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 ) 虹 桥
《清明上河图》画卷的中部,绘有一幅巨大的木拱桥,桥身单孔,横跨汴河两岸,甚为壮观,是该画的第一个高潮画面。
史籍有这样的记载:
天禧元年(1017年)正月,罢修汴河无脚桥。初,内殿承制魏化基言:汴水悍激,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此桥木式,编木为之,钉贯其中。诏化基与八作司营造。至是,三1司度所费工逾三倍,乃请罢之。
记载表明,建单孔无脚桥试图解决“汴水悍激,多因桥柱坏舟”的严重问题。
后来,汴河上至东京,下至泗州均建成虹桥。
这里要强调注意的是:“汴水悍激,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此桥木式。”
宋人载籍中的飞桥、无脚桥及汴河上俗名之虹桥,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虹桥一词用语更宽泛一些,把一些有脚拱桥而形似虹者也包括在内。宋人韦骧在《无脚桥•汴上》一诗中云:
枘凿关连灶,横空不可摇。
激波无雁齿,跨岸只虹腰。
改制千年取,倾舟众患消。
乘舆济人者,为惠固相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