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36)反贪倡廉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36)反贪倡廉  

  宋太祖赵匡胤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纵使一百个文臣个个都是贪官也比不上一个武将的危害大。

      赵匡胤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武将能对政权造成直接颠覆性威胁,所以从赵匡胤开始重用文人,抑制武将的势力;

      另一层意思是说,在赵匡胤心目当中,文官违法乱纪的极致就是贪污,所以赵匡胤才拿这一点来与武将比较。

      抛开第一层意思,官吏贪赃也是赵匡胤极为重视的。既然极为重视,那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防范和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呢?

      他又是如何引导、提倡大宋官吏廉洁奉公的呢?

  惩治贪官污吏,如果等官员犯罪以后对其行为进行惩罚,就太被动。对宋太祖赵匡胤而言,在严惩贪官污吏、警示官僚的同时,更需要采取一些正面的、积极措施,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较大程度地防止贪污腐败行为。

      对此,赵匡胤有没有作为呢?

      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第三十六集《反贪倡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36)反贪倡廉  

  宋太祖赵匡胤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纵使一百个文臣个个都是贪官也比不上一个武将的危害大。

      赵匡胤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武将能对政权造成直接颠覆性威胁,所以从赵匡胤开始重用文人,抑制武将的势力;

      另一层意思是说,在赵匡胤心目当中,文官违法乱纪的极致就是贪污,所以赵匡胤才拿这一点来与武将比较。

      抛开第一层意思,官吏贪赃也是赵匡胤极为重视的。既然极为重视,那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防范和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呢?

      他又是如何引导、提倡大宋官吏廉洁奉公的呢?

  惩治贪官污吏,如果等官员犯罪以后对其行为进行惩罚,就太被动。对宋太祖赵匡胤而言,在严惩贪官污吏、警示官僚的同时,更需要采取一些正面的、积极措施,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较大程度地防止贪污腐败行为。

      对此,赵匡胤有没有作为呢?

      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第三十六集《反贪倡廉》。
宋太祖赵匡胤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纵使一百个文臣个个都是贪官也比不上一个武将的危害大。赵匡胤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武将能对政权造成直接颠覆性威胁,所以从赵匡胤开始重用文人,抑制武将的势力;另一层意思是说,在赵匡胤心目当中,文官违法乱纪的极致就是贪污,所以赵匡胤才拿这一点来与武将比较。抛开第一层意思,官吏贪赃也是赵匡胤极为重视的。既然极为重视,那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那么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防范和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呢?他又是如何引导、提倡大宋官吏廉洁奉公的呢?

  惩治贪官污吏,如果等官员犯罪以后对其行为进行惩罚,就太被动。对宋太祖赵匡胤而言,在严惩贪官污吏、警示官僚的同时,更需要采取一些正面的、积极措施,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较大程度地防止贪污腐败行为。对此,赵匡胤有没有作为呢?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第三十六集《反贪倡廉》。

  (宋太祖赵匡胤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纵使一百个文臣个个都是贪官也比不上一个武将的危害大。赵匡胤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武将能对政权造成直接颠覆性威胁,所以从赵匡胤开始重用文人,抑制武将的势力;另一层意思是说,在赵匡胤心目当中,文官违法乱纪的极致就是贪污,所以赵匡胤才拿这一点来与武将比较。抛开第一层意思,官吏贪赃也是赵匡胤极为重视的。既然极为重视,那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那么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防范和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呢?他又是如何引导、提倡大宋官吏廉洁奉公的呢?)
  
  先说说宋初的腐败情况,这是承接五代十国而来,五代十国皇帝换的快,另一个变化是官当得短,官员换的快,一朝天子一朝臣,官换的很快,所以,经过五代十国的锻炼,官员都有一套本领,快,快手,从当官起,赶快下手,否则一丢官,慢慢捞,来不及。导致官员养成快速捞一把的心态。许多官员掌握了诀窍,出手快,出手狠。带了这种心态进入北宋,赵匡胤原封不动地接受了后周,除了皇帝,其他官员一律留用。留用官员肯定是五代过去了五个王朝,这第六个能干几年?官员的腐败成风,官场腐败不堪,大体有六类腐败:一是侵吞,把公家的东西私有化,974年,胡德冲被判处弃市,杀头,是在闹市区斩首。他犯得罪是隐没官钱一百八十万,隐没是隐藏于吞没公钱。二是:盗窃,其实是监守自盗,把管的东西纳为己有,970年石延祚弃市,这是禁军的官员,没什么权力,但是得到机会管理仓库,结果趁机与办事员勾结。结果弃市了。三是诈骗,973年李守信到今天的秦岭,木材生长的高大,李守信担任供备库使,替国家买木材,趁机实行诈骗,事办完了,回京城开封交差,到中牟,被人告发,立即自杀了,死了,还不算,皇帝一查,才知道,他自己是有缘故的,女婿也被牵扯出来了,女婿马适与他商量好,岳父买木材,编成筏子,顺着河漂,女婿捞上岸,一被告发,自杀,想中断线索查案。结果女婿也被查出来,被弃市。财产被没收了。四是,巧立名目抢占勒索。一官私自设卡,勒索到几十万,最后也是弃市。五是,非法经商,大宋规定官员不能经商,结果赵普经商,也是把木材砍了许多,然后家人去京城私下里卖,后来事发了,赵普说不知道,是手下人干的,贩木规利,赵匡胤生气,要罢官撤职,有副宰相求情,没杀。六是,受贿,971年,王元吉弃市,是因为受贿。上任一个月受贿七十万,弃市了。官场腐败非常严重,是承袭五代而来。赵匡胤是怎么治理呢?
  
