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鲁智深(三)拳打镇关西

《水浒传》中的一些著名段落,给数百年来的无数读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些酣畅淋漓的文字中,快意恩仇、唏嘘感叹。

而在这其中,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段落,应当算是《水浒传》中最为难忘的一节了,我们没有通读过《水浒传》的人,也曾经在过去的中学课本上,学到过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课文。

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却是,三四百年前,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作为《水浒传》忠实的读者,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在下面批注了惊世骇俗的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一个向来以精辟和深刻著称的李贽,怎么会给一个杀人放火的鲁达,给以这样夸张的评价?在这奇怪批注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

而为了伸张正义,一怒之下打死自称“镇关西”郑屠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又将是什么?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为您揭示《水浒传》字里行间的背后秘密,讲述《水浒传》里最为快意恩仇的鲁达拳打镇关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画外音】《水浒传》中的一些著名段落,给数百年来的无数读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些酣畅淋漓的文字中,快意恩仇、唏嘘感叹,而在这其中,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段落,应当算是《水浒传》中最为难忘的一节了,我们没有通读过《水浒传》的人,也曾经在过去的中学课本上,学到过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课文,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却是,三四百年前,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作为《水浒传》忠实的读者,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在下面批注了惊世骇俗的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一个向来以精辟和深刻著称的李贽,怎么会给一个杀人放火的鲁达,给以这样夸张的评价?在这奇怪批注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而为了伸张正义,一怒之下打死自称“镇关西”郑屠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又将是什么?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为您揭示《水浒传》字里行间的背后秘密,讲述《水浒传》里最为快意恩仇的鲁达拳打镇关西。

【鲍鹏山】我们上一讲讲到了鲁达救走了金翠莲父女,他在把他们两个人送走之后,然后他进到状元桥来。那么他的目的当然也就是要来收拾一下这个横行霸道的,强骗了金翠莲的郑屠夫。到了他的肉铺案以后,鲁达并没有一开始就出手来收拾他,而是先玩弄他。

【字幕】鲁达拳打郑屠的三个阶段  一 玩弄郑屠

【鲍鹏山】他先让他亲自动手切10斤瘦肉的肉馅,切完以后,又让他再切10斤肥肉的肉馅,这些切完了之后,他还让他再切十斤脆骨。这么样的一个过程,就是要来玩一玩他,要把他逗出火来。那么这个郑屠早已经看出这个形势不好,今天这个鲁提辖来,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看出了这个苗头,所以他尽量地忍耐,但是到最后他还是忍不住。于是,他就拔出一把剔骨的尖刀,要和鲁达拼命。鲁达一看,终于实现了他预期的目的,然后拔步就到了大街上,他不在店铺里面,他到大街上,那郑屠也就追到了大街上,拿着一把剔骨的尖刀就来刺杀鲁达。当然,郑屠不会是鲁达的对手,鲁达是军官,他的武功很高,只是一脚就把郑屠踹翻了,一脚把郑屠踢倒在大街上。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想那肯定马上就是拳头、脚一起上了,要好好地收拾他了,可是呢这个时候鲁达还没有上,他是用脚踏住他的胸脯,不是踹他而是把他踏住,不让他动弹,然后把拳头也举起来,但是也没有打,脚没有上,既没有上脚,也没有下手。为什么?因为鲁达在打他之前还要教训他。所以这只是第二个阶段,教训他。

【字幕】鲁达拳打郑屠的三个阶段  二  教训郑屠

【鲍鹏山】他要告诉他我为什么要打你,我为什么要收拾你,让你明白,假如我打不死你,那你以后学乖一点;假如把你打死了,你至少也能做一个明白鬼,知道为什么死的。所以鲁达踏住他的胸脯,然后把拳头高高地举起来,没有打下去,是先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这个教训他的内容是两个部分,首先是告诉他,你郑屠你别忘了你真实的身份,说我鲁达一开始投奔老种经略相公,现在我又跟着小种经略相公,这个经略相公相当于军区的司令员,那是个地位很高的,我在他的手下做一个提辖,像我这样的人,他下面还讲到了我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这个地方可能有一个小问题,因为鲁达是一个不认识字的人,而且他只是做到一个提辖,他能够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按照宋代的规矩这个大概不大可能,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他原句是这样:

