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蒙曼说唐》之《太平公主》(六)韦后崛起

太子李重俊政变因为先期准备不足,政变过程中又连连失误,所以就失败了。可是,虽然整体来说这场政变以失败告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取得了什么成果呢?那就是把武三思父子给干掉了。把武三思父子杀掉,对于太子重俊这边,这叫做局部胜利成果。那么对于唐中宗李显那边,那可叫重大损失了。

    所以呢,在政变之后,这个唐中宗李显就隆重地给武三思父子举行了葬礼,还把太子重俊的头拿来做祭品,而且还把这一对父子都封为王,还为他们辍朝五日,就是五天不上班,表示内心是极为悲痛。一副丧失良臣的模样。那咱们说唐中宗李显他是这么悲痛了,韦皇后她对于武三思的死是怎么想的啊?

    有人认为她应该很悲伤,但是韦皇后并没有悲伤,她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可是让她明白了,权力这个东西太好了,没有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能保证,她要权力。所以韦皇后,她是一直想要出头。想要出头她的榜样是谁呢?那就是她的婆婆武则天啊,虽然武则天当年害得她吃尽了苦头,让她父母双亡,四个弟弟都夭折了,可是韦皇后一旦自己也当了皇后,还是忍不住把武则天就树为自己的楷模,她也想当这个武则天第二。

    可是呢,如果说有武三思在,她当武则天第二这个念头就屡屡受挫,现在呢,武三思死了,武家的势力受挫了,而且三方联盟的力量对比也就要发生变化,她终于看到机会了。所以对武三思的死相当地开心。那么因为她对武三思的死非常开心,所以呢,重俊政变也就成了韦皇后势力崛起的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她还比较收敛,在此之后呢,马上就嚣张起来。那么,她究竟是怎么嚣张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太平公主之《韦后崛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太子李重俊政变因为先期准备不足,政变过程中又连连失误,所以就失败了。可是,虽然整体来说这场政变以失败告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取得了什么成果呢?那就是把武三思父子给干掉了。把武三思父子杀掉,对于太子重俊这边,这叫做局部胜利成果。那么对于唐中宗李显那边,那可叫重大损失了。

    所以呢,在政变之后,这个唐中宗李显就隆重地给武三思父子举行了葬礼,还把太子重俊的头拿来做祭品,而且还把这一对父子都封为王,还为他们辍朝五日,就是五天不上班,表示内心是极为悲痛。一副丧失良臣的模样。那咱们说唐中宗李显他是这么悲痛了,韦皇后她对于武三思的死是怎么想的啊?

    有人认为她应该很悲伤,但是韦皇后并没有悲伤,她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可是让她明白了,权力这个东西太好了,没有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能保证,她要权力。所以韦皇后,她是一直想要出头。想要出头她的榜样是谁呢?那就是她的婆婆武则天啊,虽然武则天当年害得她吃尽了苦头,让她父母双亡,四个弟弟都夭折了,可是韦皇后一旦自己也当了皇后,还是忍不住把武则天就树为自己的楷模,她也想当这个武则天第二。

    可是呢,如果说有武三思在,她当武则天第二这个念头就屡屡受挫,现在呢,武三思死了,武家的势力受挫了,而且三方联盟的力量对比也就要发生变化,她终于看到机会了。所以对武三思的死相当地开心。那么因为她对武三思的死非常开心,所以呢,重俊政变也就成了韦皇后势力崛起的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她还比较收敛,在此之后呢,马上就嚣张起来。那么,她究竟是怎么嚣张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太平公主之《韦后崛起》!

