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林冲(十五)英雄末路

  我们上一讲讲到,朱贵领着林冲上山,但是王伦不愿意收留林冲,要把他赶下山去。那么朱贵和杜迁、宋万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尤其是朱贵,他会很尴尬,他跟林冲说了,像你这样的情况,王头领一定会重用的,打过保票的,把他带上山来,如果现在被赶下山去,朱贵也是面子不好看的,况且朱贵这个人很厚道,所以他一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就站出来,对王伦说了一番话,哥哥在上,莫怪小弟多言。山寨中虽然粮食少,但是近村远寨我们可以去借。山寨中虽然房子不多,但是我们山寨在梁山上面,到处都有树,要盖千万间房子,也有的是树嘛,也没有什么妨碍。更何况这是柴大官人推荐来的人,如果我们把他赶下山去,将来柴大官人知道了,那不说我们是忘恩负义吗?我们面子上也不好看。而林冲又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留下他来他一定会为山寨出气力的。

    朱贵带头一说了,然后杜迁、宋万都来劝王伦,杜迁是这么说的,他说,山寨中那争他一个?你说我们山寨中缺粮食、缺住房,也不多他一个人,如果你哥哥不收留这个人的话,柴大官人知道会见怪的,显得我们忘恩负义的。宋万不光说柴大官人,宋万说了,这个将来传到江湖上去,江湖上的人也会笑话我们没有义气,所以朱贵也好,宋万也好,杜迁也好,他们讲的这几点就是一点简单的常识,一个为人起码的道理,我们说一个人,有常识未必能够做大事,但是有常识我们至少可以做一个过得去的人。什么叫过得去?让别人过得去。然后,当你过不去的时候,别人也会让你过得去。可是王伦这个人,他自以为聪明,自以为算计得到,他偏偏忘掉了为人处事,有一些基本常识。所以我们常常讲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算计多了,反而忘掉了基本常识。

    那现在这三位都劝他,而且理由非常充分,而且这个理由非常浅显,就是基本常识,所以王伦实在没有办法,驳倒这三个人,所以他只好又另外找理由,说兄弟们你们不知道,这个林冲虽然在沧州犯了弥天大罪,但是我们对他的底细是不了解的,万一他是一个奸细呢?是下面派上山来,探听我们虚实的,这可怎么办呢?

    林冲一句话就把他驳倒了,林冲说,我是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你怎么还怀疑我呢?一句话就驳倒了,是啊,像林冲这样的人,烧了大军草料场,连杀了三个人,跟高俅之间已经如此你死我活,他怎么可能是奸细呢?一句话就把王伦给驳倒了。王伦到这个时候,又没有退路了,但是他绝不甘心。这个不甘心林冲在梁山落草的王伦,究竟还会想出什么出人意料的理由来?他又将怎样为难林冲?而林冲这位英雄,他的最终归宿又在哪里?

    敬请收看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系列(十五)大结局英雄末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我们上一讲讲到,朱贵领着林冲上山,但是王伦不愿意收留林冲,要把他赶下山去。那么朱贵和杜迁、宋万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尤其是朱贵,他会很尴尬,他跟林冲说了,像你这样的情况,王头领一定会重用的,打过保票的,把他带上山来,如果现在被赶下山去,朱贵也是面子不好看的,况且朱贵这个人很厚道,所以他一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就站出来,对王伦说了一番话,哥哥在上,莫怪小弟多言。山寨中虽然粮食少,但是近村远寨我们可以去借。山寨中虽然房子不多,但是我们山寨在梁山上面,到处都有树,要盖千万间房子,也有的是树嘛,也没有什么妨碍。更何况这是柴大官人推荐来的人,如果我们把他赶下山去,将来柴大官人知道了,那不说我们是忘恩负义吗?我们面子上也不好看。而林冲又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留下他来他一定会为山寨出气力的。

