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九)保和宫殿

第09讲 保和宫殿   

一、保和规制   

二、亦宫亦殿   

三、平台召对

    在紫禁城中,宏伟开阔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极其广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象征着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清朝入主紫禁城后,故宫中所有建筑的匾额均改由汉满两种文字书写,而今日我们所见保和殿往南,外朝各殿、门的匾额则只有汉字。1915年袁世凯推行帝制,在紫禁城登极称帝,下令去除外朝建筑匾额中的满文,将汉字居中。

  保和殿是故宫三大殿的最后一殿,在明清两代的国家事务中,承担着皇家国宴、仪仗、科举等重要职能。在紫禁城中,宫与殿有着严格的区分,国事曰殿,家事曰宫。然而独有保和殿却历经五次更名 “亦宫亦殿”,那么,保和殿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保和殿由于是外朝的收束,又与乾清宫相邻,在紫禁城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于皇帝而言,南面治国,北面齐家。在家与国之间,保和殿注定要发生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见证岁月无情的沧桑。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一部第九集《保和宫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今天讲保和殿,内容多,我分两讲来讲。今天讲保和宫殿。先讲第一个,保和规制。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是最后一个大殿。前是太和门,是起笔,中间是中和殿,最后是保和殿,是收束。三殿的宝座都设在中轴线上。气势宏大。三大殿四角也有崇楼,可以看出北京的中心是紫禁城,而这里围起的禁城,是城中的核心。

    保和殿是在最后,建筑比太和殿略低。保和殿与太和殿不一样,东西是九间,南北是五间,九五之尊。保和殿还有,高比太和殿略低,低五米,相当于十层楼。面积l240平方,地上铺的是金砖。这是江苏苏卅l生产的。现在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保和殿的顶与太和殿不一样。这是歇山顶。百姓居住的多是硬山顶,歇山顶的房顶是上直下斜。

    天安门端门保和殿都是这样。太和殿坤宁宫等是庑殿顶。像中南海新华门是歇山顶。规格高,但是比太和殿矮一级。保和殿后有大石雕。非常大,长l6.75米,宽o.o7米,厚1.7米,重约二百吨。这是一块巨石。毛料约有三百吨,出自房山大石窝。这么大,怎么运来的呢?应该是开出来后,一百多里地,在路边沿路挖井,冬天时结冰,做成冰船,用马骡等拖着运到紫禁城,为什么安在这儿?太和殿前为什么不安呢?不是更显眼呢?有学者认为恰好运到这儿,就安在这儿了。有一种意见认为是根本不是给百姓看,因为百姓连紫禁城都进不了,皇帝要看,就放在皇帝面前。这块石雕是让皇帝看着高兴。

    乾隆时,太喜欢它了,把表面的花纹磨掉重刻,就是现在的样子,画的龙,栩栩如生,都看过振奋。再来说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都是三个名字,这儿是五个,第一个名字,谨身殿,用了典故,《孝经》里的话,叫谨身节用,谨慎身与心,节用爱民。到重建三大殿时改为建极殿,建极也有典,出自《尚书》,“皇极,皇建其有极”。意思是帝王治国的准则。第三个名字是…自治改为的保和殿。也有典,来自《易经》,“保合大和乃利贞”,为了协调起来,所以用了和字。意思是保持和谐社会安定的意思。还有两个名字,后面再说。

    第二个是亦宫亦殿。故宫往往是宫是宫殿是殿,像太和殿主要是政治与行政的功能。宫主要是帝后与其他人员居住的地方,保和殿,又是宫又是殿,第四个名字是,位育宫。保和殿叫位育宫是因为自治曾在这儿住过,孝庄太后带了虚岁七岁的自治,到了北京,住在了乾清宫,不久发现,乾清宫失修,夏天还漏雨,一商量,就搬到了这儿住。

    这是自治三年的事,这不能叫殿了,就改名为位育宫。本来只想暂住一下,一住就是十年,当时中原战乱,直到十年后才修好,住回乾清宫。这儿住时,大婚在位育宫,明清在北京住过二十四个皇帝,这儿大婚的只有自治帝。自治八年八月十三,孝庄太后,择了吉日,当时自治十四岁,一是册立。

