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气宇不凡“谪仙人”


  关于李白与唐玄宗的会面,李阳冰的《唐李翰林草堂集序》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由于李白与李阳冰特殊的亲密关系,所以这个记载的可信度比较高。《唐李翰林草堂集序》里这样记叙唐玄宗接见李白的情形: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

  唐玄宗下诏书将李白召入长安宫中,玄宗下了步辇,走上前来迎接李白,这是很隆重的礼遇。玄宗还设宴款待李白,让他坐在七宝床上。这里的“床”其实是指坐具,七宝床就是镶嵌着七彩宝石的宝座。不仅如此,唐玄宗还亲自为他调制汤羹,对李白说:“你是一介布衣,我却听闻你的大名,如果不是你的道德品行高、文章做得好,咱们俩怎么能今天在这里会面呢?”

  从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从接待的规格上来讲,唐玄宗很器重他。此后便将他安排在金銮殿中,翰林院内,顾问国政,起草诏书,与闻机密。对于唐玄宗的这种礼遇,李白当然非常满足与自得。长安的生活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感受到人生的巨大荣耀。

  除了深受皇帝器重以外,李白在长安还与一些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有交往,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著名诗人贺知章。他的诗我们都很熟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风格清新,朗朗上口,一千多年来广为流传,显示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

  李白来到长安的时候,贺知章已经八十多岁了,在朝廷担任太子宾客,这是个太子的属官,后来又被授予秘书监,从三品,负责管理、修撰图书经籍,算是高官。玄宗天宝二年,贺知章上奏玄宗请求回乡做道士,玄宗率百官为他赋诗送行,可见贺知章在朝廷享有较高的声誉,在诗坛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贺知章与李白在长安郊区的紫极宫见面。对于这次会面,李白后来在《对酒忆贺监》诗前小序中有所记叙:

  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这对李白来讲是一段值得骄傲的记忆,他与久负盛名的贺知章在长安相见。贺知章一见到李白就说,你哪是一般的人哪,你简直是从天上下凡的神仙!称呼他为“谪仙人”,认为李白气质非凡,有着不同寻常的仙风道骨。于是请他喝酒,两个人喝得十分尽兴,却发现身上的钱不够,于是贺知章将佩在身上的金制小乌龟换了酒喝。紫极宫其实就是老子庙,看来李白与贺知章的缘分根源于道教,也正是因为道教带给李白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才使他有了“谪仙人”之美称。对此称号,李白也沾沾自喜,常以此自谓,并在诗中多次提到与贺知章的会面,提到自己“谪仙人”这一称号,如《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四明逸老贺知章呼余为谪仙人”、《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等等。

  也有资料说是贺知章看到李白的名作《蜀道难》,大加赞赏,李白请贺知章指正此诗,贺知章一边吟诵,一边赞叹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写出这样绝妙的诗句,于是解下身上佩戴的金龟换酒与李白一同畅饮。

  这些故事的真伪姑且不论,《蜀道难》的确是一首千古绝唱: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是一首鬼斧神工的作品,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崎岖的磅礴气势,展现了一个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后世众说纷纭,诗中所蕴涵的寓意,历代也争论不休。有人说是送友人入蜀,有人说是歌咏蜀地山川壮丽,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以山川艰险比喻仕途险恶,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它虽然以七言为主,但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乃至散文句法都运用其中,使它冲破古典规范的束缚,获得新的生命。

  明人胡震亨曾在《唐音癸签》中说:“太白于乐府最深,古题无一弗拟。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合而若离,离而实合,曲尽拟古之妙。尝谓读太白乐府者有三难:不先明古题辞义原委,不知夺换所自;不参按白身世遭遇之概,不知其因事傅题、借题抒情之本旨;不读尽古人书,精熟《离骚》《选》赋及历代诸家诗集,无由得其所伐之材与巧铸灵运之迹。”的确是精深的见解。

  毫无疑问,《蜀道难》是一首典型的谪仙之作,它当然会引起落拓不羁的贺知章极大的共鸣。贺知章对李白的称誉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坛上地位也很高——这就使得李白名声更大了。

  其实在此之前李白的名气也并不小。李白少年时期写过一篇《大鹏赋》,这是一篇模拟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赋作。司马相如是李白最崇拜的文学偶像之一。他曾希望自己能够“做赋凌相如”,要超过司马相如,所以他写了《大鹏赋》。当时长安城里很多人家都收藏有《大鹏赋》,说明李白的诗赋在当时已经广为人知。这样看来,李白初到长安,不但在政治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文学上也有了自己的知音。

  由此我们大体知道,李白这次进入长安,的确得到上至天子、下至大臣的器重,那么他究竟担任了什么官职,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将杨妃比作“飞燕”是不敬吗

  李白在长安究竟担任了什么重要的官职?对此,各种文献有着不同的说法,但总的结论是:李白被授予了翰林之职——

  天宝初,玄宗辟翰林待诏。

  (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遂直翰林,专掌密命。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与筠俱待诏翰林。

  (《新唐书·文苑列传》)

  有诏供奉翰林。

  (《旧唐书·文艺列传》)

  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

  (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动京师。

  (魏颢《李翰林集序》)

  这些文献的记载比较模糊,有的就说是翰林,没有具体说是翰林学士还是翰林供奉、翰林待诏,还有的将这几种说法混在一起。这对李白身份的辨别就出现了问题。那么,翰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呢?李白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

  其一,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的记载应该是李白的说法——他经常出入金銮殿与翰林院,玄宗向他询问国政,在翰林院中秘密起草诏书,外臣不得与闻。有的时候玄宗需要李白起草诏诰之文,尽管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但依然能够迅速完成任务。

  根据文献记载,他还起草过一篇和蕃书:“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缀。”(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这个文书也许是唐朝与吐蕃间的外交文书,可见李白可能精通吐蕃等外国文字。

  其二,李白为玄宗与太真妃杨玉环写诗助兴。著名的《清平调》三首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诞生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兴庆池东沉香亭畔栽种了不少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会花方繁开,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帝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遂命李白作《清平调》辞三章,令梨园弟子略抚丝竹以促歌,帝自调玉笛以倚曲。

  (《松窗录》)

  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辞,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数章,帝颇嘉之。

  (《旧唐书·文艺列传》)

  诗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太真妃杨玉环本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之妃,后被唐玄宗看中,但直接迎入宫中有碍声名,就先将她度为道士,再以道士身份进入宫中。当时杨玉环的身份还是道士,但已经入住兴庆宫陪侍玄宗。

  第一首词写太真妃的美貌。太真妃的衣裳如云彩一般灿烂,容貌如牡丹般美丽,承受着皇帝的恩宠,这样的美貌真是人间少有,只有在仙界才能一见。第二首词将太真妃与巫山神女、赵飞燕作比,进一步渲染玉环所受宠幸。诗说楚王与神女的巫山爱情虽美,但与玄宗、太真的爱情相比却不过是虚幻的梦境。在大汉的皇宫里,有谁可以与贵妃所得的恩宠相媲美?恐怕只有新妆之后的赵飞燕了。第三首词写美丽的牡丹花正盛开,美艳的太真妃也在身旁相伴,玄宗心中是多么愉悦!有名花美人在眼前,心中的任何惆怅都会消散。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初至长安时与唐玄宗的关系很密切。而李白这一时期的心情心境也颇不寻常,他后来写诗回顾自己在长安这段生活的时候也很得意。在《东武吟》中,他说:“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 意思是说,自己得到皇帝的宠信,往来宫禁之中,声誉与身价很高,仿佛就要进入唐太宗专门表彰功臣的凌烟阁了,身边谈笑的人物都是王公大臣。当初唐太宗为了表彰功臣,曾将二十四功臣画像立在凌烟阁上予以表彰。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声誉、才华也一定可以进入凌烟阁。

  再如《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汉家天子驰驷马,赤车蜀道迎相如。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翰林秉笔回英盼,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自己奉诏进入长安,如同汉武帝召见司马相如一样无比荣耀。拜谒天子龙颜大悦,四海之内草木逢春。身为供奉翰林,深受皇帝的器重,每天都出入在翰林院,著书在金銮殿。当年嘲笑我低微贫贱的人,现在却来纷纷与我结交。

  又如《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一朝得到君王的重用,就要全心全意地为国效力。得到皇帝的恩遇,就会青云直上。我陪侍着皇帝驾出城门,胯下是圣上所赐的宝马。王公大人纷纷前来巴结,大官显要都来与我交往。言辞之间颇为得意、得志。

  按照李白的这些说法,他刚入长安时,政务繁忙,社会活动很多,王公大臣都纷纷看中他的地位与才华,他在长安必定能够大展宏图。

  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李白天宝元年秋天进入长安时,深受朝廷上下尤其是玄宗皇帝的器重赏识,那为什么天宝三年初春,李白就匆匆离开长安呢?要知道,李白为了获得这个一飞冲天的大好良机,整整努力、等待了十几个年头,然而当机会真正来到身边的时候,他却只在长安待了不到两年时间!区区一年多的时间,又如何能够实现他的宏图大志呢?在李白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他真是可以“潇洒”、“浪漫”到如此地步的人吗?

