穿鲁缟”,再强的人也有体力终结的时候,也有疏忽的时候,也有不能支持的时候,无论是体力上还是心理上,赵云不是神,是人,然而赵云做到了。没有人能完成的任务,他完成了,即便他在看到张飞的时候终于发出了求救,也只能理解成“马拉松运动员跑到终点后终于要休息”,他已经胜利了,为什么不能休息?不管怎样,此举都这足以让他容登三国武力颠峰的宝座。  

    我引出长坂坡,并非要混淆史实和小说,我只是想说,在演义中,赵云拥有无限魅力的必然性,不管有多少贬云派的恶意中伤,也丝毫影响不了他在人们心中武艺出神入化的地位。  

    然而,吸引我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他沉默,然而正是这种沉默带给了我无限的想象。  

    赵云最初追随刘备,“为先主主骑”,主骑一职,并非是主掌骑兵的职位,更明确来说刘备的军中并没有设立这支单位,因为当时的刘备势力弱小,也不会有很多的骑兵。我的理解是刘备将军中的优秀骑兵组织成一个骑兵队,而赵云便是这个骑兵队的队长,当然骑兵并不仅仅只有赵云的部下才是,张飞、关羽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骑兵。这样看来,赵云当时的职位是不算高的,这也符合实际,因为刚刚加入刘氏集团的他,怎么会享受超过关张的待遇?  

    自从赵云加入刘氏集团一直到公元208年,也就是我前文提过的长坂大战发生的那年,赵云才有了升迁记录,升为牙门将军。而张飞也是在此时才有了升迁记录。我的理解是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不会没有功绩,只是没有记录罢了,或许刘备手下并没有自己的文史官。  

    荆州逃亡时赵云的职责是保护刘备家小,这让很多人找到借口说赵云是属于刘备近卫队长类型的职务,相当于曹操手下的典许二将。我没有在任何资料里找到过类似于“云为先主帐前侍卫”、“云常伺立先主左右”的记载(这都是形容典许二人的话)。如果真要说侍卫的话,更应该是张飞而不是赵云。因为直接保护刘备的是张飞而不是赵云。当然张飞也不会充当一个侍卫的角色,我要说明的只是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人手又有限,所以赵云和张飞便暂时充当保护主子及主子家属的角色。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级职务划分。  

    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占领了荆州,此时赵云的官职是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作为一个镇守一方的太守,更能证明赵云并非刘备的侍卫而属于一名大将。可曾见到过阿瞒令许褚担任某座城的太守?

    刘备带领庞统黄忠魏延入蜀后这段时间,赵云的职责是屯江陵、镇公安、任留营司马,特任掌内事,当时刘备的大本营是在公安,孙夫人当时也在公安。赵云的任务是镇守江陵要地,同时掌管公安的内事,这应该是一个文官的职责。这表示刘备很肯定赵云处理政事的能力,这也是赵云与其他四虎不同的地方。


    随后刘备在雒城失利,于是诸葛、张飞、赵云入蜀支援。在《诸葛亮传》中记载,“亮于飞、云等率众溯江而上”,当时的诸葛亮是军师中郎将,赵云依然是偏将军,张飞是征虏将军。三人的官级大小是张飞>赵云>诸葛亮。事实上三人是带领三支部队合作攻蜀的,相互之间并无制约。


    之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此后,直到刘禅继位,赵云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迁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这在当时已属较大的官职,可见刘禅对赵云是十分欣赏的,后遇到街亭失利,赵云被贬两级为镇军将军。死后被谥封为顺平侯。  

    这便是赵云的官场生涯。在刘备集团里,他一直处于一个不高不低的地位,尽管如此,他仍然的为刘氏父子鞠躬尽瘁,不争名利,毫无怨言,这便是他吸引我的地方。我钦佩英雄,并不一定要这个英雄声名显赫,万人敬仰。我更仰慕的是那些沉默寡言,但始终默默付出的人。  

