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名六龄顽童,成为咸丰帝惟一的皇位继承人;一场宫廷政变,使皇太后登上了政治舞台。咸丰帝临终,做出皇权与臣权相互制衡的精心安排;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联手篡权,顾命八大臣反成阶下囚。傀儡皇帝,听命于垂帘听政的母后,太后“抱子坐龙庭”,独揽朝廷大权。
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病情日渐加重,惟一的皇位继承人载淳年方六岁,无法掌权理政。因此,用何人、以何种方式辅佐幼帝,一时成为头等大事。咸丰帝再三权衡,于临终的前一天,宣布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辅佐载淳执政。新皇帝尚未登极,肃顺等八大臣就开始执掌大权,包揽一切政务。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太后对肃顺等人辅政极不甘心。于是,她利用官僚亲贵们对肃顺等人的夙怨和种种不满,内联慈安皇太后,外联恭亲王奕訢,积极采取反肃顺行动。于是,两股反肃顺的势力联合在一起,展开了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一场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宫廷政变,在咸丰断气之日,就已在酝酿之中。
恭亲王奕訢以奔丧为名赶到热河,与两宫太后秘密商定了夺权的计划,然后返京布置,暗中做政变的准备。自进宫之日就想着出人头地的慈禧太后,在热河的这段日子并未沉浸在悲痛中,而是积极寻求夺权的对策。顾命八大臣自以为已经掌握实权,忙于料理咸丰的丧事,为慈禧和奕訢发动宫廷政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准备。一方面,奕訢回北京逐步控制了京城的军权。另一方面,慈禧在热河与八大臣周旋,并借机带着载淳提前赶回京城。八大臣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刀光剑影、将致他们于死地的政变,一步步向他们逼近了。
辛酉政变的成功,使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变成了现实,随后,她又削弱了恭亲王奕訢的权势,开始了皇太后临朝执政、独掌大权的时期。被砍头被关押的顾命八大臣都曾是辅佐咸丰帝的亲信大臣,在朝廷中可谓呼风唤雨,为何会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一个出身于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子,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政变的胜利,从此执掌朝政近半个世纪,她是靠什么稳固了自己独裁统治的根基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为我们展现发生在同治朝的风风雨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