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喻大华讲清朝之《嘉庆王朝》(九)枪响紫禁城

  在前面的节目中,喻大华教授讲到在遭遇了陈德行行刺事件之后,嘉庆帝在力实施了整顿宫禁制度,严治皇族宗室等措施。

  然而嘉庆帝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铲除官场腐败,以及朝廷在安全方面的诸多漏洞。

  在陈德行刺事件的十年之后,嘉庆朝又发生了一起更为严重的宫廷事变,几十个人有组织有计划的持着兵器,攻入了紫禁城。

  那么这些人对抗朝廷,有着怎么样的政治背景,皇宫内院多次受到惊扰,对此嘉庆皇帝又将怎样来面对呢?

  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生动解密嘉庆执政期间的一场宫廷政变,系列节目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第九集《枪响紫禁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画外音]在前面的节目中,喻大华教授讲到在遭遇了陈德行行刺事件之后,嘉庆帝在力实施了整顿宫禁制度,严治皇族宗室等措施,然而嘉庆帝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铲除官场腐败,以及朝廷在安全方面的诸多漏洞,在陈德行刺事件的十年之后,嘉庆朝又发生了一起更为严重的宫廷事变,几十个人有组织有计划的持着兵器,攻入了紫禁城,那么这些人对抗朝廷,有着怎么样的政治背景,皇宫内院多次受到惊扰,对此嘉庆皇帝又将怎样来面对呢?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生动解密嘉庆执政期间的一场宫廷政变,系列节目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第九集《枪响紫禁城》。

    嘉庆十八年,立秋刚过,嘉庆皇帝就启程前往承德北部的木兰围场行猎,满族尚武,从康熙帝起差不多每年都送行大规模的行猎活动,动用兵力上万人,甚至数万人之多,用来训练军队,联络蒙古王公,当然也有行乐的目的,百余年间这已经成了皇家的一个习惯,所以一过了立秋,就张罗着想去行猎,当时这一活动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木兰秋狝,七月十八日,嘉庆帝启程前往行猎,由于这一活动要历时四五十天,所以走的时候嘉庆帝对北京的工作做了安排,让他的哥哥仪亲王永璇留守北京,负责北京的全面的工作,然后嘉庆帝就兴致勃勃地策马北上,嘉庆帝哪里知道,一张危险的大网正在编织,大清朝即将面临一场千年未遇的考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从乾隆晚年以来,伴随人口的膨胀,经济危机的加深,中国北方民间出现了数不清的秘密结社,这些结社大多以佛教的某些教义、活动方式为掩护,从事危害朝廷的政治活动,清政府把他们一概都称为“邪教”,严厉镇压,根据《靖逆记》这部作品记载,在嘉庆皇帝启程前往行猎的同时,中国北方的秘密结社的首领,在河南滑县的道口镇,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决定把北方名目繁多的秘密结社联合组成一个新组织,天理教,经过推算确定了起义的“良辰吉日”——九月十五日,约定这一天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当然(河北)当时叫直隶,天理教同时起义,然后向北京进发,一举推翻清朝的统治,其中北京的天理教首领林清,领受了攻打紫禁城的任务,里应外合接应各地大军进京,林清是北京大兴宋家庄人,当然现在宋家庄归丰台,根据《啸亭杂录》这部书记载,林清这个人有五个特点,第一个特别会点武术,当然不是武功多么高强的人,会比划几下子,第二说这个人长得很特别,怎么个特别法呢,史书记载说他“颀身黧面,髯张如猬”,就是说他是个黑大个,连髯胡子,而且胡子都是直的,不打卷,像个刺猬,这是第二个特别,第三个特点,林清这个人,根据史书记载说他“自以智谋过人,其实愚鲁异常”,自己认为自己非常聪明,但其时属于很傻很笨的那一种人,是不是这样呢,随着我们的讲述,观众朋友们自己判断,这是第三个特点,第四个特别,他是个有钱人,本来很穷还在清军的部队里边服过一段役,但后来做了秘密结社的首领之后,手下的成员定期向他交会费,因此就脱贫致富了,第五个特点,根据各种材料来判断,林清还是个社会活动家,交际非常广泛,在清政府的官员当中,他也有不少朋友,现在林清领受了攻打紫禁城的任务,不过林清对这个任务并没有多少信心,因为他手下的秘密结社成员有几千人,基本上是由农民,市民,无业游民组成,还有极个别的太监,宫女参加进来,这些没有任何训练的乌合之众能打下紫禁城来,说起来鬼都不信,所以林清信心不足,但是河南,山东的秘密结社的首领纷纷架弄他,不断给他打气鼓劲儿,还承诺派大军前来赞助,并且嘉庆帝也到木兰围场去行猎,京城空虚,这样一来林清的信心就更充分了,所以决定如期举行。