    赵云的将才能力,从汉水之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举个例子:汉名将李广,率百骑在野外遭遇匈奴数万大军,士兵皆惧,广曰:“我去大将数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遂率众不退反进,匈奴果不敢进攻而退之。此例充分显示了李广的将才之能及胆量!汉水救人前,有这么一段:赵云率领数十骑突然遭遇曹操的大军掩之,在没有做任何迎战准备下,赵云采取的行动不是马上撤退而是“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对于多疑的曹操,这是最好的办法,否则难免落个全军覆灭的结局。而救黄忠一役,则是武力的精彩的表现,能单以武技获得老罗四句诗赞的,独赵云一人。老罗为怕不能显示出赵云的威风,又补个“徐晃、张郃心惊胆颤,不敢迎敌”,用魏五虎的两人反衬赵云一人,可见老罗对赵云武技的高度肯定。在曹营中的第二次冲阵,赵云显得游刃有余。然而最能够让世人记住的,还不是赵云的精彩武技,而是比诸葛亮空城计更早摆出的“空营计”。  

    不知在几本对三国评论的书里看见,对赵云“空营计”的高度赞赏,甚至更甚于对诸葛亮的“空城计”。赵云“空营计”和诸葛亮的“空城计”,面对的对手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司马懿,两个人同样地老谋深算,但同样的中计。经过老罗的艺术加工后,这位孤胆战士单枪匹马立于营门外,十足显示其英雄本色。所以如果说长坂一役是三国武力颠峰的象征,则汉水此役便是武艺+智慧+胆色的完美表现。五虎中独此一人。这便是我喜欢赵云的最大原因。  

    难道赵云的将才能力,在这里还不能表露无疑吗?这仅仅是一个近身侍卫能够做到的吗?  

    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将守街亭的重任交给毫无领兵做战经验的马谡,而令赵云、邓芝各率少量士兵作为疑兵出箕谷,街亭兵败后,魏军大举进攻,“云、芝兵弱敌强,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相比之下,率领二万大军的马谡,便不能做到敛众固守,原因何在?统帅能力太低。如果说赵云此举也不能证明其统帅才能的话,可做个假设,如果换成关羽在此会怎样?是否应该是这样:“关公大喝一声,倒提青龙刀,骤马上山直取郭淮,魏军如波开浪裂,淮促不及防,被公手起一刀,斩于马下”或者是换成张飞:“飞单枪匹马立于谷口,大喝一声:“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吾决一死战?”魏军闻之,尽皆股栗,喊声未绝,郭淮身旁万政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于是魏军皆退。”


    此上皆乃笑谈也,以当时的情况,赵云已经是做倒最好了。对于街亭失利这种突发情况,魏军大军掩之是赵云料想不到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打一场一定会输的战争,能够做到将损失情况减到最小,也是统帅能力的表现。赵云的将才能力,此时有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事后赵云被贬两级,更证明其错不在赵云。此战被贬将官极多,马谡更遭砍头,主帅诸葛亮军刑颇为严明,自贬三级。如此时赵云不罪反赏,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事实也确实如此,所以赵云被贬并不能意味着其不懂为将之道,乃是情理中的必然。  

    这就是赵云——顺平候赵云,一生虽经历无数坎坷,为蜀国流血流汗一辈子,忠心不二,却始终不争名利。他沉默,但是他也有爆发,在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如救世主一样出现,不管有多强的敌人,他总是能够一力承担,勇敢面对,而且始终能硬抗到底。他能够真正体会到民间疾苦,敢于直谏,也有卓越的政治头脑,总是能够清醒地看清形势。他拥有武将的体魄,拥有文臣的头脑,拥有几乎毫无瑕僻的性格,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大众百姓中总是文武双全的代名词。  

    在演义中,作为一个近乎完美的武将,赵云也受着不少偏激派对他的嘲讽。越被人恶意攻击的人越能证明其具备被人攻击的价值,所以无论任何嘲讽,始终不能改变大众的印象,更不会改变真实的赵云。史实的赵云当然不会如演义中如此完美,但他的沉默却总能让人对他产生无数幻想。他的可塑性远远高于跟他同时代的任何一名武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郁郁乎文若——荀彧

  作者:周泽雄

    这个人是不常为人留意的,他充满智慧,手上却没有一把鹅毛扇可供上镜;胆识过人,血雨腥风的沙场上又难觅他的踪影;天生一个美男子,却从来不像宋玉、潘安那样将自己的阳刚壮美书写上简帛汗青;他还是那样谦退沉稳,简朴本分,不与人争;在三国群英争相辉耀自己在历史星空中的光芒时,他却躲在遥远天幕的尽头,仿佛一颗晦暝的四等星。