    (画外音:韦皇后和中宗李显当年被流放房陵的时候,不仅衣食不保,甚至连生命都没有保障,但两个人同甘共苦,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后来唐中宗李显重新翻身,第二次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韦皇后和唐中宗李显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变得好了起来。但这个时候,韦皇后的所作所为,反倒显示出她不愿意和唐中宗李显一切安安静静地过这样的好日子,这是怎么回事呢?韦皇后到底做了些什么,她究竟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太平公主系列节目第六集《韦后崛起》。)

  咱们上一集不是刚刚讲过太子李重俊政变,因为先期准备不足,政变过程中又连连失误,所以就失败了。可是,虽然整体来说这场政变以失败告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取得了什么成果呢?那就是把武三思父子给干掉了。把武三思父子杀掉,对于太子重俊这边,这叫做局部胜利成果,那对于唐中宗那边,那可叫重大损失了。所以呢,在政变之后,这个唐中宗李显就隆重地给武三思父子举行了葬礼,还把太子重俊的头拿来做祭品,而且把这一对父子都封为王,还为他们辍朝五日,就是五天不上班,表示内心是极为悲痛,一副丧失良臣的模样。

  那咱们说唐中宗李显他是这么悲痛了,韦皇后她对于武三思的死是怎么想的啊?有些人觉得韦皇后那肯定是更加悲痛,为什么呢?因为韦皇后和武三思,那是一对闺中密友。虽然说最初韦皇后和武三思打交道,那是属于工作需要,有点逢场作戏的性质,可是日后难免日久生情啊。现在武三思这么一下子就死了,连句遗言都没给她留下,这个韦皇后难道还不是心里非常难过吗?要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武三思一死,没有人比韦皇后更开心了,为什么啊?因为她终于可以有出头之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前面说过,为了打击功臣势力,为了震慑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兄妹,唐中宗李显先是和韦皇后通力合作,然后又一起拉弄武三思,其实呢,是组成了一个李武韦三家的政治联盟。那在这李武韦三方联盟之中,李家是有名分,那是皇帝。武家呢,是有实力,韦家呢,韦家在名分上不及李家,在实力上不及武家,所以在三方联盟之中,韦皇后这边是处于最弱势的地位。虽然说韦皇后她当了皇后以后也是马上就垂帘听政,而且呢马上就开始提拔自己的娘家人,提拔了两个堂兄,还提拔了两个妹夫,都当三品大官了,而且还把两个公主也嫁到他们韦家去,没少折腾。可是无论如何啊,在这三方联盟之中,她还是处于劣势。那咱们说处于劣势其实也没什么要紧,因为她和李显这是一家人,夫妇一体,她这方有点劣势,再加上李显这方比较强势,夫妻结合起来,不还是强势吗?可是韦皇后她不这么想,她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她不想仅仅给李显当什么贤内助,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可是让她明白了,权力这个东西太好了,没有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能保证,她要权力。再说了,通过这么几十年一块儿生活的经验她也知道,李显这个家伙是个窝囊废,自己比他强一大截呢,凭什么去辅佐他,给他当贤内助啊!与其辅佐他,还不如自己称王。所以韦皇后她是一直想要出头。想要出头,她的榜样是谁?那就是她的婆婆武则天啊。虽然武则天当年害得她吃尽了苦头,让她父母双亡,四个弟弟都夭折了。可是韦皇后一旦自己也当了皇后,还是忍不住把武则天就树为自己的楷模,她也想当这个武则天第二。可是呢,如果说有武三思在,她当武则天第二这个念头就屡屡受挫。现在呢,武三思死了,武家的势力受挫了,而且三方联盟的力量对比也就要发生变化,她终于看到机会了。所以对武三思的死相当地开心。那么因为她对武三思的死非常开心,所以呢重俊政变也就成了韦皇后势力崛起的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她还比较收敛,在此之后呢,马上就嚣张起来。太子重俊政变之后呢,韦皇后和唐中宗李显分别都得到了一个尊号:唐中宗的尊号叫做应天神龙皇帝,韦皇后的尊号叫做顺天翊圣皇后,大家听一听,这多像当年唐高宗和武则天那个时代,双方并称天皇天后啊。所以韦皇后得了这么一个尊号之后,马上也是信心百倍,就高调出场了。

  (画外音:我们可以看到,太子李重俊的宫廷政变虽然失败了,但却削弱了武家的力量,间接促进了韦皇后势力的崛起。而前面蒙曼老师为我们分析了韦皇后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她是想当武则天第二的。那么韦皇后的势力崛起后,接下来她还会做什么呢?)

