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上部)(十一)万物维新

公元581年,杨坚终于完成了他重要的身份转变,建立大隋王朝,成为大隋帝国的皇帝了。隋朝的建立虽然是杨坚搞宫廷政变,欺负孤儿寡妇的成果,但是,它也是中原地区三百年民族融合的产物,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那么在这个新的时代,杨坚作为一个新上任的皇帝,会有哪些新的举措呢?

  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再好的制度也得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杨坚认为北周的六官制不能适应大隋王朝的要求,所以他废除了六官制,实行汉魏官制。那么什么是实行汉魏官制?这个制度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蒙曼老师的讲解,可以看出,隋文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所以它一经确立,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此后一直到清朝,都在延用。那么刚刚当上皇帝的隋文帝,还做了哪些有影响的事情呢?

  对地方机构的改革,无论是精简建制,还是收回地方行政长官任命权。这里固然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很多问题。这对于刚刚当上皇帝的杨坚来说,又是一个大的举措。与此同时,杨坚在法律方面的改革,特别引人注目,对后世的影响也特别大,那么隋文帝在法律方面做了什么改革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一集《万物维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公元581年,杨坚终于完成了他重要的身份转变,建立大隋王朝,成为大隋帝国的皇帝了。隋朝的建立虽然是杨坚搞宫廷政变,欺负孤儿寡妇的成果,但是,它也是中原地区三百年民族融合的产物,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那么在这个新的时代,杨坚作为一个新上任的皇帝,会有哪些新的举措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一集《万物维新》。)
  
  杨坚上台,办了三件大事,一是改革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周是六官:天官大冢宰,掌邦治;大司徒,地官,掌邦教;春官大宗伯,掌邦礼;夏官,大司马,掌军旅;秋官,大司寇,掌邦禁;冬官大司空,掌邦士。这些,越来越显示出不适合的地方。杨坚决定实行汉魏官制。
  
  (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再好的制度也得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杨坚认为北周的六官制不能适应大隋王朝的要求,所以他废除了六官制,实行汉魏官制。那么什么是实行汉魏官制?这个制度是什么样的呢?)
  
  汉魏官制,是把南北朝时期的官制汇总而成的。“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核心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门下、内史省。内史负责起草诏书,门下负责审核诏书,尚书执行诏令。尚书一般空缺。六部是吏、礼、兵、都官,度支,工。尚书是最高行政机构。共同组成主要的政府部门。宰相是三省长官共同来担任,这是宰相制度一大改革。宰相,分三阶段,一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二是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三是明清时的军机处和内阁制。三省制下,宰相由个人变成机构的负责人。原来是三公,三公有权力开设丞相府,意味着先有宰相个人,再有宰相机构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与皇帝抗衡。汉武帝时,“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君相矛盾突出。三省时不一样了,由机构长官共同构成,先有机构再有个人,成为宰相群体,把国家对个人的依赖转化为对机构的依赖。宰相的权力下降了,皇帝的上升了。二是意味着决策与执行分离。尚书负责执行,但不管诏令的出台。这叫决策与行政权的分开。对宰相权的分割,正是提升皇权。三是决策的程序性分工。内史起草,门下审核,尚书再去执行,才算真正形成。这意味着只要中间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决策,这避免了拍脑门决定。结合起来,三省六部制,是君主集体宰相分权,行政合理化的原则,符合古代发展方向的,所以生命力旺盛。影响持续到清朝,这叫为万世法。这是第一个大问题。
  
  (根据蒙曼老师的讲解,可以看出,隋文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所以它一经确立,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此后一直到清朝,都在延用。那么刚刚当上皇帝的隋文帝,还做了哪些有影响的事情呢?)
  
