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宋江(十)做大梁山
返回列表
发帖
水泊梁山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水泊梁山
当前离线
UID
49
帖子
910
主题
109
精华
0
积分
145
威望
145
金钱
1743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30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4-28 15:48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宋江(十)做大梁山
的
,
水浒
,
百家讲坛
,
指挥权
,
一把手
宋江依靠自己在江湖上的人脉资源,一到梁山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他不但喜欢发号施令,并且常常不和一把手晁盖商量,就自行安排梁山的各项工作。
一心想把梁山做大的宋江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为此他不惜公开反对晁盖,力主出兵攻打祝家庄,从而真正夺得了梁山的决策权和指挥权。为了达到目的,宋江从来不择手段。
那么,对于一个女人,他都做了哪些没有心肝的事情?而他领导下的梁山又有了哪些新变化呢?
《百家讲坛》播出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宋江(十)做大梁山,敬请关注。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水泊梁山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水泊梁山
当前离线
UID
49
帖子
910
主题
109
精华
0
积分
145
威望
145
金钱
1743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30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4-28 15:49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水泊梁山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水泊梁山
当前离线
UID
49
帖子
910
主题
109
精华
0
积分
145
威望
145
金钱
1743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30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4-28 15:49
|
只看该作者
宋江依靠自己在江湖上的人脉资源,一到梁山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他不但喜欢发号施令,并且常常不和一把手晁盖商量,就自行安排梁山的各项工作。
一心想把梁山做大的宋江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为此他不惜公开反对晁盖,力主出兵攻打祝家庄,从而真正夺得了梁山的决策权和指挥权。为了达到目的,宋江从来不择手段。
那么,对于一个女人,他都做了哪些没有心肝的事情?而他领导下的梁山又有了哪些新变化呢?
《百家讲坛》播出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宋江(十)做大梁山,敬请关注。
画外音:宋江依靠自己在江湖上的人脉资源一到梁山就坐上第二把交椅,他不但喜欢发号施令而且常常不和一把手晁盖商量就自行安排梁山的各项工作,一心想把梁山做大的宋江终于等来一个机会,为此他不惜公开反对晁盖,力主出兵攻打祝家庄,从而真正夺得了梁山的决策权和指挥权。为达到目的宋江从来不择手段,那对一个女人他又做了哪些没有心肝的事,而他领导下的梁山又有哪些新变化呢?
