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八)中和方殿

第08讲 中和方殿   

一、殿中奇葩   

二、多元功能   

三、中和理念

    在故宫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之中,中和殿既没有太和殿的气势宏伟,也没有保和殿的富丽堂皇,它体量最小,只有太和殿的四分之一、保和殿的一半那么大;它的形制也最为奇特,故宫里多数宫殿都是长方形,可是中和殿却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那么在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个“小个子”?它在整个故宫的格局中究竟占据着怎样的位置?中和殿在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变迁中,又到底会有怎样的作用呢?

  在“三大殿”中,中和殿体量虽小,却犹如一朵精致无比的奇葩,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优雅气质。事实上,在“三大殿”乃至整个紫禁城的建筑中,中和殿所具有的功能同样是非常独特而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那么,中和殿究竟有着怎样的功能呢?中和殿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沧桑,见证了明清两代王朝的兴衰沉浮,它先后以华盖殿、中极殿和中和殿命名,名字的这几次修改变化不只反映了王朝统治者的心态,也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中和殿的最终定名,体现了儒家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种理念。那么,中和殿的名称为什么历经几次修改?“中和殿”这个最终的名字体现的又到底是一种什么理念呢?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一部第八集《中和方殿》,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在故官外朝的大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之中,中和殿既没有大和殿的气势宏伟,也没有保和殿的富丽堂皇,它体量最小  只有大和殿的四分之一、侏和殿的一半那么大;它的形制也最为奇特,故官里多数宫殿都是长方形,可是中和殿却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那么在大和殿与保和殿之问,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个“小个子”?它在整个故官的格局中究竟占据着怎样的位置?中和殿在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变迁中,又到底会有怎样的作用呢?)

        中和殿,是个方形的殿,所以题目是中和方殿,分三点,一是殿中奇葩;二是多元功能;三是中和理念。中和殿的特点是,花园中的奇葩。

     现在讲殿中奇葩。主要特点有三个:

     一是方形圆顶,这是建筑上的特点。殿顶是四角攒尖,体现的是天圆地方理念,最底下的殿是南北三间,东西三间,一共九间。

     汉有戴德,有书叫《大戴礼记》,书中说“明堂九室”,主要是宝顶,有意思,在皇宫的中和殿,北京东城原有二郎庙,早晨有红光,照进庙中,觉得这个庙神,当时迷信觉得有神灵了,后来知道了,是中和殿反射过来的光。古人觉得是灵异,是自然的光学道理。

     二是,四面门窗,太和殿保和殿是南北有门窗,东西没有。而这儿东南西是四面。

     三是体小精美。砖是金砖,漂亮。宝座正好压在中轴线上,彩画是金光闪闪。整个建筑是精雕细刻。有人间我,故宫三大殿,太和殿是长方形的,保和殿也是长方形,为什么中间一个小的方形?

        我想一是空间因素,我们量了一下,保和殿到太和殿是84米,要盖这样大的不够,两殿间的台阶都是二十多米。也要考虑美学因素,一座座大殿没变化不美。有变化才有美。三是哲理因素,皇宫盖宫殿,还要体现哲学理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理念,这就是,要讲中,讲求和,两大殿间,再来一个大的,不和谐,来个小的,对称,显得和谐对称的理念。基于三个考虑,所以中和殿才是这样的构思。

     (在“三大殿”中,中和殿体量虽小 却犹如一朵精致无比的奇葩,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优雅气质。事实上,在“三大殿”乃至整个紫禁城的建筑中,中和殿所具有的功能同样是非常独特而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那么,中和殿究竟有着怎样的功能呢?)

        有人说,中和殿是干什么用的呢?我要讲的是多元功能。不止一个用处。

     一是,休息厅,皇家盖个殿,五百八十平米,就是为了休息。前边的太和殿相当于大会堂,旁边都有小休息厅,也叫贵宾厅。后边也要有皇帝的休息厅,这就是中和殿。皇帝出场前休息的地方。

     二是,寥会厅,皇帝要举行宴会,小型的就不必到乾清宫,要是小的就在这儿。像崇祯皇帝招待重要大臣,就在中和殿。他亲自出席,十三个人一人一桌,上酒杯,黄金做的,口四寸,上莱,一道道地上。

     三是,会议厅,大朝会在太和殿,仪仗队就有三千人。小的就在中和殿,崇祯时叫中极殿,就在这儿举行小会议。1638年,在这儿开会讨论,财政问题。怎么增加财政收入,大臣们真有主意,户部尚书出主意,北京房子有房租,全国都有会馆,把这些租金算一下,一年有五十万两银子,划归户部,就能增加。