    [画外音]天理教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他假借宗教的教义,煽动,集结一些社会底层,贫苦的劳动者入教,林清作为活动在北京的天理教首领,为了这次攻打紫禁城的任务,广泛的制造舆论串联民众,此时在北京的周边曾流传这样的民谣,“若要白面贱,除非林清坐了殿”,公元1813年九月初,林清从天理教徒中精选出两百人组成联军,准备在九月十五这一天,发动政变,那么这次蓄谋已久的宫廷事变会是怎样的场面,紫禁城戒备森严,天理教徒能够轻易得手吗?

    林清安排好之后,他就回到宋家庄静候佳音,他不上阵。他回到家里面等信儿,九月十五日中午,天理教徒正式发动了对紫禁城的攻击,兵分两路,东路攻打东华门,西路攻打西华门,我们先说东路,东路由陈爽带队,太监刘得财带路,散住在各处的天理教徒身穿长衫,暗藏兵器,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来集合,但是时间已到,前来集合的天理教徒不到三十个人,原来说来一百嘛,现在才二十多个人,其他人不知去向,陈爽就琢磨着时间已经到了,不能再等了,有多少人算多少人吧,于是他就领着这二十多个天理教徒向东华门走去,谁都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当接近东华门的时候,正巧赶上一队运煤的马车经过,造成交通拥堵,堵就堵吧,你耐心等一会儿不就得了,不是,天理教徒先跟赶车的车老板干起来了,脱掉长衫,拔出后兵器,呐喊着要跟车老板拼命,东华门守军看到了这一幕,赶紧关闭城门,陈爽一看到这种情况,他一面喝令停止斗殴,一面快步向东华门冲去,结果陈爽,太监刘得财带着几名天理教徒,冲进了东华门,一共冲进了五名天理教徒,陈爽带领着他们跟着太监刘得财向北狂奔,清军在后边紧紧追赶,一路上又不断受到清军岗哨的拦截,天理教徒奋勇冲杀,终于冲进了苍震门,这就算进了大内了,当清军气喘吁吁地追到苍震门口的时候,总管大太监常永贵拦住了追兵,清军将领恳求,说常总管,快让开路,我们进去拿贼,常永贵说不行,里边住的是皇后、嫔妃,除了皇帝就是咱们太监能进,皇子也能进,你们踏进一步就是死罪,清军将领恳求说,常总管,您圣明,您知道我们大清朝没有女兵啊,十万火急,想来皇上也不会怪罪,常永贵说不行,这个制度不能破坏,这样吧,里边的贼归我们捉拿,你们在这儿等着,放心好了,清军将领半信半疑,说太监还能上阵杀敌,不过常永贵立即集合太监,一人一支木棍,先做战前动员,弄得有鼻子有眼的,动员完毕后太监跃跃欲试,冲进紫禁城的这五名天理教徒已经晕头转向了,筋疲力尽,而且基本上都有刀伤在身,所以太监乱棍齐下,五名天理教徒二死三伤,然后太监七手八脚把这死伤的天理教徒拖出苍震门,交给清军带走。

    [画外音]闯入宫中的天理教徒虽然是散兵游勇,但也给原本平静的紫禁城造成了恐慌和混乱,甚至有护军统领竟然准备好了逃离的车马,而在这次事变中,也有智勇善战给自己带来机遇的人,他便是嘉庆帝的次子绵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此时的紫禁城皇帝在外,群龙无首,皇子绵宁自然成为临时统帅,他将如何身先士卒平定叛乱呢?

