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有龄知道大事不妙,因为一个人在守城的时候,最怕的是什么?就是里面没有饭吃,外面没有援兵,那这种情况之下,是不可能再守下去的。太平军把杭州城团团围住,所以他只有跟胡雪岩商量,如果跟别人讲这句话,我也开不出口,我也对他没有信心,所以只好找你了,他甚至以一拜而跪。那胡雪岩说你干吗呢?他说除了你我没有指望了,你无论如何把我这两万两银子,你到上海去买米回来,我要对老百姓有交待啊,我要对我的士兵有交待啊。你无论如何,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他又写了两封信说你出去,你去找救援的人,他们从外面打,我们里面守住,我们迟早有一天可以突围。胡雪岩说,我也只好冒险去做,虽然我没有把握,但是我非尽力去做不可。
王有龄他读的书比胡雪岩要多的多,这只是代表他的学识比较好,胡雪岩的常识那要比他高明的多,什么叫常识?就是知识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用得很熟练,用得很有效的,就叫常识。我们中国人笑人只有笑他,你连一点常识都没有,我们很少笑人家,你没有知识。可见对一个人来讲,常识往往比知识更加重要。一个人,除了知识,除了常识以外,还要有胆识,就是他胆量大不大。那胡雪岩在这方面呢,那一定是赢过王有龄的,还有一样东西,就是见识。
太平军围攻杭州城,城内弹尽粮绝,身为浙江巡抚的王有龄,决心与杭州城共存亡,但他托付胡雪岩逃出城去,一是请援兵,二是买粮食。胡雪岩冒着生命危险买来粮食,但是粮食还未运到杭州,就传来了杭州城破,王有龄自杀殉职的消息。此时的胡雪岩该怎么办呢?王有龄在最危难的时候,能把最重要的事情托付给胡雪岩,是出于对胡雪岩的信任,曾仕强教授认为,胡雪岩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人相交讲诚信,所以能够和各种各样的人成为朋友,这也为胡雪岩后来成就大业奠定了基础。但是杭州危难之时王有龄托给胡雪岩的事,却是非常难办的,那么胡雪岩最后到底有没有完成王有龄的重托呢?请继续收看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讲,《胡雪岩的启示:重在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