  他就是荀彧,字文若。至少曹操知道,在自己熠熠烁烁的谋士团里,荀君是最璀璨的一颗,当真是才华丰茂,郁郁葱葱。曹操未必明白的是,就命运而论,荀君又是最背晦的,临终前的荀彧,其心情之郁郁难平,煞是让人叹息不已。“郁郁乎文若,”这个句法上有欠斟酌的句子,遂成了我对荀君的临时概括。

  宋朝洪迈在那本一度被坊间爆炒为“毛泽东生前最喜爱的书”的《容斋随笔》中,曾论及地利之要,略谓古今欲争天下者,必赖地险之利,如战国时“秦宅关、河之胜,齐负海、岱,赵、魏据大河,晋表里河山,蜀有剑门、瞿唐之阻,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吴长江万里,兼五湖之固,皆足以立国”。以是观之,三国时代,“刘备不下山,孙权不出水,”惟独只有“荡平群雄”的曹操,长期处于“无险可据”的境地。洪迈先生虽有所不愿,仍不得不将原因归结为曹操人所难及的知人善任。——洪迈曾在另一处将曹操斥为“汉鬼蜮”。

  我们知道曹操戎马半生,扬鞭万里,以四海一统为己任,非如寻常不思进取的割据之雄,只满足于守住一方田地。话说回来,曹操若没有自己的田地(即让刘备耿耿于怀的所谓“基业”),他的四处征伐若没有一个稳固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和物质支持,那也很难想像。粮草就是一个现实问题,倘深入敌境,自可如兵法所云“因粮于敌”,但别忘了时间是在公元二世纪,当时整个世界都在闹灾荒,整个中国都在嗷嗷待哺,以至袁术的部下只能整天靠容易坏肚子的河蚌充饥,到处都有“人相食”的情况发生,曹操倘粮草不能自给,他的十万大军当真会在十日内不战自溃。曹操当然有自己的后方,一个使他免除后顾之忧的基业。看来,该基业的牢固与否不在于“得地险之利”,而在于由谁去掌控。

  说到帝国的守护者,没有人比荀彧更合适了。多年来,曹操已习惯于将大本营,连同受自己挟制的汉献帝,无限信赖地交给荀彧全权掌管。如果荀彧有意弄权,他所处的尚书令高位倒是非常恰当的(荀彧常因这一官衔而被人称为“荀令君”)。后来曹魏政权毁于司马氏之手,部分原因在于曹丕讨吴时,一不留神,将看家护院的“尚书令”角色,赋予了司马懿。曹操当年的“三马同槽”之梦,遂演为日后的“三分归一统”。

  权力世界从来只有两种人,有人执意破坏,有人志在恢复。虽然“破”与“立”的辩证法常被人提到,但具体到个人,往往并无辩证可言,比如暴戾恣睢的董卓,便是有破无立的典型;与荀彧同为曹操谋士的贾诩,也是“破”有余而“立”不足;鼠窜寿春的袁术和坐镇荆州的刘表,“破”力不够却想“立”字当头,其难以成就大业,亦属必然。至于天秉“王佐奇才”的荀彧,则是匡复大师的代表。荀君决计不会对旨在毁坏汉家宫阙的任何行为感兴趣,他的志向在于恢复,尽己所能地恢复。他选择曹操是因为他相信,曹操代表着实现自身道德理想和事业追求的全部力量,只有曹操才有能力翦除播乱江湖的各路诸侯,“收拾旧山河。”也正因此,当绝大多数谋士都如过江之鲫投奔袁绍时,受到袁绍极高礼遇的荀彧,反而在袁绍势力最为昌盛之时,决然引去,投奔当时不过一区区东郡太守的曹操。举例来说,这便仿佛扔下了部长级待遇,到一家处级单位讨一口副处级饭碗。

