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二)文渊书阁

第12讲 文渊书阁   

一、永乐大典   

二、图书集成   

三、四库全书

    在故宫文华殿的北面,在众多红墙黄瓦的宫殿之中,赫然矗立着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黑色的琉璃瓦做顶,绿色的琉璃瓦剪边,绿色的立柱,独特的颜色和建筑风格透露出简洁素雅的艺术气息,这就是文渊阁。作为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与三部旷世奇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在三部大书编纂、修订、收藏的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令人唏嘘感叹的故事,也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和思考。那么,这样三部巨著都是什么样的书籍?文渊阁里究竟上演了怎样的历史剧呢?

  《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已经成为了难解的历史之谜,到了清代,能够与《永乐大典》相媲美的,就是另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部编纂于清康熙年间的“百科全书”,虽然卷数、字数不如《永乐大典》多,但仍然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古今图书集成》即将完成的时候,这部书的主要编纂者却突遭横祸,被发配关外,最终客死他乡。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一部第十二集《文渊书阁》,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在故宫文华殿的北面,在众多红墙黄瓦的宫殿之中,赫然矗立着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黑色的琉璃瓦做顶,绿色的琉璃瓦剪边,绿色的立柱,独特的颜色和建筑风格透露出简洁素雅的艺术气息,这就是文渊阁。作为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与三部旷世奇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在三部大书编纂、修订、收藏的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令人唏嘘感叹的故事,也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和思考。那么,这样三部巨著都是什么样的书籍?文渊阁里究竟上演了怎样的历史剧呢?
  
  《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已经成为了难解的历史之谜,到了清代,能够与《永乐大典》相媲美的,就是另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部编纂于清康熙年间的“百科全书”,虽然卷数、字数不如《永乐大典》多,但仍然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古今图书集成》即将完成的时候,这部书的主要编纂者却突遭横祸,被发配关外,最终客死他乡。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一部第十二集《文渊书阁》,敬请关注。
  
  (在故宫文华殿的北面,在众多红墙黄瓦的宫殿之中,赫然矗立着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黑色的琉璃瓦做顶,绿色的琉璃瓦剪边,绿色的立柱,独特的颜色和建筑风格透露出简洁素雅的艺术气息,这就是文渊阁。作为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与三部旷世奇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在三部大书编纂、修订、收藏的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令人唏嘘感叹的故事,也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和思考。那么,这样三部巨著都是什么样的书籍?文渊阁里究竟上演了怎样的历史剧呢?)
  
  今天讲文渊书阁,今天分三个来讲,一是《永乐大典》,二是《古今图书集成》,三是《四压全书》。先说《永乐大典》这是永乐年间修的,是当时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皇帝夺取皇位后,诀定修书,他做了几件大事,一是迁都,二是派郑和下西洋,二是修《永乐大典》,四是北征蒙古等等文治武功,传之后世,其中就有《永乐大典》。永乐元年坐了皇位,要修大的书,点了解缙来负责,发诏令,说“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事,编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要把天下的书,收集到,分类,以韵来统帅,为了读看万便,修类书,历史有传统,但是这样修是第一次,任务交给解缙,他要全,要万便。解缙重点体会了便,全不够,组织八十人的班子,一年就完成了,献给了永年,叫文献大成,永乐一看,不行,派和尚姚广孝参与,他了解,重新组织编辑部,凡是能请到的学者都找到,书都找到,分类,扩大到两千多人,再加其他工作人员三千,到永乐五年完成了,送来看,高兴,赐名《永乐大典》这部书不得了,收书七八千种,一万一千多册,三亿多字。这是空前的,藏在南京文渊阁。这部书后来,到康熙时,翰林院官员不知道书去了哪里,一种说法是李自成烧北京时烧了,一种说法是嘉端死后,殉葬了。这能不能证实?不知道,有抄本,到修四库全书时,都残缺了,现在流传的有,《永乐大典》有七百三十册,后来补充到了797册,这部书了解比校多。
  
  修的解缙来说说,江西人,聪明人,十九岁中进士,朱元障喜欢他,一次跟他说,“联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多好呀,解缙太年轻了,没城府,没意识到是对他的笼络,当天夜晚起草万言书,交给朱元障了,明史三千多字,光录了就有两千字,批评朱元障,特别是杀人,没有贬他,没有杀他,就打发回家了,在家里闭门读书,思考这事,有收获,到第八年,朱元障死了,他来南京吊唁。得罪人了,有人上书建文帝,说他不在家孝顺,皇帝下令贬他,贬到兰州。后调到南京,为小官,从九品。不久,永乐打到南京,朝中官员不与他合作,解缙主动投靠永乐帝,不久升了,入阁,“内阁预机务,自此始,”地位开始重要了,这时,他评没悟出道理,永乐皇帝跟他商量立太子,立谁呢?即摘长子洪熙帝太胖,弟弟汉王朱高煦跟燕王南汗北战,想立他,解缙出主意,立长,传到汉王耳中,恨之入骨,解缙还建议不要与汉王太近,永乐不高兴,离间父子关系,传到汉王耳中,更恨他了。借了一个茬,把他放到粤西南,过了几年回来,永乐帝正征蒙古,见了皇太子。汉王知道了,“缙伺上出,私觐太子”,永乐帝下令关进监狱,烤打。这一关是五年,一天,永乐帝找锦衣卫头目,看到缙的名字,说,解缙还在呀?这有两种意思,要杀了。念他还活看,重新起用。永乐没解释,纪纲埋解是要杀了。但是,解缙是内阁,不能随便处理,因酒醉,埋在雪里,第二天冻死了,一代才俊,如此下场,可悲。
  