  朱贵带头一说了,然后杜迁、宋万都来劝王伦,杜迁是这么说的,他说,山寨中那争他一个?你说我们山寨中缺粮食、缺住房,也不多他一个人,如果你哥哥不收留这个人的话,柴大官人知道会见怪的,显得我们忘恩负义的。宋万不光说柴大官人,宋万说了,这个将来传到江湖上去,江湖上的人也会笑话我们没有义气,所以朱贵也好,宋万也好,杜迁也好,他们讲的这几点就是一点简单的常识,一个为人起码的道理,我们说一个人,有常识未必能够做大事,但是有常识我们至少可以做一个过得去的人。什么叫过得去?让别人过得去。然后,当你过不去的时候,别人也会让你过得去。可是王伦这个人,他自以为聪明,自以为算计得到,他偏偏忘掉了为人处事,有一些基本常识。所以我们常常讲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算计多了,反而忘掉了基本常识。

  那现在这三位都劝他,而且理由非常充分,而且这个理由非常浅显,就是基本常识,所以王伦实在没有办法,驳倒这三个人,所以他只好又另外找理由,说兄弟们你们不知道,这个林冲虽然在沧州犯了弥天大罪,但是我们对他的底细是不了解的,万一他是一个奸细呢?是下面派上山来,探听我们虚实的,这可怎么办呢?

  林冲一句话就把他驳倒了,林冲说,我是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你怎么还怀疑我呢?一句话就驳倒了,是啊,像林冲这样的人,烧了大军草料场,连杀了三个人,跟高俅之间已经如此你死我活,他怎么可能是奸细呢?一句话就把王伦给驳倒了。王伦到这个时候,又没有退路了,但是他绝不甘心。这个不甘心林冲在梁山落草的王伦,究竟还会想出什么出人意料的理由来?他又将怎样为难林冲?而林冲这位英雄,他的最终归宿又在哪里?

  敬请收看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系列(十五)大结局英雄末路!

  【画外音】被官府通缉的林冲,在柴进的帮助下,上了梁山落草!但这个一直以来委曲求全的林冲,为何再一次大开杀戒,上演了一出梁山大伙拼!而此时此刻,林冲远在东京的娘子究竟命运如何呢?林冲这样一个命运跌宕的英雄,他最后的人生归宿又在哪里呢?

       在柴进的帮助下,林冲终于躲过官府的层层盘查,上梁山落草。长久以来,更多都是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林冲好容易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为什么却又在梁山之上大开杀戒,上演了一场《水浒传》中有名的梁山大火并。而此时此刻,还远在东京的林冲娘子,她的命运又是怎样一种境遇?林冲的这一生,怀揣着对生活的理想,但却始终生活在阴谋与陷害的阴影之下。这个让人唏嘘感叹的英雄,他的最后归宿究竟又在哪里?

       朱贵领着林冲上山,但是王伦不愿意收留林冲,要把他赶下山去。那么朱贵和杜迁、宋万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尤其是朱贵,他会很尴尬,他跟林冲说了,像你这样的情况,王头领一定会重用的,打过保票的。把他带上山来,现在如果被赶下山去,朱贵也是面子不好看的啊,况且朱贵这个人很厚道。所以他一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就站出来对王伦说了一番话,“哥哥在上,某怪小弟多言,山寨中粮食虽少,近村远镇,可以去借;山场水泊木植广有,便要盖千间房屋,但也无妨。这位是柴大官人力举荐来的人,如何教他别处去,抑且柴大官人自来与山上有恩,日后得知不纳此人,须不好看。这位又是有本事的人,他必然来出力气”(金本《水浒传》第十回)。朱贵带头一说了,然后杜迁、宋万都来劝王伦。杜迁是这么说的,山寨中哪争他一个,你说我们山寨中,缺粮食缺住房,但是也不多他一个人,如果你哥哥不收留这个人的话,柴大官人知道的时候会见怪的,显得我们是忘恩负义的。宋万不光说柴大官人,宋万说,这个将来传到江湖上去,江湖上的人也会笑话我们没有义气。所以朱贵也好、宋万也好、杜迁也好,他们讲的这几点就是一点简单的基本的常识,一个为人的起码的道理。

