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段又以“虹桥”为中心,展现汴河漕运的紧张气氛,达到全卷的高潮。
中段描写汴河上下, 这条汴河就是当时为汴梁提供漕运,供应城市生活必需品的河道,河上舟来船往,运输繁忙,靠岸的船只众多。一艘巨大的漕船落帆降桅,将从桥下穿过,船夫们紧张忙乱,呼唤叫喊,牵动人心,桥上还有些热心者不顾自己的安危,跨越到拱形桥的栏杆外,一手拉住栏杆探出身子,大声喊叫,挥舞另一只手,指挥着船只顺利通过。看热闹的人群,翘首争睹这惊险场面。
画面上一座大型的木拱桥横跨河上,将两岸街市相连,其桥无柱,桥身由上下两层拱骨相贯,互为承托,遂伸展成大跨度的飞桥,宛如一道飞虹。虹桥上的车水马龙,南来北往。推独轮车和骑马的、驮着米袋骡子,正要上桥,挑担的、拉客的、摊贩的,使本来很宽阔的桥面,变得狭窄起来。
画家利用河岸桥梁的高低曲折,引导欣赏者不断转移视点,或仰或俯,成为流动转折的视觉引导。画中最精彩处莫过于对舟船过虹桥的描绘,画面的节奏至此突然骤急,人、畜、舟、车聚集,犹如乐曲呈节奏韵律性,桥上人群的熙攘,桥下急流行舟的紧张,构成了画卷的高潮。画家围绕这座桥,充分施展了自己的绘画本领。画中的人物大小仅寸许,但是神态毕现,极为生动,就好象身临其境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