    绵宁本来跟他爸爸嘉庆皇帝一同木兰秋狝,但是奉旨提前回京,结果赶上了这场事变,这一年绵宁三十二岁,现在成了众人的核心,王公大臣纷纷往紫禁城里边赶,聚集在绵宁身边研究对策,宫中可用之兵只有一百多人,又不知道来犯者人数,趋向,不敢贸然出击,最后经过研究取得了三点共识,第一,赶紧调集援军,第二各宫门戒严,第三准备车辆以备疏散后妃,正在这个时候常永贵前来报告,说冲进紫禁城的天理教徒全被消灭,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突然,从西边隆宗门那里传来阵阵呐喊和隆隆的撞门声,不好有情况,原来从西华门进攻的这支天理教徒杀过来了,大家可能会问,说西华门这一支队伍怎么现在才赶到呢,进攻西华门的这支天理教军进展比较顺利,他们都装扮成卖柿子,白薯的小贩,挑着筐,筐里藏着兵器,一路叫卖着来到西华门外,突然拿出兵器,冲进了西华门,守军猝不及防结果让他们给占领了西华门,一共冲进来不不到六十名天理教徒,但是带路的太监却先把他们领到了内务府,因为太监归内务府管嘛,内务府严格管理跟太监都结仇了,所以这个太监叫杨进忠,先把他们领到内务府,先要找内务府大臣算账,结果还没有找到,结果把内务府砸了个稀巴烂,这样一来等赶到隆宗门的时候,自然要费很多时间了,隆宗门的守军闻讯已经关闭了大门,天理教徒估计,这道大门叫是叫不开了,找来几根大木头想把他撞开,于是喊着号子抬着大木头撞向隆宗门,多次撞击,隆宗门纹丝不动,反倒把天理教徒累的够呛,天理教徒他也知道隆宗门是进入内廷的关键,一定要打开,他们见撞不开门,决定翻墙入内开门,绵宁这个时候站在养心殿的台阶上紧张的观察着,听到撞门声,已经提高了警惕,抬头一看,只见养心殿对面的御膳房的房顶上,已经爬上了几名天理教徒,他果断的举起鸟枪,一枪把一名手执白旗好像在指挥的头目打落,然后迅速装填火药,慌乱之中找不到铅弹,一把扯下胸前的金扣子,塞入枪膛再开一枪,又击毙一名天理教徒,其他的教徒看到受到阻击,纷纷退下阵来,这个时候增援的清军赶到了,来的是北京城里边最精锐的部队,火器营的官兵,来了多少人呢,来了一千人,都端着火枪,史书记载“凡千余人,鱼贯横枪,意甚踊跃”,就是士气很旺盛,端着枪向隆宗门杀来,离隆宗门不远的时候,清军就开枪了,顿时枪声响彻紫禁城,天理教徒赶紧顺着来时的路往回跑,一路上死伤被俘多人,活着的天理教徒不少人一口气跑上了西华门城楼,跑到西华门城楼上的那些天理教徒在城上挥动白旗,向城外的遥旗呐喊,他们喊什么呢?他们在招呼救兵,林清向他们承诺,说你们占领了紫禁城之后,河南山东的援军就进京了,所以他们跑到城楼上去招呼救兵,远处确实有很多人,围在那里在看,但那不是救兵,那是北京的老百姓在看热闹,怎么喊也不过来,城下清军已经把西华门城楼围了个水泄不通,天逐渐黑下来了,清军担心天理教徒趁夜色逃脱,于是登上城墙从两边堵住了天理教徒的逃窜之路,然后西华门下也是重兵看守,天亮了八旗军又来增援,清军登上了西华门城楼,天理教徒没有抵抗,束手就擒,一共二十四人被清军抓获,天理教攻打紫禁城事件以失败告终,九月十七日,在家中静候佳音的林清,被清军诱捕,清军到他家门口敲门,说老林,老林,林清就出来了,他说谁呀,清军告诉说是我,他也没问这个我是谁就把门打开了,接着问说有啥事,说请你进京议事,林清就跟人家上车了,上车走半道才发现敢情这都是清军,被诱捕了。

