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透光镜

【原文】

世有透光鉴①,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②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③在屋壁上,了了④分明。人有原⑤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⑥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⑦古人别自有术。

【注释】

①透光鉴:文中指可以在镜面反射日光时把铜镜背面的文字或图案映射出来的一种铜镜,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发明创造,一般认为西汉时已有制造。考古界把这种铜镜称为透光镜。

②承:接,文中是“对着日光”的意思。

③透:透射,文中是“反射”的意思。

④了了:清楚。

⑤原:推究根源。

⑥差:略微的,比较的。

⑦意:推测,猜想。

【译文】

民间流传一件透光的铜镜,镜的背面有铭文,共二十个字,字体极古老,不能识读。用镜面接太阳光,铜镜背面的花纹及二十个字就都透射在屋壁上,十分清楚分明。

有人推究这一现象的道理,以为铸铜镜时,薄的地方先冷,而背面有花纹及文字的地方要厚一些,这些地方冷得慢,铜就收缩得多一些;花纹虽在背面,而在镜面上仍然隐约存留着它们的痕迹,所以在日光照射下就显示出来了。依我所观察,这一现象的原理确实如此。

然而我家里有三面铜镜,又曾见到他人家里所藏的一面,都是一个样式,纹饰图画和铭文字体几乎没有丝毫的差异,形制都很古老。而只有这一面能够透光,其他镜子即使最薄的,也都不能透光。我猜想古人可能自有一套特别的制作技术。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弩机矩度

【原文】

予顷年在海州①,人家穿地得一弩机②。其望山③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④,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⑤也。《太甲》曰:“往省括于度则释⑥。”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⑦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⑧,此正是勾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纬”,则设之于堋⑨,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予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设度于机,定加密矣。

【注释】

①顷年:近年。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

②弩机:弩弓的发射装置。又称“弩牙”。

③望山:弩机的组成部件。在机键的上面,用以瞄准,犹今之“准星”。

④小矩:小型的直角形矩尺。

⑤勾股法:即今所称勾股定理,亦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正方形面积等于其两条直角边正方形面积之和的定理。

⑥省括于度则释:语见《尚书·太甲上》,意谓看准了箭杆的尾端合于瞄准的度数就发射。

⑦陈王宠:即刘宠(?—197)。东汉末陈孝王刘承之子。曾镇压黄巾起义,后为袁术所杀。

⑧衡:平,水平。

⑨堋(pénɡ):设置箭靶的矮墙。也指靶场。

【译文】

我近年在海州,见有户人家挖地得到一件弩机。这弩机的瞄准部件相当长,瞄准部件旁边有一小矩尺,如同普通的有分寸刻度的矩尺。

推究其意,是在发射时以眼目注视箭头的端点,用瞄准部件的度数测算发射的角度,以调整箭头的高下,用的正是算术家的勾股法。

《尚书·太甲》篇说:“往省括于度则释。”我怀疑这件弩机的小矩尺就是《太甲》篇所说的“度”。汉末陈王刘宠善于弩弓发箭,号称十发十中,并且每次射中的都是同一个靶心。史书记载他的办法是“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

这些话隐晦难以明白,揣测其大意:“天覆地载”,大约不过是指发射时用以指示调整前后高下的手势;“参连为奇”,说的是按瞄准部件的度数注视箭头,通过箭头注视靶的,使瞄准部件、箭头、靶的三者连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正是利用勾股定理测量高下浅深的方法;

“三经三纬”,则是设在靶墙上的三条经(纵)线和三条纬(横)线,用来标志箭靶的高低左右。我曾按这办法设置三经三纬,以箭头瞄准,发箭也十中七八;若设刻度于弩机上,那么命中的精密度一定会更高。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青堂羌善锻甲

【原文】

青堂羌①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②,柔薄而韧。镇戎军③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④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⑤,乃是中其钻空⑥,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⑦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筋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⑧,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⑨也,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元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注释】

