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正说刘墉(一)刘墉的家世之谜(下)

 说起刘墉,我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那个外号“刘罗锅”,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真的是个罗锅吗?还有,刘墉与和珅同在乾隆朝为官,民间历来就流传着无数有关于,刘墉与和珅斗智斗勇的传说。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过刘墉与和珅斗智斗勇的一幕呢?另外,刘墉一家从他的祖上就与皇帝关系极为密切,而这样的关系竟然可以在当时复杂的官场中,维持许多朝,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上一讲我们在考证刘墉是否弹劾过乾隆皇帝的时候,说到了刘墉家族与大清朝非同一般的关系。我们说到,到刘墉的爸爸刘统勋在世的时候,刘墉家族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我们留下的问题是:刘统勋到底干过什么重大的事件,让乾隆皇帝这么看中呀?

  这与刘墉是否弹劾过乾隆皇帝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既然我们前面总是说乾隆皇帝如何如何重视刘统勋,那为什么刘墉却长期以来一直在外为官呢?乾隆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此时此刻,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可以说已经得到了乾隆皇帝空前绝后的信任和重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都不低于后来的和珅了。那么,他究竟做了些什么非同寻常的事情?他的所作所为又会给他的儿子刘墉带来什么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说起刘统勋受到皇帝的赏识,那肯定一个问题就是说刘庸的父亲刘统勋他的所作所为,还是得到了什么,皇帝的首肯,他对于皇帝的研究应该说是比较深刻,那这里我们就要看到乾隆皇帝他的内心世界里,到底在想什么呢?其实说起乾隆皇帝的所作所为他的所想,我们在正说和珅的 时候呢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什么呢?“三立”!什么“三立”呢?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这就是三立,所谓“立德”,指的是人的政治思 想上而言的,指的是你作为皇帝来讲,你要有德行,你要时刻把百姓装在心间,你要处处为百姓着想,其次“立言”,指的是你在文化艺术事业上来讲,不光你自 己,你皇帝自己诗书画都要好,而且要你在统治时期,让全国的文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让所有的文人,知识分子肯定你夸赞你,这就是“其次立言”;再次呢就是 “立功”,在你的统治时期,疆域要很广大,你要守得住疆土,你要守得住祖宗给你留下来的基业,而且你还要继续不断对外扩张,你这个疆土不是守住就得了,而 且要继续扩大,这个叫“再次立功”,我们讲刘统勋他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无非也就是说他能够明白乾隆皇帝在想什么,不但明白乾隆皇帝在想什么,而且要 想乾隆之所想,急乾隆之所急,做乾隆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为他分忧解难而已,在这个方面我们说刘统勋应该说是做得很好了,否则的话, 他就不会受到如此赏识。

刘统勋如此善解人意,也难怪他会得到乾隆的赏识,但是,且慢,你只会说不会做,那肯定也不行,想想这乾隆皇帝“立德 立言 立功”的人生目标,无论哪一“立”都不太容易实现,不知这个刘统勋能有什么手段来实现乾隆的人生理想?

我们首先来看,刘统勋为乾隆 皇帝的“立德”方面所做的工作,这一点《清史稿》都不敢否认,《清史稿》在简单记录了刘统勋的一生之后,特地用重笔介绍了刘统勋为皇帝立德所做的三件大 事,第一件事,他是改变了清朝官吏统治百姓的一个办法。清朝,清军入关的时候,他毕竟是满洲人,他对汉朝人有些不太相信,所以在清初,每个官员到地方任职 的时候,都要带自己的亲信,带好几十个人,去地方做官去了,你皇上派的是我一个人,我要带好几十个,为什么?我对当地所有的官员我都不相信,我想办什么事 的时候我就用我的亲信去办事,这样就容易出现一种问题,出现了私党,这些人只知道这个官员,不知道皇帝,所以呢,出了一些问题,那么刘统勋发现这个事以 后,立即上书乾隆皇帝,建议把这个改掉,以后地方所有官员只是只身前往,你不能带别人去,需要什么人,朝廷另行派给你,乾隆皇帝立即就接受了他这个建议, 这样呢,官民之间的关系就好一点。

他的第二件事,乾隆皇帝得到户部上奏,有很多地方主管钱粮的官员不负责任,贪污腐化,不赶正事,所 以呢,建议把这些官员统统撤掉,那当时乾隆皇帝得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当即就决定什么呢?他做的有点极端,当即就决定把这个主管钱粮的官员全国主管钱粮的 官员统统撤回来,把这个职位撤掉,但是他又觉得这样合适不合适呢?于是乎赶忙招呼刘墉的父亲,当时的刘统勋七十多岁了,确实是老了,他面对这种情况沉默了 半天,没有说话,最后,跟皇上说了一句话,我有点老了,这件事你别今天问我答案,你明天再问我,我先回家,我给你想想,您别着急,我明天一定给您一个回 复,结果皇上就让他回去了,回去以后第二天,皇上着急啊,皇上睡不着觉,这事我得解决 皇上赶忙派人把刘统勋叫来,您这事儿昨天想得怎么样了,刘统勋回答了几个字,您不能因噎废食,该管理管理,该教育教育,为次把整个机构取消,不是上策。这 是他为乾隆所办的第二件积德行善的事,当时乾隆就觉得还是刘统勋你说的对,立即就照办了,这两件事啊,积德行善还都是一种老百姓看不 见的事,但是有一件事他办的是老百姓看的见的,办得特别好,在讲这件事之前呢,我先讲一个农村的农民知道的一个词叫“秫秸”,什么呢?比如我们种的玉米, 玉米我们掰下来了,那个玉米秸,玉米长的秸叫“秫秸”,就是秸秆的意思,这个东西农村人掰完了老玉米之后,把这个每用的捆起来,捆成一捆,平时生火用的, 但是它还有别的用途,什么用途呢?可以修黄河的时候,把它捆成一捆,上面压上石头啊,可以和上泥,这样就可以筑黄河大提用,筑堤用,这个有另外一个用途, 其实我们在这儿说到了黄河,诸位不知道刘墉他的父亲本人他的专业是什么?

