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94年,清政府遭遇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割地赔款之巨、丧权辱国之耻实属前所未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此时的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年轻的光绪皇帝决心以变法来求自强,然而就在改革的前夜,关键性人物翁同龢却遭遇晴天霹雳,被免职罢黜,告老还乡。这是怎么一回事?在清王朝位高权重的帝师究竟犯了什么大错?光绪帝的变法又能否顺利实施呢?
在本集中,光绪皇帝下诏罢免帝师翁同龢。翁同龢家世显赫,曾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又是同治、光绪两朝的帝师。在朝中一向获得优待,尤其与光绪情同父子。此次光绪皇帝颁布上谕罢黜翁同龢,使他遭遇了宦海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打击。此时我们要问,翁同龢究竟犯了什么大错?光绪皇帝与老师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呢?
其实,罢免翁同龢并非光绪皇帝的本意,而是慈禧的意思,慈禧为罢黜翁同龢而罗列的罪名实在差强人意,所谓喜怒见于辞色的理由带着极强的主观性。很明显,实际上慈禧并不是因为这些原因而罢黜翁同龢的,在罪名的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次和更致命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翁同龢自己清不清楚得罪慈禧的真正原因呢?
翁同龢思来想去认为可能是由于自己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并且积极支持维新变法而导致得罪了慈禧。光绪皇帝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时,曾经向庆亲王奕劻表示过如果不能有决策权利的话,宁愿不当这个皇帝。此时光绪一心想要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这时,康有为的变法提议带给了光绪一心想要治国的一线希望,而翁同龢的支持无疑又增加了他的信心。光绪帝下定决心要变法,以至于使他说出了以前从未敢说的话,这无疑对慈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奕劻把这番话告诉了慈禧,慈禧会是何种反应呢?
慈禧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形势时,对光绪的维新变法却是出乎意料地表示支持,但同时慈禧为光绪帝的变法制定了一些原则。那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慈禧支持变法,那她为什么还要在变法之前罢黜作为变法的关键性人物翁同龢呢?她这样做难道不是一个冒险吗?
其实正是因为光绪皇帝对于师傅翁同龢太过于信赖,以至于让慈禧产生了担忧,她害怕一旦变法展开,光绪有了翁同龢的支持,局面将会失去控制,所以她要罢免翁同龢。光绪帝对翁同龢的依赖和信任,最终断送了自己恩师的政治生涯。我们也从慈禧的此举中看出了她对待变法的暧昧态度,既想支持变法,希望变法成功好从中获利,又怕一旦失去控制会威胁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以要在根本上使变法能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年近古稀的翁同龢黯然退出政治舞台,一把辛酸、满腔无奈的他将怎样告别这片伤心之地?他与光绪还能再续师生之缘吗?
哈尔滨师范大学隋丽娟教授,为你讲述大型系列节目《慈禧》第二十二集《帝师遗恨》,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