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五)坤宁萨满

坤宁宫,是明清两朝皇后的正宫,在紫禁城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位置。但是从顺治十二年开始,清朝对坤宁宫进行了改建,坤宁宫从此承担了另外一个独特的功能,那就是这里成为皇家萨满祭祀的专门场所。

   “萨满”源自满语,为“智者、通晓”之意,萨满祭祀的主要方式是巫师通过舞蹈、击鼓、歌唱等形式表达对上天和祖先的敬畏,并进行许愿祈福。清朝在入主中原之后,便把这种祭祀方式移植到宫廷中来。那么,为了满足萨满祭祀的要求,清朝皇家究竟将会对坤宁宫做出哪些改变呢?一段传奇的故宫往事,如何唤起清朝皇家扑朔迷离的先祖记忆?

    在坤宁宫院落中,有一个十分奇怪的地方,就是东南角的这块石墩,根据记载,这是专门安置“神杆”的地方。事实上,不仅在坤宁宫,以前的满族家庭中也都有这样立杆子祭祀的习惯,杆子顶端安放着一个锡制的或者木制的升斗,里面盛放有祭祀的食物。

     虽然历经天长日久,坤宁宫的“神杆”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只保存下来石墩基座,但这种独特的习俗仍然让人心生疑窦,这个习俗到底因何而来?它究竟是祭祀什么的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二部第五集《坤宁萨满》,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位列六宫之首,一朝国母,母仪天下,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享有数不尽的富贵荣华。那么,什么样的女人才能成为皇后?明朝和清朝选皇后不一样,明朝皇后是天下选淑女,淑女就是《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里的那个淑女。明朝是全国选淑女,从淑女中选皇后。明朝选皇后,它事先要榜示,就是公告,榜示京城内外,官民之家,皇帝要选皇后了,天下都来推荐美女,作为皇后的预选人。那么,明朝皇帝挑选皇后,都要经历哪些复杂的程序?明天启帝的懿安皇后是天下女人的佼佼者,通过三选九轮的选拔,从五千美女中脱颖而出,当选为天下独一无二的皇后,但是这个幸运的女人却并不幸福。15岁进宫,38岁自杀,23年的皇后人生历经三灾八难。一个妙龄少女是如何成为一朝国母的?在美色权力欲望充斥的后宫,她又是如何生存的?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为我们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二部第五集《懿安皇后》。

  一讲坤宁改建,二讲满洲神杆,三讲萨满祭祀。坤宁是宫廷萨满祭祀场所。必须进行改建:l清正门东移一间。坤宁宫正门与交泰殿是对着的,清时,正门偏东一间,不在中轴线上了,这是很大变动。坤宁宫这样改变,肯定有其道理,就是为了萨满祭祀需要,这是祭祀活动场所。把萨满祭祀的习俗移来这儿,偏东一间,进去就是祭祀场所,抬一个灶台,上搁三锅,前有大案子,包着锡皮。这些锅与案子是干什么的呢?3三面连通长坑,坤宁宫铺了三面炕,门也必须往东移。西炕最大,墙上摆着祖宗板子,不睡人。北炕为上,老人长辈在这,南炕是小辈睡。炕是冬天要烧的,后有烟囱。4宫前设置神杆,东南角有一块石头,是插神杆的眼,在清朝满洲家庭都有的,上插神杆。上有锡。5改变窗户装饰,过去是纸窗,纸从里面糊,这是关内,关外是糊在外,东北风大雪大,纸糊在里,外边一湿,就开了,糊在外,越刮贴得紧。进关了,这种习俗也带了进来。6帝后大婚喜房,
  
