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七)扬威塞北
返回列表
发帖
大隋风云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大隋风云
当前离线
UID
45
帖子
667
主题
144
精华
0
积分
178
威望
178
金钱
1659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4-26 22:36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七)扬威塞北
的
,
风云
,
百家讲坛
,
下一步
,
隋炀帝
隋炀帝登基以后,他建东都、开运河、游江都,这三次大动作,虽然后世的骂名很多,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隋炀帝所做的这一切都有一个绕不开的主题,那就是维护统治。
可以说,通过这三次大的动作,隋炀帝基本解决了东部和南部的问题。
大业三年,有着长远政治眼光的隋炀帝开始把他下一步的重心挪到了北方,北方是突厥人的控制的地方,又是一片辽阔的土地。
如何在北方加强自己的统治,隋炀帝为此又会想出什么方法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全面解读隋炀帝的帝王人生,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下部第七集《扬威塞北》,敬请关注。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大隋风云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大隋风云
当前离线
UID
45
帖子
667
主题
144
精华
0
积分
178
威望
178
金钱
1659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4-26 22:36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大隋风云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大隋风云
当前离线
UID
45
帖子
667
主题
144
精华
0
积分
178
威望
178
金钱
1659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4-26 22:36
|
只看该作者
隋炀帝登基以后,他建东都、开运河、游江都,这三次大动作,虽然后世的骂名很多,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隋炀帝所做的这一切都有一个绕不开的主题,那就是维护统治。
可以说,通过这三次大的动作,隋炀帝基本解决了东部和南部的问题。
大业三年,有着长远政治眼光的隋炀帝开始把他下一步的重心挪到了北方,北方是突厥人的控制的地方,又是一片辽阔的土地。
如何在北方加强自己的统治,隋炀帝为此又会想出什么方法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全面解读隋炀帝的帝王人生,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下部第七集《扬威塞北》,敬请关注。
基以后,建东都、开连河、游江都,这三次大动作,有力巩固了隋的统治。虽然后世的骂名很多,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隋炀帝所做的这一切都有一个绕不开的主题,那就是维护统治。可以说,通过这三次大的动作,隋炀帝基本解决了东部和南部的问题。大业三年,有着长远政治眼光的隋炀帝开始把他下一步的重心挪到了北方,北方是突厥人控制的地方,又是一片辽阔的土地。如何在北方加强自己的统治,隋炀帝为此又会想出什么方法呢?
隋北边是突厥的天下。这是隋最大的边患,通过隋文帝的努力有所缓解。东突厥甚至成了藩属国。隋炀帝对这个漠北帝国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怎么加强控制呢?
隋炀帝是精力充沛的人。不喜欢呆在宫里,总喜欢亲临战场。这次出巡,到牙帐里展示一下,不让对方再有什么举动。下诏亲率五十万大军,甚至宗教界人士,从大兴城出发,巡游塞北去了。先到榆林,出塞,到和林格尔,再到东到今天的北京,从这儿再回隋。这是把整个北方草原巡视一番。他想震慑,但为什么要带艺人?这是想展示综合形象,其中军队代表武力,宗教代表文治,是文明上高于草原的地方。为什么不带儒生呢?
道是入乡随俗。儒家文化是农耕文化中发展的,其实草原民族不适应的,不好理解与接受的。草原文化有宗教,所以隋炀帝想把佛与道的成果带过去,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更好。还有艺人,代表的是国家繁盛状况。艺术从来没国界,是国家交流的主要手段。更何况,这些艺人表现的是喷水等魔术的东西。这是有魔幻色彩的,也是隐性的震慑。他想展示方方面面的成就。这是大事,得做好前期工作,准备是双方的沟通,还有安保工作,确保出访时的安全保卫。在沟通上,隋炀帝的做法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先派人去跟启民可汗知会一样,派的是长孙晟,是突厥通。启民可汗当年归…自也是他穿针引线的结果。他去通报,告诉启民隋炀帝准备北巡,带军队是和平的,不要担心。长孙晟来了,启民不敢怠慢,来听指示,牙帐是他们的高规格的蒙古包。外面长满青草。长孙晟觉得规格不够,我们是想来立威,这儿接待皇帝不得体呀。