  显然不是。应当说,李白离开长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核心的原因或者问题在于:李白在长安宫中究竟担任过什么具体的职务?这个职务与李白所要实现的政治理想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换言之,李白在宫中所担任的职务是否能够帮助他实现远大的政治理想?这其实是李白此次长安之行成败与否的关键,也是他是否有必要居留长安的关键所在。

  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得出的答案是:李白在长安期间,虽然得到唐玄宗的礼遇与敬重,但是他并未真正得到玄宗的政治重用,因为他所担任的不是具有政治意义的“翰林学士”,而只是陪侍皇帝游戏诗文的“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这两个职位有着本质的区别。说通俗一点,李白进入了宫廷,见到了皇帝,但皇帝递给他的不是谋划江山、起草诏书的天子之笔,而是一支粉饰太平、润色王业的词臣之笔。对于李白来讲,这支笔并不能给他描绘出美好的政治前途,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浪漫选拔”只在传说之中


  那么,同在皇宫禁地,翰林待诏与翰林学士的差别究竟在哪里?才华横溢、胸怀抱负的李白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翰林学士呢?

  如果我们认真翻检一下有关史料,就会发现,新旧《唐书》中没有李白担任翰林学士的记载,李白的诗文中也从未称呼自己是翰林学士。至于他的朋友如杜甫、贾至、任华、独孤及、魏颢等人在与他交往的诗文中,也没有人称他为翰林学士。中晚唐时代,几位做过翰林学士的官员,都曾专门著书整理记录有关唐翰林学士的史料,如李肇《翰林志》、元稹《承旨学士院记》、韦处厚《翰林学士记》、韦执谊《翰林院故事》、杨钜《翰林学士院旧规》、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等。正因为有这些资料,我们对从唐玄宗开始直至晚唐的翰林学士才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在这些资料当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李白的姓名。可见,李白从未担任过翰林学士,他担任的是翰林供奉。

  那么,翰林供奉与翰林学士有什么区别?这得从翰林院与翰林学士院的区别说起。

  唐代的宫廷制度规定,凡是皇帝行止所到之处,要有御用文人、术士等候诏命。这些御用文士、术士并非皇帝的政治助手,而是陪侍皇帝从事文艺游赏之事。这些人当中有吟诗作赋的文词之士,有饱读典籍的经学之士,有算卦者、杂耍者、司棋者、论道者、念佛者、求仙者、书画者,吹拉弹唱,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们在翰林院里随时等候皇帝的召见,所以叫翰林待诏,也叫做翰林供奉。皇上赏月,便召唤诗文待诏写诗助兴;皇上游园,看见景色迷人,便召唤画待诏作画等等。

  有时候,皇上偶尔也会询问翰林待诏一些政治问题、民生问题,甚至要他们起草一些并不重要的一般性文书(不是诏书),但这并非他们的主要工作,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的工作与政治毫无关系,皇帝也不会将他们这个群体与国家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宫廷中,他们与皇帝的关系虽较为密切,有侍奉之便,但是并没有什么政治地位,更不可能发挥较大的政治作用,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政治前途。

  诗文待诏只不过是诸多待诏中的一种,其地位比其他待诏要高一些,其中有一些表现优秀的诗文待诏,也会逐渐发展到给皇帝起草诏书,具有了政治身份,但这批人数量并不多。

  再来看翰林学士。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唐玄宗即位后,随着国家行政事务的日益繁多,原本负责起草诏书的中书省官员,特别是中书舍人繁忙不堪,工作效率低下。玄宗于是常常抽调朝廷其他部门中一些精通文辞、学识渊博的官员临时负责起草诏书的工作,这属于临时差遣工作,这些人常常被称为翰林供奉或翰林待诏,他们的临时办公地点就在翰林院中,与那些御用文士、术士的待诏们在一起办公,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人才与杂流并处”。

  开元二十六年,玄宗进行了一项改革,将那些专门负责起草诏书、执掌朝廷密命的翰林供奉(待诏)正式改称为翰林学士,并在原来翰林院的南面修建翰林学士院,与北面的翰林院区别开来。这个时候,翰林学士就从原来的翰林院杂班子中脱颖而出,翰林学士草诏也就由临时性的差遣逐渐成为固定的职务。这样,起草诏书的翰林学士们就在南边的翰林学士院办公,主要从事政治决策、政治顾问与起草诏书的工作。而那些陪侍皇帝娱乐游赏的翰林院待诏们还继续在翰林院里待诏,从事侍奉皇帝文化娱乐的活动。

  与翰林供奉或者翰林待诏不同,翰林学士们的权力很大,在当时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他们的出现从客观上分解了中书舍人的权力,也就是分解了宰相的权力。因为中书舍人是直接受命于宰相的,而翰林学士是直接受命于皇帝的,不从属于任何其他官僚机构。所以翰林学士又被称做天子私人,即是皇帝的私人政治秘书和政治顾问,它的设置是玄宗集中皇权的一个重要步骤。皇上要通过设立翰林学士分割宰相的权力,扩大皇权。到了唐代中期,翰林学士,特别是他们的首长翰林学士承旨,往往十之八九都是宰相的预备人选,所以被称之为“内相”,可见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翰林学士有一个特点,即本身并不是一种有品级的官职。唐代史书说,从正九品至正四品的官员都有机会担任翰林学士。但是翰林学士本身没有品级,也就没有俸禄,所以担任翰林学士者必须有其他正式的官职,才能在官场上有属于自己的序列,才有与官职相应的俸禄。唐德宗时期的翰林学士姜公辅、唐宪宗时期的翰林学士白居易都遇到过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没有俸禄来支撑生活,所以他们请求皇帝能够给他们挂一个官职,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拿这个官职所具有的俸禄:

  姜公辅,……授左拾遗,召入翰林为学士。岁满当改官,公辅上书自陈,以母老家贫,以府掾俸给稍优,乃求兼京兆尹户曹参军,特承恩顾。才高有器识,每对见言事,德宗多从之。

  (《姜公辅传》)

  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

  (《白居易传》)

  所以,唐代的翰林学士都有一个别的官职,他在朝廷上排列次序的时候就以这个官职的高低为根据,而在皇宫内设宴时翰林学士排在宰相之下,一品官员之上:“班次各以其官,内宴则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 宪宗时,又置‘学士承旨’。唐之学士,弘文、集贤分隶中书、门下省,而翰林学士独无所属,故附列于此云。”(《百官志》)

  从这一点来看,李白所担任的绝对不是翰林学士,而是翰林待诏。因为他在长安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担任任何官职,唐玄宗也从未给他任命过任何官职,这不符合翰林学士任职的常例。因为他只是翰林待诏。对于唐玄宗而言,也许根本就没有想在政治上使用李白,他与其他在翰林院中的那些僧道术士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一个侍奉皇帝文化娱乐的御用文人而已。

  因此,李白在长安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严格地限定在另一个框架当中。他的办公地点不在南面的翰林学士院中,而是在北边的翰林院当中。也就是说,从玉真公主将他推荐给唐玄宗开始,玄宗就是将他看做侍从文人人选,而不是政治人物人选,所以才将他置于翰林院之中而不是翰林学士院中。

  从玄宗时期翰林学士的选拔任用程序上来看,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从朝廷的官员中选拔出来的,而从未将一个布衣之身直接选拔进入翰林学士院。而对于李白的选拔就不一样,那种由民间草泽布衣之士直接跃上龙庭的浪漫选拔方式,固然非常符合李白本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奇幻理想,但却远远不是翰林学士选拔的正规程序。毕竟对于政治顾问、政治秘书的选拔要严肃得多,也要慎重得多。对于李白的推荐选拔显然更符合一个文人的标准,而不是政治家的标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赐金放还”的体面送客


