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布衣皇帝,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纯粹的草根青年。由于朱元璋取得的丰功伟业与他出身的寒微有着巨大反差,于是人们在谈论他的同时,更愿意去关注他传奇的个人经历,特别是他幼年时的生活,他的放牛故事,他的和尚生涯,各种传说一直在坊间流传。
朱元璋家祖上虽然人丁兴旺,却也无法承受政府的盘剥,根据元朝政府规定,每家都有固定的户籍,例如朱家的“淘金户”,此外还有军户、匠户、医户等等。户籍是世袭制,不论具体情况,一旦定下,世代不可更改。这样的制度使得朱家只能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朱家虽然贫困,但父母仍尽所能地让朱元璋去读书学习,粗浅的识文断字让朱元璋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这在他日后奋斗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朱家父母希望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生活,但没有想到的是,更坏的日子马上来临。
在一场大疫中,朱元璋父母与哥哥几乎同时去世,让朱元璋家彻底败落,所谓“家破人亡”不过寥寥四字,但事非经过不知难,父母的死无葬身之地,让朱元璋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绝望。但生活总要继续,彻底失去依靠的十七岁少年朱元璋该往哪里去?他与佛门还有一段未了的因缘。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为您讲述系列节目《明太祖朱元璋》第二集《游方和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