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投资天下财富园 』
» 全球热议三中全会 改革释放红利 政策底牌曝光 A股或逆袭!
 
1
2
返回列表
发帖
草根传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草根传说
当前离线
UID
263
帖子
888
主题
72
精华
0
积分
160
威望
160
金钱
1915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06 小时
草根友人
3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3-11-10 11:35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
时间紧迫,距离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只有短短7年:任务繁重,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需攻坚克难。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以来,改革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阔步前行:
国务院多个机构调整撤并、取消和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开、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登记门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市场化改革越往前走,触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复杂,遇到的难题也越大。目前,影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因素依然存在,市场化改革面临新挑战。破解前进中的旧痼新疾,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亟须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冲破利益固化藩篱,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巨轮驶入更辽阔的海域。
人们对下一步市场化改革寄予热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土地、户籍、社保制度等改革要破题,促进新型城镇化;财税、金融、投融资改革要大力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市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改善民生和加强公共服务……
改革无止境,方向不动摇。
十八届三中全会继往开来,市场化改革站上新起点。沿着这个方向挺进,我们坚定不移,壮志满怀。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之一
“中国再次进入了‘三中全会时间’”。此时此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在召开。世界的目光、13亿人的关注,纷纷聚焦于这次“值得期待的关键性会议”。无数的人们禁不住畅想:在改革之路上行进了35年的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进发?创造了发展奇迹的中国人,又将再续怎样的光荣与梦想?
35年前的那个岁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带着对“开除球籍”的忧思,怀着对“中兴伟业”的热望,我们党毅然推开了改革开放之门,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自此激荡神州,一个国家的命运由此深刻改写。3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了142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了7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59倍。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多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愿景化为了现实,多少普通人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一切,连国际观察家们也不免慨叹,“没有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整和适应,也很少有民族有它这样的事业心和雄心壮志”。
今天的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开放将中国推送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耀眼光环下,我们深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何等艰难,深知“攻坚期和深水区”何其纷繁复杂。
中国经济巨轮如何摆脱粗放投入的动力依赖,换装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政府部门怎样突破利益藩篱、剥离权力依恋,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得益彰,激发更蓬勃的经济内生动力?社会建设何以顺应民生新期盼,在公平正义的平台上,生长更澎湃的社会创造活力?执政党如何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实现治国理政能力的新提升?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之和还要多的国家,在一个急剧转型、矛盾叠加的社会,在一个日新月异、激烈竞争的世界,我们迈向巅峰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背负风险乃至危机的艰险攀爬。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发展的新起点,改革的新课题,社会的新期待,要求我们更加焕发改革的决心与勇气,永不放松那么一股子劲;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下好改革一盘棋;更加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回首35年改革历程,无论是在春寒料峭中推广联产承包,还是深圳特区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或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曲折的形成与完善过程,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震撼世界的每一次前行,无不得益于攻坚克难,无不功成于化危为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改革新征程上彰显勇毅之气、积聚笃行之功,同心协力、锲而不舍地前进,我们就一定能跑好现代化“接力赛”中属于自己的这一棒,为中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草根传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草根传说
当前离线
UID
263
帖子
888
主题
72
精华
0
积分
160
威望
160
金钱
1915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06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11-10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国际社会热议十八届三中全会 改革将让世界受益
市场取向 效率公平为百姓
市场取向,效率公平为百姓(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篇)
改革用什么改变了中国?
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从僵化到活跃,改革用市场魔棒激活当代中国,焕发蓬勃生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中国发展的活力之源,中国改革的不变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旗帜,市场化改革再扬风帆。
市场化改革是活力之源
回望来路,才知道中国的改革已走出多远。
35年改革历程,就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配置。市场经济借助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杠杆,把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化的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快速满足千姿百态的需求,实现效率提高和财富增进。
改革从市场起步,中国需要市场经济。
35年前,改革起步,国门打开,“市场经济”第一次进入我们党的视野。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十三大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市场取向轮廓逐渐清晰。
21年前,十四大将“市场经济”第一次写上社会主义旗帜,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奠定我国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新飞跃;
11年前,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年前,十八大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市场的作用,增强了我们锐意推进改革的自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改革的每次重大突破,都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实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坚定步伐。
35年来,市场化改革披荆斩棘,一路开枝散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彻底改写中华民族的命运,成为活力之源、变化之源、发展之源。“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优势基因组合,显示出巨大的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核心是理顺“两只手”的关系
市场化改革千头万绪,但核心是理顺“两只手”的关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看不见的手”要充分施展——
经历了多年争论,人们终于明白,任何计划与行政干预,都不可能比市场这台“超级计算机”更高明。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没有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而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面对所谓银行(行情 专区)“钱荒”,没有降准、降息一味“放水”,而是在适度提供流动性的同时,让利率杠杆调节资金需求;面对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不是急于输血,而是放宽准入门槛、降低创业台阶,使民营银行好梦成真,“零成本”注册遍地开花。
“看得见的手”要真正有效——
市场一旦失灵,政府就要出手:“一袋奶粉”曾让千家万户头疼。今年,“奶粉进药店”,最严监管重塑国产品牌公信力;“6家奶企罚款6.7亿”,最大反垄断罚单逼出奶粉降价潮。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不可随意而为,但也不能无所作为。从“划桨”变“掌舵”,从“全能”变“有限”,恰恰需要政府有担当,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切实将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当好“守夜人”。
用好“两只手”,呼唤政府“革自己的命”,使越位的归位、缺位的到位、错位的正位。十八大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展现了壮士断腕的勇气。
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开放初期,“效率就是生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人们的追求。今天,“财富蛋糕”越做越大,“公平焦虑”却越来越多,人们对公平正义呼声强烈。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种种不公平社会现象,并不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就要在改革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势,消除不完善因素,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避免“权难制衡,利难共享,人难出头”。
要促进权利公平。通过户籍、社保等制度改革,弥合“城乡二元鸿沟”,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别让一纸户口簿挡住农村人口的平等养老和医疗、挡住农家子弟的平等教育和高考、挡住农民工的平等劳动和报酬。
要促进机会公平。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让不同类型的经营者平等参与、同台竞技。
要促进规则公平。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很多人宁信“潜规则”、不信“显规则”,“不找熟人不安心、不送红包难放心、不走关系总担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健全法律体系,用法治处理经济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各种利益主体才能公平竞争,释放创造潜能。
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政府既要跟上市场节拍,又须守护公平正义,每一次改革都应考量:是不是“保障大多数人切身利益,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同时,“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让社会力量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调节器”。
今年,一项项促公平、惠民生的举措接连亮相: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九连增”,前三季新开工保障房620万套,600万户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负,提高城乡低保标准,金融和铁路等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向市场经济要效率,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提升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改革就能最大程度地凝心聚力。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1
2
返回列表
『 文化百科教育园 』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