他的专业是治河专家,他当官那是副业,他的本职是治河,他对 治河非常精通,他干的时间最长的一个职务就是漕运总督,主管中国所有大江大河的治理,这是他的本职工作,所以他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到黄河大堤上去检查黄 河的情况。说有一年,(刘统勋)去检查黄河,他这一年就是微服私访,就自己出来,走到黄河大堤上,看到不远处有几辆大车,大车上都装的是这种玉米秸秆,装 满满当当的,然后马车上没有人旁边蹲着几个人,在那儿哭呢。刘统勋就问你们怎么了,为什么哭,当时这几个人说我们是某某县的老百姓,这个某某县不是我说 的,这个《清史稿》上就是这么写的,到底哪个县《清史稿》也没写,说我们是某某县的百姓,奉我们的县官之命,把玉米的“秸秆”,送交管治黄河官员的手里。 结果我们送去了以后,他看着我们有钱,他非得要说,你把玉米秸秆给我可以,但是你必须要给我几吊钱,否则我就不收,我一不收,我就上报,上报朝廷说你这个 县没有交,将来你们县的头就会被撤职,要不然你就给我钱。这几个人说,我们哪儿有钱啊?我们一个拉车的,赶车的,我们没有钱,可是跑回去吧,又怕县里的县 官受罚,所以我们左右为难,我们在这儿待了十多天了,钱都没有了,花光了,现在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我们正为难呢。刘统勋一听,行了,你甭管了,我告诉你我 也是送柴火的,我也是送玉米秸秆的,我跟那个县官熟着呢,你甭管,待会儿我替你交。

这样的区区小事,对于刘统勋这样一个黄河治理的 最高官员,应当是不费吹灰之力吧。他的那些贪赃枉法的属下见了他还不得吓个半死,但事情往往就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结果到了前面这块儿,到了某县,收玉米秸的人,这个人肯定不认识,这就是刘统勋,咱们的最高头,不认识,一瞅,这个人长的细皮嫩肉的,一看他们家就有钱,要几吊不行了。 “吊”,过去的钱,都使铜钱,一千个铜钱拴成一串,叫“一串”也叫“一吊”,我跟他要几吊太赔了,你得给我拿15吊钱来,少了15吊你这个我不收,然后刘 统勋就跟他吵起来你还敢吵,把他给我推出去,轰出去,臭揍了一顿,把刘统勋臭揍一顿,把这个车没收,多大的胆子啊,刘统勋自己没想到啊,人家说收几吊,到 自己这儿收15吊,比人家说的还多,自己还挨了一顿揍,心里不痛快,回到大堂之上,回到自己的办公地赶紧的把那个官给我拿来,立即开会,把所有治理黄河的 官员都集合起来,大家开现场会,看看我这身人皮,看看我这衣服,看看你们的作为作派,结果所有人到齐,把治河的官员押送过来 ,三言两语,简单审问了不到十句,推出去,杀掉,这一推出去,当然杀很慢了,所有治河的官员,全都跟那儿跪着,长跪不起,求情,告饶,最后半天,过去,把 他推回来重责几十大板,真的板子揍,你想想刘统勋他也挨揍了。所以这之后,所有的人再见到农民送玉米秸秆的时候没一个人敢要钱了,来了就赶紧收,收完了还 得跟人家说好话,你可千万别上人家那儿给我告状去。但是这个事老百姓欢迎啊。刘统勋为皇上这是在积德行善方面,所谓立德方面,他做了这么三件事,这是《清史稿》上留下来的三件事,肯定像这类的事情,刘统勋做的是很多很多。

在为乾隆皇帝“立德”方面,刘统勋的确是干得很出色,或许,他 作为一个文臣,做到这些还并不难,但我们刚才还提到了乾隆皇帝另一个理想,那就是“立功”,而且要立超过他的前代的军功,这对于刘统勋这样一个文官来说,似乎就有很大的困难了。那么,刘统勋能在建立军功方面做什么呢?