  尽管玄宗并未在政治上重用李白,但能直接进入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却是李白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李白在任翰林供奉期间以及日后的许多时间里,都创作了不少作品来记录这段生活。如在长安时期所写的作品: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金门答苏秀才》)

  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

  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

  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

  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

  (《游宿温泉宫作》)

  除此之外,还有《从驾温泉宫醉后赠杨山人》、《温泉侍从归逢故人》、《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等诗,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尽管只是个翰林院待诏,而不是翰林学士,但他的诗中也洋溢着入朝的骄傲,他热情地赞美朝廷,称赞皇帝身边卓越的人才,当然他自己也是这诸多贤才中的一位。在他的诗中,皇帝游温泉宫具有政治祥瑞的特征,在他的心中,玄宗是一个圣君,如同太阳一样伟大,可以给唐王朝带来美好的气象。

  但是李白毕竟没有在玄宗身边扮演政治角色,只是一个御用文人,这离他的政治理想有着很大的差距,他因自己的诗文得到玄宗的赏识,但这种赏识与玄宗对优伶的赏识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李白虽然在玄宗身边,但他的内心是极度不平衡的,他巨大的理想与现实的处境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也使得他的内心非常郁闷。

  在他的诗中,从来没有为皇帝起草诏书或者机要文书的记载,有关政治生活的记录也仅仅是“晨趋金门中,夕待金门诏”,即只不过是在翰林院值班,等待皇帝的诏命。这段时间,李白也曾感觉到失落,他的一些诗作表现了自己既闲散又无聊的情绪,如《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观书散遗,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息而笑。”集贤院中藏书很多,李白常常与集贤院的学士、校理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这也许是李白在宫中唯一可以进行精神交流的地方。但这并不是李白来长安的初衷,他更愿意与唐玄宗或者一些朝廷重臣来交流政治体会,而不是读书心得,但是在长安,唐玄宗一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因而他的心情始终是苦闷的。

  总之,李白在长安这一时期的诗文有两种倾向:其一表现自己深受玄宗器重时那种得意的情状,或者表达对皇帝的感恩之情;其二表现自己没有实现巨大政治理想抱负的怨愤,打算离开长安。

  一年多以后,李白被“赐金放还”,但长安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最光辉的记忆。离开长安后,李白也写了不少回忆长安生活的诗文。其中不少是反映自己在翰林院的生活的,比如:

  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

  (《走笔赠独孤驸马》)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攀龙九天上,别忝岁星臣。

  布衣侍丹墀,密勿草丝纶。

  才微惠渥重,谗巧生缁磷。

  (《赠崔司户文昆季》)

  上皇闻而悦之,召入禁掖。既润色于鸿业,或间草于王言,雍容揄扬,特见褒赏。为贱臣诈诡,遂放归山。

  (《为宋中丞自荐表》)

  这些诗文所描写的情景与李白在长安时期的描述有很大的不同。在长安,李白即便有抱怨与不满,但那时他毕竟处于政治文化中心,那是一种居于优势的抱怨,那时候,他似乎随时都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因为他就在皇帝的身边。可是,离开长安以后,也就离开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要想再进入唐王朝的政治中枢谈何容易,因而,李白对长安翰林院的这段经历就有了别样的感情。在他的记忆中,这段经历充满了值得回忆和值得骄傲的地方,其中显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不能完全看做是历史的实录,因为李白并不曾担任过翰林学士的职责,是不可能参与起草诏书的,更不可能被委以政治重任。

  但这种夸张出现在李白身上又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我们所理解的李白是这样的:他对于自己政治前途的设计,对于自己政治理想的描述,对于自己政治才能的自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极富夸张与浪漫意味,这也是李白所有诗文一个突出的特点。

  因而,他对于自己在长安的这一段特殊经历的夸饰也在所难免。尤其是当这一段经历以不大愉快的方式结束时,李白为了抬高自己今后进身仕途的身价,为了将这一段经历作为今后继续图谋政治前途的资本与基础而不是绊脚石,必然会对它进行必要的美化与修饰。毕竟,这是李白一生中唯一一次如此贴近大唐中枢的政治神经,是他唯一一次如此贴近自己政治理想的脉搏,这种珍贵的记忆与资本毕竟不是任何一个诗人都拥有的。

  李白这些回忆、描写长安翰林院生涯的诗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自己之所以在短短一年多后离开长安,既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是玄宗的责任,而是宫中奸佞小人的责任,自己是在他们的迫害与排挤下离开长安的。所谓“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上重之,愈以纶诰之任委之,同列都所谤,诏令归山”(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李白《答高山人》),“君王虽受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李白《玉壶吟》),“为贱臣诈诡,遂放归山”(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总之,就是因为奸臣作祟,离间了他和玄宗之间的关系,所以才不得已离开长安。

  那么, 李白在长安不得志不得意,不得不离开长安,除了翰林学士、翰林供奉这些体制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是不是真的有人对他进行政治迫害?是不是真的有人进他的谗言?这就是下一章所要解决的问题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高力士、杨玉环陷害过李白吗

  我们先来看高力士。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是玄宗最宠信的宦官,也是唐代著名的宦官之一。他幼年入宫,由一个名叫高延福的宦官收为养子,所以改名高力士。由于曾帮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唐玄宗的宠信。在唐玄宗统治期间,他的地位达到顶点。在皇宫里,高力士拥有特殊的地位,就连李林甫和杨国忠也都争相讨好高力士。蔑视权贵、桀骜不驯的李白与高力士之间有什么特殊的交往吗?民间盛传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力士会不会因为给李白脱靴而怀恨在心,向玄宗进李白的谗言呢?

  关于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故事,最早的出处来自于唐人杂史笔记《国史补》(李肇撰)和《酉阳杂俎》(段成式撰)。故事是这样的:“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遂为脱之。”李白在宫中受到玄宗的接见,神气高朗,气宇轩昂,玄宗被他的神采所震慑,竟然忘记自己贵为帝王之尊,允许李白脱下自己的靴子,意思是让李白随意一点儿,不必那么拘束。李白于是将脚伸给高力士说:帮我脱掉靴子!高力士一时手足失措,居然就给他把靴子脱掉了。

  人们常常以这个故事作为李白傲视权贵,又受到玄宗格外宠爱的例子,殊不知在这段故事的末尾,李白离去后,玄宗对高力士说,李白这个人“固穷相”,意思是说,这个人成不了大器,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许多人信以为真,历代的戏曲小说中都有这个故事,成为表现李白在权贵面前傲岸不屈的典型例证。

  然而,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则故事大有问题。从故事的源头上来讲,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高力士到底是个什么人呢?高力士是当时唐玄宗最信任的“老奴”,对玄宗尽心尽力。“老奴”这个称谓毫无贬义,而是种特殊的亲近称谓。唐玄宗有一句话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只要有高力士在宫中值班,我就可以睡大觉。以唐玄宗的英明神武,讲出这一番话来,充分说明他对高力士信任的程度。高力士对玄宗自然也是尽心尽力。《旧唐书·高力士传》记载:“景龙中,玄宗在藩,力士倾心奉之,接以恩顾。”正是由于高力士对玄宗的忠心耿耿以及平定太平公主政变的业绩,才使他得到了玄宗的信任,从而与玄宗关系密切,并拥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的政治权力:“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旧唐书·高力士传》)

  尽管高力士有如此大的权力,但他本人从不乱政,而是全心全意地辅政。高力士这个人有三大性格特点:第一,对唐玄宗无条件的绝对忠诚;第二,做事非常谨慎——“力士谨慎无大过”(《册府元龟·内臣部》);第三,在政治上特别精明。他向玄宗提的建议一般都是出于维护皇权、忠于朝廷的立场。玄宗有什么家事、朝政都愿意听他的意见,极其信任他。因此高力士在朝中地位相当高,唐玄宗也给高力士加官进爵。天宝初年,高力士被封为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爵渤海郡公,后来又被封为左监门卫大将军,为正三品,权倾朝野。在宫中,玄宗一般不称呼高力士的名字,而是称他为将军,皇太子则称他为二哥,其他王子公主都叫他阿翁,尊他为长辈,驸马则称他为爷。

  从这些称谓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高力士在宫中的特殊地位,以他这么高的地位,怎么可能为李白脱靴呢?李白固然清高自傲,但是从身份而言,毕竟只是个翰林待诏,他有多大的胆量,敢让高力士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在皇帝的面前给他脱靴?再说,李白自己非常珍惜这次入长安的机会,他在宫中侍从游宴、奉诏作诗都很谨慎。他既无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让高力士这个权贵给自己脱靴,这个行为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只会带来很大的麻烦。退一万步讲,即便真有脱靴的事情发生,非但不能说明李白蔑视权贵,行为清高,反而只能说明李白是一个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人,其实,这种行为本身也并不符合李白的真实性格、个性。在大庭广众之下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难道就等于傲视权贵吗?从本质上来说,命人脱靴这种轻薄浮躁如同浪子一般的荒诞行为方式与李白浪漫豪迈、旷达清俊的言行方式根本格格不入。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一件看似在权贵们面前扬眉吐气的“光辉”事迹,李白却从未在自己或者与他人交往的诗文中提及,按照李白的个性,如果真有其事,怎会保持沉默呢?