  她呢做了三件大事。这第一件大事就是积极培植亲信。韦皇后她清楚得很,要想掌权,在朝廷里必须有自己的人。那么重俊政变之后,高层出现了一些空缺,她马上把自己的堂兄还有两个族人都姓韦,都给安插到宰相的岗位上去了。安插了几个族人当宰相,那么韦家也一下子和合扬扬起来,就好比当年武则天当皇后,甚至当太后时候的武家的势力。可是韦皇后她自己也明白,如果想让大家都服气她,光靠安插自己的娘家人不行,她还得拉拢一些其他的能够得到公众认可的大臣。那这时候呢,韦皇后就想尽了各种办法去拉拢大臣。怎么拉拢的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当时啊有一个大臣叫做窦怀贞,是读书人出身,早年声望非常非常地高,也算是士林领袖之一。韦皇后就想把这个窦怀贞也拉到自己的麾下。怎么样才能把窦怀贞笼络过来呢?韦皇后她使了一条美人计。那是在景龙二年,也就是公元708年的除夕,当时唐中宗就召集一些亲信的大臣一起跟他守岁,君臣一块儿守岁就难免要喝酒,喝酒喝得非常高兴的时候,中宗就跟这个窦怀贞说了,说我听说你的妻子已经去世好久了,那你一定很寂寞吧,身边也一定缺人打理吧。我觉得应该再给你娶一个新夫人了,今天就是良辰吉日,新夫人已经在里面准备好了,现在我就替你们成婚。那皇帝这么一说话,马上帘子一拉开,两队宦官就出来了,举着什么蜡烛啊,锦帐啊,宫扇啊等等这些执事走出来。宫扇背后,就是一个新嫁娘。这新嫁娘身上穿着凤冠霞帔,大礼服,脸被那个宫扇给遮住了,看不见,但是头上能够看见是戴满了金钗。这窦怀贞一看高兴坏了,真是乐晕了,皇帝给我亲自挑选的夫人,那肯定是个大美人,赶紧就凑上前去。这时候宦官列着队,走到窦怀贞的面前,闪到一旁,就剩下一对宫扇和这个新嫁娘了。窦怀贞也在这儿准备好了,瞪大眼睛就看着这对宫扇,宫扇“呼啦”一下子打开了,窦怀贞一看啊,差点没背过气去,怎么回事啊?这宫扇背后,她不是一个大美人啊,她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那脸上的皱纹比他本人还多啊,脸上的笑容当时就凝固住了。那么唐中宗一看这个窦怀贞变颜变色的,他也就在这儿说话了,他说窦爱卿啊,这位夫人,这是翊圣皇后的老奶妈,那是皇后做主,把她许配给你的。那窦怀贞一听,来头这么大啊,他脸上的笑容慢慢又绽放开了,是啊,这老太太是老点,丑点,可是有后台啊,我要是攀上她这棵大树,以后在朝廷里头那不也就坐稳了官吗?所以窦怀贞马上又欢天喜地了,拉着他这个老新娘,是一拜天地,二拜中宗、韦皇后,然后夫妻对拜,就成了一对老鸳鸯了。那么唐朝人有一个语言习惯,管这奶妈的丈夫叫阿zhe,这zhe字是上面一个父亲的“父”,下面一个之乎者也的“者”,叫阿zhe,相当于咱们现在说阿爹、阿爸。现在窦怀贞他不是当了翊圣皇后奶妈的丈夫了吗,以后他每次再写上面奏章,他就不再写臣怀贞如何如何了,他直接就写翊圣皇后阿zhe如何如何,这可让朝里的那些正人君子太看不下去了。他们就讽刺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国zhe,一见他面就说国zhe。这窦怀贞他不仅不以为耻,反倒还洋洋得意,你们也想当国zhe啊,你们还当不上呢!就这样韦皇后通过这么一个老美人计,就把这个窦怀贞给收服了。那当然了,她收服的还不光是一个窦怀贞,通过她的种种努力,不光是她自己的原来的亲信,甚至原来武三思的那帮亲信,也窦慢慢聚拢在她的麾下了。

