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光沪,1950年生于贵阳,198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宗教学原理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宗教学、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研究。
著有:《多元化的上帝观》、《有心无题》、《神圣的根》等;译有:《宗教哲学》、《现代基督教思想》、《基督教神学原理》、《全球伦理》、《系统神学》等;编有:“宗教与世界”丛书、《蒂里希选集》等。
内容简介:
“存在”是哲学的核心,几千年来,中外哲学家们都在探讨“存在”这一古老而深远的话题。存在的本源是什么?它究竟与人生有哪些关系?对我们有什么用?在本讲中,何光沪教授在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存在”的本身,指出人生取向——创造和爱。
他认为,“存在”是一个古老的哲学的主题,又是一个最基本的哲学主题,它是对人生提供意义上的支持,是通过理解世界的人生的根本,来提供支持。他说“我们常常感到人生的无常,我们常常感到人生的不确定,甚至感到人生的痛苦,所以呢,我们是需要这个东西的,我们在哲学里边找的支持是通过它给我们讲到的世界的根本,世界的本源,然后我们来认识它,我们对它有所领悟,希望对我们有所帮助”。
他指出存在就是所有天下一切你能想到的任何东西,放在一块来看,惟一的一个共同点。它是普通的但又是事物最基本的,它是使得万物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万物存在者,万物所依赖者。何光沪教授还就宗教哲学中对“存在”的认识进行了探讨。何光沪教授最后指出了解了存在本身,就可使我们了解人生的真谛。虽然我们很渺小但是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参与了这个创造,我们有了这份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