  后人为了塑造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群的精神姿态,在他身上附会了太多的故事,力士脱靴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例。唐代的著名诗人何其多,可脱靴这个故事偏偏就附会在李白的身上,个中道理也很简单:这样的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李白的身上,如果说发生在杜甫、李商隐身上,不可能有人相信,因为这件事情比较符合李白性格的逻辑和风采。但事实上,力士为李白脱靴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

  说完高力士,再来看杨玉环。

  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本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公元737年,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死,高力士为了讨唐玄宗欢心,便向唐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杨玉环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很得唐玄宗的喜爱。公元745年,在玄宗的精心安排下,杨玉环请求进宫做女官,住进南宫,玄宗赐号太真,不久又册封她为“贵妃”。杨玉环入宫后,深得唐玄宗的宠信。杨玉环与高力士都是玄宗身边最亲信的人,也是对玄宗最有影响力的人。因此,许多人将目光锁定在杨玉环身上,认为她也是阻碍李白仕进与政治前途的又一个进谗言者。

  说杨玉环向玄宗进谗言,主要是与高力士联系起来的。高力士因为脱靴一事怀恨在心,于是撺掇杨玉环向玄宗进谗言。高力士撺掇杨玉环的借口就在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首诗写得很美。第一句说牡丹花上落满露水,非常娇艳。第二句说巫山女神纵然多么浪漫、美丽,依然无法与杨玉环相比。第三、四句说杨玉环的美貌也许只有汉宫赵飞燕可与媲美。

  传说中,高力士对杨玉环讲,李白将你比做赵飞燕,这是贬低你的人格,是对你人格的侮辱。因为赵飞燕本是阳阿主家的歌舞乐伎,出身微贱,汉成帝微行过阳阿主家时,被她的舞姿吸引,方才召她入宫,后又将她立为皇后。杨玉环听信了高力士的话,在玄宗面前极力诋毁李白,唐玄宗于是不再重用李白云云。

  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第一,赵飞燕是西汉成帝的皇后,擅长歌舞,她受成帝宠信的经历与杨玉环颇有些相似,李白将杨玉环比做赵飞燕非常恰当,毫无贬损之意。假如将杨玉环比做褒姒、西施、貂婵,那当然就很不合适,因为这几个女人都曾有参政甚至乱政的行为记录,而赵飞燕本人从未参政也未乱过政。李白这首诗中使用赵飞燕这个意象的主要作用其实是为了陪衬、衬托杨玉环的美貌,并不具有其他更深入的含义,更不用说政治含义与贬义了。其实,赵飞燕这个名字在唐代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常常以美女的代名词出现,其中也丝毫没有贬损之意。

  第二,《清平调》是李白奉玄宗诏命而写,李白的《清平调》撰成之后,玄宗非常喜欢,立刻命李龟年等乐工谱曲演唱。如果李白在诗中隐含如此强烈的讥讽之意,以唐玄宗的博学多闻,擅长诗文,精通音乐,难道还看不出来吗?李白固然清高自傲,平交王侯,但他毫无必要也不至于非得在这个时候讥讽杨玉环,触怒唐玄宗,这对于在长安谋求仕进之途的李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更何况,杨玉环当时尚未被封为贵妃,只是以太真道士的身份入住宫中,她还没有成为后来煊赫一时的贵妃,杨国忠也没有出任宰相,权倾朝野,所以李白也根本没有抨击讥讽杨玉环的理由。至于有人认为,“云雨巫山枉断肠”一句是讽刺杨玉环曾为寿王李瑁王妃,“枉断肠”特指寿王,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从以上对高力士、杨玉环的分析来看,说高力士和杨玉环曾经在唐玄宗跟前进谗言,说李白的坏话,这些说法在史实上是很难成立的。这大都是后世笔记杂史作者杜撰出来的,其目的也许是为了强化李白傲岸不群、蔑视权贵的形象吧。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李林甫阻碍了李白的前程吗

  有人认为,唐玄宗后期荒淫骄奢,不理朝政,李林甫则大权独揽,嫉贤妒能,造成朝政腐败,政治黑暗,这对于李白在长安的政治命运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天宝时期的政治环境。这一时期,唐玄宗早就罢免了宰相张九龄,任用李林甫为宰相。许多学者认为,罢免张九龄,任命李林甫,是盛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

  李林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擅长音律,但没有多少才学,长于机变、钻营,阴险狡诈,其政治权术登峰造极,不仅一般人为之心惊,即便老奸巨猾者也望而生畏。

  根据史料上的记载,李林甫为人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当面说好话,背后说坏话,口蜜腹剑,陷害忠义大臣:“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资治通鉴》卷215)第二,大权独揽,堵塞言论,不准朝臣发表言论。李林甫的这种作为,破坏了唐太宗以来大臣进谏皇帝、皇帝虚心纳谏的优良政治传统,破坏了君主放手信用大臣、大臣尽心辅佐君主的良好政治格局。第三,嫉贤妒能。李林甫作为宰相,不但不向唐玄宗积极推荐人才,反而还阻碍人才发展:“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资治通鉴》卷215)“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贤。”(《资治通鉴》卷215)制科考试,本来是面向朝野广求学有专能贤才的举措,然而由于李林甫的刻意阻碍,一个人都不曾录用,李林甫居然还上疏玄宗表示祝贺,说什么“野无遗贤”——天下人才已经全部搜罗入朝,民间已经没有被遗漏的贤能之士才了,所以录取名额为零。

  就是这样一个奸臣,唐玄宗对他却大加重用,而且一用就是整整十六年,在他之前的数位贤相如姚崇、宋、张说、张九龄等,任期也不过三四年。因此许多人将矛头直接对准唐玄宗,认为他是天宝以后大唐政治腐败的总根源。归结起来,唐玄宗有这样几条荒政误国的表现:一,不理朝政,将行政权力交给李林甫,自称无为而治,其实是大权旁落,客观上导致奸臣当道,朝廷的政治风气越来越坏;二,追求长生不老,寻找方士、道士给自己炼长生不死之药。这其实是唐朝皇帝的通病,好些所谓的明君如唐太宗、唐宪宗就死于这些长生不老药;三,崇拜老子、道教,到处铸造老子真容,一时间朝廷上下、宫廷内外迷信、谶纬活动猖獗;四,骄奢淫逸,专宠杨玉环,生活腐化堕落。

  其实,如果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玄宗的这四个特点,就不难发现,这些特点远非唐玄宗所专有,许多封建时代的皇帝在他们统治的后期都有这些特点。

  那么,唐玄宗与李林甫这对君臣究竟对天宝政治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呢?这样的危害对李白在长安的政治前途到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这里先稍稍宕开一笔,说说唐代皇帝与宰相的关系。

  唐玄宗罢免张九龄,任用李林甫这一政治举措,是评判玄宗天宝时期政治风气、政治格局的关键所在。封建社会的政治中枢格局中有许多矛盾,其中皇帝与宰相的矛盾最为关键,也最为核心。这不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是体制之间的矛盾。打个通俗的比方,皇帝好比是国家的董事长、所有者,宰相则是国家的最高执行官、经营者。随着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不断运行、完善、成熟,执行官要求在决策、行政等方面拥有更大的权力,而皇帝出于自身至高无上的特权利益,必须将最重大的权力最大限度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皇帝必然要求宰相成为无条件忠实于自己的执行官。

