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军工:持续关注两类公司
核心观点:持续关注大股东潜在资产规模较大的公司及航母产业链相关公司。
6-9月,预计随航空动力和中国重工复牌及军品总装资产注入,板块资本运作预期将进一步提升,中俄军演、神十发射、无人机试飞、自主航母开建等事件将提升板块主题投资热情。近三周板块涨幅较大,可能面临短期整理,但我们维持看好6-9月板块表现的观点。
近期关注:周边局势变化、无人机后续试飞及资产注入的预期变化等。近期东北亚和东海局势暂时平静,南海仍较紧张。我们认为,中国周边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中国崛起和美国遏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将持续发酵,周边局势短期难以平静。无人机空间巨大,持续关注“利剑”试飞等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关注洪都航空(“增持”评级)。军品总装业务进入上市公司的阻力减小,研究所改制上市将成为下一步重点,关注资产注入预期的变化。
海军和航空板块:现代化建设进程加速,关注三季度自主航母可能开建对板块的刺激。海洋战略转变和应对周边局势需求将加速新型海军舰艇的研制和列装进程,未来10年新型航母、两栖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有望列装,将显著提升海军实力。海航及空军装备换代将带来直升机、三/四代战斗机、大型运输机、无人机等较大需求空间,训练水平提升有望驱动教练机、航空发动机需求增长。媒体报道自主航母可能三季度开建,届时板块有望迎来主题投资机会。
航天板块:关注北斗产业链业绩逐步兑现的公司和“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航天活动。随北斗二代组网和测试完成,军用和公务等需求逐步释放,关注三季度起订单规模确认、业绩可逐步兑现的公司。北斗市场空间巨大,中国卫星(“增持”评级)、海格通信(“增持”评级)等相关公司可长期关注。
风险提示:估值较高;公司和行业信息披露较少;重组进程不确定性;业绩释放节奏难以准确把握等。
维持板块“强于大市”的评级。我们认为,国家战略的调整和资本运作的推进将成为2013年军工板块估值提升的两大核心驱动因素,北斗导航领域业绩逐步兑现、通用航空预期升温或将有助提振子板块活跃度。预计未来3-6个月主要可能事件包括:自主航母开建、新机型试飞、神舟十号/嫦娥三号发射、中俄日本海军演、东海或南海局势变化、相关产业政策出台等,将驱动板块主题投资机会。长期投资继续关注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三条主线:海空装备、军民结合和资产整合。
核电设备行业:迎接投资高峰的到来
核电设备制造民营化趋势已显,优质企业将成新贵
五家民企集中获得资质开启核电设备制造民营化新趋势。近日环保部网站公布,下属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四川华都、中科英华、青岛兰石、无锡华尔泰和江苏海狮五家民营企业获得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资质,资质有效期均为五年。这是继去年12月石岛湾、田湾(3、4号机组)核电站获准开工之后,我国核电建设重启过程中的又一重大事件。该事件为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民营化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核电行业总体垄断性强。由于核电在安全性方面的高要求,核工业体系中各环节都采用严格的资质管理,一般只有少数大型央企持有牌照。我国核工业体系主要包括核电管理、核电站建设运营体系和燃料循环体系。其中核电管理单位为国家能源局和环保部下属的国家核安全局,核电站建设运营及燃料循环主要由几大核电集团和公司垄断。其中核燃料循环只有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具备资质;核电站运营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和中电投具备控股资质,其他单位仅可参股。
设备制造是市场化相对较强的细分领域。虽然总体上我国核工业体系呈现高度垄断特征,但在核电设备制造环节,由于我国尚处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需要市场化的机制来激活企业技术研发的动力,因此这一领域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原则上,只要获得国家核安全局审批的核设备制造资质,民营企业也可以参与核电项目招标。现行的核电设备制造资质管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07年底由环保部颁布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HAF601)》,以及按上述规定编制的《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单位资格条件》。
市场化中的高门槛——民企仍难跨越。虽然民营企业申请核电设备制造资质的制度平台是开放的,但由于技术门槛高,具备资质的企业仍然廖廖无几。特别是在核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主设备领域,以往国内仅有数家成功引进国外技术的大型国有企业具备资质,而民营企业主要介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核二三级配件领域。