       我们说一个人“有常识未必能做大事,成大业,但是至少可以做个过得去的人”。什么叫过得去,让别人过得去,然后,当你过不去的时候,别人也会让你过得去。可是王伦这个人,他自以为聪明,自以为算计得到。他偏偏忘掉了为人处世有一些基本常识。所以我们常常讲,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算计多了,反而忘记了基本常识。那现在这三位都劝他,而且理由非常充分,而且这个理由非常浅显,就是基本常识嘛,所以王伦实在是没有办法来驳倒这三个人,他只好又另外找理由,说兄弟们,你们不知道这个林冲虽然在沧州犯了弥天大罪,但是我们对他的底细是不了解的,万一他是一个奸细呢,是下面派到我们山上来探听我们虚实的,这可怎么办呢?林冲一句话就把他驳倒了。林冲说,我是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你怎么还怀疑我呢?一句话就把他驳倒了。像林冲这样的人,烧了大军草料场,连杀了三个人,跟高俅之间已经如此你死我活,他怎么可能是奸细呢?一句话就把王伦驳倒了。王伦到这个时候又没有退路了,但是他仍然绝不甘心,他说“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金本《水浒传》第十回)。

        什么叫“投名状”呢,就是你想入伙,为了表示你死心塌地,你下手杀一个人把人头拿来,我们就认你了。因为你杀了人了,你以后只能死心塌地了。但问题是,林冲会不会做这样的事。这个应该是违背林冲的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林冲在杀人的时候,盖纱布该杀他的界限分得非常清楚,但是现在林冲面临的是他自己能否在梁山安身的问题。所以王伦给林冲提出这样的一个条件实际上是为难林冲,他并不是真的要考验一下林冲是否忠心,他只是要为难一下林冲。为什么呢?他觉得林冲可能有两点,第一,林冲可能不愿意为了在梁山安身去杀人,因为林冲有原则;而且他还给林冲提了一个条件——三天之内。三天之内也不是很容易啊,这个梁山周围道路上行走的人都知道山上有强盗,一般的人不会单身从这儿经过的。三天之内要杀个人上来也确实不是很容易,所以王伦这个两个条件实际上要阻止林冲留在山上,而并不是要考验林冲是否忠心。

      【画外音】面对王伦所提出的苛刻条件,面对离开或者留在梁山的两难选择,一向做事都很有原则的林冲这一次究竟会如何抉择;抓得林冲软肋的王伦这一回是不是真的就要得逞了呢?

       但是王伦有一点算错了,走投无路的林冲真的愿意违背自己一贯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他真的就愿意下山去杀一个人。从这儿我们也能看出人生的一种悲剧性的状况——道德的坚持有时候需要条件,假如把我们逼上一个绝境的时候,很多我们以前一贯奉行的道德准则有的时候可能不得不放弃。所以我们要求一个人做好人,我们可能要给他一个做好人的条件。林冲就是个好人,但是现在他没有做好人的条件。林冲非常郁闷,他为什么闷呢——做官不行,做强盗竟然也不行。《水浒》英雄里面对人生体察最深的就是林冲。后来林冲为什么在小说的后半部基本没有什么话,林冲非常沉闷,性格很沉闷——他心死了。

        那么林冲到了晚上以后,取了刀杖行李,小喽??领着他到客房里歇了一夜(注意,是小喽??领着他去的,王伦等人都不知哪去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吃些茶饭”,(你看,“吃些茶饭”,所以金圣叹批“这四个字写得如此冷冷清清”。早上没人来招呼他吃早饭的,就吃一点“茶饭”,不是“酒饭”了)然后带上腰刀,提着一个朴刀,一个小喽??领他下山。从早到晚等了一天没有看到一个过路的单身客人,只好回来。回来的时候王伦出现了,问了他一句话“投名状何在”(金本《水浒传》第十回)?(你听这个小人的口气,这个小人的强调,你可以看得出来,想象得出来这个小人此时的神情。)林冲只好老实告诉他,今天没有一个单身的客人经过,所以不曾取得。王伦又说了一句,你明天如果再没有投名状的时候,那也就很难再待在这里了——说好三天的,现在被他又变成两天了。林冲再也不敢答应了,回到自己的房里面“讨些饭吃了”(金本《水浒传》第十回)。注意这个词,“讨些饭吃了”,就是讨饭吃。第二天早晨又和小喽??下山,从早到晚又没有等到一个人,回来以后又碰到王伦。王伦那几天也不干事了,就在山上等着林冲回来。等着林冲回来干什么呢?来给他难堪——所以这个行径是典型的小人行径。他一看林冲又空手上来了,马上又问了一句“今日投名状如何啊”(金本《水浒传》第十回)。林冲不敢答应,叹了一口气——又是一个“不敢”。