  为什么做了六点改建,主要为了萨满祭祀,主要是神杆,二讲满洲神杆。东南方向祭祀立了神杆,索罗杆子。这是信奉萨满教的标志。满洲东北亚少数民族在古代都信奉,历史悠久。《后汉书》有记载。“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为节,十月农业功毕……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建大木,以悬铃鼓。”这个习俗汉魏晋南北朝一直延伸下来。所有民族都叫萨满,这个神杆,坤宁宫这儿神杆,祭什么神?有说是尚骑射,祭祀长矛。有人说是祭祀棒槌。有人说是祭祀五谷神,有人说是祭祀天神,这些都有道理。我认为是祭神祭天,神是乌鸦,乌鹊,祭祀它,肯定有原因。故事说,努尔哈赤早年时,李成梁要抓他,他脚上有七颗痣,肯定将来要成事,就抓他,努尔哈赤就跑,眼看要追上了,正危急时,看到一棵树,树洞里钻进去了,一群乌鸦绕在他周围,一看没有了,继续往前走。努尔哈赤就感谢救命之恩,把乌鸦当神来祭祀了。这是传说,只说明一点,满人曾以此为图腾,为神灵。神杆上有锡斗,上边装猪下水呀,喂乌鸦。
  
  满洲神杆还有堂子里也树。北京原来堂子在贵宾楼饭店。后来盖了贵宾楼饭店,堂子没有了。是一个享殿与一个八角殿。在这儿祭神祭天,正月初一,皇帝起床,寅正,四点钟,率八旗贵族来祭神祭天,再回到皇宫奉先殿祭祖,再后边是拜年等。打了胜仗也在堂子,出兵要祭祀。堂子祭祀,汉人不能参加。只有满洲的王公贵族,前也有神杆,是松木,到延庆砍伐松树。选笔直的,运回来,留九个枝,剩下的砍掉,大祭时候立在坤宁宫与堂子。远看,像树林一样。这是满洲先人东北森林文化的一种表现。农业耕文化祭祀的是五谷,森林文化祭祀的是树。
  
  三讲萨满祭祀,坤宁宫改建,立了神杆,主要为祭祀。这是重要特点。天天祭祀,有朝祭有夕祭,有春祭有秋祭,月有月祭,年有年祭,皇帝诸王贝勒,参加,祭祀前,杀猪,一次杀两头,大案子就是用来杀猪的,把猪抬着,对着神,用热酒浇猪耳朵,再抬到案子上,杀,三口大锅是煮祭肉用的。下水骨头,剁过放在锡斗中喂乌鸦,切好的肉摆在案子上祭神,再吃肥肉,几个皇帝血压高可能与此有关。冬天把油涂在身上。一年天天在坤宁宫杀猪,这成了屠宰场。所以皇后不能在这儿住。吃胙肉,是分开吃的。祭祀时,坤宁宫是猪,外边大祭是马与牛。满洲善耕战,亦耕京战,马与牛不杀,卖了,再买下次的牛与马,马是战马,牛也不杀,清的皇帝不吃牛肉。当年,努尔哈赤兴起时,农业太要耕牛了。从朝鲜进口牛。从中原买牛。牛特别紧张,下令不许杀牛吃牛肉。…自治后,直到宣统,都不吃牛肉。祭祀还得有仪式,载歌载舞,主祭是萨满,是职业的女性,有地儿住,念词,边唱边跳,击鼓。完了再吃祭肉。后来不怎么坚持了,仪式一直到宣统结束还做。直到民国初年,没间断过。除了贵族,还可以特邀。阮元是汉人,贡献大,身体不好,派人送祭肉去家里,像曾国藩被请去吃祭肉,早晨四点就得去皇宫,吃早饭时,一般六点多吃,进了坤宁宫,末排有座,祭祀完了吃肉。就五样,一碟咸莱,一盆肥肉,一杯酒,一杯奶茶,后来不严格了。猪吃不了,分到家里去吃。后来偷了猪肉。雍正发现了有人偷,处分。后期,光绪时期就把祭肉,没煮就弄去卖。今天的砂锅猪肉,与当时有相似处。现在仍有砂锅居。还有一特殊处,腊月二十三祭灶。祭灶神,皇后主持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给灶爷吃糖。从坤宁宫祭祀看得出,清宫廷祭天,崇萨满教,也吸纳了儒家文化,清朝所以能统治二百多年,多元文化是一大玄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