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大清王朝第十一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湉,躺在冰凉寂静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里悲愤地离开了人世,终年三十八岁。时隔二十小时之后,操纵晚清政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仪鸾殿内撒手人寰,终年七十四岁。母子二人相继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朝野震动,天下震惊。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死亡如此地巧合,使得光绪帝之死众说纷纭。有人说,光绪帝是被人蓄意谋害致死;也有人说,光绪帝是暴病而死,一时间光绪帝的死被涂上了迷乱的色彩。由于这些种种传闻,光绪之死成为清末历史上的重大疑案之一。那么,光绪帝究竟是怎么死的?他的死难道真的与慈禧太后有关吗?
关于光绪帝的死因,在民间主要流传这三种说法,那么,哪一个是比较真实的呢?为了揭开这些谜团,我们先从溥仪在书中提到的“袁世凯害死说”谈起。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当中所记载,光绪帝在病重期间,袁世凯借进药之机,暗中下毒,将光绪帝毒死。那么,袁世凯为什么要害死光绪帝呢?在戊戌变法的过程中,袁世凯究竟做了什么呢?
袁世凯害死说,由于受史料的局限,史学界无法推断它的真实性,所以这种说法至今还值得推敲。如果说,袁世凯害死说无法成立,那么,第二种就是慈禧害死说。慈禧害死说源于晚清文人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和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等史料,据这些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在病危期间,惟恐自己死后,光绪帝重新执政,推翻她即已制定的朝政,所以在自己命归西天之时,令人下手,将光绪帝害死。那么,这种说法可信吗?从母子二人相处三十四年的情分上来看,光绪帝并没有给慈禧的权力带来威胁,慈禧有必要杀掉光绪帝吗?
通过隋丽娟教授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从母子亲情上,还是从权力纠葛上来讲,慈禧都不可能会杀掉光绪帝。特别是在戊戌变法之后,慈禧虽然将光绪帝像囚徒一样幽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当中,但是随着光绪帝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影响力,外国列强势力开始干预中国的内政事务。以慈禧太后的性格,向来是言出必行,愈挫愈勇。但是,这个时期慈禧在外交上是一个什么态度呢?
慈禧在列强势力下屡屡更改诏书,说明慈禧在列强咄咄逼人的压力面前所表现的无奈,而列强在慈禧废帝过程中,对光绪帝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极大“关注”,就使得慈禧不会轻易地在列强的注视下贸然害死光绪帝。那么,既然慈禧没有杀掉光绪帝,年轻的光绪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从光绪帝的《病源说略》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光绪帝的一生,始终都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生活。光绪帝四岁离开父母,入居深宫,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之下生活了三十四年。虽贵为天子,却不如一个孤儿。在幼年发育时期,缺乏襁褓之爱,青少年成长时期,又受到慈禧严苛的管教。因此无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不到正常的发育,以至于身患多种疾病。除此而外,还有一件事情发生,使得光绪帝在精神上是雪上加霜。那么,这件事情是什么呢?
从隋丽娟教授的分析当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光绪帝长期抑郁,加之身体欠佳,最后身患多种疾病而导致英年早逝。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就是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光绪三十四年这十年间,光绪帝的病情一直在不断地恶化,慈禧有没有置若罔闻呢?看在母子三十四年的情分上,她是否袖手旁观呢?
通过隋丽娟教授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出于装模做样的应付,还是出于母亲舐犊的天性,慈禧对于重病中的光绪帝并没有放弃努力,她希望借助于名医、名药来延续光绪帝的生命。但是,慈禧的努力是否给病入膏肓的光绪帝带来了新的生机呢?
哈尔滨师范大学隋丽娟教授正说慈禧,探寻光绪死因之谜。大型系列节目《慈禧》第二十六集《光绪之死》,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