【字幕】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水浒传》

【鲍鹏山】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做关西五路廉访使的应该是老种经略相公,然后他下面就讲到了,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的人也不枉叫做了镇关西,你算老几?一个操刀的卖肉的屠夫,你也叫做镇关西。鲁达骂得很难听,说他是操刀卖肉的屠夫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你是狗一样的人。我们上一讲我们讲到了,操刀卖肉做屠夫并不下贱,这只是一个职业,梁山好汉里面有的是这样的人,操刀鬼曹正,就是屠夫,而且是非常有才干的人。问题在于,像狗一样的人不是他的职业,是他的人格,他的人格是一个狗一样的人。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鲁达猛然又说出下面一句话:

【字幕】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水浒传》

【鲍鹏山】这才是最关键的一句,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的身份,你轻狂、你骄横、你自大,这个都不是死罪,但是你强骗了金翠莲,你就是死罪了。这两个词用得好,强,骗,一个强,一个骗。强是什么呢?就是以势强逼,以你在本地的势力强逼着对方,逼迫对方就范,这叫强。还有一个骗,骗是什么?以你的奸诈来欺骗,大凡坏人做事情可能就这两个手段。复旦大学有两位教授,一个叫汪勇豪,一个叫陈广宏,这两位先生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侠的人格与世界》,在这本书里面,他讲到了中国的侠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侠客把其他的人身上所蒙受到的不幸和不公,看作是和自己蒙受不公,蒙受不幸一样,他们往往感同身受。

【字幕】他人之蒙受不公正待遇,在他们而言每每感同身受。——《侠的人格与世界》

【鲍鹏山】这个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但是他们自己就觉得就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一样。郑屠欺负的是金翠莲,但是鲁达感觉到是他就是在欺负我,就是欺负他鲁达自己,侠客就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能够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把这个社会的不公当成对自己的不公,把别人的仇当成自己的仇,把别人的恨当成自己的恨,这也是中国的侠客的一个基本的一个人格上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呢,在鲁达的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画外音】行侠仗义的鲁达,究竟是如何结果了那个号称是“镇关西”的郑屠?这一段《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段落之一,究竟是如何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过目难忘?当我们一起重温这一经典时刻的时候,我们又将在这其中发现哪些过去匆匆中所忽略的东西?

【鲍鹏山】现在终于到了第三个阶段,打他。

【字幕】鲁达拳打镇关西的三个阶段  三  打郑屠

【鲍鹏山】我已经告诉你为什么打你,所以当鲁达说完了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这一句话以后,马上就是一拳,直接打在他的面门上,打在他的鼻子上,鼻子当场就打歪了。郑屠一下子就被他打懵了,本来胸脯上就被鲁达踏上一只脚,现在脸上、面门上又挨了这么一拳,鼻子又被打歪了,他在下面还嘴硬呢,说“打得好——《水浒传》”,鲁达一听,你竟然还会叫唤?你还打得好?于是又是一拳,打在他的眼睛上,把眼珠打迸出来了,眼眶打开裂了,眼珠打出来了。这个时候,郑屠不再叫打得好了,已经服软了,知道今天不服软可能是不行了,此时他想通了,什么都不要了,就要这一条小命,所以他服软、求饶,希望鲁达能放过他一马。但是鲁达的思维方式跟我们正常人不一样,我们想一个人求饶了,那算了吧。鲁达一听这话他更生气了,说你这个破落户,如果你跟我硬到底我可能还会放了你,你现在向我求饶,洒家偏偏不饶你。又是一拳,打在太阳穴上。这三拳,作者描写的时候非常有意思。第一拳打在鼻子上,写到了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则按说已经写足了,打的效果出来了,血出来了,鼻子也歪了。可是呢作者在下面偏偏写了这样一些句子,他说这一拳打下去,就像开了一个油酱铺。

