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 马骏说《二战人物》(五)丘吉尔 (上)
返回列表
发帖
二战人物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战人物
当前离线
UID
58
帖子
159
主题
48
精华
0
积分
62
威望
62
金钱
51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5-4 13:42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 马骏说《二战人物》(五)丘吉尔 (上)
的
,
是
,
百家讲坛
,
英国首相
,
反法西斯
他曾经在英伦三岛保受纳粹空军轰炸的危机,用手中的雪茄烟和永远的v字胜利手势鼓舞过他的人民。
他曾经不懈的奔走在世界反法西斯大国之间,并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形成,挽救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三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那么在二战中最黑暗的岁月里,丘吉尔和他的人民究竟是如何挺过了那些艰苦的日夜?
他是如何缔造了反法西斯阵营?又是为什么丘吉尔也在不断毁坏这个联盟?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二战人物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战人物
当前离线
UID
58
帖子
159
主题
48
精华
0
积分
62
威望
62
金钱
51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5-4 13:43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二战人物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战人物
当前离线
UID
58
帖子
159
主题
48
精华
0
积分
62
威望
62
金钱
51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5-4 13:43
|
只看该作者
他曾经在国难当头时如此激情澎湃地演说:“我只有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贡献给大家!”他曾经在英伦三岛饱受纳粹空军轰炸的危急时刻,用手中的雪茄烟和永远的“V”字胜利手势鼓舞过他的人民。他曾经不懈地奔走在世界反法西斯大国之间,并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挽救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三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邱吉尔举世无敌的舌头,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充满危机的黯淡局势中,看到未来应走的路,并鼓舞人民奋勇前行,终于步向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马骏博士将为我们展现这位领袖人物鲜为人知的童年,再现这位伟人的成长历程。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在近代史上,它曾经向外扩张侵略无数,却从来也没有面临过外来入侵的安全威胁。但是当历史滑到了20世纪中叶的时候,英国开始面临它历史上真正的一次安全威胁。法西斯德国,它的铁蹄横扫了西欧,之后,希特勒就准备实施英伦三岛登陆作战计划,当时的英国有一个大报,叫《泰晤士报》通栏大标题来讲,谁来拯救我们的大英帝国?英国民众当时特别盼望一个铁腕人物出来领导他们抗击德国法西斯,那么他们终于等来了这个铁腕人物,这个铁腕人物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是一个混血儿,他的父亲叫伦道夫·丘吉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曾经担任过英国的财政部长,这个职务只次于英国首相。伦道夫·丘吉尔年轻的时候,政治功名求胜心切,他曾经声言要在尽短的时间内,当上英国的首相,所以说当时有人戏称为:“伟大的急于求成的年轻人”。这个是他爸爸的一个绰号。那么丘吉尔的呢?丘吉尔的母亲叫詹妮,是有着印第安人血统的美国人,出身于美国一个名门望族的家庭。1625年,有一艘叫“五月花”号的英国船载着第一批英国清教徒来到了北美大陆,这是英国对北美最早殖民的开始。1625年,那么在这艘船上有一个人加约翰·库克,他有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非同小可。一个女儿是罗斯福母亲萨拉的曾祖母,一个女儿就是丘吉尔母亲詹妮的曾祖母。太奶奶,用中国人话讲叫太奶奶,所以说丘吉尔与罗斯福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只不过按照中国的话讲,它已经出了五服了。