传统竞争格局打破,优质民企突围。此次五家民营企业集中获得核电设备制造资质,其重要意义可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开启了核电设备的民营化趋势——随着我国核电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原有生产体系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扩大民营企业参与规模是大势所趋;二是华都公司成为第三家拥有控制棒驱动机构生产资质的企业,标志着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核电高端核心设备领域。从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相关民营上市公司将成为核电板块下一阶段结构性投资的重点,而其中的优质公司将是重点中的重点。
重启后设备投资高峰即将来临
我们对核电板块整体保持中性观点。日本核事故之后两年,市场对于我国核电重启时间和力度的预期曾几起几落,对于2020年装机目标的最高预期曾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去年10月份国务院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2015年在运4000万千瓦、在建略超2000万千瓦,2020年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目标。并提出“十二五”期间不安排内陆项目。新规划对核电发展的节奏表明了谨慎的态度,市场预期大幅下降。但由于有前期大量核准开工的项目为基础,未来几年我国仍将进入核电建设投资的高峰期。我们对核电行业总体维持中性观点。
目前我国已运营、在建、已核准尚未开工和已获路条的核电机组合计装机容量为7204万千瓦,其中已运营装机容量为1469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为2940万千瓦。在运加在建约为4410万千瓦。如果扣除去年底新开工的石岛湾和田湾(3、4号)项目,在运和在建装机之和为4170万千瓦,与新规划2015年目标接近。因此我们假设在建项目除石岛湾和田湾(3、4号)外全部在2015年建成。另外,如果假设到2020年,目前已核准或已获路条的2800万千瓦项目中除内陆项目外全部建成,并且不增加新的项目,则2020年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这一数字也与新规划2020年目标基本符合。因此我们下面的分析将以前述假设为基础。
设备投资高峰即将到来。核电站建设周期一般为52-60个月,其中第二、三年为设备安装阶段。目前我国在建核电项目已达到历史峰值,其中大部分项目将在2015年前竣工,因此设备投资高峰将集中在2013年和2014年两年。按照单位投资1.2万元/kW,设备投资占总投资50%计算,“十二五”期间要完成的2700万千瓦装机容量能够拉动3000亿以上的设备投资额,这一创历史新高的市场空间将集中于今明两年内释放。巨大的市场蛋糕将由居统治地位的大型国企和新进入的小型专业化民营企业来分食。
关注弹性、技术壁垒和盈利能力兼备的民企新秀
核电设备主要由核岛(一回路)、常规岛(二回路)主设备和辅助设备构成。从主流的二代半CPR1000机型看,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的投资比例约为47%、30%、23%。主设备市场主要由国内三大发电设备巨头(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动力)和中国一重分得。
传统大型企业关注业绩兑现。由于2015年前要完成的在建项目开工时间大多在2008-2010年,设备招标大部已经完成,即已转化为企业订单;2020年目标下调后新批项目节奏放缓,因此预期未来几年企业订单增长空间有限,我们主要关注订单转化为业绩的速度以及对企业业绩的贡献程度。由于核电业务在三大发电集团以及中国一重等大型企业的主营业务中占比并不高,核电业绩兑现对于受火电需求下滑拖累的发电设备企业虽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
民企新军关注弹性、技术壁垒和盈利能力兼备的公司。相对于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体量较小,其核电业务又是从零开始,具备较大的弹性。同时,由于核电设备技术门槛高,竞争对手少,价格和毛利率普遍较高。如果沿着具备弹性、技术壁垒和盈利能力三方面优势的交集来寻找,则四川华都公司名列前茅。因此我们认为其控股母公司浙富股份(002266)有望成为下一轮核电结构化投资的重点标的。
设备名称 | 功能和作用 | 制造商 | 压力容器 | 核反应钢壳容器 | 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动力、中国一重、二重重装、山东核电设备公司、西安核设备公司 | 主泵 | 驱动冷却剂在一回路中循环 | 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动力、沈阳鼓风机厂 | 主管道 | 一回路管道,性能要求高 | 嘉宝集团(行情
股吧
买卖点)、久立特材(行情股吧
买卖点)、玛努尔工业集团 | 稳压器 | 控制一回路内压力波动,提供超压保护 | 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动力、中国一重、西安524厂 | 蒸汽发生器 | 完成一、二回路热交换,为二回路提供蒸汽 | 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动力、中国一重 | 冷凝器 | 将乏蒸汽凝成水送回二回路 | 哈尔滨动力 | 除氧器 | 除去二回路内氧气 | 哈尔滨动力 | 动力系统和电气设备 | 输出电能 | 自仪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奥特迅(行情股吧
买卖点)、天威保变(行情
股吧
买卖点)、振华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 | 其他辅助系统 | 燃料转运装置等 | 西安核设备公司 | 安全注射系统 (安注箱等) | 一、二回路失水时向堆芯注水 | 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动力、西安核设备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