他想教训一下启民,怎么用杂草来教训他呢?在大帐外来说,这草真香呀,启民真俯下身来闻,跟长孙晟讲,我怎么没闻出来呀?长孙晟说,我也没闻出来。长孙晟说,要亲自铲除杂草,表明恭敬之心,我还以为是专门留下来的呢。启民赶快请罪,“奴之罪也”,一身骨肉都是天子赐给的,要我拔拔草,是简单的事,你教给我了,是恩惠。启民可汗亲自砍了,一会儿大家都砍光了。启民可汗想一步,如果巡幸,要洒扫道路,我们没道路,怎么办?修路吧。于是传令修路,从榆林修起,一直修到牙帐,再修到涿郡,凡是草原上的路他都来修,长三千里,路宽百步,是当时的草原高速了,命名为御道。
安保问题上,照理,安全应该有保证,人多是一回事,也要看怎么调试?当时有两派意见,一个是元寿提的,当年汉武帝出塞时,队伍一千里,今天不能更小,应该在御营外,剩下的分二十四军,每军相隔三十里,可以听到角鼓,一天天发兵,也可以达千里。这意见遭到周法尚反对,他说,这主意是长蛇阵,可是致命弱点,军队距离太大,可能谁也照顾不了谁,遭到袭击,都不知道,也是危险的。隋炀帝觉得有理,怎么办?周法尚讲,搞四方阵,把眷属放在中间,他们待在中间,一层层围下去,往前行走,受到进攻,挡着,抽调骑兵来策应,围成一座城。中原人最善于守城,游牧民族不善于攻城。以我之长攻彼之短,隋炀帝就按这个办了。安全间题解决了。一路北上了。
大业三年,隋炀帝信心满满地北上了。)隋炀帝北上,启民可汗带领部下来迎接。两方君主一碰面,隋炀帝耀武扬威就开始了。两个物质的东西给足了脸,一是大帐,一是观风行殿。大帐是按牙帐的样子造的大帐蓬。隋炀帝觉得要造一个高规格的蒙古包给他们看看,托给宇文恺做。这样的才华来建帐蓬是小莱。最大特点是大,可以装进几千人。当时启民带了3500人,都进来了,给镇住了启民可汗,没见这么大的。帐蓬中还有仪仗队,也有几千人呀。唱歌跳舞,魔术杂技上场上了,这样折腾,大帐照样只显得热闹不显拥挤。启民可是自惭形秽。
隋炀帝想造一个启民可汗不熟悉的,体现华夏文化的,他造了一个观风行殿,这是高规格的活动宫殿,用板子搭成,围上布,与真实的宫殿差不多,也特别大。行殿,肯定得能走,才行。怎么走呢?下边有轮轴,可以人推着走,走得还快。“有若神功0太神奇了。启民可汗觉得更神奇了。所以隋炀帝在御道上行走时,百姓觉得神仙一样,久久不敢抬头。隋炀帝好大喜功,也觉得飘飘然,到了8月初九,来到了启民可汗的牙帐了。隋炀帝驾临启民可汗的牙帐,萧皇后驾临公主的牙帐。启民可汗带头跪倒,甚至按当地规格割下自己的肉来献给隋炀帝吃,隋炀帝也是心潮澎湃。隋炀帝在这种场合,赋诗一首,“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韧献酒杯。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可汗的百姓把房向我们打开了。向我叩首了,他们献上了羊羔,我终于觉得比汉武帝还强呀。他只是登上空的单于台,我是让突厥拜倒了,我难道不够伟大吗?写得家迈。隋炀帝也要表现出大度来,赐给他们金子做的大缸。二十万担绢帛,表现出特殊的礼敬,这是表现隋突友好的特殊关系,也强调的是宗主国地位。
隋炀帝这次出巡期间,在这引起排场间,还做了两件事。一是拒绝启民可汗要求穿华存服装的要求。启民可汗上了奏表,说自己当年落难时隋文帝的救命之恩,再表述了隋炀帝各各关照,结尾说,“乞依大国服饰法用,一同华夏”,别让我穿突厥服饰了,当个标准子民就行了。这个要求不得了,中国古代改变衣装与改变民族文化是相提并论的。变革服饰是变革民族文化,是最大程度的臣服,隋炀帝的目的不是让他恭顺呀,他却委婉地拒绝了。“断发文身,咸安其性,旃裘卉服,各尚所宜,因而利之,其道弘矣。何必化诸削衽?”还是穿原来的衣服比较方便,内心恭顺就好了,何必改变呢?
我觉得还有两个理由,一是有没有可能让所有突厥百姓都改穿华夏服装,叫所有突厥都变成自己统治,是不可能的。不能完全改造一个民族,急于变换服装是要惹麻烦的。不如索性对他进行羁縻统治。二是启民可汗一个人穿华夏衣装?更不可能,要维护他的统治更要他与他的百姓保持一致,否则百姓与他离心离德,苦心培植的统治不就白干了?
这可以看出隋炀帝虽好大喜功,关键时不糊涂。第二件事是,在大业三年七月十十九,下诏发丁百万修棺林东的长城,还请启民参观,这是防突厥人的。难道对启民可汗不够放心?这是过人处,确实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作为皇帝还不放弃警惕与防范。不是建立在一个人的效忠与震慑上。得以能打仗与防守为基础,否则会措手不及。所以他也是未雨绸缪的皇帝了吧?
我想说三点:这次北巡对于巩固边防有重要意义,对东北与西北也是强有力的震慑,都派使者来朝贡,在国际舞台地位的提升;也体现了隋炀帝解决问题的方式与风格,既亲力亲为而又铺张奢侈,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皇帝史上都是非常突出,这样的皇帝有迷人处,但也有间题,当英雄久了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越来越轻视别人,看不起芸芸众生;大量消耗了国力,五十万大军,粮草都是间题,百姓付出沉重负担,在官僚中也出现不同的声音。但是,隋炀帝这些活动把东南北的间题都解决了,下一个目标指向何方昵?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