  赵匡胤治理腐败非常严厉,一是量刑极重,大体有几种,杖杀、弃市、五马分尸。二是,既往仍咎,案子发生在若干年前,地方官时,升为地方官,事发,仍然追究,举例子,监察御史闾丘。资用官钱,没人发现,后来做到监察御史,发现了,弃市了。三是,大赦不免,常搞免赦,改年号时,专门加一条“官使受贿者不原”,不在大赦的范围内。可见,赵匡胤反腐败的手腕相当硬,原本仁慈的赵匡胤是不是显得残酷?应当从两方面看,一是执法却是严,杀了一大批贪官,二是也要看到,宋代刑法与唐代相比,与明清相比,刑法是比较宽厚的,像官员贪赃了,唐代规定是只要受贿在十五匹以上绞刑,宋代同样罪改为二十匹,绞刑,比唐代宽。明清相比,宋代的法律规定的也比较宽。另一方面还得倡廉,那么怎么倡廉的呢?
  
  (惩治贪官污吏,如果等官员犯罪以后对其进行惩罚,就太被动了。对宋太祖赵匡胤而言,在严惩贪官污吏、警示官僚的同时,更需要采取一些正面的积极措施,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较大程度地防止贪污腐败行为,对此,赵匡胤有没有作为呢?他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四个字:奖养防选,一是奖励,二是高薪,三是制度防止,四是选拔高素质的官员。先看奖,只奖励两类,一是廉洁奉公,二是严格执法的官员。分三条奖励:1、物质奖励,2、提拔重用,3、荣誉奖励。三条并用。北宋有沈义伦,做官做的大,去灭后蜀时,他是随军转运使,当时官员太腐败了,激起百姓的反抗,平定的叛乱用了两年。官员腐败的多,但是赵匡胤发现沈义伦廉洁,其他人抢夺,沈义伦住在城外的佛寺里,很多西蜀官员想贿赂他,他不要。回开封时,除了几本书,什么都不带,这是大宋平定西蜀时最廉洁的。回京后,仍然住在简陋的棚户区,赵匡胤知道后,专门给他盖房子,国家拿钱给他盖好宅子。沈义伦多次上表,要简单一点,别弄大豪华。这是物质奖励。提拔上,回来当了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这是掌管军队的,级别大大提高。还让其子到朝廷做官。这是奖励。第二类是严格执法的人,像李守信的中牟自杀了,想了结案子,结果还出了马适,赵匡胤不想杀马适,结果苏晓说非杀不可,情节严重,必须杀,结果杀了马适,杀了后,立即提拔了苏晓。这两类官员一律要奖,养上,“吏员猥多,难以求其治。”,官多了难治理,俸禄低,难廉洁。这是他重视养的地方。国家养官,不要文痞。要高薪养官。北宋官员的俸禄与唐大体相当。他知道,丰厚的俸禄仍然避免不了贪,但是还是懂得用高薪去养廉。防上,怎么防?一把手的腐败怎么办?他想的办法是,在州这一级创立了新的职官,是通判。是963年设立的。他把湖南的周氏政权灭了以后,把官员全部留用了。
  
  办法是灭一个割据政权,官员全部留用,却不放心,所以设立通判,向着皇帝负责,监督知州,所以北宋就是这样的故事,官员爱喝酒,在京城做官做腻了,想出去做官,找一个出酒的地方,找一个没有通判的地方,可见二者关系的紧张。通判有实权,任何政令得他签名,不签名不生效。到966年,通令全国,所有州一律设通判,不过二把手权利太大了,全国几百个州,都设通判,权利大,谁来监督他们呢?通判就腐败了。选上,北宋选择官吏,有荐举和科举两条路,一个重要途径是推荐,赵匡胤有明确规定,如果推荐不当,将来腐败了,连你也一并处理。所以,这一条,官员推荐时就得小心了,万一不当,荐举的人出问题了,你也跟着受罚了。
  
  在科举上,赵匡胤举行了十五此,几乎一年一次,一共选拔了188个进士,科举时防腐败,有三着:一是禁止公荐,过去主考官考试时,到贡院主持考试,其他高官可以推荐,带着名单选拔,就是弊端,赵匡胤明文禁止推荐。二是,世禄之家子弟覆试。开宝元年考试,选择了十个进士,第六名是宰相陶谷的儿子,赵匡胤一听说。闻谷不能训子,邴安得登第?得复试。赵匡胤亲自主持,结果不错,不是假的,就算了,借这个机会下了诏令,从此,只要是当官的子弟,参加科举,一律复试。这一招厉害,免得官官相护、三是。增加殿试,殿试是赵匡胤发明的,他自己出题目,当场考哪些中考的人,一个个地面试,他还讲过,当官的考上太多了。寒门子弟没上升通道,从此一律过过言,看看有没有真才实学。这是他选官的办法。加了许多措施,还坚持一个原则,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自己本人生活简朴,从不奢侈,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