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正说鳌拜(五)鳌拜与康熙矛盾激化之谜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少年康熙皇帝随着他的长大成人,他就与这个辅政大臣鳌拜产生了尖锐的矛盾,那矛盾的起因呢,首先就发生在一个问题上,就是这个政权是否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问题上,围绕这个矛盾问题的展开,就发生了一个案件,什么呢?汤若望案件。

  那我们知道,康熙皇帝继位以后,他手下实际上是有三部分大臣:一部分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以汤若望及其弟子南怀仁、白晋等为首。第二部分是汉官。第三部分就是来自东北满洲的上层贵族势力,那么这三方,他在较量的过程当中,就推出了这么一个案件,就是汤若望案件。

  在这个案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交战的三方,一方实际上是鳌拜,那鳌拜他怎么想的呢,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惟有满洲文明是最先进的。那么较量的另外一方呢?就是汤若望,那汤若望这个人,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源于西方文明,所有的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鳌拜和汤若望本身他们两个人之间就是视同水火的矛盾,但是鳌拜毕竟知道,这个时候还不到他出面的时候,他要挑动汉官和西方文明势力的代表人物汤若望之间的斗争,他来从中得利,那么这样他就推出一个汉官,杨光先。这一大案究竟怎样?杨光先究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敬请关注,《鳌拜与康熙矛盾激化之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经过无数的征战和宫廷争斗之后,已经50岁的鳌拜终于成为了大清王朝说一不二的头号权臣。不仅其他的三个辅政大臣对他是唯命是从,就连年幼的康熙皇帝也不 敢对鳌拜有一点不敬。但是权倾一时的鳌拜却没有注意到年幼的康熙皇帝也在日渐长大。这个昔日的孩童正在成为一代少年天子。两个强势人物的较量,已经悄悄拉 开了帷幕。那么在曾经的历史上,鳌拜与康熙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竟然使得康熙皇帝最终要以三十大罪状将鳌拜打入监牢?究竟又是怎样的恩怨,让这样两个昔日的君臣结下了如此之深的仇恨?

那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少年康熙皇帝,随着他的长大成人,他就与这个辅政大臣鳌拜产生了尖锐的矛盾。那矛盾的起因呢,首先就发生在一个问题上,就是这个 政权是否需要西方的先进文化问题上。康熙皇帝即位以后,他手下实际上是有三部分大臣,一部分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以汤若望及其弟子,南怀仁,白晋等为首。 第二部分是汉官,第三部分就是来自东北满洲的上层贵族势力。那么这三方他在较量的过程当中,就推出了这么一个案件,也就是汤若望案件。

汤若望这个来自德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朝廷已经有40多年,而且他治好过孝庄太皇太后以及顺治帝皇后的病,甚至对康熙皇帝顺利登上皇位也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深得皇太后和皇帝信任的人,怎么可能被治罪?这个案件又与鳌拜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在这个案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交战的三方,一方实际上是鳌拜,那鳌拜他怎么想的呢?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惟有满洲文明是最先进的。那么较量的另外一方呢,就是 汤若望。那汤若望这个人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源于西方文明,所有的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鳌拜和汤若望本身他们两个人之间,就是视同水火的矛盾。 但是鳌拜毕竟知道,这个时候还不到他出面的时候,他要挑动汉官和西方文明势力的代表人物汤若望之间的斗争,他来从中得利。那么这样,他就推动了一个汉官杨 光先。那杨光先是什么人呢?杨光先是安徽歙县人,自称自己为天算学家。1660年的时候,他看到这个汤若望极力宣传西方文化,就引起了他的不满。在鳌拜的 授意之下,他就开始弹劾汤若望。他当时弹劾的罪名是什么呢?说汤若望这个《时宪历》,封面写着五个字,依西洋新法五个字,是对国家的不尊重。

所以,应该弹劾汤若望。这个时候的汤若望刚好给顺治帝的妻子正好刚刚治完了病,所以这个时候,顺治皇帝就没理这个杨光先。杨光先碰了一鼻子灰,也就是说汤若望取得了与杨光先较量的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顺治皇帝对汤若望的信任和感谢,使得杨光先的弹劾毫无作用。但是,失败 一次的鳌拜和杨光先,会轻易善罢甘休吗?能够深得皇帝信任的汤若望,怎么会给鳌拜以可乘之机呢?