上讲讲到宋江上了梁山后,作为一个领袖人物他确实比晁盖更具战略眼光,对梁山有打算有远见有谋划,这点的确是晁盖在梁山一直没做到的,那这样一个打算和谋划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宋江能认识到作为一个反叛朝廷的军事集团首先必须要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下去才能发展才有出路,那做大做强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可分三个层次讲,首先,你能不能大到可推翻朝廷然后自己取而代之,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境界了,你足够大,大到把朝廷推翻,你来做老大你来做皇帝;那假如你大不到这个程度,第二个层次又是什么?你也要足够大,大到朝廷不能轻易消灭你然后可长期共存,你至少要解决生存的危机,像晁盖时期的梁山,朝廷是没派大军来征剿,如来征剿凭晁盖时期梁山那点实力是根本没办法和朝廷对抗的,宋江看到了这个危险;第三个层次,哪怕你不能把自己强大到和朝廷对抗,至少也得强大到什么程度?让朝廷觉得要消灭你还不如来招安你,消灭你的成本要大于招安的成本,这时你可谋求什么?和朝廷谈判,谈条件,然后我接受你的招安。
(梁山的三个出路:推翻朝廷,对抗朝廷,要挟朝廷),所以说梁山至少要大到这三个层次。因此梁山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自己做大做强。宋江明白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这样保守。那既然如此,要发展不能保守就要主动出击,主动出击也要等时机,而宋江刚上梁山不久这个机会就来了,什么机会?是个小偷带来的机会。
杨雄和石秀杀了潘巧云然后和一个小偷时迁投奔梁山,中间经过祝家庄的祝家店在那个地方投宿,时迁这人恶习不改,偷了祝家店的报晓鸡吃了然后与店小二闹起来,而这三人呢不但不认识自己的错误还放火烧了人家的店,杀伤了祝家庄好几个人,结果是时迁被抓,杨雄和石秀逃走了,逃到梁山上向梁山报信希望梁山来救他们。可这时梁山的老大还是晁盖啊,晁盖一听说时迁偷鸡就勃然大怒,马上吩咐‘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水浒四十六回。
马上要杀掉杨雄和石秀,宋江一听慌忙就劝。晁盖为什么要杀这两人?理由两个,第一,偷别人鸡吃玷辱了梁山的名声;第二,被别人活捉又折了梁山的锐气。这是以前的好汉从来没有过的。但宋江的看法不一样,宋江怎么看呢?宋江认为,首先,时迁原来就是个偷鸡摸狗的人,这是他的本性,并不是杨雄和石秀让他去偷鸡摸狗,更不是杨雄和石秀让他偷鸡摸狗来毁坏山寨的名声,所以杨雄石秀无罪不该杀。
第二,宋江认为时下山寨正要招兵买马招降纳叛,正要在江湖上广招英雄好汉,所以不可绝了贤路。你把这人一杀其他英雄好汉听说了江湖上的人听说了就不敢来了,就断了贤路。这是宋江的看法,我们看他和晁盖是不一样的,而且宋江接着便请求亲自领一支军马,带上几位兄弟下山去打这个祝家庄,而且他分析了打下祝家庄有三个好处,第一,替山寨报仇,你侮辱了我们梁山泊的人,把我们梁山泊的人抓住了,那我们不会放过你,也是给梁山泊立威,以后谁也不要冒犯我们;第二,供梁山泊粮食,祝家庄里有很多粮食啊,打下一个祝家庄就可弄很多粮供山寨之用;第三,还可以把祝家庄旁边的那个李家庄的庄主李应也一同带上山来,请李应也上山(拉李应入伙),周边还有两个庄啊,李家庄扈家庄,这三个庄本是结为一体共同对抗梁山的,可现在这三个庄里李应和祝家庄发生矛盾了,因此宋江想利用这个机会打破祝家庄同时也把李应请上山。打下祝家庄有这么三个好处。这是宋江的分析。
画外音:时迁偷鸡风波让宋江和晁盖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意见,这也是在重大事件上刚上山不久的宋江第一次公开反对晁盖,而面对这一重大分歧梁山好汉们为什么又会全部支持其中一方呢?
宋江话音刚落吴用马上表态‘公明哥哥之言最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水浒四十六回。看这两句话,首先公明哥哥主意最好,这是夸奖宋江;第二,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这是批评晁盖。态度非常明确,这是标志性的一句话,从此吴用就站到宋江一边,我们说吴用本是晁盖的至交,和宋江还不认识,跟晁盖是多年朋友,而且和晁盖一同打劫生辰纲一同上梁山,是晁盖上梁山最初班底,按说他应该站在晁盖一边,可宋江上山不久他就站到宋江一边,看起来好像匪夷所思实际上非常好理解,因为有两点,第一,吴用是个有志向有能力的人,所以他和宋江一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想干大事,有能力有志向,有理想有追求,他不就想干一番事业吗?
