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从司马到司马(八)天下归一

百家讲坛 从司马到司马(八)天下归一

    公元265年,五十五岁的司马昭病逝,他的长子、三十岁的司马炎继承了晋王之位,实际执掌曹魏政权。也就是在这一年,司马炎终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他逼迫傀儡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取而代之,改国号为晋,从此正式开启了西晋王朝的历史大幕。

    而曹魏政权从曹丕称帝到曹奂禅让,历时四十五年,至此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刚刚君临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的新局面,他会有怎样的治国理念呢?司马炎对待曹魏和蜀汉旧臣,没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拢、收买人心的办法,稳定各级官吏,确保了社会稳定地过渡,这也为他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就在王朝局势略显稳定之后,一个突发事件却打破了这种宁静,也考验着司马炎这个开国之君的政治智慧。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事件?司马炎将会如何处理这个事件呢?西晋初年,司马炎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整体国势呈上升势头。而此时的天下,已经由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变成了西晋、东吴的南北对峙,雄心勃勃的司马炎,准备出兵灭吴,统一全国。

    然而,东吴依靠着长江天险负隅顽抗,司马炎并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司马炎将如何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司马炎统一天下的进程,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呢?

  南开大学教授孙立群先生,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从司马到司马》第八集《天下归一》,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讲稿

    公元265年,五十五岁的司马昭病逝,他的长子、三十岁的司马炎继承了晋王之位,实际执掌曹魏政权。也就是在这一年,司马炎终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他逼迫傀儡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取而代之,改国号为晋,从此正式开启了西晋王朝的历史大幕。

    而曹魏政权从曹丕称帝到曹奂禅让,历时四十五年,至此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刚刚君临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的新局面,他会有怎样的治国理念呢?司马炎对待曹魏和蜀汉旧臣,没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拢、收买人心的办法,稳定各级官吏,确保了社会稳定地过渡,这也为他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就在王朝局势略显稳定之后,一个突发事件却打破了这种宁静,也考验着司马炎这个开国之君的政治智慧。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事件?司马炎将会如何处理这个事件呢?西晋初年,司马炎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整体国势呈上升势头。而此时的天下,已经由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变成了西晋、东吴的南北对峙,雄心勃勃的司马炎,准备出兵灭吴,统一全国。

    然而,东吴依靠着长江天险负隅顽抗,司马炎并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司马炎将如何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司马炎统一天下的进程,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呢?

  南开大学教授孙立群先生,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从司马到司马》第八集《天下归一》,敬请关注。

    公元265年,五十五岁的司马昭病逝,他的长子、三十岁的司马炎维承了晋王之位,实际执掌曹魏政权。也就是在这一年,司马炎终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他逼迫傀儡皇帝一一魏元帝营奂禅让,取而代之,随国号为晋,从此正式开启了西晋王朝的历史大幕。而曹魏政权从营丕称帝到营奂禅让,历时四十五年,至此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刚刚君临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面对的是百业待兴的新局面,他会有怎样的冶国理念呢?

     司马炎当了皇帝时,一开始比较明智。其一就是提出了治理天下无为而治的办法。他说,要确保江山不失,应该把无为而治作为统治的中心。这本是道家思想,表面看不做什么,但是放在治国上,有针对性,社会要安定,对百姓少干扰,不搞过多的建设,让百姓有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这在中国历史上证明,这个用得对,社会一定会发展。像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就是这样。司马炎也不失时机提出这个方针,所以,他自己也能够带头执行。

     他号召官员以身作则,提出五条治国原则:正身;勤百姓;抚孤寡;敦本息末;去人事。这五条作为执政的政府来说,做得到真不错。正身,起好的带头作用;勤百姓,不用说了,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抚孤寡,关心社会上的老人,家庭困难者;本指农业末指商业,重农抑商;去人事,就是把人际关系不要弄得烦琐。司马炎这五条原则是得人心的。而且他能以身作则,一次他病了,好了,有些大臣送礼祝贺,他不高兴,说现在一想到社会上有困难的人就不安。

     作为一国之主不能为了自己忘了百姓,以后不许这样做。还有一次一个太医送了雉头裘,是用飞鸟的毛做的大衣,珍贵,想求得司马炎的好感,司马炎当场烧了。下令以后谁这样做,一定以罪论之。司马炎的所说所做体现新政权的新形象。我们现在看不乏作秀之嫌,却也使得人们有了好的印象。

    司马氏父子向来体现心胸狭窄的个性,作为笫三代后代,司马炎是否也维承了呢?

    司马家族向来心胸狭窄,有仇必报,甚至斩尽杀绝。司马炎似乎不这么狭隘。“宽惠仁厚,沈深在度量”,在历史上与前面的几个司马不一样。一次,他到太庙祭祀,参加的大臣中有一个人,叫许奇。许奇的父亲是许允,当年和因为反对司马氏的夏侯玄关系不错。司马炎不顾手下人反对,认为许奇不会对自己怎么样,去了后没事。后来还称赞了许奇,升了官。“时论称其夷旷”,人们认为他坦然旷达。这事后,司马炎有一个故事。他想请在蜀汉做官的李密到洛阳来做官。当时蜀汉被灭了,蜀汉老想有的赋闲了,不过司马炎决定请李密来洛阳做掌管典籍教育太子的官。

