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五)父子宰相

第15讲 父子宰相   

一、张氏父子   

二、刘氏父子   

三、翁氏父子  

     在中国古代,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上佐天子,下治吏民,位极人臣,尊贵荣耀,这恐怕是官员们的毕生梦想。但也正因为宰相的尊贵和重要,所以想要得到这个职位,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如果能够父子同为宰相,那就简直比登天还难,比如有明一代,只有一对父子宰相,可谓凤毛麟角。到了清代,父子同为宰相的情况要多一些,其中以满洲亲贵居多,而汉人中能够父子同为宰相的并不多见,张英、张廷玉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清代康雍乾时代,能够与张英、张廷玉父子相比肩的,还有一对父子宰相,那就是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无私的刘统勋、刘墉父子。从年龄上看,刘统勋比张廷玉小27岁,因此刘统勋可以说是张廷玉的晚辈。可是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在乾隆朝初期担任御史的刘统勋,在上任之初,竟然向位高德重的三朝老臣张廷玉发起了弹劾。那么,刘统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一部第十五集《父子宰相》,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在中国古代,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上佐天子,下治吏民,位极人臣,尊贵荣耀,这恐怕是官员们的毕生梦想。但也正因为宰相的尊贵和重要,所以想要得到这个职位,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如果能够父子同为宰相,那就简直比登天还难,比如有明一代,只有一对父子宰相,可谓凤毛麟角。到了清代,父子同为宰相的情况要多一些,其中以满洲亲贵居多,而汉人中能够父子同为宰相的并不多见,张英、张廷玉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清代康雍乾时代,能够与张英、张廷玉父子相比肩的,还有一对父子宰相,那就是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无私的刘统勋、刘墉父子。从年龄上看,刘统勋比张廷玉小27岁,因此刘统勋可以说是张廷玉的晚辈。可是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在乾隆朝初期担任御史的刘统勋,在上任之初,竟然向位高德重的三朝老臣张廷玉发起了弹劾。那么,刘统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一部第十五集《父子宰相》,敬请关注。   

  明父子宰相只一对,清的多。大学士有249位.父子宰相,满人像索尼与儿子等,主票是贵族出身,汉人父子都是的像陈元龙等。今天重要讲三对汉人父子宰相,一是张氏父子,二是刘氏父子,三是翁氏父子。
  
  张氏父子是安徽桐城人,出身于耕读世家,张英念刻苦,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院,1677年,康熙成立南书房,这一年,正是平定吴三桂,每天军报多,要外理。张英入了南书房,每天事情多,辰入暮出,康熙重视他,“幸南苑及巡行四方,必以英从,一时制诰,多出其手”张英低调,常推荐人。但是,他绝不跟人说。做好雪,不宣扬,有一个故雪,张英在京城为相,他家在桐城有宅子,邻居也是富豪,要扩宅基地,打到了当加政府,拖,张家给张英写信,希望写信关照一下。张英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就让出三尺,对方也让出三尺,今天就有六尺巷,张英老了回家,盖了房子,房子前有山间小路,累了就在山间散步,有时,迎面来了挑担的樵夫,他主动让路,让人先过,当地樵夫感动,影响很大,妻子也贤惠,姚氏,张廷玉也是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院,在雍军机处时,他是第一个汉人进了军机处,还是大学士,乾隆时,张廷玉官至大学士,张廷玉也有故事,儿子叫张若霭,参加科考,家长得回避,张廷玉回避,考完后,要取状元等,雍正在保和殿钦点,打开一看,第三名就是张若霭,群臣跟张廷玉恭贺,张廷玉跪下了,说,这是臣子,不可,张廷玉还是跪着不起,说臣父与臣都是宰相了,干下寒士多,请求把他降下来。把三四名换位了,儿子变成了二甲第一名。这个差别大,这在当时官场也难能可贵,他们一门,在康熙雍正乾隆时,父子宰相,两代帝师,前后出了十二位翰林,二十四位进士。所以是书香门第,张廷玉死后陪享太庙,也是汉人中仅有的一例。
  