詹妮是在1874年4月和伦道夫结婚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很快她就怀孕了。詹妮是一个非常活泼美丽,非常好动、贪玩、愿意赶热闹的年轻女性。1874年11月30号,她已经怀孕七个月了,但是还喜欢像没有怀孕的年轻女性一样,喜欢参加各种的沙龙舞会。这一天她听说马尔巴罗公爵在自己的家里召开舞会,高兴得不得了,不顾家人的劝说,披上衣服就去跳舞去了。但是跳着跳着,她忽然觉得肚子疼,在场的人见状不好,马上把她抬到舞场隔壁,作为临时女更衣室的一个房间,到处堆着帽子、围脖、外衣。因为当时想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血水和羊水已经顺着裤脚已经留在舞场上了。所以好心的朋友赶紧把她衣服一解开,这个时候一个小男孩迫不及待地来到人世,只听哇哇地大叫。那个马尔巴罗的太太,她当时说什么呢?她当时说,哎呀,我生了不少的孩子,他的嗓门够大的,我从来没有听过,哭声这么厉害的小男孩,那么这个小男孩就是丘吉尔。
不管马尔巴罗公爵对于他人在自己家里生孩子是多么得不高兴。英国人也是这样,孩子生在别人家里,那个家是不太高兴的,但是如今生丘吉尔的更衣室门口竖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诞生地。这是,讲丘吉尔的出生,早产了。
那么俗话说,父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丘吉尔继承了父母亲许多东西。比如,方才讲了,他的母亲出身于贵族,非常富有的家庭,经常在伦敦社会的上流,过着愉快的生活。即便自己的丈夫去世之后,家庭有些拮据,她也不善于精打细算,换句话说,家庭衰败之后,她也不会过日子。丘吉尔也是这样,他过着几乎完全和常人隔绝的生活,脱离常人生活。
举个例子,比如伦敦,伦敦是世界上最早有地铁的国家,很发达的,但是丘吉尔一生只坐过一次地铁,为什么?因为丘吉尔他自己认为他非常不习惯在地铁里和常人面对面的那种尴尬。互相生人在那儿挤着,扶着把手,他不习惯。那么由于他这个心理、心态,所以说他一生没有坐过比地铁更加拥挤的公共汽车,他没坐过。丘吉尔甚至连把牙膏挤在牙刷上,这一点,他都不会。所以说,他的政敌曾经讥讽他,除了他能娴熟地点燃他的雪茄烟以外,丘吉尔他不会料理自己的一切,这是丘吉尔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丘吉尔小时候是住校生,他淘气,男孩子,能不淘气吗?有一次他站在一个桥上,桥下面有两棵树,他准备从桥上跳到桥旁边那棵树上,然后再从树上滑落到地面。可是他算距离算错了,他纵身一跃,摔到地上。一下摔成脑震荡,三天三夜没出去。三个月之后才下地走路,在家休学了一年半。他原来是住校生啊,那么在家休学期间,就经常和母亲和父亲在一起了,就有机会开始更多接触上流社会的一些事情,他家本身就是富人俱乐部,所以他父母与朋友的话题几乎都是政治上的,这样,丘吉尔对政治领域那种惊心动魄极富有戏剧性的变化非常地感兴趣。特别是对大英帝国的力量,产生一种近似崇拜的心理。渐渐地,他甚至可以对父亲伦道夫·丘吉尔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说。比如,他认为他父亲伦道夫·丘吉尔辞去财政大臣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性错误。他对他母亲詹妮说,如果我是父亲,我绝不会辞职的,我绝不那样做。后来呢,丘吉尔竟然到下院去听会,专心致志地听那里发生的政治大辩论,并且学会了辩论的技术,辩论的技巧。少年时代的丘吉尔认为,对政敌用最好的办法是针锋相对。他把在下院学会的辩论技巧,学会的辩术,用于他的学校生活。有一次他的校长曾经就丘吉尔挑选老师给予他警告。丘吉尔他不喜欢他的老师,他不愿意跟他学,他挑老师。那么校长说,丘吉尔,我有很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当时丘吉尔十岁,那么对丘吉尔来讲,他相信政治是权力。
政治是什么?丘吉尔说,政治是权利,要获取权利的优势,要获取权力的优势,最重要的莫过于对未来的设计与想象。所以说,丘吉尔从少年时代就培养成了一个极富有创造力的个性,他整天在谋划明天的东西,他的大脑总是不停地在想未来的问题,想他人没有想过的东西。这一点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特别是我们现在要讲丘吉尔的二战的生涯是非常有影响的。他几乎对未来的事情在谋划并且急切地希望自己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那种政治大事件中成为政坛的一颗璀璨的新星。
福煦是法国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巨大,那么由于福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功绩,英国、波兰、都授予福煦为元帅军衔或者元帅称号,这样福煦就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三国元帅,法国元帅,英国元帅,波兰元帅。福煦这个人对军事历史非常熟悉。他知道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是如何五次目睹过普鲁士军队的刺刀,所以他仔细研读了凡尔赛和约,他研读了《凡尔赛和约》之后,他说这不是和平,这只不过是二十年的休战。然而,当时的欧洲人没有人能听懂福煦这个深刻的语言,和平还是一片和平的景象,但丘吉尔听懂了。