那他发现跟着晁盖干不了事业,晁盖很保守小富即安。而宋江是有大追求大理想的,只有跟着宋江才有可能做大事;第二,吴用是个聪明人,早看出梁山现在晁盖是名义上的一把手但最终梁山一定是宋江的,这就是政治。中国古代的政治就是站队政治,看你站在哪一队,站对了你就能发展就有前途;站错了就一定会倒霉。这点可说是宋江在上梁山后取得的第一个最大的胜利,吴用的支持与否太重要了,然后接下来是什么呢?众兄弟几乎是一边倒支持宋江,这种场景实在是很让晁盖难堪但又无法再坚持自己,再坚持下去一定会受到更大羞辱,所以他又沉默无语了。
如果说当时打无为军还只是梁山就某一个具体事物大家支持宋江反对他,那这次打祝家庄就不一样了,打祝家庄虽是个具体事物但它预示着梁山一个方向性的变化,打无为军很简单就是我宋江报仇,而打祝家庄是打还是不打涉及到一个什么问题呢?涉及到事关梁山未来方向性的问题,在这样一些大事情上晁盖交出了决策权,那也就是什么呢?预示着梁山将来该怎么发展,往什么地方走,你晁盖没有决策权了,决策权在宋江这边。
并且这件事也还为某件事开了个先河,就是从此每次下山出征时都是宋江带队,晁盖呢?留守山寨。宋江的理由说起来冠冕堂皇,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所以下山打仗这样的冒险事还是兄弟代劳吧,这实际上是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剥夺了晁盖带领兄弟们下山征战的权利。我们应该记得宋江刚上山时把新旧头领分成两部分所讲的话,他说现在先不分先后不排座次,等将来根据功劳大小再来决定大家的座次。把这个事情和打祝家庄联系起来看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山寨上的弟兄们如要在山寨里有个好座次好地位就必须有功劳,有功劳就必须下山打仗,而要下山去打仗就必须跟着宋江,因为征战权在宋江手里,每次下山宋江点将,这宋江真的是很厉害啊。
兄弟里看得清清楚楚,将来我要立功才有好位置,要立功就必须和宋江搞好关系,这样才能带自己去。宋江这次打祝家庄带去18人,真正晁盖的人只有一个白胜。白胜这人是一点本事也没有,所以这人哪怕是给他再多机会也不可能立多大功,宋江偏把他带上,带这样的人和不带完全一样是一回事。如果去掉白胜等于说宋江这次带下山的全是宋江的人。三打祝家庄结果是什么?是祝家庄被彻底夷平了,然后祝家老小一个不留全部杀掉。扈家庄怎么样呢?除扈成逃走扈三娘被擒一丈青被活捉,其他一门老小也被李逵杀得干干净净,只有这兄妹两,一个是逃掉了一个是被当做俘虏抓上梁山。
这两座庄园所有的钱粮都被运上梁山。因此从战略上讲梁山把他正面的障碍扫平了,从此梁山从山上下来越过水泊之后它的眼前是一片开阔,以后要出征前面没任何阻挡。从战略上讲意义非常重大。这种事情干得可能是不合道德,但从梁山发展的角度讲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这就是宋江。同时宋江还干了两件事:第一,就是他以前早就预谋好的要把李应拉上山,宋江也是用诈骗手段先把李应骗出来骗上山,然后派手下到李应家里把一家老小全带出来,把他里所有家产,一应的箱笼,牛羊,马匹,驴骡等项全捆扎好、带出来,然后把他的庄园一把火烧光,李应还糊里糊涂的,上了梁山后才知家已没了,所有的庄园都被烧了,家里的财产全上山了,老婆孩子也上山了,李应很无奈啊。悄悄对他妻子说了一句话,只得依允他过。没办法,只能依他了,所以李应上山完全不是自愿完全是被逼的,宋江逼人上山,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这样的事。
画外音:为达到目宋江可谓是不择手段,通过三打祝家庄宋江实现了他最初的作战目标同时也夺得了梁山的实际决策权和征战指挥权。为进一步笼络人心,对女战俘扈三娘宋江还会干出哪些没有心肝的事呢?
还有一件事做得更令人发指,就是逼着扈三娘嫁给王矮虎。宋江一辈子干了很多没心肝的事这是其中一件,扈三娘一丈青被林冲活捉宋江就赶紧派人把扈三娘先送上梁山,因为那时祝家庄还没打下来先把这个俘虏就送上梁山了,交给自己的父亲宋太公照管。在宋江逼迫李应归顺的第二天宋江做席,就是宋江请大家吃饭,把众头领都请来,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把王矮虎叫来说了一番话,兄弟啊,当初在清风山时许下你一头亲事,悬悬地挂在心中,我一直挂在心中没忘掉,这是我的一个心病,答应你的没做成一直不放心,现在我父亲有个女儿要招你为婿,他父亲哪有女儿啊,就是一丈青,一丈青上梁山后宋太公和宋江就耍了个心眼,让一丈青认他父亲为义父,这样就变成他女儿了,现在又招王矮虎为婿,宋江就成了大舅哥了。