  插一句,由于郭嘉也是从袁绍府邸出走的,那么,当袁绍府中两个最具才华的谋士不约而同地投奔了曹操,这便预示了日后袁、曹决战的结局。正是这两个谋士的杰出智慧,加上曹操本人的精警果断、机变万方,才左右了官渡之战的成败。——再插一句,向曹操率先提出迁都许昌的谋士董昭,最初也在袁绍帐下效劳。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且各具特色,各擅胜场。相较之下,除了郭嘉和一度号为“谋主”的荀攸(荀彧的侄子,但年长荀彧六岁),最为曹操倚重的,非荀彧莫属。区别是,郭嘉和荀攸常年不离曹操鞍马左右,随时献计供策,荀彧则始终远离战场烽火,一面治理后方,一边远远地通过传书递简来为曹操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用以形容荀彧的工作风格,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荀彧出生在颍川一个极有名望的家族,不仅父辈皆名震当世,时人号为“八龙”,众位兄弟亦个个气宇不凡,知名当时。荀彧的风采雅量,大概弱冠时即已名播遐迩,当时知名的人物鉴赏家何颙,很早就对荀彧作出“王佐才”的评价。由于帝王属世袭,若非执意起义造反,若不想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掉脑袋问题,凡人在世间的最大荣耀,便莫过于出将入相了。拜将之威,时人皆以淮阴侯韩信为楷模;入相之荣,则辅佐汉高祖刘邦的留侯张良,不失为一个现成榜样。在准确评价荀彧的能耐上,何颙至少与曹操取得了一致,曹操见到荀彧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此吾之子房也。”子房,正即张良。虽然曹操话里隐然已有拿帝王自居的嫌疑,但就荀彧而论,他毕竟获得了人臣的最高评价。

  儒雅俊美的荀彧,虽小曹操八岁,种种迹象显示,心高气傲的曹操一直视他为畏友,对他敬重有加。他被曹操委以重任时年仅二十九岁,没过多久,他就以自己处变不惊、智勇双全的才能,挽救了曹操。

  那是曹操最狼狈的时刻。当时曹操初获兖州,又刚刚在对袁术的讨伐中获胜,大功初建,不觉想念起家中的老父兄弟,寻思将他们接来,共叙天伦之乐。然而一番孝子美意,却引来一场家门惨祸,他的阖家老小被徐州牧陶谦新近收罗的一名黄巾降将张闿尽数杀害。曹操气忿填胸,立即率领大军,以报仇雪恨之势,杀气腾腾地扑向徐州。孰料祸不单行,他多年旧友陈宫、张邈恰在此时陡然翻脸,联络了西北独狼吕布,欲在曹操背后捅上一刀。

  由于陈宫、张邈在兖州极有势力,吕布的虎狼之师又勇冠三军,短短数天,曹操赖以自立的根据地相继落入敌手。这一下变起仓促,人鬼难防,在徐州作战的曹操除了对当地百姓杀戮甚多,本来也没有获得多少实质性战果,现在突然无家可归,打击之大真是不言而喻。何况,就说背叛曹操的张邈吧,那本来竟可算是曹操最知心的朋友,曹操甚至对家属讲过这样的话:“若我在外面遇到不测,你们可以投靠张邈,只有张邈是我最可靠的朋友。”家门惨痛继之以祸起萧墙,曹操一时还没弄清楚眼泪该为谁而流,泪眼迷离之际却蓦然发现,留任后方的荀彧已如南天一柱,拔地而起。

  负责镇守兖州的荀彧,兵微将寡,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处变不惊,指挥若定。他充分显示了运用有限人力资源的超卓能力,在骤然煮成一锅乱粥的时势面前,荀彧像一名高明棋士,一瞥之下便洞悉了全部利害:何处宜弃,何处宜保,何人可寻求互助,何人可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在首先借助程昱之力,为曹操先行确保了鄄城、范、东阿三座县城之后,一天,豫州刺史郭贡又统帅数万大军兵临城下。郭贡在城下高声叫荀彧答话,约荀彧当晚赴郭贡营帐一晤。所有人都断言郭贡乃吕布同谋,兵士皆惴惴不安。黄昏过后,星云惨淡,荀彧穿戴齐整,决定出城。协助荀彧留守的曹操心腹爱将夏侯惇大惊,“先生乃一州之主,去了定有危险,断断不可。”荀彧轻拍着夏侯将军的宽肩,说道:“将军不必介意,郭贡与张邈等人,本来就貌合心离,他这么快到我城下,肯定没来得及与张邈、陈宫、吕布等人勾结上。他是来试我斤两的,我若怕他,只会促使他倒向张邈,这叫‘因怒成计’。相反,我今晚就对他晓以利害,劝他眼光放长远点,他即使暂时不向我投降,至少也能确保中立。”“如此,”夏侯惇说,“我当率卫兵为君保驾。”荀彧连连摆手:“我正要郭贡知道,荀彧纵无一兵一卒,也全无惧色。”