在为皇上立功方面,他也做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不过要说这事之前,咱们得先介绍一个词,这个词叫“土司”。有的人看了电视剧演一个土司的,他就不明白这个 土司,到底是一个什么职位。这个土司啊,它是明朝开始,设立的一个职位,在我们中国的西南 西北地区设置的,这么一个官职叫“土司”。中央派官员管理地方,派什么人管理地方呢?如果派的这个人是有任期的,三年五载,之后掉回来,这就叫“流官”, 流动的官员。如果派的这个人就是本地人,就是这个地儿的人,然后他的任期没有期限,可以到好几十年,他死了以后,他的家人可以继续继承,这就叫做“土司 官”。这种土司官明朝开始在西南、西北广大地区都有设置,它是适应当地的政府 经济状况而设立的一种专门机构,叫土司。等到了光绪帝的时候,中国还有好几百个土司呢,其中甘肃有142个,还有四川26个,广西46个,云南50个,贵 州81个,还有青海和西藏各35个。咱们说四川的西边有两座山,大金川 小金川,在大小金川地区呢,就有这么两个土司官,大金川有一个土司官,他叫莎罗奔,小金川也有一个土司官,结果小金川这个土司官,前代的土司官刚一死,新 任土司官还没继位,结果大金川的土司官叫莎罗奔,他就吞并了小金川,这就是在乾隆年间。结果1747年,小金川的土司官他不干了啊,他让人反映到朝廷中, 乾隆皇帝知道以后(命令)征讨,这便是第一次大小金川战役。结果乾隆皇帝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恢复了大小金川地区的原貌,你就统治你的 大金川,小金川就由别人统治,互不干涉。结果话说又过了11年,1758年的时候,大金川这个莎罗奔他死了,他的侄子郎卡继位,他的侄儿继位以后呢,结果 他从此以后更不听乾隆皇帝的了,鱼肉百姓,和周围其他的土司经常发生战争结果引起了周围的所有的土司反对,联名上书皇帝,要求解决问题,乾隆皇帝得到信报 以后,马上就想到什么呢?这地儿,俺熟,十几年前打过,结果就想酝酿一次新的战争,但是在酝酿新战争的时候,有人不干,就有人觉得不应该打。谁呢?刘统 勋。觉得不应该打。刘统勋是怎么想的呢?那个地方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清军主要都是北方的,到那儿肯定适应不了,所以他觉得最好能政治解决就政治解决,吓 唬吓唬得了,结果乾隆皇帝不听。这样双方就僵持到1773年,在这一年的时候,刘统勋已经70多岁了,他仍然坚持反对用兵,乾隆皇帝不听他的,结果还是派 了人,派了5万大军征讨大金川,结果没俩月,不幸的消息传来,全军覆没。这个时候,乾隆皇帝可脑袋疼。自己也当了40年的皇上了,那 地儿咱也打过,这个刘统勋告诉我,那么多年不能打,我就偏不听,结果没办法。找刘统勋过来吧,刘先生我问你,这个地儿我问你,我是放了他还是继续打,你说 我怎么办,我现在是,实在是我没有计策了,史书上写的就是这句话,“烦闷无计,用兵乎,撤兵乎”。当时乾隆皇帝想,这刘统勋肯定一张嘴就是撤,但是他没想 到,刘统勋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前可撤兵,此时绝不可撤兵”。此前您早不应该去,现在去了就不能后悔,全军覆没了,那也不能撤兵,继续加兵,加谁啊?皇上 问了:你说让谁去啊?我给你推荐一人,百战百胜,阿桂。下面都知道,让阿桂去,不出两个月肯定解决问题。结果阿桂到那儿,三下五除二,郎卡死了,大小金川 恢复原来面貌。这件事也就成就了什么呢?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中的一个,如果没有刘统勋啊,乾隆皇帝还凑不够那十大功劳呢,这就是我们讲的,他在为乾隆皇帝 立功方面,他所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刘统勋帮助乾隆凑齐了“十大功劳”也真是不容易。完成了“立德”“立功”。乾隆皇帝仍然不甘心,他的最后一立“立言”还没有实现,向来讲求功名的乾隆怎么会善罢甘休。

在立言方面,乾隆皇帝其实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人,乾隆 皇帝觉得,我要写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要比《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还要厚,这是康熙年间修的,而且还要比明朝修的明朝永乐皇帝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修 的那本《永乐大典》也要厚,《永乐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及目录60多卷,总计22900多卷。一定要修一本超级厚的书,把天下所有的书都集中到我 这儿来,给起一个名《四库全书》。1770年,他就开始酝酿这件事,就想好了一套班子,他觉得这件事总裁必须得大学士,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刘统勋才可以,刘 统勋有先天有利条件啊,翰林院的这些人都归他管啊,但是谁当这个总篡官呢?谁主持这个具体的写作呢?

乾隆皇帝扒拉扒拉这个,扒拉扒拉那个,谁都不行,他身边没有一个合适的,他就犯了头疼。有一天他就找到了刘统勋,就把他的为难之处提出来。他是这么说的,“古来兵家常云,千军易得,一将 难求,这编撰《四库全书》一事,乃千秋伟业,比疆场征战更难,朕沉思已久,难道以中国之大,竟无艺人堪当此任。”刘统勋一听,皇上缺一个总篡官,我那门生 纪晓岚行啊。可这纪晓岚被皇上发到xj去了。他不是因为1768年的一个案子,这个案子咱们以后再提,叫“泄盐案”,贪污腐败的问题。因为泻盐案发配到 xj去了,但是这件事只有他能行,我早就想把他赎回来,没机会,皇上写《四库全书》正好他合适,那我可不能把我的心思在皇帝面前暴露,我得让皇上急,我不急,所以,刘统勋是这样说的:“皇上乃真龙天子,当朝以后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可谓国泰民安,万民乐业,为旷古未有之盛世,文治武功,皆胜于往昔,今圣上 创千秋之伟业,成万世之宏章,地辅天助,定早已降下堪,当此任的辅臣,只是老臣愚钝不慧,不敢贸然荐举”。刘统勋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前面吹捧了乾隆皇帝一 番,说你功劳很大,现在你想办一件什么事呢?这事很伟大,就是写《四库全书》,您既然有这个想法,那老天爷早就派人辅助您干这件事了,就是我傻,我不敢告 诉您是谁,我知道我就不能说。