    自治到了太和殿,文武官员齐集,册立皇后,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得有册文,是金的。

    自治皇帝看册文,还有,玉玺,也搁在这儿,派官,用彩亭装了册文与玉玺,皇后冲紫禁城行跪拜礼,一共是三跪三叩。行大礼后,喊,起辇。抬着,奏乐,要进皇宫,这是册立。第二是迎娶,花轿从大清门进,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一律是中门,下轿,穿过太和殿中和殿,到了保和殿,自治在保和殿接皇后,第三是行礼。

    自治皇帝先到太和殿,百官齐聚,举行隆重礼仪,自治回到太和殿,向孝庄皇太后,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第四步是喜宴,保和殿的第五个名字就是清宁宫。

    自治皇帝二十四岁时死了,八岁的康熙继位,康熙住在乾清宫,自治修乾清宫时,修得也不好,下雨时还漏。孝庄是太皇太后,心疼,决定让康熙暂时住到保和殿,修理乾清宫。还得改名,当年皇太极在沈阳皇宫住时,宫叫清宁宫,就叫清宁宫,勾起当年的历宙记。

    保和殿发生许多事,特别要说一下平台发生的历史。三讲平台召对。平台,是在哪儿?其实后边有后左门,后右门,其实主要在后左门召见,因为皇帝住在乾清宫。乾清门到保和殿现在距离大约三十米,方便。这门,上是门楼,下是门道。屋子小,东西十五米多,宽八米多,总一百三十多平方。明时,这儿召见过十多个人,崇祯时最著名的有金光辰、秦良玉、袁崇焕。

    金光辰有一天到西城巡视,正好看到太监杀人,金光辰一看,立刻上了奏章,请求将周二捉拿归案正法,刚到崇祯皇帝,周二正在边上,周二一看,马上跪下了,磕头。皇帝说了八字,北国家法,朕不得私。崇祯就留下印象觉得金光辰忠诚,一次间政,金光辰直言,崇祯不太高兴。尤其说到不该太监监军,崇祯说,官员不听,太监能立即出发。皇帝发怒。其他官员都紧张。突然暴风骤雨,雨吹到平台上,官员用袖子遮雨,金光辰还有批评,崇祯皇帝怒,正好一声惊雷,崇祯觉得是示警,下令退下。都觉得雷救了一命。

     事后,气消了,原谅了他。后来再次接见,晚上,跟金光辰谈。烛光下,崇祯从在龙椅上,听金光辰,这时,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了,不久,明亡了。这儿还有秦良玉这个武将。地方发生了骚乱。秦良玉能文能武,平息了,丈夫与她都回来了,不久丈夫死了,秦良玉代夫职,管理地方与军队事务。这人绝,率领队伍,白杆兵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军打到北京,崇祯下令勤王,保卫北京。秦良玉得到旨意,从云南赶到北京,自己家出钱,补充粮饷,整个一路,军队不抢不占百姓的一粒粮食。这时,崇祯皇帝表彰她,并赋诗四道。这是女将。

    男将就是袁崇焕。两年在这儿三次召见他。最后还是相信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杀了袁崇焕,最后他自己也自杀了。想起,崇祯皇帝能见忠臣能臣,却不信他们,信用太监与奸佞。这让人想起齐桓公,英明一世,老了宠幸易牙,开方,竖刁,竖刁是自宫来的,易牙是做饭的,好吃。

    一天齐桓公说就一样没吃,人肉。易牙将三岁的儿子杀了,做了肉,让齐桓公吃了。齐桓公还觉得他忠。开方是卫国公子,到齐国来,放弃了自己的王位,三人让齐桓公舒服。

    管仲看出来了,说这三人是奸佞之人,齐桓公不听,觉得他三人可爱,晚年,齐桓公晚年正是这三人作乱,连水也是没得喝。死后,三个月,不能发丧,尸体都长蛆了,悲剧的结局与崇祯皇帝有相似处。这启发我们,一个国君,能不能用忠臣能臣,事业可以发展,如果用太监奸臣,王朝就要垮台。

   “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这段历史发生在保和殿后的平台,虽然成了历史陈迹,但是见证了历史。人们希望这些历史不能再重演。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