       以前讲过,林冲这一生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不敢”。我做了一个比较粗略的统计,从第七回到第十二回,这六回里面是写林冲的,在这六回里面写林冲“不敢”有6次,其它的比如“怎敢”有1次、“如何敢”有3次、“哪里敢”有2次、“岂敢”有1次、“敢道怎地”有1次,加起来一共有14次!那就是林冲在这个世界上,他总是碰到他不敢的事情。他在高俅面前“不敢”,在洪教头面前“不敢”,在官营和差拨那个地方“不敢”,到王伦这个地方,他还是“不敢”。一个不敢的人一旦到他敢的时候,那可就是惊天动地的时候了。所以不要欺负老实人,林冲就是老实人。

        到了第三天,林冲又下山,不过这次下山倒是真碰到一个单身客人,但是这个单身客人显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那是谁呢,是杨志。他和杨志斗了四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败。王伦这个时候出现了,把他们两个叫停了,然后大家一同上山。王伦这个时候有了新的主意了。他怎么想的呢?他说,你看这个杨志也是很有本事的人,林冲也是很有本事的人,两个人旗鼓相当,我干脆把他们两个都留下来,然后我挑拨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两个人之间有矛盾,老是互相斗,我怎么样个个击破。你看看这个人头脑里面的这种默念,你会觉得非常可笑。所以我们说有人做人把人做得太复杂了以后就不再是聪明了,而是愚蠢、是可笑。可是杨志并不愿意留在山上,杨志此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要回到东京,官复原职他,走了。那么林冲也就从此在屈辱重重里面终于被收留了。

       【画外音】林冲在他的这一生里奋起抗争的情景并不多,更何况现在落魄的林冲好容易找到一个能够收容他的地方,他更是唯唯诺诺忍气吞声了。这样一个可怜的林冲还有机会重新做一回英雄吗?他还能够重新扬眉吐气一回吗?

       要改变这样的一种不幸的受气的命运,他还得再等机会,不过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什么时候来的呢,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再加上阮氏三兄弟劫了十万贯的生辰纲杀退了官兵,投奔梁山来了。这七条好汉来了,那王伦一看到这七条好汉,一个一个惊天动地的好汉,而且刚刚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王伦一比较心里就明白了自己无论是才才干上、从眼界上、从魄力上都远远无法和这几个人相比。所以我们按照他一贯的想法——当时来了一个林冲比他强,他就要把他赶下山,现在一下来了七个人比他强得不知多少倍,他肯定还是要想办法把他们赶下山去,所以他又要故伎重演了。在酒席上虽然他还是在应酬着,但是他的态度已经很不自然了,而这一切被两个人看得明明白白,第一个人是吴用。吴用是什么样的人呢?你什么事情能躲过他的那一双犀利的眼睛!他早看出来王伦绝不会收留他们;还有一个人把这点也看得很明白,那我们都知道,他一定是林冲。林冲能看得明白倒不是因为他目光犀利,而是因为他已经经历过了。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历史太相似了,是一个相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场合下有再演了一次而已,所以他也看得很明白。