在乾隆手下工作多年的刘统勋非常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也非常了解,乾隆皇帝容易发怒的脾 气,纪晓览可是当年乾隆亲自定的罪发配的xj,刘统勋也只好和乾隆兜起了圈子。但不知这一次,刘统勋会怎么说,乾隆会不会发怒,刘统勋会不会因此出现危 险?

乾隆一听,你知道你还不赶紧说,赶紧告诉我吧,你就别卖关子了。这个时候,刘统勋又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哪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 才,但哪个朝代的杰出人才他也干不了您现在干的《四库全书》这个事,所以您写《四库全书》的这个人好几十年前就出生了,他也一直服侍过您,后来您也忙他也 忙,您忙着治国,他忙着犯案,最后他就离您远了,您就想不起他来了。乾隆皇帝一想我这么多年派出去发配出去的人太多,了,谁呢?想半天没想出来,这个人是 谁你赶紧说出来,这个时候刘统勋才卖起关子说:哎呀,这个人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纪晓岚啊。皇上,哦,你给纪晓岚讲情来了。敢情纪晓岚是你的门生,他考试那年是你主考,你的门生,难道你是给他讲情不成,皇上脸马上就拉下来了。这个时候刘统勋又说了这样一段话:臣蒙圣上恩宠,处于高 位,自当鞠躬尽瘁,报效万岁龙恩,几十年来,臣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今万岁求贤若渴,臣若知而不言,埋没了人才,岂非罪在不赦,臣尝思古人名言,内举不 避亲,外举不避仇。现在你想成就这么大的一番事业就可以纪晓岚可以做到,别人办不成的这件事,所以我就给你推荐纪晓岚了,我觉得这件事,天生就是让他干 的,而且后面还有呢,纪晓岚经常给我来信,不敢给你来信,经常给我来信,信中说他也很后悔了,为当年的案子后悔,现在也及时地效力边疆,愿意为皇上分担一些忧愁。皇上这个时候就想,也是,这宫里头三年没有纪晓岚连跟我做对子的人都没有,您想想哪儿有,刘墉那阵在外地当官呢,纪晓岚发配 了,和珅出了世了,但是他还没爬上来呢,他还当他的侍卫呢,结果刘统勋就这样,把纪晓岚巧妙的给调回了北京。

就在人们为《四库全 书》这个浩大工程的启动而忙碌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常年在外地做官的刘墉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他终于走上了乾隆朝政治舞台的中心,那么,在 那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773年12月的一天,就是旧历,要是按公历已经进入到1774年,也就是1774年元月,刘统勋上朝,早起上朝,结果 轿子就停到了午朝门外,当时轿子一偏,刘统勋就死在轿子里。我们现在来说,他的死应该是脑溢血,应该是脑溢血身亡。正常而死,乾隆皇帝听说这事以后,很伤 心,立即备轿去刘府,结果到了刘府的门口,发现轿子进不去,结果没办法,你说多大的轿子进不去,皇上的轿子进不去,皇上说我也不能下来,把轿顶拆了,这样 轿子才从刘家的小门进去,刘统勋一品(官员),那个门儿那么小。

我们知道,北京的四合院的门是有级别的,刘统勋的级别是很高的,应该 那个门是很宽的,但是刘统勋他们家门很窄小,结果乾隆皇帝吊丧回来以后,还没走到乾清门就哭起来了,说了下面一段话:朕失一股肱,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向刘统勋学习,特地给刘统勋一个缢号,“文正”。中国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死了以后都要由继位的皇帝和大臣进行议论,对他这个人的一生要进行评价一 番,评价完了以后,要给一个评语,要是皇帝,他的评语有好几个字,如果要是大臣就只有两个字,如果你这个大臣没有考取过功名,是纯纯粹粹的武将,那么这个 大臣他死后的两个字的评语中的第一个应该是“武”。比如我们讲的著名的人物岳飞,岳武穆,“武穆”两个字就是谥号。人死了以后的评价,如果是文臣,你考取 过功名的,即使你是武将,你死后也应该以“文”字打头,但是大清朝的规定,这个“文”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你必须在翰林院里待过,你必须得是翰林出 生,这才能是“文”。“文”字怎么讲呢?