  问题在于,宰相一旦成为官僚体制运行中的一个环节,就必须要遵循官僚体制自身的规律来运行。再打个比方,皇帝的舅舅犯了杀人之罪,宰相必须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惩罚甚至处死国舅。但是这样做显然不符合皇帝的根本利益,《礼记》中说,“刑不上大夫”,如果惩罚甚至处死国舅,就会有损君王九五之尊的崇高威望,也会触动皇亲外戚的政治利益。总而言之,宰相要按照官僚体制办事,而君主要求维护皇权的利益,这就必然会产生体制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在封建社会体制中,皇帝的权力是没有边界的,这个绝对权力要求官僚体制无条件服从他的意志。而官僚体制则要求皇帝尽可能在体制框架内行使绝对权力(其实是希望它转变为相对权利),要求宰相自身具有相对独立的意志力,这就是皇帝与宰相之间的矛盾。

  唐玄宗天宝初年,开元盛世已经持续了三十年时间,国家空前强盛,君权空前强大,君权与君主的意志也空前膨胀。换言之,这个时期的玄宗更需要一批唯命是从的执行者,而不是皇权的监督者。开元时期的宰相如张说、张九龄等人,他们是一批具有很高文艺修养的文辞之士,又是一批具有较高政治品德、政治信念的鸿儒、大儒。张说、张九龄等大臣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儒家政治学说与政治理念,这些学说、理念足够回答、解释一个封建王朝应该拥有怎样的国君、宰臣,应该具有怎样的政治格局与政治目标。他们希望国君能够恪守封建理想政治的格局、规划,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不仅为皇家谋利益,更为天下百姓谋利益的宰相。当皇帝勤于政务、以天下民生为本的时候,宰相的意志就能较好地与帝王相统一;而当皇帝的统治意志衰退甚至开始骄奢淫逸的时候,宰相的意志就会必然与皇帝的意志发生矛盾。毫无疑问,像这样一批太过遵守、忠诚于儒家传统政治学说的宰相,与唐玄宗权力膨胀的趋势是有矛盾的。

  开元盛世见证了玄宗的政治才能,这足以使他成为一代明君。尤其是张九龄任相时期,奖掖后进,选用新人,积极进谏,排除奸佞,造就了较为清明的政局。然而随着唐玄宗皇权意志的不断膨胀,对于张九龄等宰相的意见就越来越听不进去了,而李林甫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揣测玄宗的真实意图,一味迎合玄宗心意说话,深得玄宗的器重。

  比如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月,唐玄宗想从东京洛阳回驾西京长安,与宰相们商议,张九龄等人认为秋收尚未结束,希望玄宗推迟到十一月再回驾长安,玄宗心中不悦。李林甫当面未表态,私下对玄宗说:“长安、洛阳,陛下东西宫耳,往来行幸,何更择时!”(《资治通鉴》卷214)玄宗一听正合自己的心意,非常高兴,即日启程回驾长安。

  再比如玄宗想要提拔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宰相,张九龄公开表示反对,李林甫当面不表态,私下却对玄宗说:“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尚书!九龄书生,不达大体。”第二天上朝再次商议此事,九龄依然反对,玄宗大为不满,李林甫又私下进言玄宗:“苟有才识,何必词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资治通鉴》卷214)最终促使玄宗下决心赐爵牛仙客,食实封三百户。长此以往,导致玄宗对张九龄渐渐不满,转而重用李林甫。

  对于唐玄宗而言,李林甫这个宰相最能顺遂自己的心意,也最便于自己表达皇权的意志,对他而言,加强李林甫的权力,其实也就是加强自己的权力。从玄宗内心来说,希望李林甫这个国家最高行政首长成为皇权意志的代表,从而更便于在官僚行政机构中贯彻皇权意志。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在他这个皇帝的授权与庇佑之下,李林甫的权力越来越膨胀,越来越集中,他背靠大树好乘凉,背着玄宗做了许多的坏事,给国家朝廷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但是,客观地讲,唐玄宗的皇权始终不曾旁落,反而获得了加强。李林甫这个宰相能够做十六年,不是玄宗无可奈何忍耐了十六年,而是因为玄宗自身利益的需要。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避乱成都,他曾对身边大臣裴士淹说,李林甫“妒贤嫉能,亦无敌也”(《大唐新语》卷8),说明他对李林甫的毛病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当裴士淹问玄宗为什么明知李林甫嫉贤妒能,还让他长期担任宰相时,玄宗“默然不应”(《大唐新语》卷8)。为什么默然不应?当然有后悔的成分,但也是不便明说。唐玄宗使用李林甫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操持朝政大权,但物极必反,事实证明这正是他失策的地方。因为任用李林甫就意味着中断了唐太宗以来兼听纳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的优良政治传统,就会导致不少政治决策的失误。诚然,在唐玄宗的操控下,李林甫也对政治、财经、军事、法律等诸项制度进行了改革,由于皇权与相权的充分集中,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唐玄宗放纵李林甫,导致朝政日益腐败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我们来看看唐玄宗、李林甫与李白的关系。

  首先,就具体的人际关系而言,没有任何资料表明李林甫在政治上直接影响、危害过李白。李林甫的政治手段主要用来对付与他同等量级的政治对手,像李白这样一个小小的翰林院待诏,对李林甫还远远构不成政治上的威胁,所以李林甫根本没有必要花费巨大气力来对付李白。

  其次,就天宝初期的整体政治环境而言,虽然不能与开元时期的盛世相比,但社会经济依然呈现出兴旺繁盛的态势——货币流通活跃,手工生产发达,社会财富与消费水平较高。潜在的政治危机也许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天宝初期并没有“天下大乱”,社会秩序依然正常,即便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但长安乃至全国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百姓暴动,这就说明天宝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局势仍然是相对稳定的。

  总之,天宝初期的大唐王朝及其统治阶层虽然潜藏着动乱的因素,但是在李白逗留长安期间,这些因素尚未完全成熟,社会政治的整体环境并未糟糕到“万马齐喑”,士人毫无出头之日的黑暗境地,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依然延续着开元以来繁荣鼎盛的局面。换言之,身处长安宫中的李白,如果真的拥有并希望施展政治才能,要获得玄宗的赏识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唐玄宗而言,重用大臣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是否符合皇权的利益,如果符合自身利益,即便他人诽谤、阻拦,也很难改变他的决心。前文提到的牛仙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更典型的例子还有安禄山。据《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为将,违反军令当斩,张九龄在玄宗面前力陈当斩的理由,玄宗“惜其才,敕令免官,以白衣将领”,并告诫九龄不可“枉害忠良”。

  玄宗为什么器重安禄山?就是因为安禄山的确能够为己所用:“胡人则勇决习战,……陛下诚心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资治通鉴》卷216)然而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都曾上言玄宗,陈说禄山必反无疑:“国忠屡言禄山有反状,上不听。”(《资治通鉴》卷216)“太子亦知禄山必反,言于上,上不听。”(《资治通鉴》卷217)后来凡有告密禄山谋反者,玄宗就将告密者缚送给安禄山。

  玄宗为什么拒而不听杨国忠等人的意见呢?就是因为他需要安禄山这个边疆大将,他自信依靠自己多年的笼络,安禄山不至于谋反。所以对玄宗而言,如果是他真正器重的人才(安禄山当然属于养虎为患,但首先他也是出色的边将,否则玄宗不可能长期信任他),他是会力排众议予以重用的。换句话说,如果李白的确如他自己所说那样,具有经天纬地的才华,是一位如姜太公一样不可多得的安邦定国之士,那么,天宝初年,五十七岁的玄宗还是有足够的眼光重用他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李白,没有也不可能让身份显赫的高力士为自己脱靴;更没有写诗讥讽杨玉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纵然一无是处,但也没有任何必要诋毁陷害李白;而天宝初年的唐玄宗虽然意志衰退,荒废朝政,但也远远不至于昏聩至极,皇权旁落,他依然牢牢掌握着朝廷的大政方针政策,掌控着社会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于真正的经纬之才依然具有敏锐的眼光。总之,从客观上来说,天宝初年的李白虽然只是一个翰林院诗文待诏,但是他依然具有不少出仕为官的机会。那么,李白为什么在一年多之后就匆匆离开长安呢?这其中到底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悲剧根源到底在哪里


