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上部)(二十九)千古文帝

从公元581年称帝到公元604年驾崩于仁寿宫,隋文帝杨坚一共当了24年皇帝。在这24年的时间里,他统一中国、确立制度、修订法律,完成了一件又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堪称历史上最高效的帝王之一。但是,同样是在这在24年的时间里,他也诛杀功臣、废黜太子,给人留下了为政察察、多威少恩的印象。那么隋文帝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帝?我们该如何评价隋文帝呢?  

  在西方人的眼中,隋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秦始皇之后的第二个伟大的皇帝。但是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第二名的业绩是轮不到隋文帝的。那么,为什么在中外人士的心目中,隋文帝的形象会不一样呢?
  
  事实上,隋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不管是统一中国还是建立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无论哪一项成就都足以让隋文帝名垂千古,也正是由于这些成就,隋文帝确立了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隋文帝的功劳的确很大,已经够得上一代圣君的标准了,可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想到圣君,人们多半会想到唐太宗而不是隋文帝。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隋文帝算不算一代圣君呢?
  
  在蒙曼老师看来,隋文帝是一个矛盾的皇帝,他有鲜明的两面性。只有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看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隋文帝。那么隋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性?他的两面性从哪儿来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二十九集《千古文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在西方人的眼中,隋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秦始皇之后的第二个伟大的皇帝。但是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第二名的业绩是轮不到隋文帝的。那么,为什么在中外人士的心目中,隋文帝的形象会不一样呢?)
  
  (从公元581年称帝到公元604年驾崩于仁寿宫,隋文帝杨坚一共当了24年皇帝。在这24年的时间里,他统一中国、确立制度、修订法律,完成了一件又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堪称历史上最高效的帝王之一。但是,同样是在这在24年的时间里,他也诛杀功臣、废黜太子,给人留下了为政察察、多威少恩的印象。那么隋文帝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帝?我们该如何评价隋文帝呢?)
  
  美国学者写过书,影响世界的百人名单中,中国两位皇帝榜上有名,秦始皇与隋文帝,要是问中国人,一定排不上他。隋文帝到底是怎样的皇帝呢?
  
  得承认他是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统一了中国。是自秦朝后的又一次统一,标志了北方三百年民族融合的最终完成,地无分南北,人无分夷夏。隋文帝是汉人,独孤皇后是鲜卑化了的人。杨广是出生在关中地区,他娶了南方的萧氏为妃,这是地无分南北,这是今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这种深广上的统一意义深远。
  
  第二个是建立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核心制度:像三省六部制,精髓是皇帝集权宰相分权,被唐直接延用,直到清;文化上,科举制,英雄不问出处,这个原则伟大,一经创立,就显示出生机,也直到清朝,成文官政治的基础;军事上,府兵制,这原创立于西魏,那是独立于社会外的军事集团,不利于皇权,在开皇十年,进行调整,要求所有府兵落户地方,统一调度,与百姓一样,改革的意义是把府兵改成了兵农合一,兵将分离的民兵了,意义在变成了百姓中的一员,国家不用养兵了,将军权力下降,不能对皇权对政治形成干扰;法律方面,制定《开皇律》,精髓是援礼入法,用法律来把礼的程序固定下来,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这四项共同处是,强烈维护皇权,这是千年封建政治的走向,这些成就就给一千多年中国发展奠定了基调。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第三个是建立了以隋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与突厥的斗争让突厥认输了,隋为主导的东亚秩序重新建立了。这是恢复大汉威风吗?不一样,汉与隋都是霸主,但是秩序不一样,汉主导的是军事征服领土占领,隋强调的政治臣服人心收服,不一样。打完注重收拾人心,这是则修文德以来之,这是和平外交路线。这种立场的确定也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第四个是建立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他是节俭自律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所有与他有关的生活用品以节俭为主。爱民如子,“乘舆四出,路逢上表者,则驻马亲自临问……尝遇关中饥,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撤膳,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及东拜太山,关中户口就食洛阳者,道路相属。上敕斥候,不得辄有驱逼……”每次出门,遇到上表,一定停下来亲自接待,这是亲民。开皇十四年大旱,让左右去让百姓吃的拿来看看,是豆粮,他也不吃肉不喝酒,这是关心百姓生活。还与百姓一块逃到洛阳去,路窄处给百姓让路。甚至让侍卫送送百姓。官员也因此清廉勤政。当时大案少,倒是好多官员被记进好官吏的传记中。像赵轨是清廉的典范,有领居,家有桑树,枝条伸进他家来,他把掉来的桑葚送回去,百姓夹道欢送,父老以清水相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隋文帝让百姓看到生活的希望,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事实上,隋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不管是统一中国还是建立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无论哪一项成就都足以让隋文帝名垂千古,也正是由于这些成就,隋文帝确立了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隋文帝的功劳的确很大,已经够得上一代圣君的标准了,可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想到圣君,人们多半会想到唐太宗而不是隋文帝。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隋文帝算不算一代圣君呢?)
  