谥号“文”字的含义,就是道德博文,一要品德优良,二要知识丰富。谥号“正”字的含义,就是 靖供其位,一要兢兢业业,二要深得民心。整个大清朝296年,有几个人他死后的谥号,是“文正”。八个,一共有八个人,死后谥号是“文正”,那么刘统勋按 照,这八个人的得到谥号的先后顺序来讲,他是第几个,他是第二个,从刘统勋的谥号我们可以看到,乾隆皇帝对刘统勋的一生是非常肯定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乾 隆皇帝一想,刘家的人到现在为止,都离开北京了。不对,刘家还有一个,外放了20多年了,不行,我得把他调回来。我不能让刘家的人都在外地,这样他就想起 了谁呢?就想起了刘墉,这个已经在地方上为官二十多年的刘家的,在大清朝刘家的第四代进士,三年以后,三年?为什么三年?丁忧,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死了,你 得在家歇业三年啊,三年以后,我一定要把刘墉调到北京来,调到我的身边来,三年以后,刘墉,丁忧,就是守孝期满,他终于要回到北京走马上任了,也就是说, 他终于可以遇到和珅了,那么刘墉到了北京以后会和和珅发生哪些冲突呢?我们下次再讲。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说起刘统勋受到皇帝的赏识,那肯定一个问题就是说刘庸的父亲刘统勋他的所作所为,还是得到了什么,皇帝的首肯,他对于皇帝的研究应该说是比较深刻,那这里我们就要看到乾隆皇帝他的内心世界里,到底在想什么呢?其实说起乾隆皇帝的所作所为他的所想,我们在正说和珅的 时候呢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什么呢?“三立”!什么“三立”呢?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这就是三立,所谓“立德”,指的是人的政治思 想上而言的,指的是你作为皇帝来讲,你要有德行,你要时刻把百姓装在心间,你要处处为百姓着想,其次“立言”,指的是你在文化艺术事业上来讲,不光你自 己,你皇帝自己诗书画都要好,而且要你在统治时期,让全国的文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让所有的文人,知识分子肯定你夸赞你,这就是“其次立言”;再次呢就是 “立功”,在你的统治时期,疆域要很广大,你要守得住疆土,你要守得住祖宗给你留下来的基业,而且你还要继续不断对外扩张,你这个疆土不是守住就得了,而 且要继续扩大,这个叫“再次立功”,我们讲刘统勋他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无非也就是说他能够明白乾隆皇帝在想什么,不但明白乾隆皇帝在想什么,而且要 想乾隆之所想,急乾隆之所急,做乾隆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为他分忧解难而已,在这个方面我们说刘统勋应该说是做得很好了,否则的话, 他就不会受到如此赏识。

刘统勋如此善解人意,也难怪他会得到乾隆的赏识,但是,且慢,你只会说不会做,那肯定也不行,想想这乾隆皇帝“立德 立言 立功”的人生目标,无论哪一“立”都不太容易实现,不知这个刘统勋能有什么手段来实现乾隆的人生理想?

我们首先来看,刘统勋为乾隆 皇帝的“立德”方面所做的工作,这一点《清史稿》都不敢否认,《清史稿》在简单记录了刘统勋的一生之后,特地用重笔介绍了刘统勋为皇帝立德所做的三件大 事,第一件事,他是改变了清朝官吏统治百姓的一个办法。清朝,清军入关的时候,他毕竟是满洲人,他对汉朝人有些不太相信,所以在清初,每个官员到地方任职 的时候,都要带自己的亲信,带好几十个人,去地方做官去了,你皇上派的是我一个人,我要带好几十个,为什么?我对当地所有的官员我都不相信,我想办什么事 的时候我就用我的亲信去办事,这样就容易出现一种问题,出现了私党,这些人只知道这个官员,不知道皇帝,所以呢,出了一些问题,那么刘统勋发现这个事以 后,立即上书乾隆皇帝,建议把这个改掉,以后地方所有官员只是只身前往,你不能带别人去,需要什么人,朝廷另行派给你,乾隆皇帝立即就接受了他这个建议, 这样呢,官民之间的关系就好一点。

他的第二件事,乾隆皇帝得到户部上奏,有很多地方主管钱粮的官员不负责任,贪污腐化,不赶正事,所 以呢,建议把这些官员统统撤掉,那当时乾隆皇帝得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当即就决定什么呢?他做的有点极端,当即就决定把这个主管钱粮的官员全国主管钱粮的 官员统统撤回来,把这个职位撤掉,但是他又觉得这样合适不合适呢?于是乎赶忙招呼刘墉的父亲,当时的刘统勋七十多岁了,确实是老了,他面对这种情况沉默了 半天,没有说话,最后,跟皇上说了一句话,我有点老了,这件事你别今天问我答案,你明天再问我,我先回家,我给你想想,您别着急,我明天一定给您一个回 复,结果皇上就让他回去了,回去以后第二天,皇上着急啊,皇上睡不着觉,这事我得解决 皇上赶忙派人把刘统勋叫来,您这事儿昨天想得怎么样了,刘统勋回答了几个字,您不能因噎废食,该管理管理,该教育教育,为次把整个机构取消,不是上策。这 是他为乾隆所办的第二件积德行善的事,当时乾隆就觉得还是刘统勋你说的对,立即就照办了,这两件事啊,积德行善还都是一种老百姓看不 见的事,但是有一件事他办的是老百姓看的见的,办得特别好,在讲这件事之前呢,我先讲一个农村的农民知道的一个词叫“秫秸”,什么呢?比如我们种的玉米, 玉米我们掰下来了,那个玉米秸,玉米长的秸叫“秫秸”,就是秸秆的意思,这个东西农村人掰完了老玉米之后,把这个每用的捆起来,捆成一捆,平时生火用的, 但是它还有别的用途,什么用途呢?可以修黄河的时候,把它捆成一捆,上面压上石头啊,可以和上泥,这样就可以筑黄河大提用,筑堤用,这个有另外一个用途, 其实我们在这儿说到了黄河,诸位不知道刘墉他的父亲本人他的专业是什么?