①青堂羌:亦作“青唐羌”。原为吐蕃族的一支,后据青唐城(在今青海西宁)建立政权。北宋时所称“青唐羌”,实指喃厮啰政权所属的藏人。

②以麝皮为綇旅之:“綇”字不见于字书,疑为“裲”字之误。“裲”即柄裆,即今所称背心。“旅”疑为附着之意。如是,此句意谓以麝皮为背心而缀以甲片。

③镇戎军:行政区划名,治今宁夏固原。

④韩魏公:即韩琦(1008—1075)。北宋宰相。曾为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

⑤札:甲片。

⑥钻空:即“钻孔”,为连缀甲片而在其上穿的小孔。

⑦元:今用“原”字。下同。

⑧瘊(hóu)子:俗语,指皮肤上的赘疣。

⑨土笋:竹笋状的立土,即用以标识原地面高度的土柱。

【译文】

青堂羌人善于锻造铠甲,所造铠甲的铁片颜色青黑,晶莹透亮,可以照出毛发。用麝皮做成的背心缀以甲片,柔软轻薄而坚韧。镇戎军有一副铁甲,用木匣收藏着,官员届届相传当做宝器。

韩魏公泾原帅时,曾取出做过试验,在五十步(三十丈)开外,用强弩来射它,不能射穿。也曾有一箭穿透了甲片,竟是因为正好射在了甲片的小钻孔上,结果箭头为钻空所刮,铁都反卷起来了,其甲片竟坚硬到如此程度。凡是锻造铠甲,其方法是开始铁片甚厚,不用炉火加高温锻打,而只进行冷锻,直到铁片的厚度比原来减少了三分之二,就算锻成了。

甲片的末端留着像筷子头那么大小的一小片不锻打,隐约像个瘊子,这是为了检查铁片未锻打时的厚薄,有如疏浚河道时留些笋状的立土,所以这种铠甲被叫做“瘊子甲”。今人锻甲,多在甲片的背面暗留一个伪做的瘊子;虽留瘊子,但所用质料原非精钢,或由火锻做成,都无补于实用,不过徒为外表的装饰罢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折玉钗与玉臂钗

【原文】

朝士黄秉少居长安①,游骊山,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郑愚《津阳门诗》云:“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浅溜和缨绥。”②非虚语也。予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予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则百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注释】

①黄秉:字里未详,熙宁中曾以驾部员外郎知沼州。

②此处所引郑愚的二句诗,原是描写唐玄宗时宫女浴池的景象的,意思是说:破碎的发簪和珠宝首饰委弃地上都不值得拣拾,在皇宫的水沟中随着浅浅的水溜和冠饰的缨带一起被冲走。金沟,指皇帝宫苑中的水沟。缨绥(ruí),冠饰的垂带。

【译文】

朝廷命官黄秉年轻时居住在长安,有一次游骊山,正碰上一个道士在修治旧时宫殿的石渠,在石头下发现一支折断的玉钗,钗头刻成风首的形状,都已残缺,然而制作的精巧,是后人不能做到的。

郑愚的《津阳门诗》说:“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浅溜和缨绥。”这话不是虚传的。我又曾路过金陵,见有人发掘六朝君主的陵墓,得到很多古物。

我曾看到一支玉臂钗,两头都设置转动机关,可以弯曲、伸直或使之变成圆形的,几乎看不出有缝,而为九条龙所环绕,制作功夫可比鬼斧神工。

世人多称往古民风淳朴,手工制作大都粗糙笨拙,其实大不是这么一回事。

古器物制造非常精巧,正由于民风淳朴的缘故,民风淳朴则各种手工制作都一丝不苟。

后世风俗虽浮华奢侈,而在工艺上的用力不及古人,所以造出来的器物多不精致。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出土古印章多是军中官

【原文】

今人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绶,得以印绶葬者极稀。土中所得,多是没于行阵者。

【译文】

今人所得地下出土的古印章,多是军中武官的印章。古人佩戴印章,罢免、升迁和死去都要上交印章和系印章的绶带,能以印章和绶带随葬的极少。现在见于地下出土的,多是死于行伍战阵的人所留下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唐玉辂