    [画外音]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民间起义,之所以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大都是没有统一的纲领,没有统一的指挥,天理教徒也没有能够逃脱同样的命运,他们几十个人最终难敌强大的清军,很快就被全部歼灭了,然而,可是正在回京途中的嘉庆皇帝对于这次事变一无所知,当他得知紫禁城被袭的消息时,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嘉庆帝回京途中,就不断接到各地发生天理教徒起义的奏报,他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是令他绝对想不到的是,九月十六日,他抵达蓟县白涧行宫,接到了皇次子绵宁,从北京发来的“六百里加急”的奏折向他报告,紫禁城遭遇攻击,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嘉庆帝顿时感觉天旋地转,有点支撑不住了,紫禁城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皇权的象征,从建城以来的四百年来,还没有遭到过攻击,怎么向天下交待,怎么向祖宗交待,而且城中有自己的至亲骨肉,皇后、嫔妃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奏折写在十五日午后,宫中的战斗还在进行中,最后结果怎么样呢?一切不得而知,嘉庆帝不禁痛哭失声,泪流满面,嘉庆帝痛哭失声,群臣也慌了手脚,挥泪之余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嘉庆君臣的面前,下一步往哪儿走,紫禁城成了战场,回家成了上战场,还回不回北京呢?大学士董诰主张不要犹豫,立即回京,这样对天下臣民,对北京将士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而且董诰判断,这次攻打紫禁城事件应该属于滋事,一般的治安事件,很快就会接到平定的消息,果然当天下午又收到了一份发自北京的“六百里加紧”的奏折,是仪亲王永璇领衔上的奏折,一看标题君臣都松了一口气,标题是《剿办贼匪事已大定折》,仪亲王详尽的汇报了紫禁城事件的处理经过,那么至此嘉庆帝下定了回京的决心,同时嘉庆帝下发了三道圣旨,第一封皇次子绵宁为智亲王,称赞他身先捍卫,忠孝兼备,可嘉之处,笔不能宣,他把捍卫紫禁城的首功算在绵宁的头上,明显言过其实,但这也有可能有他特殊的用意,第二道圣旨把负责紫禁城守卫的各级官员一律革职,听候查处,第三道圣旨命令北京方面严拿残余的天理教徒,尤其是紫禁城之内要做到不留一个死角,彻底搜一遍,九月十七日,嘉庆皇帝向全国发布了他的检讨书—《遇变罪已诏》,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向全国臣民说明这场事变的过程,第二表示对这场事变的不理解,因为就算自己没有给老百姓做什么好事,毕竟也没有害民的苛政,为什么要遭遇这样的打击,第三层意思,痛骂清政府各级官员,指责他们“因循怠玩,悠忽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责问“诸臣若愿为大清国之忠良,则当赤心为国,竭力尽心,切勿尸实禄保位,益增朕罪,笔随泪洒”,嘉庆帝这段话说得非常深痛,我拿现代汉语简略地给说一下,也是说我含泪劝告相干就好好干,不想干就滚蛋,告诉他的各级的官员。

  [画外音]几十名天理教徒攻进了紫禁城,交战两天一夜,搅的皇宫内院天翻地覆,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难怪嘉庆皇帝痛哭流涕,捶手顿足,对于嘉庆皇帝的罪已诏,有史学家认为,嘉庆帝遇事虽然总能反省自己,而不是文过饰非,粉饰太平,但做为一个政治家,在重大事变面前哭天抹泪,而没有气魄也没有办法来改革吏治,平复民心,以防后患,这也注定了他仅仅是一个平庸无为的皇帝,宫廷事变平息之后,回到京城的嘉庆帝,会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呢,他将怎样来奖惩善后呢?