  那经过这么一番努力,在朝廷里韦皇后安插了不少人。可是呢,从武则天的经验,这个韦皇后也知道光朝廷里有人不行,宫里头也得有人。那宫里有什么人值得她拉拢呢?她想来想去,觉得这上官婉儿首先就是个人才。上官婉儿生性非常地聪明机警,而且在武则天手下办事多年,行政经验特别地丰富,在朝廷里头人脉也很广,而且自从中宗李显当了皇帝之后呢,上官婉儿就给他做了秘书,负责替他起草大部分的诏书,所以当时早有内宰相的称号。韦皇后想啊,这婉儿以后我也用得着,也得把她拉拢过来。怎么拉拢呢?当时上官婉儿已经当到了二品的昭容了,那从职位提拔这个角度讲,上升的空间不太大。职位提拔空间不大,怎么办呢?韦皇后想,那就从生活上关心关心她吧。她知道,上官婉儿这个人生性风流浪漫,在朝臣之中是颇有一些密友,可是因为住在宫里头,她不太方便和她这些情人约会,这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怎么办呢?韦皇后就找唐中宗提建议了。她说啊,上官婉儿虽然名义上是你的昭容,是你的妾,可是实际上咱们都清楚,你们两个也不过就是工作关系,既然如此,你何必不给她一点私生活空间呢?你干脆让她到外面住得了。唐中宗一想也是啊,我何必白占着这么一个人呢。于是就让上官婉儿住到宫外去了。所以上官婉儿名义上虽然是唐中宗一个妾,而且还是二品的妾,可实际上倒像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就回家了。这不仅在唐朝历史上是独一份,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那也是独此一家。就这样笼络了上官婉儿了。

  可是韦皇后想,治理国家,那得文的武的两手都要硬。上官婉儿这是文的这方面,武人这方面我去拉拢谁呢?那咱们说宫里头都是女人,女人里也能有什么武将吗?韦皇后还真找到一个。当时有一个女官姓贺娄,咱们一听这姓就知道了,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女性,长得是高大威猛,有中性美。韦皇后就去拉拢她去了,把她升为内将军,也就是升任自己贴身报表队的队长。既然担任公职人员了嘛,这贺娄将军就也得到了特别地恩赏,也在外面给她置了一所豪宅,成上班族了。所以就通过这样的一些手段,在宫里头,韦皇后也是美少安插人手。

  (画外音:韦皇后的所作所为,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当年武则天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比如在宫里宫外安插人手,培植亲信等等,这都是武则天做过的事情,但韦皇后想要以武则天为榜样,光做到这一步还不够,还得要有更进一步的动作,那就是,显示自己得到了上天的支持。那么韦皇后怎么做才能够显示出她得到了上天的支持呢?)

  可是韦皇后她反复琢磨武则天的经验,她知道要想进一步地位提升光是有人支持还不够,还得有天支持,上天也得表达那么一点意思才行。那这也就是韦皇后要做的第二件大事了,就是炮制祥瑞,显示上天对她的支持。太子重俊政变一结束,天上的神仙一拨一拨的就开始关顾韦皇后,祥瑞也是层出不穷啊。举一个例子,政变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08年,有一个宫女例行公事给韦皇后整理衣箱。她刚刚打开衣箱,忽然叫起来了,说哎呀大家都来看,皇后的衣箱上怎么升起一朵五彩祥云啊?她这么一叫唤,那宫女可不是“呼啦啦”都过来了,都过来大家就四下看,天上地下地找啊,这祥云在哪儿啊?找来找去,其他人其实也没看见祥云,觉得是不是这老姐姐早晨没吃饭低血糖犯了?眼冒金星给看成祥云了。不过虽然这样想,可是没人敢这样说啊,这不就跟皇帝的新装一样吗?大伙儿嘴上还都得说,确实是五彩祥云,你看赤橙黄绿青蓝紫,不行,这都成七彩祥云了,反正宫里头就一片沸腾。不到半个小时,这个消息就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去了。唐中宗李显也是特别地高兴啊,马上就根据宫女的口述,让这个画工画了一副图,就是皇后衣服上腾起五彩祥云图。然后先是在朝廷里头给大臣们都看,然后再颁布各州,让天下老百姓也都知道知道,这是一个祥瑞。