  众人都知“关云长单刀赴会”,且不说此事并无史料为证,即有此事,则荀彧此番的赴会,外无一将相卫,内无一刃相藏,无疑更见凛然。郭贡当面目睹了荀彧的胆识,怯意大炽,当晚便拔营退去。——插一句,夏侯惇后来倒曾被敌人扣为人质,曹操花了一大笔赎金,才把他赎回。

  曹操戎马生涯中有很多重要关节点,几乎每一个关节点,我们都能看到荀彧的智慧。荀彧的智慧与郭嘉不同,郭嘉擅长以猎豹般的机敏,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荀彧则像一位治国大师,统览全局,所提的方案往往周赡完备,切实可行,极具长远的战略眼光。曹操回到兖州后,还没来得及当面对荀彧表示感谢,便洗耳恭听了荀彧下面一番教诲:



  当年汉高祖保关中,光武帝据河内,为了君临天下都是先力求深根固本,以便进能够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即使不断遭到挫折和失败,仍然能够成就大业。将军本以兖州为业,今天虽然有些残坏了,其实仍然不难自保,这便正好像将军的关中与河内,务必先求安定。将军若先分一支兵东击陈宫,陈宫必不敢西顾,我们正好乘这段空闲时间把麦子收了,待到粮草丰足,吕布便可一举而破。破吕布之后,将军再与南面的扬州结好,共讨袁术,届时将军兵临淮、泗河上,大业可传檄而定。倘若将军暂时放下吕布,先去征讨陶谦、袁术,多留兵守备则将军难免兵员不足,少留兵则大家先去保城,无法收麦。吕布必乘虚而入,大肆劫掠,民心难免有变,虽然鄄城、范、卫三县仍然可以保全,其余诸县自将改弦易帜,不复为将军所有了,到那时,将军又何去何从呢?



  这段被我精简过的陈述,体现出一套完整的战略方案。曹操一一依法施为,不多久就取得了一连串胜利,转眼间已从当年处级地位的东郡太守,上升为俨然可与袁绍分庭抗礼的部长级军事集团。

  被曹操由衷赞许为“略不世出”的荀彧,这时又以自己独具的战略眼光,向曹操奉献了一个更加卓越的建议:打皇帝牌。

  需要在这里对皇帝补充几句:苦命的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当时别说无人参拜朝觐,简直就是无人问津。波澜壮阔的黄巾军起义虽以失败告终,却从根本上颠覆了汉家基业。至少从董卓率兵进驻洛阳开始,汉献帝便不再享有皇帝的威权,这以后不仅“御座的高温”日趋寒冷,流民乃至难民的滋味,皇帝倒没少体验。他终于跌跌撞撞地来到了残破的洛阳,靠一个名叫张杨的老臣子替他拾掇出一间屋子,皇帝才与其说有了一个临朝视政的所在,不如说有了一块遮风蔽雨的栖身之地。皇帝周围不断有粗鄙的军阀进进出出,他们中的每一个,不管李傕还是郭汜、杨奉还是韩暹,似乎都具有随意处置君王的能力。“汉朝大势已去,”这差不多成了时人的共识,诸侯各怀异心,如袁术之类心存篡逆者,甚至觉得把皇帝废了都属多此一举。