【字幕】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水浒传》

【鲍鹏山】酸的、辣的、咸的,像个油酱铺一样什么都有,五味俱全。第二拳打在眼睛上,写到了把眼眶打裂了,把眼珠打出来了,这本来也已经写足了,打的效果也出来了,眼睛打出来了。可是作者到这个时候,施耐庵,我们说《水浒传》的作者是不是施耐庵,我们暂且不说,在这个地方我们假设就是这么个人,施耐庵写到这个地方本来已经写足了,可是他下面还要写,一拳打在眼睛上是什么样的效果呢?他说,就像开了一个采帛铺,就买那花花绿绿的小纸,彩帛纸的那个小店,各种颜色都有,什么颜色都出来了。红的、黑的、绛的一起都绽出来了。

【字幕】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水浒传》

【鲍鹏山】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是什么效果呢?他说这一拳打在太阳穴上:

【字幕】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水浒传》

【鲍鹏山】水陆道场是佛教里面比较盛大的法会,在举行这样法会的时候,各种乐器都在演奏,那么鲁达这一拳打在郑屠的太阳穴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我们说作者为什么要把鲁达打人的这个过程,不仅写得这么细,而且还加上很多的想象,他为什么这么写?首先这个描写非常地精彩,而且这个描写非常合理,打在鼻子上,鼻子管味觉的,所以他写到了油酱铺,酸的、辣的、苦的全出来了;打到眼睛上,眼睛是管视觉的,所以各种色彩都出来了,眼冒金星、五彩斑斓;打到太阳穴上,那整个脑袋打懵了,所以这个时候给我们的是什么?听觉,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了。所以首先它很合理,这个描写是什么?是站在郑屠的感受的角度来写的,所以是个很合理的想象。但是我们讲到这一步的时候,还没有能够说明为什么他要加上这样的想象?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简单说一说,实际上《水浒》的创作,从他创作的心理上来讲,实际上是一个压抑的情感的一种发泄,是一种很压抑的情感的发泄,我们讲文学有时候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是一个苦闷的象征,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人民受压抑的时间太久了,人民的苦难太深重了,人们内心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仇恨没有办法发泄,那么只能在文学上找到一个发泄的途径。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水浒传》里面为什么常常有非常血腥的场景的描写?《水浒传》写到杀人的时候,场景往往非常血腥。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者经常拿这一点来批评《水浒传》的作者,说他写得太残忍,是不是写得很残忍?是很残忍,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为什么写得这么残忍,你找到这个原因了,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写了。

【画外音】我们许多人在听完了这样一段故事的时候,都有一种快意恩仇的痛快淋漓之感。但是数百年前一位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匪夷所思地在下面批注了这样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罗汉 菩萨 佛”。他对于一个性情鲁莽的鲁达,怎么会给这样不着边际的评价?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吗?