  我觉得隋文帝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宽厚恢宏的气度,“好为小术,不达大体”。唐太宗时,有人议论:一是唐太宗问身边大臣,有人回答:“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早早上班,中午都不休息,让卫士送来餐食。唐太宗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自以欺孤寡得之,谓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复不敢直言,宰相已下,承受而已。”唐太宗觉得这人苛察,心理不特别明白,所以好多事,判断不好,多疑,所以得事必躬亲。累得半死,未必做得好。百官也不敢说不敢做,摆不正君臣关系,不识大体。二是,开皇十四年时,关心百姓的感人故事中,唐太宗看法是:“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储备粮没用完,如果真关心,就舍得放粮,他却跟着逃荒,这是廉价的同情。确实,他有政治智慧,但是缺乏大局意识,缺乏宽容气度,造成的问题是百姓的幸福感不强。
  
  民:百姓为什么不幸福?隋文帝管得太宽,百姓喜欢过节,像元宵节,普天同庆,他觉得这样的活动不应该搞,有修民教,干脆不过了。单纯的娱乐都不允许,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百姓安定但是一定单调却不能放松。
  
  官员:隋文帝越到晚年,用人路子越窄。他宠过李德林,这是敢叫板的人,当时他的气量大,后来换成苏威了,苏威是擅长把皇帝的想法落实成行动,是办事的人,说明气量在变小,再后来,宠幸杨素了,这是一个能逢迎皇帝好恶的人,帮着废太子,这时,皇帝的容忍更窄了,到后来,宠幸杨述了,这是女婿呀,就知道听话,更谈不上是大臣是秘书了,说明用人范围越来越窄,官员发挥余地就更小了,英雄没用武之地,幸福感何来?这是一个刚刚整合起来的社会,各种问题都在,要想真正稳定向良性发展,海纳百川的精神一定要有,他却正缺乏,他有的是三个特性:多威少恩,多张少弛,多政少德,只能顺从只能满负荷运行只能依赖制度不能依赖道德。因此西方人评价高,中国人评价低是因为他是矛盾的两面性,一是高智商建立优秀的制度这是西方文化看重的指标,二是低情商,缺乏温厚的道德感受这正是中国文化看重的。各自看到不同的侧面,各有千秋。
  
  (在蒙曼老师看来,隋文帝是一个矛盾的皇帝,他有鲜明的两面性。只有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看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隋文帝。那么隋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性?他的两面性从哪儿来的呢?)
  
  我觉得三方面值得重视,一是来自个性,他是自律到生活情趣都不要,像唐太宗爱书法……隋文帝爱什么?不知道,除了政治好像什么都不爱。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边是自律,那边是不宽容。对别人更不宽容。这就是多张少弛的来源。二是来自文化素质,十几年佛教教育,少年的太学,让他具备的是半吊子读书人的素质,有些文化,知道文化的力量,会兴建学校,但是也会让他对文化理解并不深,不知道涵养文化,发现文化不能直接发挥作用,会抛弃。像到仁寿元年,办学十年后,下诏令,“国学胄子,垂将千数,州县诸生,咸亦不少。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才任国用。良由设学之理,多而未精,今宜简省,明加奖励。”精简了学生,只七十二个学生了。隋文帝这种想法不合理,百姓都知道百年树人,他用十年就急了,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这是多政少德的来源。三是生活的时代背景,他是一个生在民族融合时代的人,融合性让他站在时代潮流,但是胡人的短命政治,常见阴谋与血腥,这就让他心中充满不信任,甚至大开杀戒。一次写一首诗,“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这是他一生唯一一首诗,这世界上还有谁活着谁去世了。这诗写得真诚,但是不好,因为太没有高度了,可以看出内心不丰满,只知道感慨短暂,不知道人有精神可以永恒历史可以永恒。正因此,他太执著于在有生之年把什么都干完,不考虑社会的承受度。历史并没有给杨勇机会,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给杨广强,隋文帝的问题是给这个帝国种下急功近利的种子!

为什么说隋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千古皇帝呢,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下面这几件事情,不知道蒙曼老师是怎么认为的:

确立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六官制,称谓复杂,职掌不明,办事效率低下。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简化地方官制

  隋初,杨坚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南北朝以来,由于郡县设置过繁,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齐、北周制设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开皇三年,杨坚从河南道行台兵尚书杨尚希的建议,废郡,改为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杨坚简化了地方行政机构,废九品宫人法,初创科举制。隋文帝命令各州每年推选三个文章华美、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后来,隋文帝又下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举人担当。这种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使各个阶层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为政府效力。杨坚开创建立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期才废除,但当时的美英等国称奇并借鉴了这种选拔制度作为政府文员的聘用方法。

修订开皇律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高熲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破坏生殖器)、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读通鉴论》这样赞评道:“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然汉之刑,多为之制,故五胡以来,兽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惨。至于拓跋、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绞、斩、枭、磔,又有门房之诛焉,皆汉法之不定启之也。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死刑复奏制度是从开皇十五年形成定制的,隋文帝规定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隋书 刑法志》:“(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隋文帝还下诏:“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复治。” 《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隋文帝修订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继承了。

领均田令

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 共计 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设置粮仓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改革货币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隋五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隋五铢
除此之外,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

开皇盛世

大隋开皇盛世气象恢宏磅礴,隋文帝下令修建首都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隋文帝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鸿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 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380万户。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唐天宝十四年已垦田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之差距可以想见。

  隋文帝开创的“地广三代,威振八纮”的大隋王朝存在的时间有539年,建立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超过了以往。唐朝到630年也未完全恢复隋朝的疆域。隋朝的军队歼灭或重创了突厥、吐谷浑、契丹、高丽……拖延阻止了异族的强大与崛起,取得空前辉煌的胜利。《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无比辉煌的大隋皇朝,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很多。如三省六部制、开皇律、长安城、洛阳城、大运河、科举制度、州县制、均田制、义仓的创立……

  隋朝京城及各地的粮仓,大的可储粮千万石,小的也储粮几百万石,都储满了谷物。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国库中,储存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隋文帝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要想知道隋炀帝的情况,请大家收看《大隋风云》(下部)第一集:悲情天子。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