    九月十九日,嘉庆皇帝回到了北京,清晨时分皇帝策马进入朝阳门,满朝大臣聚集在朝阳门御道两侧跪迎,现场气氛压抑而紧张,嘉庆帝不理睬迎驾的王公大臣,而是出人意料地下马,走向站在路边执行警戒任务的清军士兵,嘘寒问暖,然后嘉庆帝上马,命令群臣前往乾清门前集合,这些大臣们都往乾清门赶,赶到乾清门才知道原来是皇帝让他们跪听《罪已诏》,根据史料记载,群臣听完了皇帝的检讨书,都痛哭失声,哭得抬不起头来,九月二十三日,嘉庆帝在中南海丰泽园亲自审问,这一事件当中的大逆要犯,御前侍卫佩刀环立,威风凛凛,文武官员分立皇帝两侧,庄严素穆,其时对这些犯人的审讯,早已经结束了,嘉庆帝不过是显示一次皇帝的威严,并做最后的宣判,首先提投靠林清的太监到场,在这个事件中一共有七名太监涉案,分别担任带路,接应等任务,其中一名太监在战斗中被打死,其余六名太监早已经吓得魂不附体,趴在地上连呼主子饶命,嘉庆帝冷冷地说,你们原来是朕的内侍,但现在你们既然已经都投靠了林清,我们之间就不是主奴关系了,用你我来称呼吧,你们说我平日里是不是苛待了你们,太监纷纷表示说“皇上天恩宽厚,近日又加赏钱粮,更有何衔怨之处”,就是说皇帝太厚道了,最近又给我们涨工资,普调嘛,我们怎么会恨皇上呢?嘉庆帝追问,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要投靠林清,要谋大逆,太监趴在地上哭,不敢抬头,并且对谋反的事供认不讳,嘉庆宣布每人重打四十大板,凌迟处死,接着提林清到堂,嘉庆帝首先追问林清谋反的动机,林清说这是天意,是劫数,一切在劫难逃,嘉庆帝又问说你都有哪些同党,林清毫不回避,直言相告,嘉庆帝再询问身边的大臣,大臣向他报告说有的已经正法,有的刚刚拿获,有的正在通缉,嘉庆帝起身宣布将林清凌迟处死,将首级在山东,直隶,河南三省,邪教泛滥地区巡回展出,家属连坐立即执行,所有从逆人犯一律斩绝,然后嘉庆帝拂袖而去。

    [画外音]处理完天理教徒闯宫事件之后,心有余悸的嘉庆皇帝不仅加强了京师特别是紫禁城的防卫工作,甚至还下令将宫中的树木全部伐掉,后代皇帝谨遵祖训,也不重新种植树木,以至今日的故宫中古树罕见,然而这些措施是否是防患的根本,这场宫廷事变的深层次原因又将如何来解读呢?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亦无害民之虐事,突遭此变,实不可解”,就是说我没有给老百姓做什么好事,毕竟我也没有苛政,遭遇这样的打击我理解不了,嘉庆帝找不到原因,他把责任都推给各级官员了,骂他们腐败,骂他们不负责任,以致导致了这场事变的发生,其时官员也不服气,当时的满族大臣铁保,私下不满的说,他说“我辈若此尽职,而皇上惟言丛脞,何也?”,这句话记载在《啸亭杂录》里边,意思是说,我们已经够恪尽职守的了,皇上光说些鸡毛蒜皮的话,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明显不服气,嘉庆君臣互相推诿,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在这个事件已经过去将近一百九十年后的今天,是非曲直可能会更明朗一些,首先当时中国人多地少,无业游民增多,矛盾尖锐,斗争频繁,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不可避免了,而且清政府解决不了社会问题,他们能做的就是用镇压的手段,来压制人民的反抗,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只能是火上浇油,从这个大背景上来理解天理教徒攻打紫禁城事件,可见他具有必然性,其次,要从结社成员对天理教的信仰上找原因,虔诚的信仰可能会蒙蔽理性的分析,这些教徒仰杖神威,可能会过于自信,从而做出超乎理性的举动,攻打紫禁城就是这样一个结果,要不是信了天理教,哪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会带着几十个人去攻打国家的政治中心,那不是等于自杀吗,最后,当时王朝腐败到连个大门都看不住的程度,如果东华门和西华门的守军能把这几十名天理教徒阻击在紫禁城之外,事情也不会发展到后来的程度,而他们应该具备这个能力,这一事件对嘉庆帝的打击是致使的,他不得不承认他改变不了王朝没落的大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高,难免走向懈怠,可以断定以此为界限嘉庆帝勤政图治的时代就结束了,他实现不了他亲政初期的宏愿,他的政治使命到此为止,而且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终点,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又会发生哪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呢?请看下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