  那么没过多久,又一个祥瑞出来了。有一个大臣就给中宗李显上疏,说臣每天上下班的途中就听见长安城的小朋友都在唱一首歌谣,这歌谣唱得有意思啊,头两句是这样的:桑条韦也,女时韦也。我觉得这歌谣有来历啊,你看韦呢,这是咱们皇后的姓啊,所以“桑条韦,女时韦”这不就是在歌颂咱们的韦皇后亲自去养蚕、采桑,教导天下妇女吗?所以我觉得啊,这是上天的一个昭示,就相当于当年太宗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天下都已经纷纷传唱秦王破阵乐一样,这是一个祥瑞。所以臣想到这里呢,就把这个事情编成了一首歌,还谱了12个曲子,就叫做《桑韦歌》《桑韦曲》,以后皇后再亲蚕的时候,咱们就奏这个曲子好了。唐中宗一听,也挺好,马上也就接受了他的意见。这是第二个祥瑞。

  那大家看现在朝廷里和宫里头都有了韦皇后安插的人手了,上天又屡降祥瑞表示对皇后的满意,韦皇后觉得自己可以在天下人面前好好地秀一把了。怎么秀呢?这就是韦皇后要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参与主持祭天大典。咱们知道,一提到皇后亲自参与主持什么什么大典,大伙儿可能立刻就想到武则天了。武则天当年不是和唐高宗一起去参与过封禅,在封禅的时候她充当亚献。

  (画外音: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一般是在泰山举行。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在活动过程中,皇帝是初献,就是第一个把祭品捧上去,而公卿百官是亚献,就是接过皇帝摆上的祭品。但在公元665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封禅泰山的时候,唐高宗是初献,而担任亚献的不再是公卿百官,而是武则天。这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先例。)

  韦皇后她想到这点,也是羡慕得眼睛都红了。可是咱们也说过,封禅因为规格最高,所以它肯定不能够年年搞,这得是隔很多年,而且皇帝觉得自己确实治理得好了才能搞,不能轻易地动。所以韦皇后想要利用这个利用不成那怎么办呢?幸好啊,咱们中国古代国家礼仪活动也挺多,既然封禅不成,咱们就退而求其次。就在景龙三年,也就是公元709年,唐中宗就在韦皇后的撺掇之下昭告天下了,说这一年,我要在南郊,就是长安城的那个南边的郊区,举行祭祀天地的大典。南郊祭天,这也是国家一级规格的典礼。那既然举行这个大典,就得让礼官商量商量了,这个大典应该怎么举行,有哪些程序。咱们刚才不是说韦皇后在朝廷里头拉拢的好些人吗?那也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时候这些人就得给她帮忙了。所以马上有一个文人叫祝钦明,就给皇帝上了一个奏表,他说啊,臣翻阅古书,发现在古代啊,凡是大的这个祭祀,都得有皇后参与。所以咱们这次南郊祭天,也得有韦皇后参加。他这个奏表一上来,马上有人反驳了。有人说祝钦明你也算读书人,你读书把眼睛都读绿了,你还认不认字,你还懂不懂古人说的话啊。古人是说皇后可以参加祭祀,那是祭祀谁啊?那是祭祀祖宗。哪一个古人说过皇后还可以祭天?两派意见是相持不下啊,那这时候怎么办啊?皇帝说让宰相裁决吧。当时的宰相是什么人呢?那就是韦皇后的同族,名字叫做韦巨源,那他当然支持祝钦明他们这派意见了。所以呢,这个仪式就规定下来了,皇帝是初献,韦皇后也参与进来担任这个亚献。那亚献就得捧上祭品,按照原来一般的程序,如果是皇帝祭天的话,有一帮专门的斋郎,替皇帝捧着这个祭品。斋郎是什么人呢?斋郎一般是由王公大臣的子弟充任的,是一些年轻人,替皇帝捧着祭品,然后祭祀完了之后,皇帝给他们加官进爵。现在皇后,她来充当亚献,再由斋郎捧着祭品这不合适。古代咱们讲,男女有别,那斋郎不合适,怎么办呢?韦皇后说了,既然有斋郎了,那就可以有斋娘啊,咱们从宰相的相府千金里,选这么十几个姑娘,让她担任斋娘不就行了吗?这么一来,十几个相府千金就组成了一个斋娘的队伍,帮着韦皇后捧着祭品。这个礼仪大典也搞得是热热闹闹。那咱们刚才也说了,斋郎跟着皇帝一块儿祭天,回来肯定是加官进爵,斋娘怎么办呢?韦皇后又发话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斋郎可以当官,斋娘为什么不行呢?斋娘也照样封官,只不过封官她们不能亲临现场去办公,那就转给她们的丈夫夫。所以说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咱们中国古代历来讲夫贵妻荣,妻子跟着丈夫沾光。韦皇后这么一搞,这就让丈夫跟着妻子沾光。搞了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韦皇后的这个势力那是节节攀升。