【鲍鹏山】在鲁达打郑屠这一段文字的后面,明代的一个思想家李贽,他在这一段的后面接连写了八个词:“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李贽实在是太激动了。李贽也是读者,他在读《水浒》的时候,读到这个地方连续写了这八个词,他内心里面太激动了,他一下子给鲁达送了八顶高帽子,鲁达是仁人、鲁达是智人、鲁达是圣人、鲁达是勇人、鲁达是神人,越说越厉害,最后是神人。神人说完了,这个李贽还是信仰佛教的人,他马上想到佛教里面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罗汉、菩萨、佛。所有的高帽子,人间所有的高帽子全给他了。这八顶高帽子,我们可以把它分个类的。前面四顶高帽子是儒家的高帽子:仁人、智人、勇人、圣人,儒家的最高境界。那么神人呢?道家的最高境界,道家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是称为神人,儒家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仁人,成为圣人。后面三个:菩萨、罗汉、佛是什么呢?佛家的最高境界。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就三个:儒、释、道。现在李贽把这三家所有的高帽子全给了鲁达了,他实在是太激动了。我们客观地讲,鲁达可能还算不上仁人,算不上圣人,算不上神人,也算不上菩萨、罗汉、佛。但是此时此刻,他的行为却确确实实代表了一个社会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种正义。这个正义缺席的时间太久了,是鲁达让它回来了。所以在读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读者会那么激动,我们读者之一李贽会那么激动。实际上我们说,李贽本人,这个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本人也是一个有着非常强烈这种压抑感的一个思想家,李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他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压抑的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李贽很敏锐地感受到了他所处的那一个时代,那一个社会以及那一个制度里面,那个文化的传统里面对人的全面的压抑。他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是很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但是他平时他同样找不到一个发泄的机会,所以他特别喜欢《水浒传》,他专门为《水浒传》做批注。在《水浒传》的批注本里面,他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呢?就是鲁达,他可以讲是鲁达的一个铁杆的粉丝,所以他一下送他这么多的高帽子。那么好,现在三拳过后,郑屠挺在地下,口里面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了。这个时候,结果是鲁达没想到的,因为鲁达并没有想到要把他打死。这个家伙也是罪不至死吧,鲁达最初想的是好好收拾你一下,灭一灭你的威风,但是他没想到他的拳头这么厉害。实际上鲁达在打人之前,他没有想到要把他打死,这是出于理智的考虑,但是打的过程中为什么下手那么重呢?因为这个小子太可恶,鲁达可以说越打越生气,然后拳头的分量可能就越来越重,最后真的把他打死了。这一打死可就出了问题了,鲁达一看很紧张,他马上想到什么问题啊?说我只想教训他一顿,没想到真把他打死,这坏了,我要吃官司。我要吃官司了,可是没有人送饭,赶紧跑吧。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吃饭问题。所以鲁达有的时候很可笑、很可爱,他在打人之前,他本来已经经过一晚上冷静的思考,他没有想到吃饭问题。他把人打死了以后,他才想到吃饭问题,说明他一个什么性格呢?他做事情,不是一个在做事之前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的人,他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很多的行为是率性而为。说白了,鲁达就是一个莽撞人。但是我讲这句话可没有一点点贬低他的意思,为什么?因为我们说,这一个世界需要莽撞人,世界上好多事情没有莽撞人就没有人做,世界上假如都是算得准的,把得牢的,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到的,那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没人做了。莽撞人就是做了我们很多人不敢做又想做的事,所以我说鲁达是莽撞人,我一点贬低的意思都没有,这是在夸他,世界上多一点莽撞人,不一定是坏事。没有鲁达的莽撞,那郑屠不是已经横行霸道很久了吗?没有人管他啊,就出来一个莽撞人就把这个事儿解决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鲁达确实是个莽撞人。到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早晨,从他起床到现在,他干了不是两件事。他本来想,我今天就干两件事。第一,把金翠莲父女送走。第二,教训一下郑屠。他本来想好今天就干这两件事,但是没想到,他在做第二件事情的时候,他做过头了,他把人打死了。于是他意识到,今天早晨他还干了第三件事,那是什么事呢?那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让自己从一个很体面的军官,变成了杀人犯,变成了被政府通缉的逃犯,他犯法了,他确实犯法了。这个问题当然非常地严重,对鲁达来说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影响他未来命运的一件大事。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大哲学家叫墨子,他曾经解释过什么叫做侠客的行为。他说侠义的行为一般来说应该具备某一些基本的元素,他特别提到什么元素呢?他说:

【字幕】士损己而益所为——墨子。

        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墨子

【鲍鹏山】这两句话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不惜损害自己,去成全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去成全正义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地叫做侠义的行为。从这个定义我们来看看,鲁达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他今天做的这个事情,对自己的损害是很大的以至于让自己砸了饭碗,成了逃犯。

【画外音】即便鲁达是个行侠仗义的人,即便鲁达是个粗鲁莽撞的人,但他毕竟曾经有过一个体面的提辖军官的地位,而现在他成为了一个逃犯。如此巨大的反差,鲁达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他是否也会后悔呢?