       但是林冲看到这一切他内向非常痛苦。为什么?林冲当时上梁山的时候是严重的受到王伦的伤害。人的第一次被伤害也许人能忍,但是当你再去揭他的伤疤的时候,让他重新面对曾经的伤痛的时候他可能就不能忍了——揭疤之痛胜过初创之痛。现在王伦的这一些表演,林冲看在眼里,他自己内心中的创伤记忆又复活了。林冲忍到现在也已经忍够了,所以他也不想再忍了。他这一次还真拿定主意要反抗了,所以这次他非常主动。当天晚上就到了晁盖等人的住处,向晁盖、吴用等人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并且向他们表态:一切都在我的身上。

        在林冲到晁盖、吴用这地方来之前,吴用已经跟晁盖等人分析过,说你们都看错了这个人,你看王伦今天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他的内心已经打定主意,他明天一定会发付我们下山的。现在林冲又来跟他们讲,两个明白的人一说,这七个人全明白了。而林冲又明白的表态,你们千万不要下山,明天一切都在我身上。这话意思非常明白,那就是明天我会杀了王伦。

        【画外音】虽然林冲对王伦是忍无可忍,但林冲一贯就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面对刚刚上山的晁盖、吴用等人,林冲真的可以相信他们而在这天早晨做出如此天翻地覆的事情来吗?

        早晨王伦来请晁盖、吴用等人去赴宴。晁盖、吴用等人去了以后,王伦与四个头领(王伦自己加上杜迁、宋万、林冲、朱贵这边五个人)坐在左边的主位上,然后晁盖等人七个人(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儿、阮小五、阮小七)坐在右边的客席上,然后大家一块儿喝酒,酒一直喝道了午后,王伦又回过头去跟小喽??说:“取来。”——取来什么呢,林冲也碰到过这个情景啊,当时王伦一回头“取来”,取来50两银子,两匹丝绸让林冲下山。现在王伦一回头叫小喽??说“取来”,一会儿功夫三四个人每人捧着一个大盘子,上门放着五锭大银——林冲的创伤记忆被唤醒了。然后王伦起身,对晁盖等人说,“敢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宠,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服” (金本《水浒传》第十八回)。

        话说的真是丑死人,自己很小家子气也把别人看做很小家子气,用一个很小家子气的方法去对待别人。当初拿50两银子打发林冲,我们可以这是侮辱英雄了,那今天拿这些银子来打发晁盖等人就显得自身很可笑了。晁盖等人刚刚劫了生辰纲十万贯,他们还缺什么银子呢?!所以晁盖也是个性情很直的人,他马上就说了,我们到这儿来是因为老早就听说你们这个地方招纳贤士,所以我们都一同来投奔你。今天既然你不留我,那我们就下山去了,你送的这点银子你赶紧收回去。我也不敢说我很富有,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些用度。你赶紧把钱收走吧,我们就此告别。这番话说得白一点,也就是你别拿这一点小钱来丢人显眼了,爷们儿不缺钱!

        王伦没有办法,赶紧又说,我们房子很少,粮食也缺少,粮烧房稀没办法容纳下你们。这个话都是他当初对林冲说的,所以林冲的伤疤又一次被硬生生的撕开了。因此他没有等王伦说完,他就圆睁双眼,一脚就踢翻了桌子,大喝一声“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烧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 (金本《水浒传》第十八回)。吴用一听这句话马上又说了一句话“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 (金本《水浒传》第十八回)。

       你仔细看下这句话是让林冲息怒吗?是在激怒他。他在提示林冲,今天王伦送我们下山那可是拿着银子很有礼貌地送我们下山;你当初下山是怎么下山的,你连着两天在外面去取投名状不来的时候王伦是怎么跟你说话的?那可是硬生生豪不给你面子直接赶你下山的。我们今天还算好的,人家很有礼貌地送我们下山呢。这个话实际上非常狠毒!如果说王伦唤醒了林冲的创伤记忆,然后撕了一下林冲的伤口,现在吴用接过王伦的手再撕了一次。所以林冲到这个时候真的是忍无可忍了,破口大骂“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 (金本《水浒传》第十八回)。他是笑里藏刀,他是言清行浊;话说的好听,行为很肮脏。“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 (金本《水浒传》第十八回)。我今天已经拿定主意,要放他不过了。王伦给林冲这么一顿骂,总得也有所反击,不然山寨之主的面子也下不去。所以王伦也大喝一声,“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 (金本《水浒传》第十八回)简直是没有规矩,反而失去了上下。我是山寨之主,你一个我的下属,你怎么敢骂我呢!直到现在,他还认为他是山寨之主,还用山寨之主这个一个身份来压林冲。他实际不知道在林冲的心中,山寨已经易主,山寨的主人不是他了!所以林冲也是毫不客气给他顶了回去,“量你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金本《水浒传》第十八回)你哪有资格做山寨之主?