四年以后,这个杨光先卷土重来,在1664年,他再度弹劾汤若望。这次他弹劾汤若望,给汤若望及其《时宪历》加了四条罪名,第一条罪名,仍然跟刚才一样,新的历法上写着 五个大字,依西洋新法,是对国家国体的极度的侮辱。第二个呢,他说的是西洋新法只推测了未来的200年,那意味着200年以后这个国家就完蛋了。所以他认 为,这一历法是有问题的,是对国家的一种诅咒。第三,他认为,新的历法里面时时处处都在刻意地去宣传什么呢?基督教教义。他弹劾的第四点是说什么?说有一 个叫荣亲王的人,这个荣亲王我们先介绍一下。荣亲王是谁呢?就是顺治帝和他最喜欢的那个妃子,董鄂妃生的一个孩子,在这个孩子还刚刚没出满月的时候,就封 他为亲王,这是完全违背清朝的先例的。结果这个亲王怎么样?没活过百天他就死了。他弹劾谁呢?这个杨光先把荣亲王的死与汤若望连在一起,我们看看他是怎么 弹劾的?他说在荣亲王葬礼时,这个汤若望不依照传统的正五行,而是依照洪范五行,办出殡的事。结果,这个荣亲王死了以后,很快荣亲王的妈妈顺治皇帝的最喜 欢的妃子董鄂妃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也死了。紧接着这个董鄂妃死了以后不到半年,顺治皇帝也死了。他认为这一切都要由汤若望来负责。那么这里就有一个词,五 行和洪范五行,正五行。我们知道五行,其实说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但是对于这个金木水火土的解释是不一样的。这个最早五行这的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比我说 的早的也有,但是据考证,这都是不正确的。真正五行最早出现,出现于《书经·洪范篇》,《书经·洪范篇》里面,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说,水曰润下,火曰炎 土,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它说这金木水火土就是这么一个关系。水就是滋润土地的,火就是让空气灼热的,然后木,木材是管理世界上的曲直的,金呢,皮革的一些武器。然后土爰稼穑,是说土是管种地的。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洪范五行要比我们人所共知的五行它要原始 一点。但是这个案子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彻头彻尾的一种诬告。因为在当初发生这个事的时候,这个事汤若望并不知情,谁管理这件事呢?是一个叫恩格里的这么一 个礼部尚书,他是负责管理这个所谓荣亲王出殡的整个事件。后来确实汤若望也发现,你用的是洪范五行,不是用的是正五行,马上汤若望就弹劾了这个人,而且这 个叫恩格里的这个人,随后就被充军发配了。所以这件事本身我们说应该和汤若望没有关系。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多年,谁还能记住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 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四条弹劾,最重要的一条呢,是在这第四条,因为第四条他说道了三个人的死,荣亲王的死,董鄂妃的死,顺治皇帝的死。所以汤若望这个时 候,他已经瘫痪在床了,他已经完全瘫痪了,话都说不利索了,所以他没有办法替自己几年前的事情做出解释。

刚才说 到,就在汤若望即将被处死的关键时刻,却奇迹一般地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得汤若望暂且逃过了一劫。那这个出人意料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暂救了汤 若望一命呢?

汤若望还能够挣扎一番。为什么呢?就是这个历法到底他制订这个《时宪历》是否准确。就在这个时候, 三家的历法《回回历》,《汉历》(音),《汉历》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统历》,还有汤若望这个依西洋新法这个《时宪历》,同时预告了公元1665年1月16 号下午有一次日食,这一天按照旧历还是头一年呢,它是腊月初一有一次日食,这个日食我们今天推算回去,我们知道这场日食发生的准确时间是下午3点26分, 但是当初《回回历》,《大统历》,《时宪历》,三家推算的时间都不一样。《回回历》认为,这个日食应该发生的时间是下午3点左右。《大统历》,他认为应该 发生在下午3点一刻左右。《时宪历》也就是汤若望这个历法,算计的时间应该在3点半左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三家推算的本身就都不顺,都有问题,在这个时 候,三方都要借这个日食之机,做最后的一次抉择。所以大家都把文武百官都召集上来,在天文台这儿咱们看一看到底日食是什么时间发生。我们先来看这个日食。

回回天算学家们算的是三点,结果三点过去了,天虹中纹丝不动,太阳依旧高高挂在天空上。日食没有发生。现在就轮到了杨光先手下的这些执照《大统历》算的,三 点一刻到了,结果日食还是没有发生。就在这个时候,就在汤若望,南怀仁,都认为自己已经赢定了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这杨光先等人使出了非常狠毒的一招, 什么呢?他告诉这个预报时间的人,你提前五分钟预告这个汤若望所说的这个时间到了。结果就谁也没有想到,刚刚到了3点25,他就预告现在就已经到了汤若望 预告的时间了。他话刚说完,在3点25,转眼就到3点26了,结果刚一到3点26,天空中果然阴了,再一看,不是云彩,是太阳真的被遮住了,真的日食出现 了。所以当时在场的所有君臣不禁一愣,先是一愣,后来很快就有了掌声。

既然在如此的阴差阳错中,汤若望等人又奇迹 般地起死回生。那么这样一个人们都认为神机妙算的汤若望,是不是就可以躲过被鳌拜谋害的命运?从此安享晚年了呢?