  我们来看看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李白来讲,作为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其诗歌创作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承认。但是他到长安来,不是让大家承认其文学家的成就,而是要获得政治家身份的认同,要得到政治家的重用,这对李白来说是最重要的。

  以李白的雄心壮志与傲然不谐的个性,无论如何也不会安于翰林待诏这个位置,安于侍从文人这样一个角色,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他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宰辅之臣,要对玄宗发生政治影响,要真正发挥政治作用,从而对唐帝国的政治产生影响。而这,却是他这个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的职位永远无法实现的,这是李白深层的矛盾与痛苦。李白在进入长安之前有矛盾与痛苦,那就是想获得政治机遇,但是不得其门而入,是所谓的怀才不遇;现在的李白也有矛盾与痛苦,那就是貌似获得了空前的政治机遇,但是尘埃落定之后才发现,虽然已经与玄宗有了亲近的接触,但是他所获得的并不是重大的政治机遇,玄宗皇帝只是将他看做一个舞文弄墨的诗文供奉而已。

  李白的悲剧命运也正在于此。

  如果他就是个一般的文人,没有那么高的政治理想,即便在长安做不成政治家,但是至少可以在翰林院中做个诗文供奉,也足够光宗耀祖了!可偏偏李白不是一个向现实轻易妥协的人,他非但不向现实妥协,也不向自己妥协。对于李白来讲,他毕生的最高追求就是要在政治上获得极大的成功,获得高度的认同,就是要做辅佐君王的宰辅之臣,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即便是见到了皇帝,这依然是失败的人生。也许,对一个纯粹的文人来讲,能够拥有被皇帝亲自接见的殊荣,能够充当侍奉皇帝的御用文人,这已经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但这样的文人也就不值得我们追思千年了。

  但李白是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心胸?什么样的自信?他不是一般的小文人,他不可能轻而易举就向现实妥协,他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诗坛巨匠。在李白的内心世界里,整个大唐就是为他施展鸿图大志预备的,就像孟子所说的:“夫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这种纵横天下当仁不让的王霸气度,是盛唐时代锻造出来的性格,是时代精神的象征与代表,并非一般庸常文人所能望其项背的。

  这恰恰是李白的魅力所在。实事求是地讲,李白的确只有诗人之大才,没有政治家之大才,但是这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李白就是不肯服输,就是不肯相信天下没有他施展抱负的空间,就是不肯放弃他的自信与原则,所以即便玄宗对他倍加礼遇,他也绝不领情,也绝不愿意苟安现状,做个舒舒服服的御用侍从文人。他要表达他的失望,表达他的不满,要大大表现他的狂放不羁的个性风采,哪怕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不是政治家的涵养与性格,但这是大文学家、大诗人李白的独特个性。如果李白屈服于自己,妥协于现实,那他就不是那个独步诗坛的李白,也就不是我们心目当中那个狂傲飘逸、洒脱不羁的“诗仙”了。

  在政治上的失望情绪与日俱增的同时,另一种情绪就不可遏制地涌现出来。不要忘记,伴随进入长安的,除了那个意气蓬勃、抱负远大、具有政治幻想的李白之外,还有一个目空一切、孤傲自赏、具有极高文学天才的李白,当政治幻想破灭之后,文学的意气就伴随着酒气不可遏制地宣泄出来。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开始形成:当李白郁郁不得志,就去借酒浇愁,酒力尤且不足以浇愁,就会付诸诗文大发牢骚,这些牢骚诗文无论被唐玄宗还是那些真正的奸佞小人看到,久而久之都会形成有损李白形象的舆论环境,这些舆论环境又会进一步恶化李白在长安的生存与发展。

  在长安,李白留下了不少饮酒、醉酒的记录。在翰林院中,他醉酒:“时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在权贵之门,他醉酒:“白时为贵门邀约,比至半醉,令制《出师诏》,不草而成,许中书舍人。”(魏颢《李翰林集序》)在街市酒肆,他更是“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旧唐书·文苑列传》),“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新唐书·文艺列传》)。

  李白的言行做派,难免在朝廷上下引起一些流言蜚语,李白自己也承认翰林院中人际关系复杂,自己的人际环境不好。他在《玉壶吟》中抱怨:“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在《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中又说:“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由于自己的行为言语有失检点,所以遭到奸佞之人的谗言,导致玄宗对自己不满。

  而玄宗虽然“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后患,惜而逐之”(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据《汉书》记载,大臣孔光休假回家,与家人闲谈,家人问长乐宫温室殿有什么树木,孔光默然不语。后来就用温室树代表朝廷的机密要闻。翰林院虽然是侍奉皇帝的艺文娱乐机构,但它位居禁宫之内,如果以李白这样一副醉态,难免不会在醉后泄露宫禁中的秘密。所以玄宗虽然很赏识他,也曾因为他“才藻绝人,器识兼茂”,“欲以上位处之,故未命以官”,但终究因为李白的种种表现“非廊庙器”,故而“优诏罢遣之”(孟《本事诗》)并“惜而逐之”。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明明知道自己已经遭到了他人的诋毁诽谤,李白却依然故我地我行我素,不改文人狂傲自许的本色:“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新唐书·文艺列传》)杜甫曾有诗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仙歌》)后世往往用这首诗来称赞李白傲岸不群、藐视权贵的气魄,但这样的言行举止在具体的政治环境、政治实践中实非益事。

  所以李白的个性决定了虽然他有跟皇帝接近的机会,但显然,李白没有及时地抓住这个机遇,或者说,以李白的个性、实际的政治才能以及他在玄宗心目中的位置、在宫廷中的实际地位,都不可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也不具备实现这个巨大理想的可能性。

  玄宗其实对李白相当不错,他一看李白在长安宫中的确很难立足,于是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赐给李白不少金银盘费,送他回家。史书记载四个字:“赐金放还”。

  这是一个非常体面的下台方式,玄宗没有贬斥他,没有谴责他,没有把他赶出长安,而是保全了李白作为一个文人的体面与尊严。这一举动使李白入京、在京、离京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儿、文学色彩、浪漫色彩,使这整个过程更加符合李白的气质,这是一个典型的李白式的离开,而不是一个不称职官员的离任,这与同期前后张九龄等政治家的被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甚至可以说,玄宗从不曾按照一个官员的标准来要求、看待李白,从对李白的欣赏、选拔、任用到离开,与其说是政治标准,倒不如说是文人、文学的标准。李白最终安静而体面地离开了长安,这种离开方式反而使他获得了更为巨大的文学声誉。但是李白的政治名声并未因此而获得加强,伴随着他离开长安,世人对他的认识更清楚了,李白的本质就是一个旷世的大文人,大诗人。

  多年以来,不少读者都认为,李白不仅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出色的文学才华,而且也是一个天才的政治家,只是时代没有给予他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李白之所以被迫离开长安,其主要原因在于黑暗消极的政治环境。现在,通过这几章的叙述、分析,我们大体澄清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李白怀抱着宏伟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觐见唐玄宗,渴望实现政治抱负,然而朝廷与玄宗却始终以文学的眼光来接纳李白,为他安排了适合文学角色的职位,于是,李白在长安宫廷也只能发挥其文学才华,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误会与错位,也是李白在长安政治失意的体制性原因。李白固然文才超绝,拥有超凡的政治理想,但是李白本人是否真的具有天才的政治才能,值得质疑。根据李白在长安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似乎并不具备一个成熟政治家的个人素质。李白离开长安,当然有整体社会政治环境的大背景——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原因——但是李白自身的主观因素也不可忽略。

  离开长安后,李白继续他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性格没有变,他张扬的个性也没有变,他对政治的理解依然是那么天真。对李白而言,长安的政治失败并没有改变他对自己的期许,反而刺激他更进一步地执著于政治仕途。他并不曾意识到自己在政治命运面前的错位与误会,这导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他贸然加入永王李的军队,造成重大的个人悲剧。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安史之乱之后的契机


 李白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天宝三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漫游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迎来了又一次政治机遇——仙风道骨的李白竟然加入了永王李的军队。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李白的命运会在这里发生哪些改变?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李白,这次能够如愿以偿吗?