  (画外音:韦皇后的种种行为,很像是当年武则天的翻版。一方面是笼络人心、培植亲信,一方面是炮制祥瑞、制造舆论,一方面是参与大典,提高地位。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韦皇后的势力节节攀升,韦皇后的目的一步步实现。她本人当然高兴,但除了韦皇后自己高兴以外,还有一个人也很高兴,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她为什么高兴呢?)

  那咱们说,韦皇后她势力节节攀升,本人又表现出了效法武则天的野心,当时她身边的其他人怎么想啊?有一个人最高兴了,谁啊?安乐公主。安乐公主可高兴了,她为什么高兴?她觉得如果韦皇后当皇帝的话,她自己当皇太女的几率可就大大增加了。那为什么啊?因为咱们看,如果是唐中宗当皇帝的话,按照咱们的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肯定是选择儿子当自己的接班人,那么女儿安乐公主无论怎么得宠,她都很难突破这样一个传统,这是唐中宗。那可是韦皇后如果她当皇帝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为什么?韦皇后她没有儿子,她没有亲生儿子,她的亲儿子已经被武则天给逼死了。虽然从理论上讲,她和唐中宗还有两个儿子呢,但是那是别人生的,跟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那有人就说了,没儿子,侄子也行啊。武则天当年不就在儿子和侄子之中选择吗?这个韦皇后她倒霉就倒霉在她不仅没有亲儿子,她也没有亲侄子。为什么呢?这咱们讲过,因为唐中宗当年被贬,韦皇后一家都跟着倒霉。她的四个亲弟弟都在岭南被少数民族领袖给杀了,没有留下任何后代。所以说韦皇后不仅没有亲儿子,也没有亲侄子。那既没儿子又没侄子,最是她最亲的亲人啊?那只能是女儿啊。韦皇后她有两个女儿,可是安乐公主觉得自己得宠,她觉得在两个女儿之中,她还是占上风的。如果说母亲当皇帝,那么皇太女接班人是非她莫属,所以安乐公主对母亲的这番想法和行为都是特别地高兴。本来安乐公主在这时候是不太高兴的,为什么不高兴啊?因为重俊政变不是杀掉了武三思父子吗,那毕竟是她的丈夫和她的公公啊,曾经有过一段很消沉的日子。现在一看母亲这样搞起来了,她的心思又活动了,原来的这种忧郁的情绪也一扫而光。马上又兴冲冲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来。那怎么叫兴冲冲地投入火热的生活中啊?安乐公主当时的直接表现就是她又一次结婚了。

  她这次结婚的对象是谁呢?这次结婚的对象叫做武延秀,是她上一任丈夫武崇训的堂弟。她和这个武延秀第一次见面是她在跟武崇训一块儿结婚,婚礼的现场上,当时她一眼就看中这小伙子了。武延秀长得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看起来比武崇训可是顺眼多了,只可惜他爸爸不是武三思啊。如果他爸爸也是武三思的话,那驸马当即就得换换人啊。可是呢,既然他没有这么高贵的身份,这夫妻做不成。不过做不成夫妻不要紧,做叔嫂也不错啊。从安乐公主结婚之后呢,这个小叔子武延秀就成了他们家的座上常客了。跟武延秀处长了,安乐公主就发现了,这个小叔子是多才多艺,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有内秀。怎么有内秀法呢?是能歌善舞啊,一般的歌舞都不在话下,特别他擅长的是什么呢?是这个突厥人的歌和突厥人的舞,少数民族土风舞是他的强项。那咱们说,一个中原的小伙子怎么会熟悉突厥人的歌曲呢?这其实和武则天是有关系的。当年武则天为了跟突厥搞好关系,曾经想派武延秀去和突厥人和亲,让武延秀娶一个突厥公主。武延秀也去了,可是到了那边呢,那突厥人看不上他,说你武家是小姓,你配不上我们家的公主,要给他退货。那这样武则天可受不了了,这不是蔑视我们大国吗,所以呢就兴兵和突厥人打起来了。这一打起来不要紧,武延秀从一个准驸马爷变成阶下囚了,被突厥人给关起来了,当时也没少吃苦。不过这个吃苦也换回了丰硕的成果,就是他终于学会了突厥人的歌舞了,现在正好拿这些新鲜玩意儿去讨好自己的嫂子安乐公主。