    请李密有三个原因:显示胸怀,东吴还在,晋对亡国这臣的态度会让人联想,如果好的话对东吴有利,不好不利于统一;李密是孝子,西晋是标榜以孝治天下,也是显示孝子在家,到朝廷也是忠臣,起好作用;请李密是因为当时的太子不太理想,请名臣是为了教育太子。他请李密,没想到李密没有答应,而且写了有名的《陈情表》。这成了古典名著的经典了。

    李密委婉谢绝了司马,不去洛阳。后来这篇文章被传出来,人称读这“不落泪者不为孝”。说祖母刘氏从小带大自己,自己要尽孝,自己将来为朝廷办事的时间还有,以后一定会为朝廷尽力,话说得合情合理,让司马炎感动。“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名声不虚呀。答应了李密。这事传出去,让们对司马炎的印象也非常好。

    司马炎对待曹魏和蜀汉旧臣,没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拢、收买人心的办法,稳定各级官吏,确保了社会稳定地过渡,这也为他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就在王朝局势略显稳定之后,一个突发事件却打破了这种宁静,也考验着司马炎这个开国之君的政治智慧。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事件?司马炎将会如何处理这个事件呢?

    司马炎有能力,有分析力,能分解矛盾。这就是石苞事件。石苞是开国功臣,出身低微,后来一步步地进入了政坛,这人很能打仗,被任为镇东将军,驻扎在淮南。他在这儿镇守十多年,治理得好,所以,出现流言蜚语,当时有民间的话“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出。”意思是司马氏几乎成了驴,不行了,因为石苑压住了它,不得出了,这是臣强君弱。这话传到司马炎耳中,有所警觉。

    石苑是不是要摆脱朝廷呀?这时,官场关系复杂,有人趁机报告,说他要独立了,在修筑工事,与东吴有联系。要向北打。这种消息对司马炎来说,不能不警觉了。这时,出现了一件事,更加剧了。司马炎要召见石苞儿子石乔,石乔没来。可能是通知没传到,也可能是耽误了。这事敏感了,加在一块。司马炎发怒了,剥夺石苞的兵权,派兵去,看你的态度。对石苞来说,这是关键时期。

    石苞一个人来到寿春城外的一个驿站,不带一兵一卒,你看怎么办?传到司马氏耳中,想起石苑心中没鬼,心情坦然才会一个人等着我。他想到,马上决定不再用兵,撤兵了。这事化解了。可以说一触即发的矛盾化解了。后来见到石苑说一句话,是你儿子差点毁了你一家。后来升官了,担任司徒。这事不能说他总在作秀,司马炎的心胸在古代帝王中是有气量的。他没有做出大事业,却有几件不错的事。

    西晋初年,司马炎朱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整体国势呈上升势头。而此时的天下,已经由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变成了西晋、东吴的南北对峙,雄心勃勃的司马炎,准各出兵灭吴,统一全国。然而,东吴依靠着长江夭险负隅顽抗,司马炎井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司马炎将如何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此时此刻的东吴又是什么状态呢?

     孙吴这时有皇帝,生性残忍,是孙皓,264年上台,治国能力差,性情残暴。最喜欢看的就是杀人。这人臭名昭著。当时选择宫女,有大臣的女儿也选。不选完不能出嫁。当时有贺目8提出劝阻。孙皓大怒,用烧红的锯条锯下贺目8的头。熊睦也被活活打死。孙皓没人性,这种条件让灭东吴条件成熟。有大臣提出不失时机灭东吴。

     可是东吴也是张国,有两个条件让北方不敢擅自用兵,一是长江之险,北方打南方过长江是障碍,此前曹操就败在这儿上;二是东天军队善于水战。为此,西晋开始做灭吴的准备。

    有两个准备:一派人镇守荆卅l,遏制建业。把长江中游占据了,等于占据了至高点,可以从这儿发兵直取建业。当时派得力大臣羊祜,做了充足的准备。粮草充足。二是打造战船准备水战。这也是针对吴国水军力量的,也在益卅l,四川。由王潜负责造船。有的可以坐两千多士兵,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下角料漂到下游告诉孙皓,孙皓不以为然。他觉得东吴强大,不做防备,给晋灭东吴造成了机会。

    灭东吴,朝中分了俩派。主线与主和,让司马炎摇摆不定,最终怎么确定的?司马炎是怎么完成统一的呢?

     这些主战派督促下,司马炎想下令发兵,又犹豫不决。过程中,看哪方力量大。还有些不主张伐吴。一次与张华下棋,排解郁闷。这时,杜预送来请战书,张华赶紧说,国家正是国富兵强,灭吴时机成熟。吴国大杀贤良,腐败。现在是最好时机,不能再耽误了。这种状态下,司马炎终于下了决心,决定派兵伐吴,这是在279年。当时西晋做了充足准备,军队配备强大,伐吴是从208年曹操大兵征东吴后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十一月,发兵二十万,分六路,水路王潜率领七万;余下五部从北面向南进发。东吴一触即溃,失去了抵抗力。到了转年三月,王潜的水军抵达了石头城下。当时孙皓感觉自己无力抵抗,最后束手就擒。东吴在280年灭亡。中国再次统一了。是在东汉大乱百年后出现的。在中国历史上的起了重要作用。

   这种统一是可贵的,意义至少有三:战乱停止,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百姓生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二是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最终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历史上文化的繁荣正是大统一时期;三是有利于民族的凝聚和融合,只有统一各民族才能较和平平等地往来。

   唐诗人刘禹锡写诗歌颂“王潜楼船下益卅l,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