【原文】

大驾玉辂①,唐高宗时造,至今进御。自唐至今,凡三至泰山登封,其他巡幸,莫记其数,至今完壮,乘之安若山岳,以措杯水其上而不摇。庆历中,尝别造玉辂,极天下良工为之,乘之动摇不安,竞废不用。元丰中,复造一辂,尤极工巧,未经进御,方陈于大庭,车屋适坏,遂压而碎,只用唐辂。其稳利坚久,历世不能窥其法。世传有神物护之,若行诸辂之后,则隐然有声。

【注释】

①大驾:古代皇帝车辆的专称。玉辂(lù):用玉石装饰的大车。秦汉以后亦成为皇帝专车的称呼。

【译文】

宫中大驾玉辂,是唐高宗时制造的,至今还供皇上使用。从唐朝到现在,共三次用它东至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其他巡视出行,不计其数,而玉辂至今完好结实,乘坐起来安如山岳,放杯水在上面也不会摇动。

庆历年间,曾另造一辆玉辂,极尽天下最优秀的工匠手艺制作,乘上去还是摇动不稳定,最后被废弃不用。

元丰年间,又造了一辆玉辂,尤其极尽天下工巧之能事,而还没有进献皇上,正陈放在大庭中,恰好车屋倒坏,竟压碎了,只好仍用唐玉辂。

唐玉辂的稳定、便利、坚固、耐用,历来都不能搞清楚它所以如此的制造方法。世传有神物保护它,如果让它行在其他车辂之后,就会隐隐约约听到一种奇怪的声响。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评析】

《笔谈》本卷以“器用”为类名,用现在的术语来表达,即可称为古器物学。

卷中所涉及的古器物,包括铜黄彝、铜钲、蒲璧、谷璧、吴钩、矢服、弩机、神臂弓(偏架弓)、沈卢剑、鱼肠剑、凸面镜、钱币、透光镜、有矩弩机、铁甲、玉钗、古印章、玉辂等,大都是作者亲见的实物。

古器物学的研究,宋初编制的《三礼图》是不足为据的,所以沈括在本卷第一条即对《三礼图》提出批评,而这种批评以实物为依据,固无可辩驳。

北宋古器物学的发展,大致到嘉祐间刘敞作《先秦古器图记》、欧阳修作《集古录》,才开出新局面;

元祐间李公麟作《古器图》、吕大临作《考古图》,使这门学问进一步成熟;

下至宋徽宗在位时,则宣和殿收藏古铜器达数万件,古器物学也因之一时大盛,并编出了集成式的《宣和博古图》。

沈括所记的古器物还有限,但他往往以科学的眼光作观察,别有一番意味,这是不同于普通的描述性考证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异事(异疾附)



【原文】

世传虹①能入溪涧饮水,信然②。熙宁③中,余使契丹④,至其极北黑水⑤境永安山⑥下卓帐⑦。是时新雨霁⑧,见虹下帐前涧中。余与同职扣涧⑨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豰⑩。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即有之。”

【注释】

①虹:也叫彩虹,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彩带,出现在与太阳相对着的方向,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②信然:确实如此。

③熙宁: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68—1077)。

④契丹: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是东胡的一支。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后改称辽。

⑤黑水:水名,西拉木伦河支流,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一带。

⑥永安山: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境内。

⑦卓帐:竖起帐篷。卓:竖立。帐:帐篷。

⑧雨霁(jì):雨过天晴。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⑨扣涧:靠近涧边。扣:靠近,迫近。这种用法比较少,类似的例子如《北史·孟业传》“郡中父老,扣河迎接”。

⑩绡豰(hú):丝织成的薄纱。

铄(shuò):熔化金属,引申为削弱,文中是指彩虹的光没有阳光强烈,因而被遮没了。一说“铄”通“烁”,是“闪光”的意思,亦可通。

逾:越过。

孙彦先:即孙思恭,字彦先,精通历法与数学,是与沈括同时代的一位科学家。

【译文】

世人相传彩虹能够入溪涧中饮水,确实如此。

熙宁年间,我出使契丹,到了它最北边黑水境内的永安山下扎下帐篷。当时正逢雨后初晴,见有彩虹降到帐篷前的溪涧中。

我和一起出使的同事进入溪涧中观看,彩虹的两头都垂到涧水中。

使人过溪涧,隔着彩虹站到对面,相距有数丈远,中间如同隔了一层薄纱。

自西向东观望能够看见彩虹(大概由于这是傍晚的彩虹);