  第二件大事是改革地方建制,一是把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制;二是实行地方佐官由中央使命。当时地方行政太碎太细,西汉时,全国最高的叫郡,103个,1587个县。这个合理,隋朝不一样了,少了江南一大块,机构却更复杂了。共有211个州,508个郡,1124个县。一个州只管两个多点郡。这不合理,隋用的是北齐与北周的制度,就这么碎。北齐与北周是敌对,笼络人才就靠当官,官职不够就细碎化行政。官职多就可以笼络人呀。对国家不利的是,财政受不了,财政是百姓手中来呀,如果官多,百姓吃不消。隋后,改革就提上议事日程了。杨尚希上奏文说得清楚,一百里就几个县,没一千户就由两个郡来分管,解决方案呢?他解决的不可行,应该并小为大,去闲存要,标准不好定。隋文帝觉得不好操作,不如干脆省掉一级,省掉中间层,在开皇三年,撤销了508个郡,回到了两级上。大大缓解了矛盾,这是减负的事。第二个,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秦汉来,派官员来管理,像刺史这样的,地方的中下级官员是由地方长官自己召的,一般倾向于选高门大族,势力强,可以摆平地方局面。也要地方势力支持才能站稳脚。这样也出了问题,中央任命了长官,长官得委任佐官,都是大族,地方行政掌握在他们手中,对中央不利。“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这是东汉来,中国社会分裂割据的局面。隋统一了,不想再这样割据了,文帝就下令这些佐官下岗,担任乡官,不能管行政工作。行政由中央派人来担当。任命后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地方官员任免权被中央抓在手中。大族想再鱼肉百姓,就非常困难了。这叫加强中央集权。
  
  (对地方机构的改革,无论是精简建制,还是收回地方行政长官任命权。这里固然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很多问题。这对于刚刚当上皇帝的杨坚来说,又是一个大的举措。与此同时,杨坚在法律方面的改革,特别引人注目,对后世的影响也特别大,那么隋文帝在法律方面做了什么改革呢?)
  
  正面讲,法律是根本,国家管理才能走上正轨,有为的君主都得考虑法制建设。当年北周时,严刑酷法,让众叛亲离,杨坚不想重蹈覆辙,上任就组织专家修订法典。三个原则:一是法律条文从疏从简。北周近1800条,修订后,减少了1200多,只余下500多。太细,百姓动不动犯法,就不会认真遵守了。现在减少了,百姓不会莫名其妙地犯罪,会尊重法律了。另外也更容易让人读懂法律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这能强化法律意识。总会有人犯法,第二个原则是,量刑从宽从轻,“去前世枭、轘及鞭法,自非谋叛以上,无收族之罪。始制死刑二,绞、斩;流刑三,自二千里至三千里;徒刑五,自一年至三年;杖刑五,自六十至百;笞刑五,自十至五十。”除重罪都是一个人犯罪一个人当,把重刑废除了,只留了五类,死刑分斩刑与绞刑。流刑,流放,从两千里到三千里不同。徒刑,是有期,从一年到三年。四是杖刑,从六十到一百。五是笞刑,还是打,不过是打到十到五十下。周宣帝时底线是二百四,现在上线是一百。这轻多了。三是尽可能减少刑讯逼供,动点刑可以,他制订标准,二百杖上就是了。拷打不允许超过二百下。这是维护刑犯的权利。
  
  隋文帝还有第三条原则,维护君主专权和等级制度。他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皇权是出发点。十恶不赦,这词正是从这里来的。隋朝法律里规定,最重的罪行叫十种:一是谋反,二是谋大逆,毁坏皇陵之类的。三是谋叛。四是恶逆,殴打父母等。五是不道,投毒灭门等。六是大不敬,盗用皇家专用物品或者因个人失误危害到皇帝安全也是。七是不孝,辱骂父母等。八是不睦,杀害五服之内的亲属。九是不义,杀害自己的老师、长官,妻子在丈夫死后不服丧。十是内乱,强奸近亲属,危害家庭伦理。这十种是最重大的罪行。即使大赦也不饶。结合看一下,这十恶,三类罪行,一是危害国家和皇帝罪五条。二是危害家族伦理四条。三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这维护的是礼教,礼是讲差异的,讲等级秩序的,如果子孙敢骂尊长,这是重大罪行,不能饶恕。古代讲家国同构,皇帝是大家长,地方官是父母官呀。一个国家里,如果臣民敢违抗长官,援礼入法,法律维护礼教,这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隋文帝的《开皇律》,在世界的法律史上也是相当重要的。唐、宋律都是依据这个基本精神。这是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后来传到了越南朝鲜,构成东亚法律的基本体系。
  
  三方面的新政有什么特点?一是把维护君主集权维护中央集权放在了首要位置。这是引人注目的。从东汉后期走上了分裂割据的道路,这是在赢得保护统治。二是整合了南北朝时期各地制度。“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意味着把这些优秀成果凝为一体。隋文帝并没发明,这些制度此前都有人试验过,他真正的业绩是集大成。他是把几百年间东西南北各方位创造的成果凝成一个整体,没有大眼界,是办不到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