  所以说这两个人其实在安乐公主的驸马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暗渡陈仓了。那现在呢,驸马既然死了,这个武延秀就顺理成章地当了这个替补队员了。那安乐公主不是一直得宠吗,现在呢,政治前途又是这么无比光明,所以这一次婚礼办得是相当地风光。这么风光法呢?引导整个婚礼队伍的不是一般人,那是皇帝的禁军,皇帝派自己的禁军来给安乐公主的婚礼担任护卫。禁军后面是皇后的仪仗队,这时候也借给安乐公主了。那么安乐公主坐那车呢,也是专门给皇后参加大的礼典活动才配的车,车旁边护驾的人是谁呢?护驾的人就是安乐公主的亲叔叔安国相王。婚礼结束之后,唐中宗李显还特别大赦天下,说想让全国普天同庆,来庆祝一下自己爱女的这个盛大婚礼。这还不够,刚刚结完婚,第二天,中宗李显还在朝廷里头,是在内殿,两仪殿,宴请全体的文武大臣,让大臣一块儿感受到他这种喜悦心情。大臣们都在那儿排班坐好了,等着吃饭了。这时候呢,门一开,安乐公主本人出来了,她说要拜见这些文武大臣。这可把那些大臣给吓慌了,他们就赶紧离席,跪倒在地上,给公主磕头,说这臣可不敢当,场面一下子相当相当地热烈。就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公主可坐不住了,她觉得自己也得表表态了,也得给侄女贺贺喜了。她怎么表态的?这太平公主到这个武官的熙上,就拉起了自己的丈夫武攸暨,夫妻双人跳了一支双人舞,给皇帝夫妇道喜,也给安乐公主夫妇祝福。所以说这一场婚礼在唐朝整个的婚礼历史上,那绝对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影响的。为什么呢?不仅礼仪规格超标,而且简直就像示威一样,叔叔安国相王和姑姑太平公主都被拿下了,都在安乐公主面前不得不低头。那文武大臣就更不用说了。眼看着爱女出尽了风头,韦皇后心里也是非常高兴,她和安乐公主现在也俨然是一对亲密的政治联盟。

  那咱们回顾一下韦皇后这些所作所为,可以感觉到啊,咋一看,这些活动其实都是武则天当年那些活动的翻版。可是武则天当年又笼络人心,又制造祥瑞,又参加典礼,那就好比第一个形容这个姑娘的脸长得像苹果的人,那叫天才。韦皇后这时候也想通过笼络人心,参加大典,制造祥瑞等等手段取得自己势力的上升,那就好比是第二个形容姑娘的脸长得像苹果的人,那叫蠢才。因为武则天她的权威的积累,是经过了30年的时间,而韦皇后呢,从她当上皇后开始,满打满算,还不超过五年的时间。她的这个时间太短了,她太急于求成了,所以她再搞模仿,这个效果不会好。另外呢,我们还要知道,武则天她之所以取得那么崇高的威望,主体来源于她的个人成就。可是韦皇后,她看起来势力也是节节攀升,可是这个攀升,它的真正来源是丈夫唐中宗对她的纵容。可以说,正是被她视为窝囊废的这个唐中宗,其实像一棵擎天大柱一样,支起了她的这片天空。可是她想要做的事情,恰恰是挖这棵大树的墙角,把这棵大树给撂倒,取代他的统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唐中宗还会继续纵容她吗?请看下集《中宗之死》。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