  然而汉朝三、四百年的基业,本身是一股宏大的精神力量,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皇帝,不管多么不成器,不管政权多么飘摇,只要一天不倒,其潜在的精神号召力,仍可能不可估量。与荀彧差不多同时看到皇帝尚具废物利用价值的,还有袁绍的著名谋士沮授。只是,观察袁绍可笑的为人,我觉得简直不妨归纳出一个“袁绍定律”。该定律是:一个建议,只要同时具备远大和切实可行的特点,便必不采纳。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而当荀彧向曹操提出同样建议时,“徘徊蹊路侧”的曹操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捷足先登,“先据要路津,”在自己尚无暇从战场脱身之际,让部将曹洪先率一支兵马,急赴洛阳护驾。

  说荀彧“打皇帝牌”,荀君估计不会高兴,因为他的本意并非将皇帝看成一张牌。他确实从心底里认为,曹操在道义上也应维护汉室江山,他当年投奔曹操与此时劝曹操迎奉天子,思维上本是一脉相连的。只是,由于该建议极具谋略价值,再联系曹操日后对待皇帝的态度,我们才事后诸葛亮地琢磨出其中的“打牌”意味。

  即使仅从谋略角度考察,“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算得曹操平生最重要的决定。曹操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他的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从此有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借口。当反抗曹操常被等同于对抗朝廷时,泛泛诸侯常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凉意。曹操是打皇帝牌的高手,当他需要暂时安抚某人,使自己不至于出军时遭到偷袭,他一般只需假借皇帝名义,分封他一个官衔就能把对手稳住。皇帝“当其无,有有之用”,自此以后,曹操的用兵便愈加游刃有余了。



  起初,袁绍大军向曹操开拔过来时,考虑到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曹操一度信心不足。据说郭嘉曾慷慨陈词,向曹操提出了“公有十胜,绍有十败”。在上一章里,我曾提到这段长篇大论不仅内在逻辑性不强,有钱钟书先生指摘过的“词肥义瘠”之弊,也不符合郭奉孝以直觉见长的思维风格。我认为这样的话出自荀彧倒是比较容易解释的,何况,史料里也确有记载。当然也非大而无当的“十胜十败”,而是更具针对性的“四胜四败”,分别为“度胜、谋胜、武胜和德胜”。

  由于荀彧在袁府多年,亲兄弟也在袁绍处效力,所以他对袁绍及其手下众谋士武将的判断,甚至较郭嘉更准确,更神奇。在与“臭嘴”孔融的一次辩论中,荀彧不仅一一指出了袁绍手下众人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局限,更对他们日后的结局——或者说下场——做了精准的预言。唉,“尽信书不如无书,”若我们相信陈寿的记述,则荀彧在这里简直显示出一种铁口直断的超级巫师才能:所有经他评点过的人物,一个也没有摆脱他预先为之设计的结局。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已有半年,曹军粮草堪堪不济,形势日见危急,曹操不免有些胆怯。曹操每当心绪不宁,计策未定之时,便有给荀彧写信的习惯。远在许昌的荀彧见曹操信中流露出回军退守的意思,火速修书一封,遣快马送与曹操,竭力表示反对。因自己不在前线,不谙具体地势,所以荀彧的回信中并无一计一策,但他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时机。荀彧坚信,目前正值曹、袁实力消长的关键时刻,双方都有困难,只要坚持,再坚持十天半月,必然会出现决定全局的可贵战机。此时此刻,实力对比已不重要了,现在是双方主帅比拚智力的重要关头,智高一筹者,有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曹操再次听从了这位奇佐,不多久,他就觅得了稍纵即逝的战机,一举击败袁绍。



  荀彧除了出众的管理才能和卓越的大局观,在识拔人才上,也显示了高出群侪的眼光。曹操手下不少著名谋士,都由荀彧举荐而来,包括荀攸、郭嘉、钟繇、司马懿。荀彧赖以威服众人的,还有自己风高节亮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折节下士,居高不傲,为官不贪,一心为公,散尽家财。”不仅曹操对他充满敬仰,同事下僚也多对他崇敬有加。后来曾被曹丕称颂为“一代伟人”的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无论在书籍中还是自己“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摘引曹操致荀彧的书信,也颇有兴味。曹操赏罚分明,极少贪功,战事一毕,常会在庆功宴上作一番点评,将分属于各位谋士武将的功劳,一一指出,此乃“荡寇将军张辽之功也”,“此乃贾诩之功也”,“此乃钟繇之功也”,不一而足。下面这段话,最能概括曹操对荀彧的评价:



  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荀彧的功绩既如此远超群英,曹操也许竟觉得自己不配加以封赏,所以往往通过向皇帝请示的方式,再以皇帝的名义予以颁赏。曹操亲自执笔,向汉献帝呈上一封又一封《请封荀彧表》。由于荀彧“谋殊功异,臣所不及”,曹操又总觉得“前所赏录,未副彧巍巍之勋”,隔不多久又会要求皇帝重新“评议”,增加赏赐。每当荀彧有所推辞,曹操必写信劝慰,言词恳切。由于荀彧每次必推辞三次以上,所以曹操的劝慰信也就一封没少写。信中曹操常不惮繁琐,一件又一件地将荀彧的功劳细细罗列:“你为我贡献的谋略何止百数,而我只不过对皇上提了其中区区两件,你都要向古人学风格,一味拒绝,你不是存心要我难堪吗?‘窃人之财,犹谓之盗,’更何况剽窃他人奇谋呢?请先生千万不要再推辞,不然,曹某真成小人了。”

  拒绝封赏,在中国古代(部分也包括现代)常常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当不得真。但荀彧大概是一个例外,当曹操欲表封荀彧为三公时,荀彧直到第十次拒绝,才使曹操不再坚持。



  没法读到荀彧致曹操的信,颇让人遗憾。临死前,据说荀彧将自己的所有书简均付之一炬,“奇策密谋”遂“不得尽闻也”。我相信这也是中国谋略文化的一大损失。荀彧似乎是在一种极为压抑、苦闷的心境下,郁郁而终的。当时曹操权力鼎盛,睥睨四方,“固一世之雄也,”在谋士董昭的建议下,遂萌生了“进爵国公”的想法。所有人都认为曹操“九锡备物”乃当之无愧之事,只有荀彧坚决反对。由于汉代规定,异姓不得封王,荀彧正确地预见到,随着曹操进封为魏公,汉朝必然会被曹家终结。这是荀彧最不想看到的一幕,虽然他也知道,若曹操位列九五之尊,他本人就将以留侯张良“开国元勋”般的造型,长留青史。

  荀彧真会是曹操杀死的吗?有一种来源可疑的传说:曹操曾托人送给荀彧一只食品盒,打开后空无一物,荀彧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用意,遂服毒自尽。当然来自陈寿的权威说法也颇为笼统含混,说荀彧五十岁时“以忧薨”,时为建安十七年(公元二一二年)。

  荀彧当时的忧容忧貌我们无法揣知,相反,他的笑容我们倒见到一回。在征讨孙权之时,曹操向汉献帝请示,让荀彧参与劳军。在魏文帝曹丕后来的追忆中,路上他曾与尚书令荀彧谈书论剑,由于曹丕不断夸耀自己的射术和摔跤术,把荀彧逗乐了。——不久,也许三天,也许十天,荀彧神秘去世。

  一年前,即建安十五年末,曹操写过一篇自传体文字《让县自明本志令》。讨论它不是本章的义务,但这里有必要指出一点,曹操的自传里不时流露出一种遭到他人冤曲的愤懑,反复强调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评价。由于此前曹操对荀彧的态度堪为楷模,他甚至将两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谦称为同僚关系,对荀彧的抬举、揄扬可谓不遗余力。作为投桃报李,曹操难免会想,荀君你身为尚书令,却不思有所报答,是否也有点不够意思?我们知道,提议曹操为魏公,荀彧本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原轮不到董昭出面。

  荀彧死后第二年,曹操进封为魏公。曹操终究没有用自己的强力废除汉朝,终究没有做过一天皇帝,隐隐中是否慑于荀君来自黄泉之下的逼视呢?

  将曹操与荀彧的故事搬上舞台,我相信肯定会比京剧《曹操与杨修》更耐人寻味一些。

  但这个故事是写不了的,两人机心博大,城府深沉,既彼此敬重,交互为用,又互相设防,大异其趣。一“破”字当头,一“立”字为先,致使朋友间的无上佳话,陡转为君臣间的极端猜忌,遂使史籍中一时布满无穷的嗟叹和疑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三国专题 > 还酹江月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悠悠乱世平安梦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