【鲍鹏山】孔子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有一种人生的状态叫患得患失,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人往往为了追求某一个职位,一心想要得到这个职位,我们怎么样呢?我们可能有时候不择手段,想尽办法要投机要钻营,这叫患得。想办法怎么得到它,等到得到以后怎么样呢?是不是就心满意足了呢?还不行,为什么?你还担心哪一天会丢掉,于是为了保住我们既得的这个地位,既有的生活,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能要时时刻刻要委屈自己,时时刻刻不敢坚持原则,可能还得要巴结讨好。患得患失,实际上我们说人生里面这样的情况是常见的,孔子说这是鄙夫们干的事情,那就是说是一些下贱的人往往是患得患失的。是不是这样呢?也不一定,英雄好汉也有患得患失的时候,梁山上的英雄好汉我举两个人的例子。杨志,杨志在遇到朝廷的大赦之后,为了能够官复前职,想重新做他以前被撤掉的官职,他自己买了一担的金银珠宝,买上告下、行贿送礼,给谁送礼?给高太尉送礼,为什么这么做?就是想着让高太尉能够给他开恩,让他能够官复原职,这个行为光彩吗?不光彩,买那么多金银财宝送给高俅这样的坏蛋,就想官复原职,这是不光彩的行为,但是杨志也做了,不得已,这就叫患于得。林冲,做八十万的禁军教头,按说也是一个很体面的人,有一个很美丽的妻子,他的老丈人也是教头,也是禁军教头。按说这一家是一个有体面有地位的人,但是当高衙内在大街上当众调戏他的妻子的时候,林冲没有收拾高衙内,他忍了。为什么忍了?他怕得罪高太尉,得罪了高太尉以后,他现有的这个位子可能就要丢掉,这叫什么呢?这就叫患失。所以我们说,杨志患得,林冲患失,因为患得患失,所以这两个人人生都有污点,都活得不痛快,都活得很委屈。但鲁达没有这样,他是个莽撞人,他没有患得患失,他率性而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考虑太多,所以他活得很舒展,不像林冲,也不像杨志,我们老觉得这个人很可怜。我们在读《水浒传》的时候,读到鲁达,我们从来不会觉得鲁达很可怜。鲁达给我们的是什么感觉呢?鲁达给我们的感觉是可敬,有的时候很可笑,可笑以后又觉得他很可爱。但是我们永远不会想到他很可怜,他不可怜,因为他没有委屈自己。

【画外音】此时此刻,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本想教训一下这个镇关西,现在却意外失手,这让鲁达心里也是吃了一惊。那么,这个当街打死镇关西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他人生的轨迹将因此而发生怎样巨大的变故?

【鲍鹏山】鲁达打死了镇关西,周围的人在旁边看,离得很远不敢走近来,所以最早发现镇关西被打死的就是他,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他马上就做出一个决定,只有一条路了——逃走。但是在逃走之前他使了一个诈,因为他不能跟别人说我已经打死人了,因为打死人的情况很严重,周围的人可能就不会放他走了,所以他使了一个诈。他当着很多人的面面对着那个死尸讲。