        应该说到此林冲和王伦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了。干柴烈火,只欠一点点火星,有一点火星就着了。别着急,这个旁边就有一个特别善于煽风点火的人,那就是吴用。这个人太厉害了。吴用马上就说,晁兄啊,(他不跟王伦说,也不跟林冲说,反而跟晁盖说。)“只因我等上山相投,反坏了头领面皮,只今办了船只便当告退” (金本《水浒传》第十八回)。——是他要赶紧走吗?他是逼着林冲赶紧动手!因为他把林冲此时的心理状态把握得太准确了!林冲此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林冲就怕晁盖他们走了。如果林冲和王伦没有像现在这样闹翻,没有这样翻脸,(一旦)晁盖他们走了,林冲大不了继续很压抑地在这儿受煎熬。可是现在他和王伦之间已经闹翻了,如果晁盖和吴用他们走了,林冲不死也得滚蛋。所以吴用讲这句话就是要把林冲再推一把,把这个事态推到不可逆转的程度。所以吴用这一句话讲完以后,这个事情就已经不可逆转了。

        有一个个人现在还在喘气,但是他已经死了。可惜的是呢,他自己还不知道,他不知道他已经死了。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很傻,那就是王伦。他傻乎乎的赶紧还挽留,别急着走啊,吃过饭再走,所以金圣叹说“他还在梦中”呢——梦中的王伦,可怜的秀才,一个还在喘气的死人。我们说《水浒传》写人,常常写一个人写到极其可恨的时候,又不知不觉的写出了这个人的非常可怜。我们前面看王伦是不是很可恨,但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很可怜?《水浒》的写人常常如此。你也当然可以看做是作者手段的高超,文学手段很高超,但是我们说生活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常常讲“可怜之人往往有可恨之处”,但反过来讲“可恨之人更常常是可怜之辈”。王伦说白了不就是可怜吗,落第穷儒又没有十分的本事。如果他有十分的本事,他不就可以把天下的英雄都笼罩在他的羽翼之下吗。

        现在林冲出手了,把桌子一脚踢翻了,抢起身来,衣襟下面就掣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来——这是明晃晃地耀眼啊,我们来看看,刀早已经藏在身边,他早已经拿定主意。这个时侯很有意思的一个情景就出现了——吴用一看,把手往胡子上一摸——这是他们早已约定好的暗号。他的胡子一摸,晁盖、刘唐赶紧上亭子来一下子就拦住了王伦,说了一句话“不要火并”。话很可笑,你不要火并你拦王伦干什么呢,你拦林冲去啊,是林冲拿着把到要火并!而这个时候还有一个特别可笑的——吴用一只手就扯住了林冲,说“头领不可造次”,你可以不要莽撞啊。好像在劝他,但是我们来看一看:用两个五大三粗的英雄好汉来拦住一个可怜的秀才,让他不用跑;用一个秀才去拦住林冲,让他不用杀人。你看看这个样子,用秀才来拦林冲能拦得住吗,吴用能挡得住林冲吗?挡不住。但是晁盖和刘唐让王伦不要跑那可是挡得严严实实啊!下面还有,不是还有朱贵吗,还有杜迁,还有宋万吗,但没关系,晁盖这边也还有三个人——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他们也一个人就抓住了一个。这个时候王伦很可怜,大叫一声“我的心腹在哪里”——你(王伦)哪有什么心腹!你即使有心腹,你的心腹此时此刻哪敢出头呢?!你长期的嫉贤妒能,你身边的人都是一些窝囊废,都是一些武功平平的平庸之辈;你手下唯一的一个武功一流的人却偏偏是拿着一把尖刀对准你的人。林冲拿着一把刀在杀王伦之前,还对王伦进行了一番痛骂,这也是林冲杀人之前一个一贯的举动,林冲在杀陆虞侯之前也是先骂一顿,杀王伦也是先骂一顿。你说为什么?很简单,林冲平时压抑得太多了,一下就杀了不解恨,所以杀之前先骂一下,先发泄一下。林冲杀了王伦以后,手握着滴血的尖刀指着众位好汉推荐晁盖做山寨之主,吴用做军师坐第二把交椅,公孙胜同常军事坐第三把交椅。林冲本人在大家的一致推荐呼吁下,坐了第四把交椅。可以说这是林冲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一生的命运都被别人主宰,他的性格一直比较沉闷,他一直不显山露水。但是就这么一个人,在此时此刻,在最关键的时刻主宰了梁山的命运,改变了梁山的历史。