他的专业是治河专家,他当官那是副业,他的本职是治河,他对 治河非常精通,他干的时间最长的一个职务就是漕运总督,主管中国所有大江大河的治理,这是他的本职工作,所以他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到黄河大堤上去检查黄 河的情况。说有一年,(刘统勋)去检查黄河,他这一年就是微服私访,就自己出来,走到黄河大堤上,看到不远处有几辆大车,大车上都装的是这种玉米秸秆,装 满满当当的,然后马车上没有人旁边蹲着几个人,在那儿哭呢。刘统勋就问你们怎么了,为什么哭,当时这几个人说我们是某某县的老百姓,这个某某县不是我说 的,这个《清史稿》上就是这么写的,到底哪个县《清史稿》也没写,说我们是某某县的百姓,奉我们的县官之命,把玉米的“秸秆”,送交管治黄河官员的手里。 结果我们送去了以后,他看着我们有钱,他非得要说,你把玉米秸秆给我可以,但是你必须要给我几吊钱,否则我就不收,我一不收,我就上报,上报朝廷说你这个 县没有交,将来你们县的头就会被撤职,要不然你就给我钱。这几个人说,我们哪儿有钱啊?我们一个拉车的,赶车的,我们没有钱,可是跑回去吧,又怕县里的县 官受罚,所以我们左右为难,我们在这儿待了十多天了,钱都没有了,花光了,现在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我们正为难呢。刘统勋一听,行了,你甭管了,我告诉你我 也是送柴火的,我也是送玉米秸秆的,我跟那个县官熟着呢,你甭管,待会儿我替你交。

这样的区区小事,对于刘统勋这样一个黄河治理的 最高官员,应当是不费吹灰之力吧。他的那些贪赃枉法的属下见了他还不得吓个半死,但事情往往就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结果到了前面这块儿,到了某县,收玉米秸的人,这个人肯定不认识,这就是刘统勋,咱们的最高头,不认识,一瞅,这个人长的细皮嫩肉的,一看他们家就有钱,要几吊不行了。 “吊”,过去的钱,都使铜钱,一千个铜钱拴成一串,叫“一串”也叫“一吊”,我跟他要几吊太赔了,你得给我拿15吊钱来,少了15吊你这个我不收,然后刘 统勋就跟他吵起来你还敢吵,把他给我推出去,轰出去,臭揍了一顿,把刘统勋臭揍一顿,把这个车没收,多大的胆子啊,刘统勋自己没想到啊,人家说收几吊,到 自己这儿收15吊,比人家说的还多,自己还挨了一顿揍,心里不痛快,回到大堂之上,回到自己的办公地赶紧的把那个官给我拿来,立即开会,把所有治理黄河的 官员都集合起来,大家开现场会,看看我这身人皮,看看我这衣服,看看你们的作为作派,结果所有人到齐,把治河的官员押送过来 ,三言两语,简单审问了不到十句,推出去,杀掉,这一推出去,当然杀很慢了,所有治河的官员,全都跟那儿跪着,长跪不起,求情,告饶,最后半天,过去,把 他推回来重责几十大板,真的板子揍,你想想刘统勋他也挨揍了。所以这之后,所有的人再见到农民送玉米秸秆的时候没一个人敢要钱了,来了就赶紧收,收完了还 得跟人家说好话,你可千万别上人家那儿给我告状去。但是这个事老百姓欢迎啊。刘统勋为皇上这是在积德行善方面,所谓立德方面,他做了这么三件事,这是《清史稿》上留下来的三件事,肯定像这类的事情,刘统勋做的是很多很多。

在为乾隆皇帝“立德”方面,刘统勋的确是干得很出色,或许,他 作为一个文臣,做到这些还并不难,但我们刚才还提到了乾隆皇帝另一个理想,那就是“立功”,而且要立超过他的前代的军功,这对于刘统勋这样一个文官来说,似乎就有很大的困难了。那么,刘统勋能在建立军功方面做什么呢?

