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公元1155年逝世,终年七十二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可以说是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她的存世作品虽然只有七十多篇,但却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在男性居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能够如此光彩照人,实在是一个奇迹。那么,李清照究竟是如何练就自己的生花妙笔的?“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究竟哪一个是她的真性情呢?而她那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又是怎么回事?
要走近和了解李清照,我们就要从李清照的少女时代说起。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般的女孩子应该过着一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闺中,专攻女工的生活。因此,在那样一个女性备受压制的社会里,李清照的出现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意外。正因为如此,说明李清照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必定与她少女时代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那么,李清照的父母会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对李清照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对李清照的心智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清照的父母除了在文化教育和个性发展上对李清照言传身教之外,也为她创造了一个远比当时的一般女孩儿更加宽博自由的教育环境。那么,此时的李清照究竟会有着怎样的少女生活?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又是否会记录这种经历呢?
李清照是幸运的,她没有被束缚在“三从四德”的狭窄空间,从而使她的才、学、识能够达到一般的古代女子难以达到的高度。此时的李清照,正值豆蔻年华,青春的脚步已经渐渐地把她变成了一位敏感多情的妙龄女子。那么,除了与伙伴们无忧无虑游玩的乐趣之外,李清照还有着怎样不一样的情思?书香少女李清照的生活还有怎样的另一面呢?
两首小词《如梦令》,反映的是两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却共同折射出李清照出类拔萃的文学天分。事实上,李清照父母的言传身教除了培养出李清照超出常人的文学修养与境界之外,也锻炼出她卓尔不群的政治见识与胆魄。那么,在这方面,李清照究竟是如何表现的?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李清照这方面的才能的呢?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步步走近这位传奇的女词人,一一破解这些问题。系列节目《李清照》第一集《书香才女》,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