但问题在于,你还是没有解释清楚荣亲王的死,董鄂妃的死,和顺治皇帝的死是不是你方的,对不对?所以你的死还是不成问题。并不因为你很偶然地把这个日 食算准了。

所以现在时间就到了1665年的5月15号,阴历这一天是四月初一,汤若望还是被判处死刑。当时鳌拜集合了朝 臣200多个人,大家一直决议,将汤若望判处死刑,凌迟处死,千刀万剐。就在这个时候,救命的稻草又长出来了。地震了。北京地震了,哪那么巧你刚说他要凌 迟处死,这边就地震呢?我们讲这个地震和皇帝的政策有关系,这是从西汉的董仲舒开始出现的。这叫天人感应。这个时候鳌拜自然就觉得是不是自己的政策有问题 这个地震?所以马上自己也承受不住,这是对自己的惩罚,马上报告给太皇太后,地震了,我们刚刚判定这个案子结果地震了,怎么办呢?结果太皇太后一听,把我 那个教父你要给弄死?不能弄死了。改。结果,就改成了斩监候。

就在这个时候,北京城的余振仍然不止。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又跑到太皇太后这儿,太皇太后命令把他放了,放了。这样,汤若望,南怀仁,白晋三个人算捡了条小命。汤若望本人也带着深深的遗憾,于1666年的8月在悲 痛和失望中去世。他所制订的《时宪历》也被废止,取代它的仍然是错误百出的《大统历》。

那么我们说,汤若望案件他的这个结果,严重地刺痛了少年康熙皇帝,和康熙皇帝的奶奶孝庄太皇太后。这个康熙皇帝他别的不知道,他最起码知道,自己能当上皇上不是靠你们这四个辅政大臣,我 能当上皇上,那全凭汤若望说他出过天花,满脸麻子,没事了,才有我。你怎么把辅佐我成为皇帝的最重要的一个人给气死了呢?满肚子不乐意。而太皇太后,这孝 庄太皇太后她也知道,这人治好了我很多的病,对我们家是有恩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汤若望案件的结束,随着少年康熙 逐渐长大成人,他们之间的矛盾越发地激化了。

鳌拜在汤若望一案中的所作所为,让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非常地不 满。但是,此后所发生的另一起大案却彻底让康熙皇帝和鳌拜成为了势不两立的仇人,也给鳌拜后来的牢狱命运埋下了伏笔。那么,这将会是怎样一个案件?在这其中,康熙与鳌拜又将会又怎样一场较量呢?

那么提起苏克萨哈案件,我们还得从头说起。1626年我们说,努尔哈赤死,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后,他为了提高自己所属的两白旗的地位,下令将原来在左右翼之末的两白旗,换上了两黄旗的旗帜,而原有的阿济格,多 尔衮,多铎哥仨的两黄旗,现在变成两白旗,矛盾就产生了。黄白两旗的矛盾就产生了。结果不巧,1643年皇太极去世。多尔衮成为摄政王,1644年清军入 关,紧接着1645年,那封群臣的时候,就有一场圈地运动,在圈地的过程当中,多尔衮利用他自己的优势,就把原来规定应该属于镶黄旗地盘,哪呢?就是今天 咱们讲北京和辽宁中间夹着的这块,也就是我们讲的承德地区,什么转化,迁安,蓟县等等,这一块地区怎么样?原本是应该封给镶黄旗的,多尔衮利用自己摄政王 的优势,就把这块地划归了自己的正白旗。那把他镶黄旗打发到哪去了?就打发到了今天河北省东南了。什么河间,就是今天的沧州,什么保定,给打发到河间保定 和涿州等地,给打发到这去。成为了什么呢?成为八旗中的最末一旗,最南边的一旗。

