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垂帘听政》节目当中,通过隋丽娟教授对慈禧人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慈禧一定要做男人世界里的主宰。那么,要做这个主宰,就意味着她必须由幕后走向前台,开始她的垂帘听政。听政,对于慈禧来说是对她执政能力的最大挑战。这虽然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面对大清王朝千疮百孔的政局、纷繁复杂的朝政,内忧外患的军事,她不知道如何是从。众多的事务需要她来摆布,那么从何开始呢?面对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慈禧能将整顿措施推行下去吗?
慈禧要整饬吏治,但是不知从何下手。在她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的时候,她清楚地认识到大清王朝所呈现的江河日下、虚弱不堪的形势绝非一人所致,而力挽大清帝国也绝非一蹴而就所能完成。眼下摆在慈禧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官吏的贪污腐败、贿赂成风。慈禧认为贪污受贿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痼疾和毒瘤,不对此痛加整饬,她将面临更大的统治危机。慈禧要抓“典型”,必须由此入手。那么是谁第一个撞在慈禧整饬吏治的枪口上呢?
慈禧借助兵部侍郎庆英一事,惩治了大批贪污受贿的官员。但是针对慈禧的整饬吏治,隋丽娟教授认为,清朝时期的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它不是一个时期的整饬吏治所能解决的。它的根源其实是出自于专制主义时期制度的不完善。慈禧要想从根治上解决那是很难的,它只能是一时的严惩或者是道德教育。除此之外,慈禧还看到,从太平天国兴起开始,战争就连年不断,当今之时,举国用兵,可是清朝的文武官员每每出师,不是逢仗必败,就是无功而返。主要原因就是官员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可是临阵脱逃在这个时期比比皆是,上到封疆大吏,下到府县官员,给谁治罪才能起到警示作用呢?
慈禧斩立决一品大员何桂清,这对于她的整饬吏治来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措施。然而面对盘根错节的政治网络,使本已定罪的案件变得十分复杂,来自于各方的说客竭力为何桂清开脱,这些人有的是私交密切,有的是兔死狐悲,有的是不明是非,有的是见风使舵,一时间围绕是否株杀何桂清掀起了一股狂飙,摆在慈禧面前的到底是杀,还是不杀,慈禧最后力排众议,坚决要杀。慈禧听政以后,处置贪污受贿的兵部侍郎庆英,又杀了玩忽职守的一品大员何桂清,整饬了吏治,使纲纪为之肃然。那么,接下来慈禧又要做什么呢?
慈禧严格官员考核,不走过场,这是慈禧整饬吏治的又一项重大措施。在慈禧吏治之前。雍正帝曾经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整饬吏治。据《清世宗实录》记载:为了整饬吏治,雍正曾大批撤换官吏,不分满汉文武,凡徇情之官,与贪者同罪。凡贪之官,一经查出,即令追赔,并予罢黜。人死后,如果没有留下资产,仍须令其子孙赔补,务求一追到底。 应该说雍正朝是清初吏治最为成功的朝代。到了慈禧执政时期,慈禧也采取了许多措施。那么,慈禧考察官员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对于刚刚垂帘听政的慈禧来说,满汉同奖无疑是给自己的听政投了一枚炸弹,因为此前清朝历代的皇帝对于汉族官员,尤其是汉员统军大帅有着极大的戒备心理。然而慈禧明白,面对日日威胁大清江山的太平天国,一日不除,慈禧的统治就一日不得安宁。但是环视左右那些满族官员,不是妄自尊大,就是昏庸无能。面对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慈禧该怎样选择呢?对待慈禧的这一选择,隋丽娟教授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哈尔滨师范大学隋丽娟教授将为您精彩讲述慈禧听政以后的一项重大举措《整饬吏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