  (在清代康雍乾时代,能够与张英、张廷玉父子相比肩的,还有一对父子宰相,那就是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无私的刘统勋、刘墉父子。从年龄上看,刘统勋比张廷玉小27岁,因此刘统勋可以说是张廷玉的晚辈。可是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在乾隆朝初期担任御史的刘统勋,在上任之初,竟然向位高德重的三朝老臣张廷玉发起了弹劾。那么,刘统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刘氏父子,也是耕读世家,在朝中做官,后来做到大学士。刘统勋也有故事,一个是,做言官御史,给乾隆上了奏章,弹劫张廷玉,说张廷玉家官员太多,形势势力,三年内不能再升了,乾隆看了后,跟刘统勋说,你敢弹劫军机大臣,说明张廷玉不跋扈,说明他没烂到一定程度,乾隆做了手法,把奏章给张廷玉看了,在大臣中公布了,警告所有大臣要严于律己。这个目的也达到了,保护了张廷玉督促了。河诀口了,派他去了,他找负责官员,官员振振有词,刘统勋微服到送秸秆的地万,问为什么排队,不能交呀。他们就说,不上贡,就不收呀。刘统勋明白了,就是施工官员腐败,下令,把主管抓起来,建议严加惩处。结果,一个月完工。刘墉继承父亲的家风,官风正,当时正是和砷当权时,得罪不起,但是刘墉做得正,不与和砷同流合污,二人离得远,不阿谀。后来,和砷受清查,他没受牵连。所以父子二人也善终。
  
  翁氏父子,是翁心存与翁同龢父子,是江苏常熟人.翁氏一门两代帝师,两位状元,四世翰林. 翁同龢故居还有他们家,是书香门第,有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上联说做人,下联说的是修身,翁同龢是考进士上来,学问好,大家推举他,他做帝师。主要是恭亲王的毛师,咸丰做了皇帝后,恭王为亲王,朝中斗争激烈,肃顺拿权,要借机整翁心存,咸丰死了,慈禧听政,议政王重用翁心存,做了大学士,翁心存的儿子是翁同龢,在北京出生,后来,考中进士,中了状元。他哥仨都中了进士,做到巡抚。翁同龢小时特别用功,虞山风景美,他闭门读书,他刻苦读书,考试时,中了头名状元。后来到了内阁,做了大学士。这时,做光绪帝的老师,史书记载大小事都问翁同龢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禁,翁同龢跟看受处分,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翁同龢由北京回到老家,翁同龢回到家,悲凉的晚年,不能随便见客了,取屋名为瓶庐,谨言厦行,还觉得不行。他当过宰相,地方官来看他,如果说话不慎,就会杀头,他就在西山盖房子,在那隐居。定期去地万官处训示,特别是心清不好,天天跟鸟对话,在这儿,做了三件事,一是院子里摆上石头,跪看向紫禁城磕头,二是打刀,三是挖了井,慈禧哪天一发怒,他就自刎或者投井,这时的心情可以想象。
  
  给人点善灯,给己留下光明,翁同龢帮助过人一是张蓦,一是张元济。张蓦是江苏南通人,家里贫寒,屡试不第,考试时经济困难,翁同龢接济鼓励他,考中举人,考中进士,甚至把他的卷子放在第一名,向光绪推荐他,点了第一名,张蓦对他感激不尽。翁同龢被贬回家后,没钱盖屋,这时,张蓦资助他盖了房子,夜里愉愉地看翁同龢。还有张元济,也感激翁同和,他中过进士,印了翁同龢的日记,使它得以流传。
  
  这三对父子有几个共同点。一个多生于政局稳定,崇尚文治的时代,崇祯十七年,五十个宰相呀。在三代,连续下来,必须有大时代背景。二是,多生于重视耕读的庶民之家,三是多由于发奋读书,严于律己的修身,不发奋读书,不可能通过层层考试。四是多长于文化发达,书香氛围的地域,桐城常熟都厉害。五是多立于善于总结经验,修炼官场智慧。这个官场智慧,《清史稿》做了总结:“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这是官场智慧的集中表现,无非还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换是读书,一是立身一是立业。是学人成才的正常道路,但是一般说来,大富大贵不过三代,他们能如此,得格外谨慎。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