当时这是多尔衮时期,转眼之间,就到了 这鳌拜辅政时期。到了1665年,鳌拜为了打击正白旗苏克萨哈的势力,再度挑起黄白两旗之间的矛盾。他撺掇他的手下,上皇帝那禀报,不行,当初那块地是我 们镶黄旗的,现在我们要要回我们的土地,我们这个镶黄旗要和正白旗换地。挑起了换地事件。结果他属下这一提出这个事以后,他就是辅政大臣,马上下令执行, 盖章,通过,换。他这一说换不要紧,下面就马上就得执行。这个正白旗为了赌住这一口气,就死活不交地界,我这个地契不知道在哪,就不给你。这镶黄旗的人可 是鳌拜一声令下,都给带到这边来了。鳌拜还觉得这三个县地不够,怎么办呢?又划给镶黄旗一块儿,你还之前你得有一个地方待着,人家还没有交呢,那你这镶黄 旗也好几万人呢?那你们住哪啊?鳌拜又想了一个更馊的馊主意,你们就先住到这四个县,把这四个县的汉人驱逐走,你看又得罪了一批人。

这四个县是哪呢?怀柔,密云,平谷,顺义。你想想这四个县,这都在咱们北京,你说哪个县能打粮食,除了顺义打的粮食稍微多点的话,怀柔,密云,平谷,也都是 山区,平谷还算是半山区,怀柔和密云都是纯山区。划定完这四个,结果镶黄旗一过来一看,这地儿哪如我们家那地好?我怎么跑这儿来了,满肚子不愿意。我们话 说回来,鳌拜一声令下,这个正白旗手下有一个户部尚书,苏纳海,他带着人就得量地,正白旗死活不交,镶黄旗死活不换,这汉人跟着闹事,这是我们家地,你得 给我们找地住。苏纳海一看,我这事没法办了,然后就回禀朝廷,我这事办不了,你们都先回来吧,这事办不了,这事我顶着。他这点事全都发生在直隶,北直隶。

结果直隶的总督有一个叫苏昌祚的人,还有他手下一个巡抚叫王登联,这两个人看到自己属下这快地已经乱作一锅粥了,好几十万人不种地,都等着吃粮食,所以他们 就联合起来上疏皇帝,这件事不能做,你不能换地,人该回哪还回哪去。结果他这个上疏就到了鳌拜手里,鳌拜一看,把它提交给皇帝,一边把他提交给皇帝,另外 一边把这三人苏纳海,王登联,苏昌祚,抓起来,关到监狱里,审问。

这个时候,就到了1667年年初了,康熙皇帝虚岁已经 13了。他当时一看,我得召集人给问问,这事咱们怎么着啊?你们四个人。顾命四大臣,你们说说怎么着吧。结果这个时候,鳌拜坚持,把这仨人处死。当时其他 三个大臣什么意见呢?索尼这个时候离死已经差半年之远了,索尼认为,这有利于两黄旗好,支持。遏必隆也是两黄旗的,对,支持。由于前面咱们说了,四大臣必 须保持一致,苏克萨哈他是正白旗的,他知道这件事他自己吃亏了,所以他闭口不言。皇帝一看,不行,算了,这件事搁再议。结果还没再议那工夫,人家鳌拜拿了 印一盖章,把那三个人杀掉。这个时候还没有论到你康熙皇帝亲政呢,还是我说了算,这仨人说掉脑袋这脑袋就掉了。在这三个人死亡的前前后后,索尼支持,遏必 隆支持,两个人都表示支持鳌拜,那么这个时候,他就为鳌拜杀掉苏克萨哈,埋下了伏笔。

刚才说到,四个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公然反对已经大权独揽的鳌拜,怀恨在心的鳌拜必然出手暗害苏克萨哈。那么,一贯毒辣的鳌拜会怎样除掉这个反对者?已经渐渐成年的康熙皇帝在这 一场较量中,又会有什么举动?

这个索尼临死之前上疏太皇太后,上疏康熙皇帝,要求依照前朝故事,依照顺治爷那个 时候的旧的事,什么呢?顺治皇帝就是14岁亲政的,虚岁,14岁亲政,现在康熙皇帝已经年满14,所以他上疏康熙皇帝,上疏太皇太后,现在到了康熙皇帝亲 政的时候了。说完他就死了。鳌拜可不知道索尼有这么一封上疏。鳌拜心里还做梦呢,这回索尼可死了,索尼这一死,就轮到我自己说话算数了,所以我现在要利用 一切,争取把这笔杆子,这印抓到手里,由我自己说了算。事情哪那么容易?