        【画外音】林冲在梁山上的这一次大火并让他重新体会到了扬眉吐气的感觉,但是此时此刻林冲的娘子还远在东京。身处危险中的她,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境遇?而林冲这位让人唏嘘感叹的悲情英雄,他最后的归宿究竟又在哪里?

        晁盖上了梁山之后,林冲也觉得梁山终于可以成为他安身立命的地方了,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还在东京,跟晁盖请求要把自己的妻子搬上山来。晁盖派人下山,两个月以后回来告诉林冲,你的妻子已经被高衙内逼迫无奈自缢而死,上吊自杀了,你的老丈人在这种悲痛之中也染病而亡,家没了。林冲听到了这样的话以后潸然泪下,从此也就绝了心中的挂念。晁盖等人听说了,也都怅然嗟叹。这是《水浒传》一部大书108个男人唯一的一次对一个女性流眼泪和嗟叹!林冲的娘子也可以说是《水浒传》中唯一的一个可爱的有女人味的女性,她很美丽很贤惠,也善解人意,又忠贞坚定。林冲不能够保全她,她没有埋怨;林冲最后一纸休书把她推给高衙内,让她独自面对高衙内,而且还没有了拒绝高衙内的理由。所以林冲娘子的自杀,既是对高衙内的抗争,也不能不说是对林冲的绝望。林冲从此以后在梁山万念俱灰,虽然在战场上他拿着一把丈八蛇矛冲锋陷阵,但是林冲再也没有性格再也没有性情了,一直是一个沉默不语的战争机器。林冲从梁山这个火并,这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之后,就变成一个没有性格没有面目的人了。他的结局也非常的凄凉——宋江带着梁山大军讨平了方腊之后正要班师回朝,要回朝以后论功请赏,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林冲突然染患风疾,偏瘫了,不能随着宋江大军进京了,只好留在杭州的六和塔里面让武松照看他。再过了半年,林冲才去世。

        《水浒传》的作者给林冲安排这样的结局,他既不让林冲战死在沙场慷慨激烈,也不让他论功行赏封官加爵,甚至还不让他死在宋江等众兄弟的环绕之中,而是让他先行风瘫,再行死亡。死在什么时候呢?死在兄弟星散之后,死在万念俱灰之际,死在寂寞之中,死在落魄之时。他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人,就是武松。所以《水浒传》作者给林冲安排的这个结局是非常凄凉的。林冲在六和塔里养病的半年里,在病榻之上他回忆自己的一生,他有多少的感慨,有多少的愧疚呢?想必让他欣慰的事情一定很少,让他抱憾的事情一定很多。在讲林冲的时候我常常把林冲和鲁智深做一个比较:鲁智深是一个行事简单的人,而林冲是一个考虑问题很周到的人。但是这两者的结局非常有对比——可以说鲁智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最后成佛了;而林冲这样一个精细的人却偏偏有着这样一个不幸的结局。莽撞人获得圆满,精细人终身遗憾——这也算是《水浒》给我们的一个人生的感慨吧。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