     别人想不是馊主意吗?崇祯没有采纳。再讨论,北京城墙要修补,怎么办?工部侍郎出了主意,北京的崇文门等是石头铺的,边上的收起来,用这个来修补。其他人暗笑,笑他无能,哪能把马路上的石头用来修补呀?崇祯皇帝在1644年三月初二,形势严峻了,召集大臣在中极殿议国政,大臣们来了,大臣们不说话,“三十余人,皆漫应支吾无他语。”没真正的有意义的建议。大势已去,稍有不慎,命没了,所以没人说出肺腑之言,无果而散。过了十五天,崇祯上吊了。这是他最后的一次皇帝办公会议。这是悲剧的结局。

    还有,四是典仪厅,举行典礼仪式的厅。许多在中和殿举行,像皇后的册文,要事先经过皇帝看。在华盖殿也就是这儿看。祭天,有祝文,皇帝事先也在这儿看。祭先农,事先要看,也要这儿看。册立皇太子,册文也在这儿郑重地看。许多礼仪都在这儿看。还有,重要典籍修成了,告成典礼也有这儿看。玉牒是皇帝的家谱,明的玉牒没保存下来。现在保存下来的是清的玉牒,一共修了二十八次,总卷数2600多,保存完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玉牒是皇帝的家谱,分两种,一是宗室,一是觉罗,宗室是努尔哈赤父亲下边的,要求系黄腰带。父亲的堂兄弟下来的就是觉罗,腰系红带子。紫带子是降格来的,宗室非婚生的,降一等,觉罗的私生子就降为紫带子。清三种带子,就明显看得出身份。户口登记靠宗人府,出生小孩登记在八旗各所里登记。十年一大汇总。

    修时,活着的用红笔写,死的用黑笔写。玉牒用毛笔工整地写,装订起来,分大小本。大本玉牒真大,档案馆里看到,皇史赢里,得八个人抬。大小跟双人床差不多。黄绫子皮,长大约九十公分。宽大约六十公分,厚大约一米。重量约了一下,半吨,这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大最重的书。

    玉牒每十年修一次,完了,就举行告成仪式,就在这儿举行。从宗人府请出来,抬到大清门,举行仪仗,官员跪迎,抬到中和殿,皇帝到中和殿,上了宝座,迎接。把玉牒呈陈在皇帝面前,皇帝象征性地翻一下,同样抬出东华门,抬进皇史赢里。

    (中和殿历经教百年的历史沧桑,见证了明清两代王朝的兴衰沉浮,它先后以华盖殿、中极殿和中和殿命名,名字的这几次修改变化不只反映了王朝统治者的心态,也承载了中华传统支化的精髓。特别是中和殿的最终定名,体现了懦家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种理念。那么,中和殿的名称为什么历经几次修改?“中和殿”这个最终的名字体现的又到底是一种什么理念呢?)

    下边讲中和理念。我们参观时,不单看建筑,更要领会其中反映的文化理念。永乐建成时叫华盖殿,后来叫中极殿,清时改名中和殿。朱棣为它取名华盖殿,华丽,遮盖。在民间,这是伞,遮阳。到皇家说法,一是说黄帝战蚩尤于涿鹿,黄帝头上有五彩祥云,把蚩尤打败了。

   后来,变成了一个星座,皇帝的殿堂就形如华盖,借用了五彩祥云,也借用了华盖星,因此定名为华盖殿,后来改中极殿,因为前是皇极殿,这儿叫中极殿。到了自治时,改为中和殿,费了思考,怎么要起得更好?…自治时,突出的是和,国和,族和,“中和”这两个字有什么典故呢?

     中和殿典故出在《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各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情感没发泄时,是中,爆发了,就不是了。要取中,有节度,叫和。和重要,中也重要。中是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通达之大道,能做到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得其位,万物适宜生长。所以中和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一条。挪到这儿,做了命名。我提出四中:思要中,言要中,德要中,行要中,所以,要四中。

    这是“中”的意思。和也重要,所以中和的理念,不仅仅在中和殿,也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字,清把皇极殿改为太和殿,把中极殿,改为中和殿,把建极殿改为保和殿。奉天门改为太和门,左顺门改为协和门,右顺门改为熙和门,都突出了和字。有的智者概括一下,自心和悦,人我和敬,家庭和睦,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总之,中和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