当时的康熙皇帝也感觉到了形势不妙,感觉到这索 尼在死了以后,鳌拜非跟这个苏克萨哈掐起来不可。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决定自己亲政。于是乎他背着别人自己偷偷地写一封折子,这折子给他的奶奶, 孝庄太皇太后,要求亲政。他奶奶就同意了。然后他就选了一个日子,这日子阴历七月初七,阳历是1667年的8月25号那天,他正式宣布自己亲政。然后举行 了隆重的亲政大典。正在群臣一愣的工夫,他宣布你们三个人该干嘛还干嘛,你们现在不叫辅政大臣了,改叫佐证大臣。辅政跟佐证又不一样了,权力实际上又小一 点。

就在这个时候,苏克萨哈感觉到,自己玩儿心眼对付不过鳌拜,另外呢,鳌拜又是行武出身,又是正经的人家军人,自己论 文论武都不行,算了,我撤退,正好皇上也亲政了。所以他在阴历的七月十二,阳历的8月30号,1667年,他就给康熙皇帝上了一个折子,折子他就说,启请 辞职。然后自己干嘛去呢?允许他守护先帝的陵寝。你是把我打发到先没有成陵的清东陵那块地,或者是你把我打发到沈阳,都可以。但是我不跟您这待了,我走 了。

他本来是说,有隐退的思想,结果,被鳌拜抓住把柄,马上弹劾苏克萨哈。皇上刚刚亲政,你就敢离开皇上远去,你绝对是 对皇帝的不忠不孝等等一系列的罪名。马上就给苏克萨哈安了24个罪名。这24个罪名别的都瞎说,就是为什么皇帝刚一说亲政,亲政并不是说不需要手下大臣, 你在这个时候要求挂官而去,你解释不清楚。

他要求,株连九族,杀掉苏克萨哈全家。至于怎么杀呢?鳌拜也想好主意了,苏克 萨哈和他的长子内大臣查安,处以凌迟,千刀万剐,其他的人斩首。其他的人都有什么人呢?苏克萨哈六个儿子,一个孙子还有苏克萨哈的兄弟的两个儿子,还有家 臣等等,加一块是14条人命。康熙皇帝是一再不准,当时鳌拜一看不准怎么办?撸胳膊挽袖子,就要跟皇帝着急起来,当时的皇帝可虚岁14,周岁可刚13,给 皇上吓得,算了,准了,准了,准了。康熙皇帝真对付不了,这个大臣叫巴图鲁,那很厉害的。准了。最后决定了,但是有一条,这个凌迟处死苏克萨哈这个不行。 改成斩首。但是这个苏克萨哈的儿子,长子还可以凌迟。转眼之间,14条人命没了。康熙皇帝亲政五天,苏克萨哈家族就在地球上就消失了,这就是对康熙皇帝亲 政的一个最好的礼物。

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在处理第一个重大事务就被鳌拜百般阻挠,年轻气盛的康熙皇帝,此时的心 情可想而知。不过,老谋深算的鳌拜却在此时摆出个不同于往常的架势。

这个时候鳌拜一想,你康熙亲政了,我也让你知道知道亲政的滋味,我装病,我不上朝,我让你瞧瞧那么一摞一摞的信,你批一试试,跟家里装病。康熙皇帝一想,我还是瞧瞧他去吧。所以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就决定看看鳌拜。结果刚一到鳌拜家,鳌拜一欠身,康熙皇帝属下一掀炕,结果发现,就在鳌拜身下有一把剑,当时群臣一愣,怎么会?康熙皇帝来了,你不是不知道,你怎么在你身上藏一把宝剑。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在那愣着。康熙还是比较聪明,他就说,满洲旧俗,人人剑不离身,这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一笑过去了。但 是我们知道,这个时候,鳌拜已经做好了一些准备,做好了应变的准备。这个时候的鳌拜,他所有的朝臣,谁敢不听他的?六部里面有四个部,除了刑部,除了礼部的人不是他的之外,四个部的尚书都是他们家的人,都他的亲信。除了这四部之外还有内秘书院等等,都归他一个人管,而且他居然皇上都已经亲政了,他仍然在自己家里办公,你谁要想给皇帝一个折子,要不经过他,明天就给你下马威瞧瞧。皇上给他下的命令,就拒绝执行。这种事他做的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说,康熙皇帝和鳌拜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那么这个矛盾它不仅仅是康熙皇帝和鳌拜争权夺利的问题,还有就是他们之间的什么?执政的方针政策是不一样 的,鳌拜本人脑子还局限于什么?我关外来的,我满洲,我先进,康熙不那么想,我们要统治整个中国,我们不能拿旧有的居于东北异域的这种眼光来看事。所以我们说,鳌拜的下台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但问题在于,鳌拜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被康熙皇帝擒住的呢?我们下次再讲。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