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韩昇说《盛唐的背影》(二十一)史思明独掌大权
史思明打败,唐朝九大节度使,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后,成为继唐肃宗和安庆绪之外的,第三大势力集团,然而唐肃宗是唐朝的皇帝,安庆绪是大燕政权的皇帝,只有史思明有实无名,再加上安庆绪曾经答应,把大燕的皇位让给他。
于是野心勃勃的史思明开始谋划,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杀死安庆绪,标志着史思明摆脱了,安氏家族的领导,成为安史之乱后期,真正的领袖。公元759年四月,史思明在老巢范阳,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自称应天皇帝,国号大燕,年号顺天。志得意满的史思明,磨刀霍霍,耐心地等待着,反攻唐朝的良机。
唐朝内部有李辅国揽权,外部有郭子仪被撤职,史思明终于等到了一个反攻唐朝的好机会,公元759年九月,史思明兵分四路南下,大军直指汴州,唐肃宗安排李光弼领军迎击,作为史思明的克星,李光弼完全有能力击退史思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光弼不仅没能阻击史思明,反而把东京洛阳也丢了。
那么李光弼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呢?史思明攻占洛阳之后,便想着大举西进,直捣唐朝的西都长安。可是当他得知李光弼,就盘踞在河阳的时候,史思明顿觉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他深知若想安心西进,必须先拔除李光弼,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史思明亲率大军,征讨李光弼,由此一场惨烈的河阳攻防战,拉开了序幕。
复旦大学韩昇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盛唐的背影》之《史思明独掌大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