当时丘吉尔在一战时候,担任英国的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战争结束之后,他先后担任过国防大臣,殖民大臣和财政大臣,1929年之后他淡出政治生活,专心写作,一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10年赋闲在家。丘吉尔,我前面讲了,他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人,他几乎每天都在谋划着明天的事情,想着别人想过的事。那么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那种浓烈地和平思潮,丘吉尔和福煦一样,也在研读《凡尔赛和约》。他认为,这个和约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和约。比如,他谈到了和约的赔款部分,认为是可恨的、愚蠢的。为什么这么讲呢?丘吉尔提出这个自己的理由,赔款的有效,前提是什么呢?是赔得起。赔不起,赔款不就是一张白条吗?你让我还那么多钱,我还不起,我没有偿付能力,没戏,白条。
丘吉尔指出,欧洲战胜国的政治家们,对本国民众声称,要让德国掏出最后一分钱,然而德国掏不起高达20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协约国集团为了能够拿到赔款,只有向德国进行贷款,恢复它的经济,打个通俗的比方,叫养鸡下蛋,我先把你这个鸡养了,然后下蛋吃。可是丘吉尔认为,他说这个不过就是一厢情愿,最终的事实表明什么呢?丘吉尔有下面一句话:他说德国在贪婪地吞食每一笔向他慷慨提供的贷款。然后他们再利用这些贷款大变戏法,用于偿还赔款还不及贷款的1/5。实际上就等于说,英、法两国养的鸡并不下蛋,反倒把鸡养肥了。
丘吉尔对此非常气愤,他说所有这些都是包含着各种各样愚蠢做法的悲惨故事,而编写这些故事又损害了多少辛劳,败坏了多少美德?那么这样丘吉尔就根据他自己对凡尔赛和约的细细研读,最后讲,这个条约不可能摧毁德国人侵略扩张的理念。相反却最终很可能成为培植日耳曼人复仇主义的温床。那么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讲,他说,福煦说的对,这不是和平,这只不过是20年的休战,未扑灭的普鲁士的武士火焰将会重新燃起。那么当纳粹运动兴起的时候,特别是在纳粹党执掌了德国大权之后,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反对希特勒的是丘吉尔。丘吉尔在纳粹刚刚执掌大权,就向世人呼吁要警惕希特勒这个人,丘吉尔和希特勒从来没有见过面。据史料记载,1936年,德国驻英国大使里宾特洛甫,后来成为德国的外交部长,曾经两次邀请丘吉尔访问德国,并安排会见希特勒。1936年,但是被丘吉尔拒绝了。我个人认为,这里面的确有一个作为贵族出身的丘吉尔,对于出身卑微的希特勒反感的问题,确实有这个问题。但是更多的还是从政治理念出发,因为丘吉尔认为,纳粹极端政权是对西方民主政体的一种严重的威胁,后来丘吉尔还非常庆幸自己当年没有见希特勒的这种先见之明。
他说,凡是在这一时期访问过德国元首的英国人,后来都很尴尬,威信扫地。丘吉尔就是这样一直呼吁对希特勒要保持警惕,要警惕希特勒的威胁,而且抨击张伯伦政府,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他认为,张伯伦政府对德国的绥靖政策是善者的软弱,助长了恶者的凶狠。他到处发表演说,而且将他的演说集集出版,反纳粹理论集,书名就叫做《英国仍然在沉睡》。这个小册子出版之后,很快在英国民众引起强烈地反响,
1931年12月13号,丘吉尔到美国纽约做什么呢?做一个报告,《英语国家的命运》,演说《英语国家的命运》。呼吁英语国家,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联合起来,重新武装自己的国家警惕法西斯运动的威胁,当时希特勒还没有上台呢。这一天中午,就是12月13号中午,他从住所到外面吃饭,在横过马路时发生了意外。
大家知道,纽约的交通规则和伦敦是不一样的,伦敦的交通规则要求是什么呢?要求是车靠左走的,而纽约的交通规则车辆是靠右通行,和中国一样,靠右通行。丘吉尔是个管大事不管小事的人,他连牙膏他都不会挤,有人讲了,他不知道这一点,所以说,他过马路时还习惯于向右看一看。结果一下子来个的士给他撞倒了,这一撞撞得可不轻,除了擦皮伤之外,15根骨头断了,当时就昏迷了,昏迷被送到医院,送到医院他想了,可是没想要命赶他一个什么?赶上一个私立医院,医生不抢救,先问他你的家庭收入怎么样,是否有能力支付这次药费。丘吉尔这个气,就忍着巨大的伤痛说:我有支付能力,你赶紧给我治伤吧。这个历史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那个车再快一点,整个历史就改写了,不会有我接下来要谈的丘吉尔,我讲丘吉尔就到此为止了。