  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怀着失意的痛苦离开了长安,他的政治理想遭受到重大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这次挫折反而刺激他更进一步地执著于政治仕途。然而,不谙政治风云的李白非但没能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反而给年届五旬的他找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与灾难!——“安史之乱”期间,李白应邀参加永王李的军队,但没过多久,李的军队就被朝廷的军队消灭,李被杀,李白也因谋逆之罪被投入监狱。

  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加入永王的军队呢?要想弄清楚李白参军的前后经过,还得从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之后说起。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离开了长安,他浪漫的政治理想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此时的李白只好选择漫游。就在这次漫游中,李白结识了两位重要的朋友,也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四十四岁的李白离开西京长安,一路东行,来到汴州(今开封市东南,古称梁州)、宋州(今商丘市南)。此时他的心情非常复杂,也很痛苦,《行路难》其二非常典型地表露了他此时的心境: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烂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道路像青天一样宽广,却唯独没有我的出路!我羞于和长安的浪荡子弟同流合污,过着斗鸡走狗的无赖生活。我不愿弹剑诉说痛苦,谄媚权贵求得赏识。淮阴市井小人嘲笑韩信怯懦,汉朝公卿忌妒贾谊才能,自古贤才多遭人嫉恨!你看燕昭王多么器重郭隗、邹衍,剧辛、乐毅才因此效忠他。如今燕昭王的白骨与衰草一起腐烂,还有谁像他一样修筑黄金台倾心以待贤士呢?像我这样愿意报效朝廷的人自然没有人能够赏识!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又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中回顾了当初的心境: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我的剑术虽然不能与万人抗衡,文章却得到播扬四海的名声。然而这些都不足称道,我唱着《五噫歌》离开长安。当我要离去的时候,心中无限悲慨,泪水沾湿了帽子的缨带。

  对于此刻的李白来说,虽然依旧沉浸在失意的痛苦中,但无意间又为文学史抒写了一段佳话。在这里,李白遇到了盛唐诗坛又一个重要的诗人——三十三岁的杜甫,他正为料理家事而奔走梁宋之间。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在文坛刚刚崭露头角,而李白此时不仅诗文名声卓著,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资本,二人的名声、地位尚不可同日而语。杜甫由衷地推崇甚至崇拜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同饮共醉,携手游赏,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曾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记录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这首诗写得情浓意切:我们彼此亲如兄弟,喝醉酒后盖一条被子睡觉,白天里一起携手同游,一同去幽静之处寻访隐士范十。在晚照的残影中听见棒槌捣衣的声响,荒废的古城上空满是厚厚的云层。长久以来我都喜欢吟诵屈原的《橘颂》诗,不曾想过讨要吴中的菰菜羹。自己一直想要立志为国效力,可今天来拜访了隐士,就不愿再讨论什么功名富贵,这优哉游哉的隐居生活也很安适啊!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与杜甫的情谊非常深厚。令人高兴的是,盛唐的另一位大诗人高适也正在梁宋之地漫游,三个人此刻都是政治失意者:李白刚刚被排挤出长安,杜甫刚刚经历了科场失败,高适也不过一介布衣。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于是三人相约漫游梁宋,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李白在《梁园吟》中写道: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诗人乘舟离开长安,沿波涛汹涌的黄河东下。他对酒作歌,排解忧愁。浩荡的水流迷失了旧国的痕迹,自己的退路又在何方呢?不如及时行乐,登楼赏景吧。梁园的五月如秋天一样清凉,玉盘中的杨梅已经备好,吴地的食盐如雪花一样洁白。就让我们开怀畅饮,好好享受人生,不要学伯夷、叔齐那样孤高自赏。信陵君、梁孝王、枚乘、司马相如等历史人物早已烟消云散,只有汴水年年东流。现实的重重阻碍使自己的理想不得施展,而快乐生活似乎也不能久长,想到这里,眼泪沾满了衣裳。还是抓紧时间及时享乐吧……诗的最后,李白却终于隐忍不住,大发感慨:不如做东晋宰相谢安,虽然隐居东山,但只要天下苍生瞩望,立刻出山也并不算晚吧!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复杂的思想状态:既看透世事艰辛决意及时行乐,又不甘心碌碌无为了却此生。诗人时而表示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时而又想做东晋宰相谢安,结束隐居生活,为天下苍生谋福。其实李白的内心并未真正忘怀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便在颓废至极、欢饮达旦的时刻,心中仍然不能忘怀世事,仍然还有济世救民的热望。他有着非凡的自信,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迟早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而这也正是李白性格的可贵之处,虽然他离开长安,遭遇了巨大的政治挫折,但他内心的理想却没有泯灭,并没有因此而随波逐流。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李、杜相会之谜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离开了长安,他浪漫的政治理想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此时的李白只好选择漫游。就在这次漫游中,李白结识了两位重要的朋友,也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四十四岁的李白离开西京长安,一路东行,来到汴州(今开封市东南,古称梁州)、宋州(今商丘市南)。此时他的心情非常复杂,也很痛苦,《行路难》其二非常典型地表露了他此时的心境: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烂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道路像青天一样宽广,却唯独没有我的出路!我羞于和长安的浪荡子弟同流合污,过着斗鸡走狗的无赖生活。我不愿弹剑诉说痛苦,谄媚权贵求得赏识。淮阴市井小人嘲笑韩信怯懦,汉朝公卿忌妒贾谊才能,自古贤才多遭人嫉恨!你看燕昭王多么器重郭隗、邹衍,剧辛、乐毅才因此效忠他。如今燕昭王的白骨与衰草一起腐烂,还有谁像他一样修筑黄金台倾心以待贤士呢?像我这样愿意报效朝廷的人自然没有人能够赏识!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又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中回顾了当初的心境: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我的剑术虽然不能与万人抗衡,文章却得到播扬四海的名声。然而这些都不足称道,我唱着《五噫歌》离开长安。当我要离去的时候,心中无限悲慨,泪水沾湿了帽子的缨带。

  对于此刻的李白来说,虽然依旧沉浸在失意的痛苦中,但无意间又为文学史抒写了一段佳话。在这里,李白遇到了盛唐诗坛又一个重要的诗人——三十三岁的杜甫,他正为料理家事而奔走梁宋之间。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在文坛刚刚崭露头角,而李白此时不仅诗文名声卓著,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资本,二人的名声、地位尚不可同日而语。杜甫由衷地推崇甚至崇拜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同饮共醉,携手游赏,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曾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记录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这首诗写得情浓意切:我们彼此亲如兄弟,喝醉酒后盖一条被子睡觉,白天里一起携手同游,一同去幽静之处寻访隐士范十。在晚照的残影中听见棒槌捣衣的声响,荒废的古城上空满是厚厚的云层。长久以来我都喜欢吟诵屈原的《橘颂》诗,不曾想过讨要吴中的菰菜羹。自己一直想要立志为国效力,可今天来拜访了隐士,就不愿再讨论什么功名富贵,这优哉游哉的隐居生活也很安适啊!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与杜甫的情谊非常深厚。令人高兴的是,盛唐的另一位大诗人高适也正在梁宋之地漫游,三个人此刻都是政治失意者:李白刚刚被排挤出长安,杜甫刚刚经历了科场失败,高适也不过一介布衣。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于是三人相约漫游梁宋,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李白在《梁园吟》中写道: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诗人乘舟离开长安,沿波涛汹涌的黄河东下。他对酒作歌,排解忧愁。浩荡的水流迷失了旧国的痕迹,自己的退路又在何方呢?不如及时行乐,登楼赏景吧。梁园的五月如秋天一样清凉,玉盘中的杨梅已经备好,吴地的食盐如雪花一样洁白。就让我们开怀畅饮,好好享受人生,不要学伯夷、叔齐那样孤高自赏。信陵君、梁孝王、枚乘、司马相如等历史人物早已烟消云散,只有汴水年年东流。现实的重重阻碍使自己的理想不得施展,而快乐生活似乎也不能久长,想到这里,眼泪沾满了衣裳。还是抓紧时间及时享乐吧……诗的最后,李白却终于隐忍不住,大发感慨:不如做东晋宰相谢安,虽然隐居东山,但只要天下苍生瞩望,立刻出山也并不算晚吧!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复杂的思想状态:既看透世事艰辛决意及时行乐,又不甘心碌碌无为了却此生。诗人时而表示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时而又想做东晋宰相谢安,结束隐居生活,为天下苍生谋福。其实李白的内心并未真正忘怀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便在颓废至极、欢饮达旦的时刻,心中仍然不能忘怀世事,仍然还有济世救民的热望。他有着非凡的自信,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迟早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而这也正是李白性格的可贵之处,虽然他离开长安,遭遇了巨大的政治挫折,但他内心的理想却没有泯灭,并没有因此而随波逐流。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牢骚不断的江南之旅