在为皇上立功方面,他也做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不过要说这事之前,咱们得先介绍一个词,这个词叫“土司”。有的人看了电视剧演一个土司的,他就不明白这个 土司,到底是一个什么职位。这个土司啊,它是明朝开始,设立的一个职位,在我们中国的西南 西北地区设置的,这么一个官职叫“土司”。中央派官员管理地方,派什么人管理地方呢?如果派的这个人是有任期的,三年五载,之后掉回来,这就叫“流官”, 流动的官员。如果派的这个人就是本地人,就是这个地儿的人,然后他的任期没有期限,可以到好几十年,他死了以后,他的家人可以继续继承,这就叫做“土司 官”。这种土司官明朝开始在西南、西北广大地区都有设置,它是适应当地的政府 经济状况而设立的一种专门机构,叫土司。等到了光绪帝的时候,中国还有好几百个土司呢,其中甘肃有142个,还有四川26个,广西46个,云南50个,贵 州81个,还有青海和西藏各35个。咱们说四川的西边有两座山,大金川 小金川,在大小金川地区呢,就有这么两个土司官,大金川有一个土司官,他叫莎罗奔,小金川也有一个土司官,结果小金川这个土司官,前代的土司官刚一死,新 任土司官还没继位,结果大金川的土司官叫莎罗奔,他就吞并了小金川,这就是在乾隆年间。结果1747年,小金川的土司官他不干了啊,他让人反映到朝廷中, 乾隆皇帝知道以后(命令)征讨,这便是第一次大小金川战役。结果乾隆皇帝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恢复了大小金川地区的原貌,你就统治你的 大金川,小金川就由别人统治,互不干涉。结果话说又过了11年,1758年的时候,大金川这个莎罗奔他死了,他的侄子郎卡继位,他的侄儿继位以后呢,结果 他从此以后更不听乾隆皇帝的了,鱼肉百姓,和周围其他的土司经常发生战争结果引起了周围的所有的土司反对,联名上书皇帝,要求解决问题,乾隆皇帝得到信报 以后,马上就想到什么呢?这地儿,俺熟,十几年前打过,结果就想酝酿一次新的战争,但是在酝酿新战争的时候,有人不干,就有人觉得不应该打。谁呢?刘统 勋。觉得不应该打。刘统勋是怎么想的呢?那个地方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清军主要都是北方的,到那儿肯定适应不了,所以他觉得最好能政治解决就政治解决,吓 唬吓唬得了,结果乾隆皇帝不听。这样双方就僵持到1773年,在这一年的时候,刘统勋已经70多岁了,他仍然坚持反对用兵,乾隆皇帝不听他的,结果还是派 了人,派了5万大军征讨大金川,结果没俩月,不幸的消息传来,全军覆没。这个时候,乾隆皇帝可脑袋疼。自己也当了40年的皇上了,那 地儿咱也打过,这个刘统勋告诉我,那么多年不能打,我就偏不听,结果没办法。找刘统勋过来吧,刘先生我问你,这个地儿我问你,我是放了他还是继续打,你说 我怎么办,我现在是,实在是我没有计策了,史书上写的就是这句话,“烦闷无计,用兵乎,撤兵乎”。当时乾隆皇帝想,这刘统勋肯定一张嘴就是撤,但是他没想 到,刘统勋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前可撤兵,此时绝不可撤兵”。此前您早不应该去,现在去了就不能后悔,全军覆没了,那也不能撤兵,继续加兵,加谁啊?皇上 问了:你说让谁去啊?我给你推荐一人,百战百胜,阿桂。下面都知道,让阿桂去,不出两个月肯定解决问题。结果阿桂到那儿,三下五除二,郎卡死了,大小金川 恢复原来面貌。这件事也就成就了什么呢?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中的一个,如果没有刘统勋啊,乾隆皇帝还凑不够那十大功劳呢,这就是我们讲的,他在为乾隆皇帝 立功方面,他所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刘统勋帮助乾隆凑齐了“十大功劳”也真是不容易。完成了“立德”“立功”。乾隆皇帝仍然不甘心,他的最后一立“立言”还没有实现,向来讲求功名的乾隆怎么会善罢甘休。

在立言方面,乾隆皇帝其实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人,乾隆 皇帝觉得,我要写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要比《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还要厚,这是康熙年间修的,而且还要比明朝修的明朝永乐皇帝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修 的那本《永乐大典》也要厚,《永乐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及目录60多卷,总计22900多卷。一定要修一本超级厚的书,把天下所有的书都集中到我 这儿来,给起一个名《四库全书》。1770年,他就开始酝酿这件事,就想好了一套班子,他觉得这件事总裁必须得大学士,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刘统勋才可以,刘 统勋有先天有利条件啊,翰林院的这些人都归他管啊,但是谁当这个总篡官呢?谁主持这个具体的写作呢?

乾隆皇帝扒拉扒拉这个,扒拉扒拉那个,谁都不行,他身边没有一个合适的,他就犯了头疼。有一天他就找到了刘统勋,就把他的为难之处提出来。他是这么说的,“古来兵家常云,千军易得,一将 难求,这编撰《四库全书》一事,乃千秋伟业,比疆场征战更难,朕沉思已久,难道以中国之大,竟无艺人堪当此任。”刘统勋一听,皇上缺一个总篡官,我那门生 纪晓岚行啊。可这纪晓岚被皇上发到xj去了。他不是因为1768年的一个案子,这个案子咱们以后再提,叫“泄盐案”,贪污腐败的问题。因为泻盐案发配到 xj去了,但是这件事只有他能行,我早就想把他赎回来,没机会,皇上写《四库全书》正好他合适,那我可不能把我的心思在皇帝面前暴露,我得让皇上急,我不急,所以,刘统勋是这样说的:“皇上乃真龙天子,当朝以后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可谓国泰民安,万民乐业,为旷古未有之盛世,文治武功,皆胜于往昔,今圣上 创千秋之伟业,成万世之宏章,地辅天助,定早已降下堪,当此任的辅臣,只是老臣愚钝不慧,不敢贸然荐举”。刘统勋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前面吹捧了乾隆皇帝一 番,说你功劳很大,现在你想办一件什么事呢?这事很伟大,就是写《四库全书》,您既然有这个想法,那老天爷早就派人辅助您干这件事了,就是我傻,我不敢告 诉您是谁,我知道我就不能说。

在乾隆手下工作多年的刘统勋非常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也非常了解,乾隆皇帝容易发怒的脾 气,纪晓览可是当年乾隆亲自定的罪发配的xj,刘统勋也只好和乾隆兜起了圈子。但不知这一次,刘统勋会怎么说,乾隆会不会发怒,刘统勋会不会因此出现危 险?