要知道宋江和王矮虎讲这话时没有征求扈三娘的意见,根本就没跟扈三娘说,跟谁都没说。那我们就要问了,这样的情况下扈三娘会答应吗?会愿意嫁给王英(王矮虎)吗?答案很简单,肯定是两个字,不会。原因太简单了,扈三娘被逼成亲这天是哪天?离她家一门老小一个不留地被杀最多两天,也就是两天前她一家人,除他大哥逃走了,其他家人包括她父母,一门老小被李逵杀得一干二净,家里所有钱粮财富都已被拉上梁山了,现在梁山那么多钱粮财富一小半是她家的。这时就逼着她嫁给仇人,一个有心肝的人会答应吗?所以我们说扈三娘绝不会答应;第二,宋江让她嫁给谁呢?王英,王英是什么货色。梁山动不动就说108好汉,哪有108好汉啊,很多都是赖汉,王英就是个典型的赖汉,好色,贪财,无赖,无能,猥琐,肮脏,这就是王英,而扈三娘以前的未婚夫是谁,那是祝氏三杰中最杰出的一个,祝彪,相貌堂堂武功很高,现在一转眼让她嫁给这么一个猥琐肮脏下流贪财好色的王英她能答应吗?她心里这个落差能受得了吗。所以我们说扈三娘一定不会答应。
但完全出乎我们意料扈三娘竟答应了。水浒是这么写的‘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水浒四十九回。马上就变成两口了。所以我们说这个地方不仅可看出来宋江的野蛮甚至我们说作者施耐庵也有点野蛮,怎么到这就变成两口了呢?那我们就要问了这个扈三娘怎么是这样没心肝呢?答案是不是这样的,扈三娘是有心肝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水浒下面对扈三娘的描写有个非常非常特殊的地方。有个学者说到,扈三娘在整个水浒里几乎是一句话不说,那我经过一番查检后,我说水浒里面在袁无涯的120回本里扈三娘总共讲了两句话,一句是她在五十五回讲的,一句是在九十八回讲的。
也就是说整个一部大书扈三娘只讲了两句话,她是个木头人沉默的人,这是有意思的,说明什么?说明她的心死了,所以我们说她有心肝。那既然有心肝又为什么要答应而不拒绝呢?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她无法拒绝,为什么无法拒绝,首先我们说扈三娘此时也就是个十几岁的少女,一下子面临着这么重大的一个变故,一家人都被杀了,哥哥逃走江湖不知下落,包括自己的未婚夫祝彪也被杀了,此时此刻她被抢到强盗窝里睁开眼四周一看全是强盗,没一个人能保护她,没一个人能同情她,没一个人愿意安慰她,她自己的世界坍塌了,现在她在强盗的世界里,眼前全是大呼小叫的强盗,一个个群魔乱舞,那个把她一家人都杀掉的那个魔鬼李逵就在其中。这时如果扈三娘要拒绝就会被这一帮人撕成碎片,所以不能拒绝;第二,把她撕成碎片的还有所谓的纲常伦理的束缚。中国古代女子的婚事一般来说由谁做主,父兄。
父亲和兄长,父亲在是父亲没父亲就是兄长。那扈三娘自己的父亲现在在哪呢?被杀了,现在她的所谓的义父是宋太公,扈三娘自己的大哥在哪呢?逃走了,现在她自己所谓的义兄是宋江,那就是说按封建纲常伦理,她的婚事就应由此时此刻这个义父和义兄来做主,还有众位头领来做媒,大义纲常在此她也无法拒绝;还有第三点,如果她拒绝,还有个东西可把她撕成碎片,那就是所谓的江湖义气,扈三娘知道此时她自己原先那个温馨的小家庭已不存在了,现在在什么地方?在江湖。整个生活环境变了,以前在家娇生惯养,现在在江湖,家没了江湖来了,在江湖就要讲江湖义气,在江湖就要讲在江湖规矩。盗亦有道,强盗也有他的道。
所以我们看看扈三娘答应宋江前是怎么说的,是看到宋江义气深重,所以只得拜谢了。宋江对谁义气深重啊,对王矮虎义气深重,而且宋江是把扈三娘把一丈青作为礼物送给王矮虎的,以体现他义气深重。现在扈三娘认了宋江这个义气,你这么讲义气,那好,我就用我的身体我的青春我的未来我的幸福来成全你的义气。我如果不这样做那就显得我没义气了。所以宋江的义气是什么?是把扈三娘送给王矮虎,那扈三娘也得要表现自己的义气,怎么表现呢?就是你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嫁给王矮虎,这就是江湖上的逻辑。所以我们说在这样一个群体里扈三娘内心里那么深重的深哀剧痛能跟谁说呢?所以她成了个一言不发的人,因为她身世太惨冤屈太深委屈太大,她所处的这个梁山黑幕太重,她无法告诉所以只能沉默以对。
画外音:对扈三娘的境遇鲍鹏山老师的分析独到而细致,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侠义梁山对女性的不公,而对水浒传里为数不多的女性的命运鲍鹏山老师又会有怎样的分类和点评呢?