【字幕】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水浒传》

【鲍鹏山】你装死,好,你等着,等我以后慢慢来收拾你,一边说着这个话,一边大踏步地赶紧走了。周围的人没有人敢来拦他,谁敢拦住鲁达呢?再说他们也不知道郑屠已经被打死了,所以鲁达就抢到这么一个非常难得的这么一个时间,赶紧地回到自己的住处,收拾自己一点细软、一点衣服,带上一根哨棒,急急忙忙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这个作者在写到鲁达逃跑的时候也写得很有意思,按说逃走的人很可笑、很狼狈,但是鲁达,他把鲁达写的这个狼狈,狼狈不狼狈?是很狼狈,但是他狼狈得很可笑,一道烟走了,跑得很快,你从后面看一道烟。鲁达做事情真是利索三拳两脚打死人,然后怎么样呢?赶紧就溜走,干净利索。《水浒》的作者在描写鲁达逃跑的时候,他可能也觉得这个鲁达的逃跑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接连用了四个词来描写:

【字幕】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慌不择路——《水浒传》

【鲍鹏山】饥饿的时候吃什么都行,不会挑剔食物了;寒冷的时候穿什么都行,也不会挑剔一定要穿名牌了;家里贫寒的时候娶个妻子,也没有那么挑剔了;慌张的时候,要逃命的时候,也就慌不择路了。到了山西代州,在这个地方他竟然碰到了一个人,谁呢?就是被他救走的金老父女,也太巧了,金老父女不是东京人吗?他们不是要回东京去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方呢?金老跟鲁达解释,我们担心回到东京,如果郑屠跑到东京来追,我们怎么办呢?又没有人保护我们,所以我们就不敢回故乡去了,然后就到了这个地方。到了这个地方以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一个变化。金翠莲在这个地方又嫁给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赵员外,所以现在这一对父女在这个地方过得非常非常满足,用金老自己的话来说,他们现在是吃喝不愁。于是他们对于鲁达自然就是感恩戴德,每天用一张红纸,写上鲁达的名字,放在牌位上,一早一晚一炷香来拜他。这样的感恩戴德,突然在大街上碰到鲁达,自然就把他拉到家里来,并且让赵员外也相见了,鲁达就在赵员外的庄上又住了五、六天,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况且鲁达毕竟是个逃犯,在这儿住的时间长了,风声传出去了,有一些做工的人就来打听,鲁达显然待不下去了,那怎么办?这个时候,赵员外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我倒是有一条主意,就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鲁达说,我是一个该死的人只要能够有一个藏身的地方,我有什么不愿意的呢?然后赵员外说,那么我的这个主意就是你是不是愿意去五台山做和尚?如果你愿意去做和尚,一切费用都包在我身上,我和五台山的和尚,住持和尚智真长老关系很好,我可以帮你介绍,并且一切费用由我来出。鲁达此时真的是走投无路,到哪儿去啊?鲁达是个这样的人,没有家庭、没有亲人、没有社会关系,所以他在这个天罡、地煞那个石碣天文上他叫天孤星,孤单的孤。他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有的时候他是孤胆英雄,是个独行侠,但是当他落魄的时候,他也是孤零零一个人啊,所以他真的是无路可走。因此当赵员外提出来,你愿意不愿意去做和尚的时候,鲁达马上很痛快地就答应了,“洒家情愿做和尚。——《水浒传》“,当时就说定了。我们说,在中国常常有一些人因为走投无路而去做和尚,或者是在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上一败涂地,不可收拾了,然后万念俱灰去做和尚,所以我们对鲁达这样的大英雄去做和尚,总是心有戚戚,我们总是感觉到,他做和尚,我们内心里总是有一种悲凉之感。但鲁达本人是不是这样想的?未必。他这个人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他做提辖的时候就是提辖,他做和尚的时候他就做和尚。在他看来,不管是做提辖也好,还是做和尚也好,反正不都是做人吗?他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做提辖,还是要做和尚,只要快活就好,这就是他的想法。但是,鲁达这样的个性能做好和尚吗?他这样的性情,做和尚能快活吗?我们下一讲再说,谢谢大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