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当我们细细品读苏轼的诗词,在那字里行间之中,依稀可以看见三个女人的身影:她聪慧过人,虽早早地离开人世,却也让苏轼一生都念念不忘,永远记得“小轩窗,正梳妆”的甜蜜;她质朴贤淑,在苏轼遭受排挤、远离京城时,默默地照顾他,宽慰他,让苏轼依旧怀着自由的心,写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美景;她不离不弃,万里相随,陪伴着苏轼一起流放惠州相依为命,她最懂苏轼的心,苏轼也为她写诗词最多。那么这三位女人又是如何走进苏轼的生命?在苏轼一生中,这三段爱情到底意味着什么?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来评赞苏轼这首《江城子》。在这首词中寄托了太多苏轼对王弗的思念,那是一种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时空的思念。然而逝者已逝,生者还要继续生活,就在王弗去世后的第三年,一个女人走进了苏轼的世界,她就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王闰之没有王弗的才情,却有一颗质朴的心。从乌台诗案到被贬黄州,她都一直静静地守在苏轼身边。。。
王闰之去世时,苏轼已经五十八岁了,再次痛失爱妻,苏轼的悲痛可想而知。然而常言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同年新党再度执政,以“讥刺先朝”的罪名,将苏轼流放惠州。此时在苏轼身边,不离不弃的只有侍妾王朝云了。而在留存下来的苏轼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写给朝云的诗词最多。那么苏轼为什么如此偏爱出身低微的朝云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五集《十年生死两茫茫》,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