站到溪涧的东面向西观望,则彩虹被太阳光消融,都无所见。

过了好久,彩虹渐渐向正东方向移动,最后越过山岭离去。

第二天继续前行一程,又看见了彩虹。

孙彦先说:“虹是雨中太阳的影子,太阳照雨就会有虹出现。”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夹镜之疑

【原文】

予于谯亳①得一古镜,以手循②之,当其中心,则摘然如灼龟③之声。人或曰,此夹镜④也。然夹不可铸,须两重合之。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就使焊之,则其声当铣塞⑤;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⑥。既因抑按而响,刚铜⑦当破,柔铜不能如此澄莹洞彻。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

【注释】

①谯亳:今安徽亳县。宋设亳州,习惯上亦习称谯郡。

②循:通“据”,抚摩。

③摘然:读作“擿(tì)然”,形容开裂的样子。灼龟:古人用龟甲占卜,在龟甲正面凿小坑,然后从背面用火灼烤,使在正面出现裂纹。

④夹镜:两层铜材合起来制作的铜镜。

⑤铣塞:二字之意未明。按上下文意,当是指滞涩混浊的声音。

⑥泠然纤远:清脆、纤细而传得远。

⑦刚铜:硬铜。实指青铜或黄铜,与下“柔铜(红铜)”相对。

【译文】

我在亳州得到一面古铜镜,用手抚摩它,当摸到镜子的中心时,它就会开裂似地发出像灼烤龟甲的声音。

有人说这是一面两层的夹镜。可是两层铜材是不可能一次铸成的,必须把两层单铸再拼合起来才行。

这面镜子很薄,看不出有焊接的痕迹,恐怕不是拼合起来的。

即使就把它看成是两面焊接起来的,那么它的声音应是滞涩不通畅的;

现在叩击它,它的声音却清脆悠长。

同时既然在按压时它能发出声响,那么它若是硬铜的就会破裂,若是软铜的又不可能如此澄明透亮。

多次访问制造铜镜的工人,大家都对这面镜子迷惘而猜不透。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冷光

【原文】

卢中甫家吴中①,尝未明而起,墙柱之下,有光熠然。就视之,似水而动;急以油纸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滉漾,正如水银,而光艳烂然;以火烛之,则了无一物。又魏国大主②家亦尝见此物,李团练评③尝与予言,与中甫所见无少异,不知何异也。予昔年在海州,曾夜煮盐鸭卵,其间一卵烂然,通明如玉,荧荧然屋中尽明;置之器中十余日,臭腐几尽,愈明不已。苏州钱僧孺④家煮一鸭卵,亦如是。物有相似者,必自是一类。

【注释】

①卢中甫:即卢秉。字仲甫,德清(今属浙江)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吴中:泛指苏州一带。

②魏国大主:即魏国大长公主,宋太祖长女。

③李团练评:即李评。字持正,上党(今山西长治)人。侥幸进用,官至团练使。

④钱僧孺:《长兴集》记其为沈括妻妹之夫。苏州人,曾为长洲主簿。

【译文】

卢中甫家住吴中,曾有一次天未亮就起床,看见墙柱的下面,有东西熠熠闪光。走近去看,那东西像水在流动;

急忙用油纸扇把它舀起来,它就在扇中滉漾,正像水银,而光亮灿烂;

拿烛火照它,却什么东西都没有。

此外,魏国大长公主家也曾见到这种东西,李评团练使曾跟我谈起过,和在中甫家所见的完全一样,不知是什么怪现象。

我往年在海州时,曾在夜间煮咸鸭蛋,其中有一个鸭蛋光灿灿的,通体透明如玉,荧荧的光亮照得满屋子都明亮起来;

把它放在器皿中十多天,臭烂腐败得几乎没有了,却更加明亮,发光不止。

苏州钱僧孺家煮了一个鸭蛋,也是这样。有相似现象的东西,必定是自为一类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