  李白当然不会只在梦里游江南,天宝六载前后,他一路南下,畅游扬州、金陵、丹阳、吴郡、会稽,所到之处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全诗怀古伤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长安的无比眷恋。诗人感慨凤去台空,江水自流,感慨东吴、东晋风流人物终成古丘,感慨金陵古都优美壮丽的景色,透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怀。整首诗起落自如,收放有致,工丽之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

  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一诗中,李白抒发了对时局安危的忧虑: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可见李白在漫游中一刻也没有忘记对唐王朝的关怀。他是苦闷的,却依然关心着国家,他不管怎样解脱自己,就是不能忘怀国计民生,就是不能忘却自己的政治追求,始终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而当这种忧国忧民之心不能通过自己的作为得以疏解时,他怀才不遇的苦闷就更为浓烈,这些都化作对社会昏暗政治的揭露,对奸人当道的极度愤慨:

  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

  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斗鸡者获得皇帝的宠信,杀人者成为君王的将军,真正的志士才子却不为世所用。最可恨的是,得志小人嘲笑才高志雄的诗人,骏逸的良马被压抑不能前行,跛脚的驴子却春风得意。这种颠倒黑白的现实令诗人悲愤难当。诗人不得不从先贤的身上寻找精神支柱——即便如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曾遭受理想的挫折,自己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诗人自比严陵、韩信,进一步申明自己傲岸不屈的高洁人格和豁达气度。“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这正是李白参透世事之后磊落胸怀的展现。

  天宝九载,李白从金陵奔赴浔阳(今江西九江),又从浔阳北上经过唐州方城县(今河南方城县),去造访隐居石门山(今河南南阳一带)的老朋友元丹丘。他希望通过求仙访道获得心灵暂时的休憩,这一时期他留下了不少求仙诗: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

  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

  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然而,游仙访道终究无法使李白摆脱内心深层的痛苦。

  终于,李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北游幽燕,入幕边军,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算起来,从天宝三年到天宝十一年,李白的游历踪迹所至遍及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他一方面想借助游赏山水、栖身宗教来解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是想再次寻找可能的政治机遇。但是根据当时的朝政局势,他想再次进入长安直接觐见玄宗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想到边塞从军也许不失为一条入仕捷径。这其实也是盛唐许多文人谋求仕途、实现政治理想的一个重要途径。李白于是在天宝十一年前后行经邯郸、清漳、临等地,寻求入幕的机会。然而幽州的情形令他大吃一惊,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此时正在秣马厉兵,图谋造反,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幽州早已成为虎狼啸聚的险境。李白不得不离开幽州,南返魏州。他后来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中追忆当时的情形:

  十月到幽州,戈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我眼看安禄山将要谋反,却苦于没有进谏圣上的机会,只好趁着大乱未至早早隐居起来。我的内心多么悲愤,却敢怒不敢言!遥想燕昭王重用贤臣良将,现在我这样的千里马却无人顾念,空自腾跃,即便是乐毅再生,也会奔亡而去啊。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离开魏州,南返宋州(今河南商丘)、曹南(今河南定陶),一路南下安徽宣城,游历敬亭山、宛溪。此间曾与他的族叔、校书郎李云登宣城谢楼作歌,写下了著名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歌的开首让我们想起李白的另两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都在感慨时光如流水,人生如朝露。但是对年过半百的李白来说,“弃我去者”的绝对不仅仅是时光,烦扰诗人的也绝不仅仅是人生的短暂。对李白而言,这两句诗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有着对往日蹉跎与辉煌人生的无限追念。

  今日的李白为何烦忧多多?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知道,从天宝三年离开长安后,李白漫游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一直在寻求新的政治机遇,然而却一直没有恰当的机会。当他北游邯郸、幽州,想要在边关建功立业时,却察觉到安禄山的谋反动向。所以此时李白的烦忧,并不仅仅是个人得失的烦忧,更是对国家将遭涂炭、百姓将遭祸患的烦忧,是明知国家危在旦夕却无所作为的烦忧,是对普天之下豪杰之士报国无门的巨大烦忧。这个“昨日不可留”和“今日多烦忧”代表了盛唐由盛而衰之际,知识分子普遍的呐喊与呼唤,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现实既然有如此之多的烦恼与忧愁,还不如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乘着万里长风,望着远飞的大雁,在高楼上畅畅快快地喝个痛快吧!诗人想要借助酒的力量使自己从那激愤难耐的心绪中摆脱出来。酒会使李白沉醉麻痹,暂且忘却烦恼与忧愁,酒也会使他重新燃烧起生活的热情,对未来充满信心。此处所谓酣高楼,就是要借助酒兴,开始将全诗的情绪由无限的消沉、烦忧转向无比的高昂、自信。

  李白一生,最自信的就是文章事业。他自诩写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海”,写文章“日试万言,倚马可待”。“蓬莱”两句诗其实就是这种自信的充分表现。有人认为,“蓬莱”是以道家藏书之蓬莱山比喻汉代国家图书馆东观,“蓬莱文章”就是指汉代散文;有人则认为“蓬莱”比喻李云所担任的秘书省校书郎职务,“蓬莱文章”是借指李云所写的诗文。“建安骨”则是指汉魏时期“建安文学”的刚健风骨。“小谢”指南朝著名诗人谢,他曾在宣州担任太守,修筑起这座谢楼。这两句诗的表层意思是说诗人与李云一同吟唱着汉魏以来的优秀诗文,品味谢的优美诗篇;深层意思则是以汉魏诗文和谢诗歌自比。

  诗写到此时,诗人的兴致与自信达到了最高潮。他说:“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他不愧是一位“诗仙”,竟要和朋友一起飞上那九重青天,将皎洁的明月揽入怀中。这里的月并不是实际的景观,而是作者心中的明月,是诗人的天真烂漫之语,是典型的李白式的诗歌语言。

  然而,“诗仙”的情思虽然可以飞到明月的身边,但毕竟不是仙,酒醒之后毕竟还要生活在现实当中,毕竟还要面对昨日的种种失落,今日的种种烦忧。但浪漫的诗人并不甘于在污浊的现实中沉沦、颓废,他要用三尺宝刀砍断如滚滚长江水的满怀愁绪,要再次借助美酒永远消除内心的忧愁。这两句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传诵人口,就在于它典型地刻画出诗人那种绝不屈服于环境的压制,竭力要摆脱人生痛苦的雄放气概,后世有多少备受压抑的能人志士都曾借助这样的诗篇宣泄内心的不平。从诗歌的结构上来说,也完成了由豪壮的高潮向消沉低潮的过渡。

  李白扬言从此将不再混迹于令人伤心的是是非非之地,而将驾一叶扁舟,披散长发,像春秋越国的大功臣范蠡那样,侍君之功成之后便隐居身退。但是我们知道,李白并没有侍君之功成,他恰恰是侍君之功不成却要散发,要弄扁舟,这是为什么?其实,唐代知识分子隐逸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取更高的清誉,更广泛的声誉,以便引起当朝者的注意,走所谓的“终南捷径”。而唐代统治阶层之所以广诏隐士,无非想说明,连不问时世的隐士都应诏出山,岂不说明自己的朝政真是天下归心吗?

  所以,李白功业未成却要散发弄扁舟的含义主要有二。首先,这是一种不满现存秩序的牢骚之语,那就是:既然当朝者天下无道,我也不愿意仰人鼻息,受人桎梏,不如去自由世界里无拘无束地潇洒一生。其次,这也是一种暗示,那就是:如果当朝者果真要使天下归心,就应该将隐于山林的贤能之士诏回朝廷,为国家效力。所以这个结尾的实质并不消沉,在狂傲狂放的姿态下面隐藏的依然是积极的入世精神。而这,正是盛唐时代文化的精神,也是盛唐知识分子典型的性格特征,李白是他们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是对这种时代性格最典型的反映。事实证实了我们的判断分析,这首诗写完后不到两年,“安史之乱”爆发,诗人参加了朝廷平叛的军队,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精忠报国之路。

  纵观全诗,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纵横捭阖,气象万千,在波澜壮阔的诗篇中展现出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精神风采与艺术个性,展现出盛唐知识分子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所特有的心路历程,不愧是流传千古的伟大绝唱。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