乾隆一听,你知道你还不赶紧说,赶紧告诉我吧,你就别卖关子了。这个时候,刘统勋又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哪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 才,但哪个朝代的杰出人才他也干不了您现在干的《四库全书》这个事,所以您写《四库全书》的这个人好几十年前就出生了,他也一直服侍过您,后来您也忙他也 忙,您忙着治国,他忙着犯案,最后他就离您远了,您就想不起他来了。乾隆皇帝一想我这么多年派出去发配出去的人太多,了,谁呢?想半天没想出来,这个人是 谁你赶紧说出来,这个时候刘统勋才卖起关子说:哎呀,这个人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纪晓岚啊。皇上,哦,你给纪晓岚讲情来了。敢情纪晓岚是你的门生,他考试那年是你主考,你的门生,难道你是给他讲情不成,皇上脸马上就拉下来了。这个时候刘统勋又说了这样一段话:臣蒙圣上恩宠,处于高 位,自当鞠躬尽瘁,报效万岁龙恩,几十年来,臣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今万岁求贤若渴,臣若知而不言,埋没了人才,岂非罪在不赦,臣尝思古人名言,内举不 避亲,外举不避仇。现在你想成就这么大的一番事业就可以纪晓岚可以做到,别人办不成的这件事,所以我就给你推荐纪晓岚了,我觉得这件事,天生就是让他干 的,而且后面还有呢,纪晓岚经常给我来信,不敢给你来信,经常给我来信,信中说他也很后悔了,为当年的案子后悔,现在也及时地效力边疆,愿意为皇上分担一些忧愁。皇上这个时候就想,也是,这宫里头三年没有纪晓岚连跟我做对子的人都没有,您想想哪儿有,刘墉那阵在外地当官呢,纪晓岚发配 了,和珅出了世了,但是他还没爬上来呢,他还当他的侍卫呢,结果刘统勋就这样,把纪晓岚巧妙的给调回了北京。

就在人们为《四库全 书》这个浩大工程的启动而忙碌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常年在外地做官的刘墉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他终于走上了乾隆朝政治舞台的中心,那么,在 那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773年12月的一天,就是旧历,要是按公历已经进入到1774年,也就是1774年元月,刘统勋上朝,早起上朝,结果 轿子就停到了午朝门外,当时轿子一偏,刘统勋就死在轿子里。我们现在来说,他的死应该是脑溢血,应该是脑溢血身亡。正常而死,乾隆皇帝听说这事以后,很伤 心,立即备轿去刘府,结果到了刘府的门口,发现轿子进不去,结果没办法,你说多大的轿子进不去,皇上的轿子进不去,皇上说我也不能下来,把轿顶拆了,这样 轿子才从刘家的小门进去,刘统勋一品(官员),那个门儿那么小。

我们知道,北京的四合院的门是有级别的,刘统勋的级别是很高的,应该 那个门是很宽的,但是刘统勋他们家门很窄小,结果乾隆皇帝吊丧回来以后,还没走到乾清门就哭起来了,说了下面一段话:朕失一股肱,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向刘统勋学习,特地给刘统勋一个缢号,“文正”。中国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死了以后都要由继位的皇帝和大臣进行议论,对他这个人的一生要进行评价一 番,评价完了以后,要给一个评语,要是皇帝,他的评语有好几个字,如果要是大臣就只有两个字,如果你这个大臣没有考取过功名,是纯纯粹粹的武将,那么这个 大臣他死后的两个字的评语中的第一个应该是“武”。比如我们讲的著名的人物岳飞,岳武穆,“武穆”两个字就是谥号。人死了以后的评价,如果是文臣,你考取 过功名的,即使你是武将,你死后也应该以“文”字打头,但是大清朝的规定,这个“文”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你必须在翰林院里待过,你必须得是翰林出 生,这才能是“文”。“文”字怎么讲呢?

谥号“文”字的含义,就是道德博文,一要品德优良,二要知识丰富。谥号“正”字的含义,就是 靖供其位,一要兢兢业业,二要深得民心。整个大清朝296年,有几个人他死后的谥号,是“文正”。八个,一共有八个人,死后谥号是“文正”,那么刘统勋按 照,这八个人的得到谥号的先后顺序来讲,他是第几个,他是第二个,从刘统勋的谥号我们可以看到,乾隆皇帝对刘统勋的一生是非常肯定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乾 隆皇帝一想,刘家的人到现在为止,都离开北京了。不对,刘家还有一个,外放了20多年了,不行,我得把他调回来。我不能让刘家的人都在外地,这样他就想起 了谁呢?就想起了刘墉,这个已经在地方上为官二十多年的刘家的,在大清朝刘家的第四代进士,三年以后,三年?为什么三年?丁忧,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死了,你 得在家歇业三年啊,三年以后,我一定要把刘墉调到北京来,调到我的身边来,三年以后,刘墉,丁忧,就是守孝期满,他终于要回到北京走马上任了,也就是说, 他终于可以遇到和珅了,那么刘墉到了北京以后会和和珅发生哪些冲突呢?我们下次再讲。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