水浒中的女人从她们说话的角度讲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潘金莲潘巧云,二潘,都能说会道,但她们说的是什么呢?按水浒作者的描写,二潘说的是反动的女人话;第二类是顾大嫂,孙二娘,她们说什么话呢?说的是正确的男人话,你看她们讲话像女人吗?完全是男人的腔调男人的声口,但她们是正确的。二潘一说话一看就是女人,但是她就是反动的;而扈三娘是第三类,她既不能说正确的男人话又不能说反动的女人话,那怎么办?只好不说话。水浒中扈三娘几乎不说话。水浒作者不让扈三娘说话。
那你说不说话不是作者写的吗?对啊,有道理。但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当他在创作一部称得上伟大的作品时的创作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按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的自然逻辑来安排。就是你到这一步后你没办法让她再来说话,你让她说话跟她前面性格发展的逻辑和命运不相符合了矛盾了。所以作者不是可以随便安排人物命运的,人物命运写到一定程度后有它自身的发展逻辑,作者是没办法改变的。
那在水浒里作者为什么不写扈三娘说话,第一点,因为他不知道扈三娘该怎么说,写扈三娘像男人说话吧觉得不像这么个漂亮的一个女孩的腔调,让她说潘金莲那种话吧显然又不对。所以作者不知用什么样的声口来让她说话,只好不写了,写不出来;当然还有第二点,我认为施耐庵不愿让扈三娘说那种男人的话是他不想破坏扈三娘美好的形象。假设扈三娘像顾大嫂孙二娘一样也张口就是那么一副男人腔,你觉得是不是也很难过啊,我们真的的不愿看到扈三娘像顾大嫂孙二娘。希望扈三娘保持她的女儿本色。我们说这就是施耐庵对扈三娘隐藏很深的温情,所以他不让她说。
那就水浒中女人的命运而言也是有三种,一种就是顾大嫂和孙二娘,你看这三个女人也很有意思,梁山三个女人,顾大嫂老大,孙二娘老二,扈三娘老三。顾大嫂孙二娘是女人变成了男人所以活下去了,她在男人的世界里活的,这说明什么?在古代,女人只有在男人的世界才能活下去,在梁山只有你这个女人像男人才能活下去,如果不像男人怎么办?那有两种死法,一种就是潘金莲潘巧云,身死;一种就是扈三娘,心死。你以为扈三娘活着吗?扈三娘到最后就是行尸走肉,也死了,只不过是心死。二潘死于礼,扈三娘死于义;二潘死于硬刀子,扈三娘死于软刀子。这就是水浒中的女人的命运。
画外音:宋江不但通过一个扈三娘笼络了矮脚虎王英,也通过这种做法笼络了其他兄弟,同时他还不断发号施令而且根本不跟晁盖商量,因为他的目标就是掌握指挥权从而做大梁山。那他到底让梁山产生了哪些变化呢?
宋江上山后梁山就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什么呢?就是做大梁山提升地位增加砝码,将来可和朝廷谈判,这就是梁山新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目标,有了这样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目标,并且随着这样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梁山出现了三大变化,第一,梁山变大了,境界变大了。梁山在王伦时期是个自留地,是他王伦家的自留地,所有来的别人都是客人,来了好我招待招待,然后送你点钱礼送下山,你可别在我这待着,这是我的自留地,免得你待时间长了反客为主,这是王伦时期,晁盖时期呢?梁山变成了江湖公社,所有的英雄好汉江湖豪杰都可到这来大吃大喝,来的都是主,只要你们来我们就可以在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是晁盖时期,到了宋江时期怎么样?
梁山变成了割据诸侯,不是自留地不是江湖公社是割据诸侯了,梁山从此变成了一个政治军事集团;第二个变化,随着指导思想政治路线的变化,决策人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思想是宋江的,路线是宋江的,那决策人当然也是宋江了,实际上此时此刻晁盖已被架空,晁盖被架空我们说既有宋江自己处心积虑的个人的因素也有客观形势的变化,可以讲晁盖已不能适应梁山发展的新形势,所以他自然而然被架空了;第三大变化,人才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前晁盖要的是什么人?正派人。而现在宋江要的是什么人?有本事的人。简单说晁盖要有德的人,宋江要有才的人。变了。
晁盖一心想把梁山做正而宋江一心想把梁山做大。一个想把梁山做正的人当然更注重梁山的道德品质,所以晁盖上山后一再叮嘱手下人,下山打劫没问题但不要伤客商性命,这些梁山好汉下山后回来晁盖总要问,有没有伤客商的性命啊,然后叮嘱手下兄弟们从今以后万不可伤害于人,所以晁盖是个很正派的人,他注重的是梁山道德品质。而宋江呢?是要把梁山做大,为了做大他甚至可不择手段干些伤天害理的事,那宋江干了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呢?请听下讲《遗言危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