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隋炀帝继位后的,短短几年内,修东都,开运河,巩固了国内的统一,又北出西巡,宣扬了大隋的国威。隋炀帝创造了,自汉武帝以来,几百年未有过的,富强局面,也让隋朝迅速地达到了,鼎盛阶段。在北西南三个方向,几乎都已经臣服,只有东方还未臣服,于是隋炀帝把目光又投向了东方,在经过四年多的精心准备之后,隋炀帝亲自踏上了东征之路,那么隋炀帝为东征做了哪些准备呢?东征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从集结军队人数之多,战前筹备时间之长,可以看出,隋炀帝对这次东征,是高度重视,志在必得。然而接下来的出征一幕,却令人倍感荒唐而滑稽,不像是去打仗,倒像是在演戏,尽显隋炀帝讲究排场,好大喜功之能事。
这样的出征方式,失败是在所难免的,高调出征的隋炀帝,最终丢下了三十多万将士的尸骨,铩羽而归。面对上上下下低迷的情绪,隋炀帝如果明智的话,就应该先安抚一下遭受重创的百姓,然后卧薪尝胆,等到时机成熟再图大事,然而隋炀帝为了挽自己的面子,迫不及待地,发动了第二次东征。那么这次东征,隋炀帝能够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吗?
按理说,吸取了经验教训的隋军,二次东征一定会胜券在握,而事实上。隋军也的确是一路披荆斩棘,然而就在隋炀帝,即将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一个叫杨玄感的人,在后方的叛乱,让隋炀帝不得不,放下煮熟的鸭子,火速回军平叛,那么这个坏了隋炀帝大事的杨玄感,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他又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了隋炀帝背后一刀呢?
杨玄感虽然早有反叛之心,但是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直到隋炀帝二次东征,杨玄感被任命为督粮官的时候,他才觉得时机成熟,最终举起了起义的大旗。让杨玄感颇感欣慰的是,不仅起义之初应者云集,而且还有位高人,为起义指明了方向。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又为杨玄感,勾画了怎样的宏伟蓝图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全面解读隋炀帝的悲剧人生。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下部第十五集《高调东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