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上一集中,康震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后,一路艰难辗转,奔波劳苦,他们共同收藏的文物也遭遇了重大损失。此时,年近半百的李清照正承受着国破家亡、丧夫之痛与文物损失的多重打击,身心疲惫,心力交瘁。那么,无依无靠的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将怎样度过?已经百转千回人生还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刚刚经历了众多苦难的李清照,在情感与生活中都非常需要一个依靠。而张汝舟则是刚刚好出现的那个人,虽然李清照愿意下嫁张汝舟有着多方面的考虑,但是至少她希望她以后的生活能够安稳。那么,张汝舟能否满足她的这个要求呢?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张汝舟在婚后像得了志的中山狼,显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李清照的第二次婚姻可谓遇人不淑。然而,张汝舟对文物的觊觎已经超出了双方忍耐的底限。在李清照看清了他的面目之后,她将如应对她的又一次人生劫难呢?
仅仅结婚三个月,李清照便提出石破天惊的离婚请求,而张汝舟为霸占李清照的文物费尽心机,此时还没达到目的,岂肯尚罢甘休?在那样一个重视礼教的封建社会,从来只有丈夫休掉不满意的妻子,即使妻子主动提出离婚也要得到丈夫的首肯。那么,如果张汝舟不同意离婚,李清照又该怎么办呢?
李清照不惜冒着入狱的危险也要离婚的决心,在那样一个年代殊为不易。然而李清照毕竟是出身名门的大才女,娘家与夫家都是社会名流,自己与丈夫珠联璧合享誉当世。在丈夫死后的晚年却上演一出再嫁又离婚的戏码,那么,其他人对她的离婚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李清照的再嫁婚变在当时的社会激起了各种不同的回应,不论是讥讽、嘲笑还是无力的辩护,都可以感受到当时士大夫阶层对此事的不赞同。那么我们要问,在宋朝,一个女子孀居再嫁真的就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吗?
根据康震老师的解释,在宋朝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离婚再嫁是比较宽容的,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观点的理学大家程颐,在自家人遇到再嫁后,仍然用默许的态度来对待。那么我们迷惑了,既然社会对再嫁之事是宽容的,那么为何独独李清照的再嫁要遭受这么多的非议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将为您精彩讲述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晚年再嫁婚变的坎坷人生,《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李清照》第八集《再嫁婚变》,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