所以丘吉尔就是为警惕纳粹奔走呼喊,尽管当时他没有改变张伯伦政府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但是却使得英国人对丘吉尔有了进一步地了解,把丘吉尔作为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对纳粹的鹰派人物。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张伯伦政府出于战争的需求,让已经赋闲在家10年的丘吉尔请回内阁担任海军大臣。他当海军大臣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司令部向全球的英国海军发布的第一个号令:丘吉尔回来了。发表这么一个消息,表明丘吉尔在英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英国人选定了一直被称为反纳粹斗士的丘吉尔作为战时内阁首相,这个时候丘吉尔什么心情啊?高兴,兴奋得不得了。他自己有回忆录,他说:今天的事实证明,我在桑赫斯特的想法是多么的正确,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我就无法大显身手,出人头地了,在这场政治危机中最后的多事之秋,我的脉搏始终是平衡的,我深深地感到一种欣慰,因为我终于获取了指挥全局的大权,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人,我以往的全部生活不过是了这一时刻,为了承担这种考验而进行的一种准备罢了。
他终于进入了英国政治生活的中枢。小时候就急于求成啊,是不是?那么丘吉尔是个雄辩的演说家和实干家,1940年5月13号,他在英国下院发表了一篇短暂而著名的演说,这篇演说是脍炙人口的。他说:我不能给大家许诺什么,我所能付出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你们要问我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竭尽一切可能和投入全部力量,在海上、在陆地、在空中进行战争。你们要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不论道路多么遥远,多么艰难,也要去夺取胜利。这个短短的演说,已经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演说词之一。他刚刚当上战时首相,5月13号的事情。那么丘吉尔这篇演说是给了历史一个刻度,从此英国不再软弱,丘吉尔这位喜好大号雪茄烟的人成为英国,乃至沦陷的西欧大陆的希望。
丘吉尔很快做出判断,德国在登陆前势必要先进行夺取制空权作战,如果英国军队能够牢牢地掌握制空权,那么德军的登陆作战很可能失败,这样能否保住英伦三岛,空战是关键。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丘吉尔不怕与英国进行空中较量。为什么?方才讲了,我屡次讲,丘吉尔个性最大的特点,他喜欢对未来的事情进行谋划,他总在想明天的事。早在纳粹政权执政初期,他就认为应该把德国作为英国的作战对象,那么英国要想把德国作为自己的假象敌,作为自己的作战对象,必须发展空军。他的理由是,德国要进攻英国,首先要依赖于空军。同样,在欧洲大陆法兰西战役打得正激烈的时候,丘吉尔就想到了,如果法军一旦战败,很可能以德国对英国实施空中打击,那么这个空中打击,将是德军未来登陆英伦三岛的前奏,所以说在法兰西战役急需英国空军全力支援的时候,丘吉尔力主在英国本土保留一部分空军,不要出战。他总在想明天的事情,他总在想明天别人想不到的事情。那么,丘吉尔不怕和德国空军进行空中作战,他有思想准备。另外他考虑,英国的航空工业基础完全可以满足空战的需求,英国皇家空军也完全有能力,他命令英国皇家空军必须以一对四或者一对五的比例进行作战,他对战斗机司令道丁说,虽然飞机我们不行,但是重要的是空战作战中损失的飞行员,这个比例这个优势我们有。他说,由于我们是在自己领空作战,所以我们的飞机一旦被击中,飞行员可以跳伞逃生,而德国飞行员则不行,他只有死路一条。这个时候,英国又获得了德国的密码机,信息优势又很快变成决策优势。有关这个问题,我下一个问题再谈密码机的问题。所以说丘吉尔想到这儿,第一个我有准备,另外德国的英国的航空工业完全可以满足空战的需求,我的飞行员可以一对四,一对五的比例进行作战,我飞行员一旦被击中,跳伞之后可以逃生。你德国的飞行员你跳下来我捉一个,跳下来我捉一个,想到这儿以后,他的眉头一下就舒展了。
1940年8月9号,也就是在德国空军大规模空袭英国的前一天,丘吉尔通过全国广播公司进行战争动员。英伦三岛64%的人在听着丘吉尔的演说,这些人伫立在街头,行走在马路、田间、车间、庭院听着。那时候电视没有,只有广播。丘吉尔问:我们泄气了吗?就这些人这些英国人站在马路上,没有,我们没有泄气!就是当时民众没人去组织,丘吉尔的演说感染力是非常强的,有机会如果大家懂英文的话,听一听,很有味道。这一切的一切就燃起了英国人那种胜利的希望,所以空战期间,当一位英国老妇看到视察德国空袭现场的丘吉尔的时候,跑了过去,拥抱自己的首相,亲吻说,亲爱的温尼,这是丘吉尔的爱称,亲爱的温尼,你是英国人抵抗的灵魂。
那么在丘吉尔这个抵抗灵魂的领导下,英国民众面对德国空袭的狂轰滥炸,表现出来的是信心、是乐观。有人在一家已经被炸毁的小店上看到,小店的店主把照常营业的牌子改写成更加照常营业。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英国人表现出自己的信心,达观。
那么最后,英国终于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永远把希特勒这头“海狮”阻隔在海峡的那一头,进而改写了历史,也为希特勒德国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