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宗(十二)兵败高梁河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北伐,一举灭掉了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实现了对全国的基本统一,这是宋太宗对北宋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正当大宋将士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等待论功行赏时,宋太宗却突然下令移兵北上,准备攻打辽国,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 也称“燕云十六州”,是指五代时石敬瑭为了建立后晋而割让给契丹辽国的十六个州。燕和幽指的是北京,云指的是山西大同,“幽云十六州”位于今天北京、天津、山西、以及河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幽云十六州”的割让使中原地区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屏障,大宋不得不直面契丹的铁蹄。于是宋太宗试图乘着征服北汉的士气继续北伐,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
不料,乘胜北伐的大宋军队攻打幽州,却在一天之内兵败高梁河,“兵败高梁河”使大宋军队不仅损失了一万多人,军粮物资损失惨重,而且宋太宗赵光义腿部中箭险些被俘,狼狈逃窜、颜面尽失,可以说这是宋太宗一生中最大的军事失败,而这次惨败距离收复北汉不过仅仅两月。那么强大的大宋军队为何会在一日之内一败涂地?高梁河之战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带来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宗》之《兵败高梁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