  (《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已经成为了难解的历史之谜,到了清代,能够与《永乐大典》相媲美的,就是另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部编纂于清康熙年间的“百科全书”,虽然卷数、字数不如《永乐大典》多,但仍然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古今图书集成》即将完成的时候,这部书的主要编纂者却突遭横祸,被发配关外,最终客死他乡。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呢?)
  
  二,再讲《古今图书集成》,这本书也是类书,按类来编,规模也大开始就是国家行为,《古今图书集成》一共一万四十卷,5020册,约一亿六千万字,现存最大的古代类书,也是世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完全是铜活字印刷,主要在熙春园做的。现在存世的康熙时的只有二十几种,这个就完全是,还有精美的插图,一共6244幅,这是古书里最多的,还有表格,做得精细,这是古代书表格最多印得精美的。英国有专家著古代科技书时,李约瑟说主要看的就是这书,编者是陈梦雷,这是福州人,也是从小聪明,二十岁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学了满文,但是前程似锦时,灾祸临门,母亲来北京,送她回家时,到福州赶上三藩作乱,因为他地位高,耿精忠觉得他奇货可居,陈梦雷就自己藏起来。耿精忠派官员逼他父亲,要交代儿子在哪,不然要杀他,只好说出来,逼他投降,陈梦雷削发做了和尚,还不依晓。这时,妻子拖人把纸条交给李光地送给康熙。后来要清育,陈梦雷是逆党,判处死刑,有官员徐乾学,暗地里救他,免死发配,奉天,今天一千五百里,发配陈梦雷时,与夫人,“两人藕系,起卧与俱”把两人拴着,走到沈阳,就病了。幸好有和尚心月把他弄到庙里,养好了,盛京高尔位,给他草堂,一押十七年,康熙东巡,他听说了,来抚顺跪在御道边,举一首诗,到行宫,康熙见了他,满语对话,下令赦免了,回到北京,给皇三子胤祉做老师,后来,皇三子,到熙春园,他也跟看到这儿,教他,整理资料,后来,这事康熙窗持,前后八十几个人帮他秒,秒出初稿,给康熙看,赐名《古今图书集成》该书息本修字了,后来,再帮助补充印刷装订,最后是六十四部,结束时,康熙死了,雍正即位,找胤祉算账,结果囚禁了胤祉,不久就死了,陈梦雷是他的毛师,连看受罪,发配到关外,这时七十三了,现在的齐齐哈尔,走到齐齐哈尔,后来死在这儿。有人说他活了九十岁。这是第三部大书。
  
  还有,三是《四库全书》,藏在文渊阁,修完了,要藏,就想起文渊阁,派人去宁波,看了天一阁,这是两层楼,下边是六间,上边是六间,中间灯通,底下六间,二层是六层,天一地六,乾隆参照这个,设计建成了文渊阁,下令修《四库全书》,全国收集书,前后用了十五年时间,补充,到喜庆时完,总共历时三十年,这是丛书,整本书抄进去的。共3460余种,79300卷,总纂官是纪晓岚,乾隆察觉了他告密,要杀他,免死,发配到新疆,走看,前后两年零八个月,赦免回来,让他主持修《四压全书》不但是他,还有陆费墀,这个负责总校,后来发现校对上有错误,乾隆发火了,让他出钱,错处重抄,还不行,抄家,抄出钱来做这事,只留一千两银子,剩下的全充公。还陆锡熊,也是总篡官之一,也是发现有错误,发配到沈阳,文溯阁重新校对,客死在这儿。
  
  这么大的书,手抄了四部,一部收在文渊阁,后来文物南迁时,藏在台北,原书还在,第二部在圆明园里文源阁,第三部在沈阳文溯阁,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移到甘肃,第四部在避暑山庄文津阁,这是北四。乾隆说,南万江浙也要有,重抄了三部,一部在扬州文汇阁,烧了,另一部收在镇江文宗阁,也在太平一历时毁于火,镇江重修了文宗阁,第三部在杭州文澜阁,当地人重抄,基本补齐,现在藏在浙汀省图书馆。经史子集,四种颜色,好区别,有提要,一共五种颜色。
  
  他们的总编六个人,文才自古多磨难,解缙死在雪地里,陈梦雷七十多岁客死他乡,纪晓岚曾发配到新疆,陆锡熊客死盛京,陆费墀被析磨死了,还抄了家,胤祉也是冤死,但是,磨难中也出文才,解缙八年在家里,闭门读书,才有了文化积淀,陈梦雷在关外十几年,纪晓岚也是发奋努力。所以,这些事例来看,文才自古多磨难,磨难之中出人才。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