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政而获罪下狱,最终被贬黄州,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贬谪生活。在黄州近五年期间中,苏轼创作了大量词作,通过内容多变、风格多样的豪放词,展现了他豪迈洒脱的胸怀和淡泊豁达的境界。当然,英雄不是一蹴而就的,词人也不是一天写成的,苏轼正是通过多次的艺术锤炼和反复的精神挣扎,才得以在词的海洋中物我两忘、超然自得。那么,贬谪后的苏轼,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反思?他的词作又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呢?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气象磅礴、格调雄浑,以空前的气魄与艺术力量,表达了苏轼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世事难料、人生如梦的寄托。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境界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念奴娇•赤壁怀古》无疑是北宋词坛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也是后人最为喜爱的苏轼作品之一,然而从作品体现的人生态度和境界上看,另外一首名叫《定风波》的作品才是苏轼的典范。这首《定风波》是苏轼在黄州寄情山水、途中偶遇春雨之后写成的作品,它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虽已翻江倒海,却又不动声色,着实为不可多得的词中精品。那么,苏轼在《定风波》中是如何抒发心中感慨的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一集《也无风雨也无晴》,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